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漪园乐安和佛堂室内空间及陈设复原设计研究
1
作者 吴琛 张淼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I0002,共7页
通过遗址现状、历史资料、清代建筑实例三方面的内容,从建筑位置、平面布局、陈设三个方面推断分析,厘清乐安和的建筑位置、层数等信息,对西进间佛堂室内空间及陈设展开复原设计,并分析了佛堂的空间特征,最后挖掘其文化内涵,以期提高人... 通过遗址现状、历史资料、清代建筑实例三方面的内容,从建筑位置、平面布局、陈设三个方面推断分析,厘清乐安和的建筑位置、层数等信息,对西进间佛堂室内空间及陈设展开复原设计,并分析了佛堂的空间特征,最后挖掘其文化内涵,以期提高人们对颐和园历史文化价值的认知,并为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安和 佛堂 室内空间 陈设 复原设计
下载PDF
民间信仰下的祭祀空间研究——以雷州市榜山村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琳 程建军 刘丹枫 《新建筑》 2017年第5期106-109,共4页
传统社会民间信仰庙宇的祭祀空间与村落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不仅体现出村落中民间信仰祭祀体系的复杂性,也体现出神庙祭祀空间在村落中的独特性。以广东省雷州市附城镇榜山村及雷祖古庙为考察对象,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视角... 传统社会民间信仰庙宇的祭祀空间与村落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不仅体现出村落中民间信仰祭祀体系的复杂性,也体现出神庙祭祀空间在村落中的独特性。以广东省雷州市附城镇榜山村及雷祖古庙为考察对象,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视角分析村落中雷祖信仰与其他民间信仰之间的内在关系及以雷祖信仰为核心的村落祭祀空间的构成,以探讨粤西南地区传统村落中神庙的祭祀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榜山村 雷祖信仰 祭祀空间 民间信仰
下载PDF
云冈大佛礼拜空间的转变 被引量:5
3
作者 彭明浩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47-52,共6页
云冈石窟以大佛闻名,其一、二、三期大佛的礼拜空间经历了从外向内的转变过程,一期昙曜五窟直面大道,人们多从外部观礼,极为特殊,值得从历史、宗教、营造等角度综合考察其形成原因。
关键词 云冈 大佛 礼拜空间 视线
下载PDF
古代建筑“朝东”方位观起源及类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吕衍航 张玉坤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38-142,共5页
东方是古代文化和建筑中重要的空间方位,以东为尊的思想由来已久。在人类早期原始时空观念形成的过程中,从昼夜更替现象中产生最早"东"的意念,而真正意义上的东向方位则是通过长期的日影时空测算实现的。同时作为最早方位的&q... 东方是古代文化和建筑中重要的空间方位,以东为尊的思想由来已久。在人类早期原始时空观念形成的过程中,从昼夜更替现象中产生最早"东"的意念,而真正意义上的东向方位则是通过长期的日影时空测算实现的。同时作为最早方位的"东"而言,其代表性的天文现象和时空测算原理对早期建筑的朝向方式影响很大。为了理清东方与建筑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历史建筑遗迹中朝东方式的归纳和分类研究,发现古代建筑"朝东"方位观的规律,重新认识早期原始时空观的作用和时空测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理解古代天文现象在建筑设计中的特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崇拜 原始时空观 立竿测影 建筑朝向 朝东类型
下载PDF
乡村地区社会空间建构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以祠神祭祀空间“旗”的演成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台文泽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70,共9页
