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echanism of Structural Control of Ore Formation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assive Sulfide Deposits of the Wushan Copper Ore Field,Jiangxi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Xun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Zhang Zhongm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61-274,共14页
The ore-controlling mechanism of the bedding fault system in the massive sulfide deposits of the Wushancopper orefield may be generalized as the control of ore deposition by optimum surface in an ore-formingstructural... The ore-controlling mechanism of the bedding fault system in the massive sulfide deposits of the Wushancopper orefield may be generalized as the control of ore deposition by optimum surface in an ore-formingstructural trap. The mechanism has three major features: (1) timing of mineralization; (2) positioning of hostformation; and (3) dependence of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 on properties of rocks. The 'optimum surface' is adivisional structural plane which marks obvious difference in physical, chem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is favorable for mineralization. It is also a unity of structures. lithofacies and orebodies. The structur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 deposits indicate the migration trend of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 clements in the ore-controlling fault belt: elements with a small radius (Si, Fe, Mg and Al)moved towards and concentrated at the center of the belt while large-radius ones (Ca, K and Na) were remotefrom the ce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Mechanism of Structural Control of Ore Formation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assive Sulfide Deposits of the wushan Copper Ore Field JIANGXI
下载PDF
Key Points of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Wushan Crisp Plum,a New Cultivar of Green Crisp Plum
2
作者 Wei XIONG Ming HUANG +5 位作者 Ming ZENG Linling KOU Wenbin KONG Jun TANG Fang XIANG Tao HE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0年第7期44-48,共5页
Wushan crisp plum is a new cultivar of green crisp plum with dignified fruit shape,crisp and tender flesh,pit separability and sweet taste.It is bred from natural bud mutant of Jiang'an Dabaili,a local green crisp... Wushan crisp plum is a new cultivar of green crisp plum with dignified fruit shape,crisp and tender flesh,pit separability and sweet taste.It is bred from natural bud mutant of Jiang'an Dabaili,a local green crisp plum cultivar by Wushan County Fruit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Southwest University and Chongq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Wushan crisp plum has won the gold award in the National High-quality Plum and Apricot Appraise and Elect and the tile of"the king of fruit"in the"Three-Gorge Cup"High-quality Crisp Plum Appraise and Elect.In the southwestern region of China,the planting area of Wushan crisp plum has been extended to 33000 ha.The cultivar has strong robust and fast growth.In the