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石灰岩中游离二氧化硅
1
作者 张敏 龚沂 +2 位作者 陈赟 赵天伟 屈叶飞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10期45-50,共6页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和粉末压片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联合测定石灰岩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准确称取经105℃烘干2 h的石灰岩样品0.1000 g,置于30 mL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入8m L浓磷酸,置于300℃电热板上沸腾20 m...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和粉末压片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联合测定石灰岩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准确称取经105℃烘干2 h的石灰岩样品0.1000 g,置于30 mL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入8m L浓磷酸,置于300℃电热板上沸腾20 min,冷却后定容在100 mL容量瓶中,静置12 h。采用ICP-AES测定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硅含量,采用XRF测定石灰岩中二氧化硅总含量,用总的二氧化硅含量减去溶液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就得出了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经4种标准物质验证,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析结果与标准值满足规范中相对误差允许限的要求。该方法操作步骤更为简便,分析速度快,低含量游离二氧化硅结果准确度高,适用于批量石灰岩样品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石灰岩 游离二氧化硅 总二氧化硅
下载PDF
西藏羊八井高温地热水砷和氟浓度及来源探析
2
作者 许耿 肖方景 +2 位作者 崔小梅 布多 张强英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7-500,共14页
砷(As)和氟(F)是西藏羊八井高温地热流体中两种典型的高浓度有害元素,通过地热开发可以进一步促进与加速地热源As和F向地表或近地表环境释放,导致地表水和土壤环境污染。如何从As和F浓度分布特征联系水化学特征从而揭示水体As和F的富集... 砷(As)和氟(F)是西藏羊八井高温地热流体中两种典型的高浓度有害元素,通过地热开发可以进一步促进与加速地热源As和F向地表或近地表环境释放,导致地表水和土壤环境污染。如何从As和F浓度分布特征联系水化学特征从而揭示水体As和F的富集规律,对丰富和认识西藏地区水环境中As和F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野外调查现场测定了水体常规理化指标,包括水温、pH值、电导率(EC)、总溶解固体(TDS)和盐度(SAL),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别测定水体和土壤样品中的As浓度,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体和土壤样品中的F浓度,评价As和F超标风险,探析其富集机制。结果表明:水化学类型为Na-HCO_(3)∙Cl型,水体Na+浓度高达445.5mg/L,Ca^(2+)浓度低至3.31mg/L,水体pH在7.87~9.42之间,富钠贫钙高pH是羊八井地热水和温泉水最主要的水化学特征。受水汽蒸发浓缩影响,温泉水As和F浓度高于地热水,两元素浓度最高分别达6.50mg/L和17.89mg/L。地热废水的不当处理存在水体和土壤As和F暴露风险,地热水和温泉水As和F浓度显著高于《地热资源评价方法》(DZ40—85)对有害成分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总砷为0.50mg/L,氟化物为10mg/L)。而土壤中总As浓度为79.50~99.08mg/kg,F浓度为1162.70~1285.10mg/kg,显著高于西藏土壤背景值。地热水体和地表土壤As和F富集主要为水-岩浸溶相互作用,独特的水化学特征为水体As和F浸取溶出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八井地热水 原子荧光光谱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 水-岩相互作用
下载PDF
矿样中全量与有效态元素的测试方法对比分析
3
作者 楚景涵 陈雯婷 +1 位作者 张志翔 赵芳芳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1期34-36,共3页
在矿物样品分析中,全量元素与有效态元素的测定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全量元素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XRF、AAS和ICPMS,并进一步阐述了有效态元素的主要测试方法,如序列化提取法、功能性提取法和活性吸附法等。同时,文中深入对比了两种... 在矿物样品分析中,全量元素与有效态元素的测定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全量元素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XRF、AAS和ICPMS,并进一步阐述了有效态元素的主要测试方法,如序列化提取法、功能性提取法和活性吸附法等。同时,文中深入对比了两种方法在目的、应用、灵敏度、准确性、时间、经济成本和设备需求等方面的差异,以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评估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量元素 有效态元素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下载PDF
土壤总砷的测定方法对比研究
4
作者 王燕 毕丽玫 +1 位作者 刘婉秋 杜江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20-123,共4页