祠神祭祀空间结构的考察是理解乡村社会空间建构的一个重要途径。田野访谈、地方民间文献(碑刻、科仪书)及正史资料的系统剖析,呈现了以龙王神崇祀为中心的社会空间"旗"的演成轨迹:它最初源自明代边防军屯中的"旗甲&quo... 祠神祭祀空间结构的考察是理解乡村社会空间建构的一个重要途径。田野访谈、地方民间文献(碑刻、科仪书)及正史资料的系统剖析,呈现了以龙王神崇祀为中心的社会空间"旗"的演成轨迹:它最初源自明代边防军屯中的"旗甲",属于"军事型"国家基层区划,继而又在"清初改制"中变身为具有特殊政治经济功能的"民里化"基层行政区划,延至民国则在保甲制度推行中被取缔了作为国家基层行政区划的身份,从此成为纯粹的祠神祭祀空间。围绕这一嬗变历程的讨论与以往证实的明清以降祠神祭祀空间多源于明初建立的基层组织"里社"系统的研究结论形成了对比,揭示了长时间段历史进程中乡村社会空间建构对国家军事型区划的继承事实及相关之变动,启示我们要更好地理解西北境内地域社会以祠神为中心的祭祀圈社会空间建构,既需要在动态的、长时间段的疆域史视域中特别重视国家制度因素的潜在性影响,同时也要关注国家制度与地方性、民间性因素作用关系的历史呈现与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 乡村地区 民间信仰 祠神祭祀 基层行政区划
下载PDF
祭礼、空间与象征——贵州土家族傩祭仪式的意义阐释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玉平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8-22,共5页
贵州土家族试图通过举行傩祭仪式解除生存的困厄(疾病、灾难)。傩坛法师借助神图、神偶、神席等设置一个神圣的空间,通过文疏、祭品及歌舞戏剧与神沟通,并发动神界兵将驱除邪魔与瘟疫。傩仪空间处处体现了宇宙的象征符号。
关键词 土家族 仪式 空间 象征
下载PDF
神圣与世俗:区域社会的空间整合——以山崇拜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士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52-56,共5页
在对区域社会空间整合的研究中,"形式主义"的抽象空间观将空间视为同质的和中性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心地学说"和"基层市场体系"理论等世俗性空间整合机制。山崇拜所产生的凝聚力使山岳成为地方社会空... 在对区域社会空间整合的研究中,"形式主义"的抽象空间观将空间视为同质的和中性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心地学说"和"基层市场体系"理论等世俗性空间整合机制。山崇拜所产生的凝聚力使山岳成为地方社会空间整合的一个中心,五岳更是为传统国家共同体提供了空间布局上的意义和神圣性支持,影响了国家认同的建构和信念共同体的整合。空间并不是同质的,空间的整合也不只是以距离、效率等客观参数为基础。相反,空间的不同部分被赋予特定的价值、意义和神圣性,并对人们的空间行为和区域社会的空间整合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整合 区域社会 山崇拜 空间社会学
下载PDF
从闹元宵到宗族共同体:豫东南送灯习俗的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伯承 余跃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65-71,共7页
元宵节诞生后便不断演进和发展,其鲜明的特色是从最初的祭祀活动向大众娱乐转变。虽然元宵节庆活动具有情感宣泄、社会整合的功能,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城乡居民参与节庆活动已然开始出现蜕化。然而豫东南农村地区的元宵节庆活动却在送灯... 元宵节诞生后便不断演进和发展,其鲜明的特色是从最初的祭祀活动向大众娱乐转变。虽然元宵节庆活动具有情感宣泄、社会整合的功能,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城乡居民参与节庆活动已然开始出现蜕化。然而豫东南农村地区的元宵节庆活动却在送灯习俗的传承中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宗族活动维系的共同体生活作为一种社会支持网络转变为在外务工的相互提携。豫东南送灯习俗通过把村落地域和流出的村民捆绑在一起,跨越并弥合了人情味浓郁的社会共同体与政治经济共同体之间的鸿沟,这种形式的农村村落个体间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的公共空间的建构和共同体生活的维系铸就了宗族共同体重塑与再造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宵节 宗族祭祀 送灯习俗 公共空间 共同体生活
下载PDF