area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Chongqing,it ripens from early to middle July.The fruit is ovoid and of medium size,with average longitudinal diameter of 3.3 cm,average horizontal diameter of 4.0 cm,average single fruit mass of 37.2 g,carpopodium length of 1.5 cm,and carpopodium diameter of 0.1 cm.The top of the fruit is slightly concave.The peel is green to green-yellow in background color and medium in thickness,with obvious fruit dots and thick white fruit wax.The flesh is light yellow,compact,short in fiber length,juicy,crisp,tender,pure and sweet,with soluble solids content of 12%-15%,titratable acid content of 0.43%-0.72%and vitamin C content of 6.12-8.99 mg/100 g.The pit is small,separable,and oblate.The percentage of edible flesh is up to 94.80%-96.88%.There is no obvious pre-harvest cracking and intra-fruit pectin.The cultivar is mid-ripening and high in yield.In the firm ripe stage,the flesh is crunchy;and after entering the soft ripe stage,the flesh becomes powdery,and the hardness decreases.At room temperature,the fruit is not resistant to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Wushan crisp plum is tolerant to the climate with high temperature,high humidity and less sunshine,with good adaptability.It is suitable for promoting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within 180-1000 m ele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M New cultivar wushan crisp plum Variety breeding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县域耕地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天水市武山县为例
3
作者 白永刚 刘学录 刘星雨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以黄土丘陵区武山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变化轨迹分析法、面积加权平均差椭圆和景观格局指数以及土地利用预测模型,探究1990-2018年武山县耕地格局变化特征,判断各要素对其变化的重要程度。结果显示,(1)3个研究时段武山县... 以黄土丘陵区武山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变化轨迹分析法、面积加权平均差椭圆和景观格局指数以及土地利用预测模型,探究1990-2018年武山县耕地格局变化特征,判断各要素对其变化的重要程度。结果显示,(1)3个研究时段武山县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耕地重心不同时段存在差异,耕地重心先向西南转移再向东南转移。(2)3个研究时段武山县耕地变化都具有减少补充的基本特征,2000年前速率缓慢,2000年后速率加快,耕地减少面积比补充面积多,耕地减少以城关镇和洛门镇为主。(3)3个研究时段武山县耕地图斑呈现出破碎化现象,破碎化程度加剧。(4)3个研究时段武山县耕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政策影响、自然环境因子影响、空间距离要素的影响,而受地理空间要素影响较小。综上,武山县耕地在28年间变化明显,武山县需要贯彻耕地保护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利用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格局变化 景观格局指数 驱动要素 武山县
下载PDF
医社、药市、信仰:明清杭州吴山的医疗社会
4
作者 冯玉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2,共10页
明清时期,经历代沿传累积,以杭州吴山及周边街区为中心,形成一个以医者、药商、民众为主体,包括医学、诊疗、药市、信仰等多维空间在内的医疗社会。在杭州的城市空间中,吴山处西湖东南之畔,又临杭州商业中心清河坊街,为人口密集、商业... 明清时期,经历代沿传累积,以杭州吴山及周边街区为中心,形成一个以医者、药商、民众为主体,包括医学、诊疗、药市、信仰等多维空间在内的医疗社会。在杭州的城市空间中,吴山处西湖东南之畔,又临杭州商业中心清河坊街,为人口密集、商业繁盛、文社汇聚之地。尤其特别之处,吴山为城中之山。山上庙宇林立,山顶平升处有药王庙矗立,既是药商同业祭祀聚会之处,又是民众祈拜安康之所。山间有侣山堂,是张志聪、高世栻等行医讲学处,亦为后人所言钱塘医派的主要活动地。吴山之侧还有名医汇集。在山下及坊街上,诸多知名药堂、药铺开设于此。时间序列上的累积,街区空间上的汇集,体现了医、病、药之间紧密的市场和社会关联,构建起以吴山为中心的医疗社会。这一医疗社会既呈现了以医者、药商为主体的医疗行业之链,也是杭州社会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根植并嵌合于杭州的历史进程及民众的生活空间中。它既为在地民众提供公共医疗服务,也维系着医疗共同体的存续发展。明清杭州吴山的医疗社会的构成及其功能表明,“医疗社会”不只具有学科及认知意义,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也是具化可见的历史实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杭州吴山 信仰 药市 医社 区域社会史