对比了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总砷的前处理方法,即水浴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实验表明两种前处理方法均能满足实验要求。其次,对比了原子荧光法和X射线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的总砷,两种方法结果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从适用性来看,原子荧光法... 对比了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总砷的前处理方法,即水浴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实验表明两种前处理方法均能满足实验要求。其次,对比了原子荧光法和X射线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的总砷,两种方法结果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从适用性来看,原子荧光法适用于低质量分数土壤样品的测定,X射线荧光法适用于中、高质量分数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砷 水浴消解 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法 X射线荧光法
下载PDF
四种稻米中镉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5
作者 张大诚 李发启 +2 位作者 彭灿 胡丽 谭小文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固体直接进样电热蒸发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阳极溶出伏安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稻米中镉含量,对4种定量检测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以及相对误差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固体直接进样电热蒸发原子吸收光...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固体直接进样电热蒸发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阳极溶出伏安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稻米中镉含量,对4种定量检测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以及相对误差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固体直接进样电热蒸发原子吸收光谱法操作简单,无需化学前处理,单样检测时间在3 min左右,快速高效,精密度良好,可信度高。通过4种检测方法对比,固体直接进样电热蒸发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试结果准确度高,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相对误差多数在±10%以内,重复6次测定的RSD为3.9%,可作为一种新型快速检测稻米中镉的方法,具备方便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在基层可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固体直接进样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电化学阳极溶出伏安法
下载PDF
不同重建算法对宝石能谱成像定量参数影响的体模研究
6
作者 贾永军 于楠 +4 位作者 张喜荣 于勇 贺太平 段海峰 杨创勃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79-384,389,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重建算法对宝石能谱成像(GSI)参数的影响,探讨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在GSI碘基物质浓度(IC)和有效原子序数(Z_(eff))定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使用GSI模式扫描静止状态容纳9支试管的QSP体模,目标试管为1支纯水和5... 目的:比较不同重建算法对宝石能谱成像(GSI)参数的影响,探讨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在GSI碘基物质浓度(IC)和有效原子序数(Z_(eff))定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使用GSI模式扫描静止状态容纳9支试管的QSP体模,目标试管为1支纯水和5支碘溶液(碘浓度3.75、7.5、15 mg/mL各1支,30 mg/mL碘溶液2支)。原始扫描数据分别使用标准算法0~100%基于多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ASIR-V)(间隔10%)和低、中、高权重3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L、DLIR-M和DLIR-H)层厚0.625 mm的IC和Z_(eff)图像,并进行对比分析。选取9个固定层面在试管中心放置ROI,测量并比较不同重建算法图像的IC、Z_(eff)均数及其标准差(SD)。比较位于体模中心位置和边缘的2支碘浓度为30 mg/mL试管不同算法条件下的IC及Z_(eff)。结果:不同算法纯水及各溶液中IC均能较准确测量碘含量,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C的SD方面,在纯水及不同浓度碘溶液中,DLIR-L和ASIR-V40%~70%重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LIR-M和ASIR-V70%~100%重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 mg/mL碘溶液在体模中心位置IC略低于边缘位置,减小约0.63%。不同重建算法的Z_(eff)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纯水和3.75 mg/mL碘溶液Z_(eff)的SD方面,DLIR-L和ASIR-V40%~70%重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LIR-M和ASIR-V50%~90%、DLIR-L、DLIR-H重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各算法重建Z_(eff)图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5、15、30 mg/mL碘溶液Z_(eff)的SD方面,各种重建算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0 mg/mL碘溶液在体模中心位置的Z_(eff)略低于边缘位置,减小约0.13%。结论:相较于ASIR-V,DLIR重建算法不改变IC和Z_(eff),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噪声,其中DLIR-H噪声最低;扫描范围内ROI的位置改变对ASIR-V、DLIR重建IC和Z_(eff)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碘浓度 有效原子序数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与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不同浓度砷的比对分析