乡土传统再造中的仪式秩序与空间认同——对云南省石林县月湖村“祭山神”仪式的人类学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肖青 李宇峰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民族村寨文化的复兴重构是其发展变迁过程中的一种现代性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月湖村"祭山神"仪式的复兴与再造,不仅是草根社会对民间信仰的象征性表达,同时也因当下村寨场域的特殊空间格局和维系社区现实生活秩序的结构性需求... 民族村寨文化的复兴重构是其发展变迁过程中的一种现代性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月湖村"祭山神"仪式的复兴与再造,不仅是草根社会对民间信仰的象征性表达,同时也因当下村寨场域的特殊空间格局和维系社区现实生活秩序的结构性需求,而被赋予了新的地方性社会文化功能,成为文化主体对乡土社会空间的隐喻性建构和草根性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山神 乡土传统再造 仪式秩序 空间认同
下载PDF
从国家祭祀场所到公共活动空间——关于活化北京七个祭坛公园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勃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59-65,共7页
明清时期兴建于北京内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先农坛、先蚕坛等祭坛,本是国家祭祀场所,进入民国以后,均被辟为公园,成为公共活动空间。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在辛亥革命之后发生的根本性变革。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仪式活... 明清时期兴建于北京内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先农坛、先蚕坛等祭坛,本是国家祭祀场所,进入民国以后,均被辟为公园,成为公共活动空间。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在辛亥革命之后发生的根本性变革。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仪式活动和仪式表演活动重新出现在祭坛公园中,这是对祭坛公园的活化,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为了更好地促进祭坛公园在传统礼仪文化传播和当前礼仪重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有必要厘清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如下对策加以解决:一是加强礼仪文化研究,汲取他国在活化礼仪空间方面的经验;二是活化祭坛公园,不仅要有仿古的仪式表演,还要有真正的仪式;三是区别对待仪式和仪式表演,并将仪式和仪式表演的进行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四是采取整体眼光,强化延续祭祀传统的意识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祭祀 国家祭祀场所 祭坛 公共活动空间
下载PDF
印度文化特征成因探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穆宏燕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44-51,共8页
印度文化注重冥想,在极度冥想中构建宇宙空间,由此架构人在宇宙空间中的序位,由此形成印度社会中的差别意识与分裂意识,进而形成印度极其多元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印度教构建的是人与宇宙空间的关系,用声音搭建起人与梵的关联,由此形... 印度文化注重冥想,在极度冥想中构建宇宙空间,由此架构人在宇宙空间中的序位,由此形成印度社会中的差别意识与分裂意识,进而形成印度极其多元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印度教构建的是人与宇宙空间的关系,用声音搭建起人与梵的关联,由此形成印度文化中的声音崇拜和口口相传,并导致婆罗门垄断话语权。而婆罗门垄断话语权导致以诗代史,导致印度缺乏大一统王朝。另一方面,婆罗门的话语权又把一个四分五裂、邦国林立、异见林立的"国家"形态以印度教统摄精神领域而维系数千年,形散而神不散。这也是现代印度国家得以形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冥想 宇宙空间 声音崇拜 多元回归