下载PDF
浙江缙云县吾山萤石矿床成因:来自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红外光谱的制约 被引量:1
5
作者 沈金祥 张建芳 +3 位作者 曹华文 喻黎明 方乙 邹灏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9,共13页
吾山萤石矿床位于华夏板块北东端,浙江萤石矿集区中部。矿床产于下白垩统馆头组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接触带中,矿体受NW向断裂控制,发育条带状萤石。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颜色萤石的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及红外光谱开展研究。研究... 吾山萤石矿床位于华夏板块北东端,浙江萤石矿集区中部。矿床产于下白垩统馆头组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接触带中,矿体受NW向断裂控制,发育条带状萤石。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颜色萤石的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及红外光谱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颜色萤石的稀土元素含量、成矿温度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从绿色萤石到紫色萤石再到黄色萤石,具有δEu值增大,∑REE值减小,LREE/HREE值增大,成矿温度逐渐降低的特征。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3种颜色萤石结晶成矿过程为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的还原环境,萤石形成顺序为绿色萤石先结晶,紫色萤石次之,黄色萤石最后形成。Tb/Ca-Tb/La、La/Ho-Y/Ho图解和包裹体测温显示,区内不同颜色萤石为同一流体来源在同一成矿期次不同阶段成矿。条带状萤石的形成是成矿热液周期性脉动上涌的结果。研究区萤石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含F热液,吾山萤石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裂隙填充型萤石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流体包裹体 红外光谱 矿床成因 吾山萤石矿床
下载PDF
复杂地表环境下永久散射体的选取方法
6
作者 陈凯 徐小波 +3 位作者 屈春燕 张桂芳 连达军 秦友森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2-1026,共15页
利用PSInSAR(Permanent Scatt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监测地表形变的关键在于PS(Permanent Scatter)点的质量。在断裂带地区常因自然地表覆盖复杂、地质地貌环境特殊导致无法准确提取到高质量的PS点,这限制了该... 利用PSInSAR(Permanent Scatt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监测地表形变的关键在于PS(Permanent Scatter)点的质量。在断裂带地区常因自然地表覆盖复杂、地质地貌环境特殊导致无法准确提取到高质量的PS点,这限制了该技术在断裂震间形变监测中的应用。针对断裂带高质量PS选点问题,文中在常规相干系数选点法的基础上,试验结合振幅离差、KS(Kolmogorov-Smirnov)双样本检验及提出的CR同质像元法,在设定相干系数阈值、振幅离差阈值后再加设KS检验、CR同质像元阈值进行对比研究。以2015年3月14日-2020年2月16日的Sentinel-1ASAR影像为数据源,以青藏高原东北缘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武山-甘谷段为试验区进行了PSInSAR处理,对比分析各方法的PS选点质量及可靠性。结果表明,将相干系数、振幅离差及CR同质像元结合的三阈值筛选方法更适用于地表环境复杂的断裂带地区,武山-甘谷段南、北两盘的相对平均形变速率约为0.7mm/a,为左旋走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选点 CR同质像元 KS检验 PSINSAR 武山-甘谷断裂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与NDVI时序变化检测的撂荒耕地的地形特征研究——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
7
作者 夏玉松 周启刚 +2 位作者 李辉 张晓媛 陈芳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3-393,共11页
[目的]揭示山区撂荒耕地的地形特征,为区域土地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重庆市巫山县为研究区域,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上的Landsat TM/ETM+/OLI和Sentinel-2数据,采用决策树与时间序... [目的]揭示山区撂荒耕地的地形特征,为区域土地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重庆市巫山县为研究区域,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上的Landsat TM/ETM+/OLI和Sentinel-2数据,采用决策树与时间序列NDVI变化检测法,对2017—2021年研究区的撂荒地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结果](1)从时间序列特征上看,研究区内撂荒地面积整体呈上升趋势,2017—2021年的增加量为2123.50 hm^(2),增长率为19.61%,区间内曲线形态上表现为“W”字形特征。空间上撂荒地呈全局分散,局部集中特征,主要沿着水系走向分布,显著集中于河流两侧,周边被坡耕地围绕。(2)研究区内撂荒地在不同的高程带和坡度带分布不同。撂荒地主要集中于高程1000 m以下和坡度5°~20°范围内。高程1500 m以下的区域,撂荒地面积和撂荒率表现“先增后减”的规律,2019年达到最高点;高程1500 m以上的区域,撂荒地面积和撂荒率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先减后增”的规律,在2020年达到了最低值。(3)撂荒地在不同地形位等级下的分布指数表现为持续减少型,地形梯度1级、2级的分布指数大于1,为撂荒地的优势区。[结论]决策树与NDVI时序变化检测法结合能够精准识别撂荒地,识别精度为8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撂荒耕地 决策树 NDVI时间序列 遥感 重庆市巫山县