7
作者 黄初叶 袁菊 +3 位作者 马若寒 陈俊宏 曾广铭 杨星宇 《环保科技》 2024年第3期50-53,共4页
用水浴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与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分析土壤成分标准物质GBW07457(GSS-28)样品和某批实际土壤样品。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7457(GSS-28)样品10次检测结果都在准确度要求范围内;对砷含量为6.00~100 mg/kg的214个样品进... 用水浴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与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分析土壤成分标准物质GBW07457(GSS-28)样品和某批实际土壤样品。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7457(GSS-28)样品10次检测结果都在准确度要求范围内;对砷含量为6.00~100 mg/kg的214个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比对分析,发现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比较好。经过比对分析后,得出以下建议:当样品中砷含量>60.0 mg/kg时,超出原子荧光光谱法曲线范围,高浓度样品稀释会带来误差,则优先选择X射线荧光光谱法;当样品中砷含量为6.00~60.0 mg/kg时,两种方法都可以使用,考虑到X射线荧光光谱法样品前处理便捷,可以同时测量多参数,测量效率高,推荐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土壤中不同浓度砷 分析方法比对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能谱成像对亚段肺栓塞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勇 胡曙东 +2 位作者 黄虹 刘丽 乔红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有效原子序数(Z-eff)对检测亚段肺栓塞(SSPE)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8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可疑肺栓塞7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以专家组阅读CT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和Z-eff图及碘密度图的结...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有效原子序数(Z-eff)对检测亚段肺栓塞(SSPE)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8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可疑肺栓塞7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以专家组阅读CT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和Z-eff图及碘密度图的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年资医师单独借助CTPA以及联合CTPA和Z-eff检出的栓子个数差异。比较栓塞区域和正常区域Z-eff及碘密度的差异。结果与单独通过CTPA图像检测相比,低年资医师依靠CTPA联合Zeff可检测出更多亚段栓塞[25个(67.6%)比33个(89.2%);χ^(2)=5.103,P=0.024]。高年资医师联合Z-eff图、CTPA与单独使用CTPA对亚段栓塞的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SSPE时,栓塞区域的Z-eff和碘密度分别为(7.64±0.57)、(0.28±0.18)mg/ml,明显低于正常区域(11.06±0.47)、(1.61±0.29)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9、-32.48,P均<0.001)。结论Z-eff图对SSPE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可反映肺内血流灌注,并提高低年资医师对SSPE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有效原子系数 胸部
下载PDF
XAFS在单原子催化剂表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楠 陈明明 +1 位作者 张荆清 王建强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70-1477,共8页
单原子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原子利用效率、高反应活性以及产物选择性,在工业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同步辐射光源的X射线精细结构吸收谱(XAFS)对电子结构和近程原子排列高度敏感,是单原子催化剂研究的强有力表征手段。综述了XAF... 单原子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原子利用效率、高反应活性以及产物选择性,在工业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同步辐射光源的X射线精细结构吸收谱(XAFS)对电子结构和近程原子排列高度敏感,是单原子催化剂研究的强有力表征手段。综述了XAFS在单原子催化剂精细结构表征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原位反应条件下XAFS在催化剂构效关系中的应用情况,并指出XAFS技术在单原子催化剂开发中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同步辐射 单原子 XAFS
下载PDF
高功率激光装置上光致电离等离子体光谱实验的理论研究进展
10
作者 韩波 《物理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8-187,共10页