下载PDF
Lowline不“lou”——重庆嘉陵江边市政排污管上的活动空间考察
12
作者 岳阳 徐腾 曾毅 《城市设计》 2019年第2期64-75,共12页
本文对Lowline通道,即重庆主城区嘉陵江边沙滨路段滨江市政排污管道及活动空间进行实地考察和记录,通过分析Lowline通道中存在的穿行、休闲、祭拜、栖居等行为及其活动空间类型,解释其形成的原因和空间使用情况以及与城市生活的关系。说... 本文对Lowline通道,即重庆主城区嘉陵江边沙滨路段滨江市政排污管道及活动空间进行实地考察和记录,通过分析Lowline通道中存在的穿行、休闲、祭拜、栖居等行为及其活动空间类型,解释其形成的原因和空间使用情况以及与城市生活的关系。说明Lowline空间作为城市中易被忽视的部分,具有其特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line 重庆 穿行空间 祭拜空间 休闲空间 栖居空间
下载PDF
日本军国主义根源探析——岛国环境、骑马民族、历史特点与日本军国主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娄贵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4-48,共5页
以资源匮乏的岛国地理环境为基础的生存环境,缺乏长足发展的客观条件,构成日本民族依赖武力谋求利益需要的物质基础。骑马民族依赖武力的生活习性、崇尚武勇的种族精神、弱肉强食的文化特征,是日本民族选择军国主义的另一重要基石。日... 以资源匮乏的岛国地理环境为基础的生存环境,缺乏长足发展的客观条件,构成日本民族依赖武力谋求利益需要的物质基础。骑马民族依赖武力的生活习性、崇尚武勇的种族精神、弱肉强食的文化特征,是日本民族选择军国主义的另一重要基石。日本军国主义以生存环境和民族习性为基础,根基深厚、土壤肥沃,极易成为官民一致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军国主义 岛国环境 骑马民族 武力至上
下载PDF
造像供奉空间与神圣域场——以闽台妈祖宫庙造像供奉为例
14
作者 王英暎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8-22,58,共6页
以闽台妈祖造像的供奉空间为例,剖析不同供奉空间中神像的大小、位置、造型等的具体表现。神像的具体供奉与空间形成互动,不但满足了观者对造像的观看诉求,也营造了一种信仰场域的神圣感。
关键词 妈祖造像 神圣 供奉空间
下载PDF
传统祭祀空间的恢复与保护——以北京天、地、日、月坛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瑶 刘晓明 王琼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481-485,共5页
以天、地、日、月坛为例,对北京传统祭祀空间进行研究分析,着重归纳总结传统祭祀空间的构成与特点。指出四坛存在问题,针对四坛共同存在问题提出共同保护方法,即恢复朝拜方向及路线的景观空间、强调四坛内涵"数"的原理、还原... 以天、地、日、月坛为例,对北京传统祭祀空间进行研究分析,着重归纳总结传统祭祀空间的构成与特点。指出四坛存在问题,针对四坛共同存在问题提出共同保护方法,即恢复朝拜方向及路线的景观空间、强调四坛内涵"数"的原理、还原代表色彩、恢复四坛使用功能四种方法,并对四坛各自问题分别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达到对传统祭祀空间的恢复与保护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坛 传统祭祀空间 保护方法
下载PDF
行业神信仰下西秦会馆戏场仪式空间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莹 李晓峰 《南方建筑》 2017年第1期63-69,共7页
自贡西秦会馆是川渝地区会馆戏场的典型代表,兼有同乡会馆和行帮会馆性质,是清朝雍正年间在自贡经营盐业运销和开设钱庄票号的陕西商人为其行帮组织"西秦大会"而修建。西秦会馆规模宏大,戏楼雄奇,仪式空间完整,会馆主供武神关... 自贡西秦会馆是川渝地区会馆戏场的典型代表,兼有同乡会馆和行帮会馆性质,是清朝雍正年间在自贡经营盐业运销和开设钱庄票号的陕西商人为其行帮组织"西秦大会"而修建。西秦会馆规模宏大,戏楼雄奇,仪式空间完整,会馆主供武神关羽,盐商们用拜祭关公的繁杂仪式传达着对神灵的虔诚、对信义的渴望和对福禄的祈盼。但目前研究多围绕其建筑实体形制,忽略了其仪式活动与建筑空间的关系。文章应用田野调查、文献阅读等方法,对西秦会馆的主要活动与功能以及总体布局与单体建筑进行了梳理总结,试图通过其在年节举行的祭祀活动,结合其建筑实体空间特征,来探讨行业神信仰影响下会馆戏场内祭祀仪式与建筑空间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神信仰 仪式空间 传统戏场 西秦会馆