下载PDF
城校融合理念下的高校院所聚集区城市设计提升策略研究
8
作者 吴婷婷 王世福 杨廉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3期113-115,共3页
在知识经济创新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院所与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高校院所具备的创新资源与智力要素是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城校融合的综合优势,是助力城市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关键。文章依托广... 在知识经济创新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院所与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高校院所具备的创新资源与智力要素是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城校融合的综合优势,是助力城市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关键。文章依托广州环五山地区高校院所聚集区规划设计,对其现状问题、发展目标及规划思路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探寻高校院所聚集区通过城市设计进行优化提升的主要策略,以期彰显文脉传承,加强空间融合,共策临校更新,促进平台建设,为“人校产城”协同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城市设计模式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院所聚集区 城市设计 城校融合 环五山
下载PDF
“武术之乡”光环下武山武术的历史回眸与当代展望
9
作者 赵宁远 包莉 包奇珍 《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推演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之乡”光环下武山武术的新时代发展愿景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指出,建设体育强国战略引领新时代武山武术新发展目标,普及全民健身体育开拓新时代武山武术新发展领域,弘扬中...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推演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之乡”光环下武山武术的新时代发展愿景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指出,建设体育强国战略引领新时代武山武术新发展目标,普及全民健身体育开拓新时代武山武术新发展领域,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导航新时代武山武术新发展征程,整合武术文献史料拓宽新时代武山武术新发展空间。在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践行中,努力将武山武术的发展推向新的台阶,为武山武术在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武术之乡” 武山武术 新时代 新发展
下载PDF
避世与救世:韩宝忠与悟善社同人的诗词创作
10
作者 王子恒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结社是韩宝忠晚年最重要的社交活动,是研究韩宝忠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他参加的众多社团中,兼具宗教、慈善与文学三重内核的悟善社最为特别,深刻影响了民国的社会与文化。韩宝忠与悟善社同人积极地进行诗词唱和,这些诗作反映出他们在避世... 结社是韩宝忠晚年最重要的社交活动,是研究韩宝忠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他参加的众多社团中,兼具宗教、慈善与文学三重内核的悟善社最为特别,深刻影响了民国的社会与文化。韩宝忠与悟善社同人积极地进行诗词唱和,这些诗作反映出他们在避世与救世两种选择之间的挣扎:一方面,官场的失意让他们萌生避世的想法,将宗教信仰当作人生依靠,过起“出家”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又不甘心“与世隔绝”,利用宗教的教化作用以及自身影响力,在动乱的时局中传道布教、普济广施,积极进行救世。从悟善社诗词出发,既可以考察乱世文人的复杂心态,也可以探究宗教与文学、社会等错综复杂的联系,是回溯民国文学与历史的绝佳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悟善社 韩宝忠 江朝宗 诗词
下载PDF
试论随州吴山铜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11
作者 李冰洋 袁灵攀 林紫坤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8期129-131,共3页
吴山铜钼多金属矿主要分布在桐柏-大别山钼多金属成矿带西南部的区段上,区内有着较为复杂的地层产出,并有着频繁而又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下文中主要对该矿成矿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探究分析该矿矿... 吴山铜钼多金属矿主要分布在桐柏-大别山钼多金属成矿带西南部的区段上,区内有着较为复杂的地层产出,并有着频繁而又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下文中主要对该矿成矿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探究分析该矿矿床成因,并对找矿标志进行总结指出今后的找矿方向,希望能对区内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一些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山铜钼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随州