光致电离等离子体是宇宙中等离子体的一种重要的存在形式,这种等离子体是一些高能天体发射很强的辐射场照射周围的稀薄等离子体产生的。随着高能量密度物理的发展,2009年Fujioka等人使用高功率激光装置(GEKKO-XII激光装置)制造出光致电... 光致电离等离子体是宇宙中等离子体的一种重要的存在形式,这种等离子体是一些高能天体发射很强的辐射场照射周围的稀薄等离子体产生的。随着高能量密度物理的发展,2009年Fujioka等人使用高功率激光装置(GEKKO-XII激光装置)制造出光致电离硅等离子体,并观测到类似于天文观测中的X射线光谱。本综述重点总结了Fujioka实验以来,各理论工作对实验中X射线光谱的模拟结果,并对光致电离等离子体光谱实验方面的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期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深入理解光致电离等离子体光谱发射的物理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光致电离 原子过程 X射线光谱
下载PDF
Pr/Zr原子比对Pr_(x)Zr_(1−x)O_(2−δ)催化氧化脱硝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龚宥精 何人广 +5 位作者 赵光垒 贾丽娟 高冀芸 王访 段开娇 刘天成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6-1006,共11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Pr/Zr原子比的Pr_(x)Zr_(1−x)O_(2−δ)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脱硝。结果表明,催化氧化脱硝效率随Pr原子比的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当Pr/Zr原子比为5∶5时,在250°C下,最佳脱硝活性可达94.62%。采用SEM、N_(2)吸...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Pr/Zr原子比的Pr_(x)Zr_(1−x)O_(2−δ)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脱硝。结果表明,催化氧化脱硝效率随Pr原子比的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当Pr/Zr原子比为5∶5时,在250°C下,最佳脱硝活性可达94.62%。采用SEM、N_(2)吸附-脱附、XRD、XPS、H_(2)-TPR和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活性最好的催化剂(Pr_(0.5)Zr_(0.5)O_(2−δ))具有“层状”形貌,表面孔隙多,比表面积大,孔体积分别为77.74 m^(2)/g和0.66 cm^(3)/g。此外,随着Pr原子的增加,晶相从c-ZrO_(2)转变为Pr_(2)Zr_(2)O_(7)。XPS和H_(2)-TPR结果表明,表面化学吸附氧和表面Pr^(4+)氧化物增加,Pr原子比的上升有利于产生氧空位(Vӧ),有利于提高催化氧化脱硝效率。FT-IR表征结果表明,Pr_(0.5)Zr_(0.5)O_(2−δ)固溶体具有较高的NO选择性,有利于NO的催化氧化。抗SO_(2)和H_(2)O毒性实验表明,5∶5的Pr/Zr原子比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抗毒性。此外,利用IC分析吸收产物,结果表明,吸收液中的主要产物是NO_(2)^(-)和N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氮氧化物 Pr_(x)Zr_(1-x)O_(2-δ) Pr/Zr原子比
下载PDF
高k材料镧前驱体La(tmhd)_(3)和La(tmod)_(3)的热力学及其ALD应用
12
作者 周洪 丁玉强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47-1057,共11页
通过同步热分析研究两种不同的前驱体(La(tmhd)_(3)和La(tmod)_(3))在升华过程中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具有不对称分子结构的La(tmod)_(3)的挥发性大于La(tmhd)_(3),其可以作为镧前驱体应用于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将La(tmod)_(3)和O_(3... 通过同步热分析研究两种不同的前驱体(La(tmhd)_(3)和La(tmod)_(3))在升华过程中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具有不对称分子结构的La(tmod)_(3)的挥发性大于La(tmhd)_(3),其可以作为镧前驱体应用于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将La(tmod)_(3)和O_(3)作为前驱体,通过ALD技术在SiO_(2)基片上实现了LaOx薄膜的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的ALD工艺参数包括:La(tmod)_(3)和O_(3)的脉冲时间分别为6 s和2 s,O_(3)的清洗时间为5 s,沉积温度为250℃。在制备的薄膜中发现了理想的自限性沉积行为。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证实了生长的薄膜具有良好的纯度和表面形貌,其在250℃的沉积温度下具有稳定的生长速率(约0.16A/cycle,1A=0.1 nm),薄膜的主要成分为La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OX La(tmhd)_(3) 原子层沉积(ALD) La(tmod)_(3) 热分析 O_(3)
下载PDF
双能CT螺距和迭代重建权重对单能衰减和有效原子序数的影响:体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六军 张玉洁 张建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采用双能CT不同螺距宝石能谱成像(GSI)模式观察能量、螺距和迭代重建(IR)算法对CT值和有效原子序数(Z_(eff))测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CT GSI模式扫描由聚四氟乙烯(Teflon)、空气(Air)、低密度聚乙烯(LDPE)及丙烯酸(Acrylic)构成的C... 目的采用双能CT不同螺距宝石能谱成像(GSI)模式观察能量、螺距和迭代重建(IR)算法对CT值和有效原子序数(Z_(eff))测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CT GSI模式扫描由聚四氟乙烯(Teflon)、空气(Air)、低密度聚乙烯(LDPE)及丙烯酸(Acrylic)构成的Catphan500标准体模,设定螺距为1.375、0.984及0.516,分别以混合权重为20%、60%和100%的IR重建图像;记录体模各种材料在3个能量水平下(60、73和80 keV)的CT值及Z_(eff),计算并比较其在不同单能量、螺距及IR权重下的平均相对误差(MRE-CT值和MRE-Z_(eff))。结果所有能量、螺距和IR权重下,MRE-CT值均为Air0.05)。所有螺距和IR权重下,MRE-Z_(eff)均为Acrylic0.05)。结论GSI扫描参数对不同材料的影响程度不同;CT值和Z_(eff)测量精度受螺距影响而与IR强度无明显相关;能量水平仅影响测量CT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模 显像术 双能量 螺距 有效原子序数