下载PDF
傣族祭寨神仪式空间的排他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庆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85,共8页
傣族祭寨神仪式期间,傣族人物理的现实时空进入宗教的神圣时空,使村寨形成一个封闭的神圣空间。相对于村寨空间,寨神居住的寨神林空间在宗教体验上则更具神圣性。祭寨神仪式空间把佛和寨外排除在外,寨神林把寨内的女性排除在外。村寨内... 傣族祭寨神仪式期间,傣族人物理的现实时空进入宗教的神圣时空,使村寨形成一个封闭的神圣空间。相对于村寨空间,寨神居住的寨神林空间在宗教体验上则更具神圣性。祭寨神仪式空间把佛和寨外排除在外,寨神林把寨内的女性排除在外。村寨内外、寨神林内外的空间安排,反映了傣族祭寨神仪式空间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充分体现了集体表象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祭寨神仪式 神圣空间
下载PDF
权力与温情:南宋知县袁采的生涯和政治
18
作者 李勤璞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16-24,共9页
中国史上仅次于南北朝《颜氏家训》的家训类书籍是南宋《袁氏世范》。本文着眼于古代中国基层社会的秩序问题,考究著者袁采的生平事迹与政治教化行为。袁采是南宋衢州西安县人,家世及生殁年不明,入太学读书,隆兴元年(1163)进士,乾道四年... 中国史上仅次于南北朝《颜氏家训》的家训类书籍是南宋《袁氏世范》。本文着眼于古代中国基层社会的秩序问题,考究著者袁采的生平事迹与政治教化行为。袁采是南宋衢州西安县人,家世及生殁年不明,入太学读书,隆兴元年(1163)进士,乾道四年(1168)起历任萍乡县主簿,乐清、政和与婺源知县,登闻鼓院或登闻检院职务。每任官一地,均有切于政治文教的著述。县政方面,在赋税水利之外,尤其注重教化设施的建设,虔诚敬神以为民请命,题匾以鼓励清明恤民的吏治。尤其保留前代知县的遗迹,显得袁采政治行为充满深沉的温情。这样的基层政治令人深思和感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化空间 祀神 邑政 温情
下载PDF
民间信仰影响下的古村落祭祀空间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凌英 李华 张卫 《中外建筑》 2022年第4期42-47,共6页
古村落祭祀空间是民间信仰的空间载体,本文以崔路村的祭祀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其蕴含的民间信仰进行溯源,认为崔路村的民间信仰是环境、历史、商业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探讨祭祀空间与村落布局、社会生活的复杂关系,从空间结构、... 古村落祭祀空间是民间信仰的空间载体,本文以崔路村的祭祀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其蕴含的民间信仰进行溯源,认为崔路村的民间信仰是环境、历史、商业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探讨祭祀空间与村落布局、社会生活的复杂关系,从空间结构、装饰艺术以及与民居的联系分析崔路村祭祀空间特征,并指出其对于乡土文化的重要意义,关注乡土建筑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祭祀空间 乡土建筑 建筑遗产
下载PDF
哈尼族苦扎扎节祭祀空间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雪悦 郦大方 钱云 《建筑创作》 2020年第2期140-147,共8页
少数民族祭祀空间是我国少数民族聚落空间中研究较少的一种空间类型。文章选取了云南哈尼族多村落苦扎扎节祭祀空间进行研究,基于历史材料整理及田野调查,借助人类学相关研究方法,建立哈尼族苦扎扎节祭祀空间的空间构架并探讨其文化内涵... 少数民族祭祀空间是我国少数民族聚落空间中研究较少的一种空间类型。文章选取了云南哈尼族多村落苦扎扎节祭祀空间进行研究,基于历史材料整理及田野调查,借助人类学相关研究方法,建立哈尼族苦扎扎节祭祀空间的空间构架并探讨其文化内涵,同时对少数民族传统聚落中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传统聚落 祭祀空间 苦扎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