下载PDF
福州乌山摩崖景观与宋明儒学的政治文化空间
12
作者 魏玄览 魏峰 《福建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3-169,共7页
福州乌山的摩崖石刻既是当地标志性的人文景观,也是宋明时期闽地儒士政治文化生活的物质记录。以文献梳理、铭文释读与情景分析的方法,强调儒学群体与摩崖景观发生互动的具体历史语境,从乌山摩崖景观的体验传统、景观建构的双重历史线... 福州乌山的摩崖石刻既是当地标志性的人文景观,也是宋明时期闽地儒士政治文化生活的物质记录。以文献梳理、铭文释读与情景分析的方法,强调儒学群体与摩崖景观发生互动的具体历史语境,从乌山摩崖景观的体验传统、景观建构的双重历史线索、摩崖景观的政治历史象征意义、乌山游赏的情感范式与文化意义这四个维度展开,指出乌山摩崖景观是一个由历代士人依托儒学政治历史观和文化价值观所塑造的、以宋明儒学传统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乌山 摩崖景观 宋明儒学 政治文化
下载PDF
江西九瑞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及汇交意义
13
作者 钟浩 陈天迪 游晓杰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1期196-198,共3页
以江西九瑞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采集保管整装勘查区内典型性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掌握整装勘查区地质情况,密切跟踪整装勘查区地质工作新进展。开展整装勘查区内实物资料管理现状调查,依法接收、主动采集、科学保管实... 以江西九瑞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采集保管整装勘查区内典型性代表性实物地质资料,掌握整装勘查区地质情况,密切跟踪整装勘查区地质工作新进展。开展整装勘查区内实物资料管理现状调查,依法接收、主动采集、科学保管实物资料;针对整装勘查区实物资料开展集成、应用与服务工作,提炼整装勘查区实物资料应用与服务技术方法,为整装勘查区地质找矿提供资料服务。形成全国整装勘查区实物地质资料采集技术要求。提供矿产类典型矿床地质科普素材,为社会、大专院校提供科普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瑞铜多金属矿 整装勘查区 城门山 武山 铜矿
下载PDF
江西武山铜矿南矿带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4
14
作者 李进文 李旭辉 +5 位作者 裴荣富 梅燕雄 王永磊 屈文俊 黄修保 臧文栓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1-807,共7页
首次运用Re-Os同位素定年法对武山铜矿南矿带的辉钼矿进行年龄测试,测得5件样品的模式年龄变化于144.0~145.7Ma,等时线年龄为146.4±2.6Ma,与花岗闪长斑岩145±3.9Ma的SISM法年龄值相吻合,表明武山铜矿南矿带成矿与晚侏罗世中... 首次运用Re-Os同位素定年法对武山铜矿南矿带的辉钼矿进行年龄测试,测得5件样品的模式年龄变化于144.0~145.7Ma,等时线年龄为146.4±2.6Ma,与花岗闪长斑岩145±3.9Ma的SISM法年龄值相吻合,表明武山铜矿南矿带成矿与晚侏罗世中酸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该矿床北矿带层状、似层状硫化物型矿体曾经历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成矿,而燕山期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对其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即武山铜矿最终形成于晚侏罗世。以矽卡岩型-(似)层状硫化物型矿化为主的武山铜矿稍早于同属九-瑞矿集区、以斑岩型-(似)层状硫化物型矿化为主的城门山铜矿形成,由于其成矿伴随着下扬子地区岩石圈的大规模减薄事件,成矿时间差很可能是导致两者矿化特征差异的重要原因。武山铜矿及九-瑞矿集区与铜陵、安庆和鄂东南矿集区的成岩成矿时代高度一致,它们是在统一的构造-岩浆作用过程中、与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 辉钼矿 成矿年龄 成矿对比 武山铜矿 江西
下载PDF
重庆巫山张家湾遗址2000年来的环境考古 被引量:40
15
作者 张强 朱诚 +2 位作者 姜逢清 刘兴林 郭立新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362,共10页
通过对重庆巫山张家湾西汉遗址 T91 1剖面进行粒度、磁化率等环境替代指标的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汉代该区发达的农业、手工业生产使人们盲目砍伐树木 ,使该区植被严重退化 ,使生态环境恶化 ,降水集中、坡地表面松散沉积丰富、缺乏植被... 通过对重庆巫山张家湾西汉遗址 T91 1剖面进行粒度、磁化率等环境替代指标的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汉代该区发达的农业、手工业生产使人们盲目砍伐树木 ,使该区植被严重退化 ,使生态环境恶化 ,降水集中、坡地表面松散沉积丰富、缺乏植被保护等使流水侵蚀、坡地径流发育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该区的人类文明因此而衰落。同时研究发现 ,该区在竺可桢划分的中国 4次温暖期与 4次寒期中的第 2次寒冷期 (公元初至公元 60 0年 )仍为温暖期 ,这是由于该区西北面与东南面均有高大山脉包围 ,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进入本区的缘故。该区气候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至少该区在汉代气候演变与西南季风的强弱有某种相关关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变化单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湾遗址 环境考古 巫山 重庆市 粒度 磁化率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江西武山和永平铜矿含矿花岗质岩体锆石SIMS U-Pb年代学 被引量:106