下载PDF
滇中富碱斑岩风化剖面中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磊 赵萌生 +8 位作者 徐杰 程琰勋 瞿镪 陈伟志 张亚 王浩宇 巴永 文方平 钱坤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6-631,共16页
中国西南地区发育大规模富碱斑岩带,通常具有重金属高背景值的特征,岩石风化是重金属的重要来源,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性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云南水热条件充足、成土作用强烈的条件下,为了查清富碱斑岩成土过程中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中国西南地区发育大规模富碱斑岩带,通常具有重金属高背景值的特征,岩石风化是重金属的重要来源,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性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云南水热条件充足、成土作用强烈的条件下,为了查清富碱斑岩成土过程中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特征以及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选择滇中姚安富碱斑岩岩石风化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ICP-MS/OE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容量法等方法测定岩石和土壤样品中As、Cd、Cr、Cu、Hg、Ni、Pb、Zn、Al_(2)O_(3)、TFe_(2)O_(3)、CaO、Na_(2)O、K_(2)O、MgO、SiO_(2)、有机碳等主微量元素含量和pH值,利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和质量迁移系数研究风化剖面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迁移富集规律及影响因素,探讨富碱斑岩风化成土过程中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揭示重金属元素迁移富集机制及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①富碱斑岩各风化层元素分布特征继承了基岩的特征,在风化成土过程中,As、Cr、Cu、Hg和Cd、Pb、Zn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相对于Ti,重金属迁移能力强弱顺序为:Cd>Zn>Pb>Hg>Cu>As>Ni>Cr;②Cu、Cr、Ni、Hg受其自身化学性质和脱硅富铝铁作用的影响,随风化最终富集于黏土矿物与Al、Fe氧化物/氢氧化物中,As与Fe、Al结合成难溶性的化合物而显著富集,土壤层迁移系数均值为7.64,Cd、Pb、Zn在酸性和强淋溶条件下显著地淋失迁移,土壤层迁移系数均值分别为−0.67、−0.45、−0.59。与大部分铅锌矿区相似,As受富铝铁作用影响原地次生富集,Cd、Pb、Zn受自身活泼的化学性质和pH影响大量淋失;③研究区土壤生态环境可能存在As、Pb污染的风险,Pb的大量淋失可能随地表径流迁入蜻岭河,应加强对富碱斑岩上覆土壤中As、Pb和流经富碱斑岩区河流中Pb、Zn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碱斑岩 风化 重金属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地球化学特征 环境风险评价
下载PDF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Spectral Analysis in Draft of Non-Ferrous Metal Standards in China
15
作者 Lijun Kuai Huachang Li +1 位作者 Jiemin Liu Shufang Tang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3年第6期239-273,共35页
Spectral analysis was a method of identifying substances,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alculating their content based on their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va... Spectral analysis was a method of identifying substances,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alculating their content based on their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mainly includin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AES)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XRF)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FS) direct reading spectroscopy (OES) glow discharge emission spectroscopy (GD-OS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 in the formulation of non-ferrous metal standards in China. The AAS method was the most widely used single-element microanalysis method among the non-ferrous metal standards. The ICP-AES method was good at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multiple elements. The XRF method was increasingly use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trace elements due to its simple sample