16
作者 丁昕 蒋少涌 +2 位作者 倪培 顾连兴 姜耀辉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3-389,共7页
江西武山和永平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金属成矿带中的两个重要矿床。对武山铜矿的花岗闪长斑岩和永平铜矿的花岗斑岩中锆石分别进行了离子探针(SIMS)U-Pb定年研究,发现两个矿区的锆石年龄可分作两期,武山铜矿含矿岩体锆石206Pb/238U年龄分... 江西武山和永平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金属成矿带中的两个重要矿床。对武山铜矿的花岗闪长斑岩和永平铜矿的花岗斑岩中锆石分别进行了离子探针(SIMS)U-Pb定年研究,发现两个矿区的锆石年龄可分作两期,武山铜矿含矿岩体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45±3.9Ma和121±2.5Ma,永平铜矿含矿岩体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160±2.3Ma和135±7.4Ma。这两期不同的年龄可能反映了锆石在岩浆侵位时的结晶年龄和后期热液蚀变作用的年龄。因此确定武山铜矿花岗质岩体的侵位年龄为145Ma,永平铜矿花岗质岩体的侵位年龄为160Ma。该年龄可能也反映了这两个矿床中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和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花岗质岩体 离子探针U—Pb定年 武山 永平
下载PDF
江西武山铜矿区花岗闪长斑岩的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91
17
作者 蒋少涌 李亮 +4 位作者 朱碧 丁昕 姜耀辉 顾连兴 倪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79-1690,共12页
武山铜矿床是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九瑞矿集区中的一个大型铜矿床。本文对该矿床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化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Hf 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岩体中黑云母富镁,为金云母,其 Fe^(3+)/Fe^(2+... 武山铜矿床是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九瑞矿集区中的一个大型铜矿床。本文对该矿床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化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Hf 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岩体中黑云母富镁,为金云母,其 Fe^(3+)/Fe^(2+)组成表明岩浆氧逸度很高;角闪石具有 Mg/(Mg+Fe)高而 Si 低的特征,为阳起石和镁质角闪石,角闪石压力计计算表明岩体具有超浅成侵位特征。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具有相对较高的 SiO_2(64.9%~68.62%,平均66.52%)和 Al_2O_3(14.0%~15.3%,平均14.8%)含量,同时岩石的 Mg~#很高(0.53~0.71),并具有相对较高的相容元素含量;岩石富集轻稀土((La/Yb)_N=27.8~64.5),Eu 负异常不明显,岩石同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较高的 Sr/Y 比值(35.0~68.2)。岩石的初始^(87)Sr/^(86)Sr 比值为0.7067~0.7075,ε_(Nd)(t)值为-4.08~-4.44,锆石的ε _(Hf)(t)值为-2.1~-7.0。详尽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武山花岗闪长斑岩是强烈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很有可能是由拆沉的加厚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在其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橄榄石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山铜矿 花岗闪长斑岩 地球化学特征 Sr-Nd—Hf同位素组成 壳幔相互作用
下载PDF
湖北省海口湖、太白湖与武山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简永兴 王建波 +2 位作者 何国庆 李今 陈家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15-1824,共10页
为了探讨人为干扰与淡水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比较研究了湖北省海口湖、太白湖与武山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和近 2 0 a来三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讨论了密齿苦草对太白湖人为干扰的适应机制 ,探讨了武山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 为了探讨人为干扰与淡水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比较研究了湖北省海口湖、太白湖与武山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和近 2 0 a来三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讨论了密齿苦草对太白湖人为干扰的适应机制 ,探讨了武山湖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其退化水生生态系统恢复的可能途径。主要结论是 :(1 )海口湖、太白湖、武山湖现各分布有水生植物 5 7种、3 5种和 1 1种 ,分别隶属于 2 8科 4 2属、1 8科 3 0属和 6科 9属 ,近 2 0 a来三湖泊分别有 1种、9种和 2 9种水生植物消失。 (2 ) 1 999~ 2 0 0 0年三湖泊各分布有水生植物群丛类型 1 4个、6个和 0个 ;全湖植被覆盖率分别是 96.1 8%、76.1 7%和 0 %;全湖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为 2 896g/m2 ,1 77g/m2和 0 g/m2 (鲜重 ) ,近 2 0 a来其分别下降了 1 2 .1 %、88.3 %和1 0 0 %;武山湖水生植被已完全消失。 (3 )所有群丛中 ,以海口湖的“野菱 +菱群丛”(Trapa incisa+Trapa bispinosaAss.)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 ;密齿苦草群丛 (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 Ass.)、菹草群丛 (Potamogeton crispusAss.)和“野菱 +菱群丛”为海口湖与太白湖所共有 ,三者的多样性指数均是海口湖显著高于太白湖。水生植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现状是 :海口湖 >太白湖 >武山湖 ,多样性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湖 太白湖 武山湖 人为干扰 水生植物 多样性 湖北 湖泊
下载PDF
重庆巫山等多地党参氨基酸及营养价值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48
19
作者 杨鲜 祝慧凤 +3 位作者 王涛 陈前锋 万东 彭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51-257,共7页
采集全国10个产地党参,利用L-8800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检测,比较分析重庆巫山与各产地党参氨基酸组成特点,评价其营养价值。除云南昭通样品未检出组氨酸外,其余样品均检出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平均含量46.96 mg/g,游离氨基酸11.25 m... 采集全国10个产地党参,利用L-8800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检测,比较分析重庆巫山与各产地党参氨基酸组成特点,评价其营养价值。除云南昭通样品未检出组氨酸外,其余样品均检出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平均含量46.96 mg/g,游离氨基酸11.25 mg/g。不同产地党参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组分总量比例变化范围在20.41%~33.06%之间,山西晋城最高,巫山笃坪庙宇党参位次之。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是党参氨基酸的主要成分,产地差异明显,巫山红椿党参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达23.79 mg/g。以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等为指标,聚类分析将各产地党参分为3类,重庆巫山红椿、山西长治、贵州威宁品质相对较好。党参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富含味觉氨基酸、药效氨基酸,营养价值丰富,有待成为新资源食品,为人们广泛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巫山 氨基酸分析 营养价值
下载PDF
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及其构造演化 被引量:54
20
作者 裴先治 丁仨平 +9 位作者 李佐臣 刘战庆 李瑞保 冯建赟 孙雨 张亚峰 刘智刚 张晓飞 陈国超 陈有炘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47-1564,共18页
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位于甘肃省东部天水地区,主要由寒武纪关子镇-武山蛇绿岩带、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李子园群浅变质活动陆缘沉积-火山岩系、奥陶纪草滩沟群岛弧型火山-沉积岩系以及加里东期岛弧型深成侵入岩体、俯冲-... 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天水—武山构造带位于甘肃省东部天水地区,主要由寒武纪关子镇-武山蛇绿岩带、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李子园群浅变质活动陆缘沉积-火山岩系、奥陶纪草滩沟群岛弧型火山-沉积岩系以及加里东期岛弧型深成侵入岩体、俯冲-碰撞型花岗岩体等组成。关子镇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N-MORB型玄武岩,武山蛇绿岩中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E-MORB型玄武岩,是洋脊型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时代大致在534~489Ma之间的寒武纪。李子园群火山岩主要形成于岛弧或与岛弧相关的弧前盆地构造环境,草滩沟群火山岩形成于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岛弧环境。关子镇流水沟和百花中基性岩浆杂岩总体形成于中晚奥陶世(471~440Ma)古岛弧构造环境,同时发育加里东期俯冲型(450~456Ma)花岗岩类和碰撞型(438~400Ma)花岗岩类岩浆活动。西秦岭北缘早古生代古洋陆构造格局经历了从洋盆形成-洋壳俯冲消减直至陆-陆碰撞造山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总体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晚寒武世古洋盆初始形成阶段;②早奥陶世洋盆初始俯冲阶段;③中晚奥陶世洋壳大规模俯冲与古岛弧发育阶段;④志留纪陆-陆或陆-弧碰撞造山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岛弧型岩浆岩 天水-武山构造带 早古生代 西秦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