prepara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The AFS was mostly detected by single-element trace analysis. OES GD-OES and LIBS we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new demand area for non-ferrous metals. This paper discussed matrix elimination, sample digestion, sample preparation, instrument categories and other aspects of some standards, and summarized the advantages of spectral analysis and traditional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The new methods of future spectroscopic technology had been illustrate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non-ferrous metal stand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Emission Spectroscopy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Direct Reading Spectroscopy Glow Discharge Emission Spectroscopy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Non-Ferrous Metals Standard Methods Were Formulated
下载PDF
通过氧源调控原子层沉积的SnO_(x)层实现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6
作者 谢怿 吴绍航 +3 位作者 高彦艳 刘雅晴 郭日朗 麦耀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7-345,共9页
原子层沉积的SnO_(x)薄膜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致密性,常被用于提升倒置平面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而SnO_(x)薄膜的特性对器件能量转换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氧源(H_(2)O、O_(3))调控SnO_... 原子层沉积的SnO_(x)薄膜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致密性,常被用于提升倒置平面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而SnO_(x)薄膜的特性对器件能量转换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氧源(H_(2)O、O_(3))调控SnO_(x)薄膜的能级和导电性,提升器件PCE。结果表明,O_(3)作为单一氧源的SnO_(x)薄膜(记为O_(3)-SnO_(x))具有较优的能级排列;而只有H_(2)O作氧源的SnO_(x)薄膜(记为H_(2)O-SnO_(x))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而采用O_(3)和H_(2)O混合氧源制备的SnO_(x)(记为MIX-SnO_(x)),则兼顾了能级匹配和良好的导电性,有效提升器件的PCE,达到20.9%。不仅如此,得益于SnO_(x)薄膜的致密结构,有效避免了外部水氧的入侵和内部材料的分解流失,从而提升了器件稳定性,在85℃(氮气气氛)下老化超过646 h仍能维持初始PCE的8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原子层沉积 氧源调控 SnO_(x)
下载PDF
飞秒激光驱动X射线源中超热电子与靶相互作用研究
17
作者 俞林 赵宏鸣 +1 位作者 秦秀波 曹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0,共7页
飞秒激光与靶相互作用产生超热电子,随后超热电子与靶原子碰撞,通过kα、kβ等散射过程,可辐射高亮度、飞秒级X射线,在原子与分子物理、生物及医学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论文首先对飞秒激光驱动X射线源的发展进行简要叙述,然后对X... 飞秒激光与靶相互作用产生超热电子,随后超热电子与靶原子碰撞,通过kα、kβ等散射过程,可辐射高亮度、飞秒级X射线,在原子与分子物理、生物及医学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论文首先对飞秒激光驱动X射线源的发展进行简要叙述,然后对X射线源中的超热电子与靶相互作用进行研究.超热电子的产生由靶材对光脉冲的非碰撞吸收机制决定,X射线的产生由超热电子决定.研究超热电子、靶参数对X射线产额的影响,确定最佳参数值,可指导驱动激光脉冲参数的选择,以获得更大的X射线光子产额.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可研究超热电子动能及入射角、靶材(Cu靶)厚度对靶材上、下表面X射线辐射光子产额的影响,分析确定最佳超热电子动能及最佳靶厚.驱动激光强度与超热电子动能的定标关系表明:需要合理选择驱动激光参数,使真空加热机制主导超热电子产生过程,以在合适的激光脉冲强度下获得最大X射线光子产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超强激光 X射线 蒙特卡洛模拟 超热电子 电子-原子散射
下载PDF
无机纳米氧化铝/聚酰亚胺复合膜的表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浩然 赵德明 +2 位作者 刘新刚 林飞 范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07-710,共4页
研究无机纳米掺杂有机复合薄膜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变化规律的关键在于快速、准确地掌握复合膜中纳米无机物的掺入量及其颗粒大小和分布状态。文章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测试方法对无... 研究无机纳米掺杂有机复合薄膜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变化规律的关键在于快速、准确地掌握复合膜中纳米无机物的掺入量及其颗粒大小和分布状态。文章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测试方法对无机纳米氧化铝/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三氧化二铝掺入量、化学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该材料为本研究室制备的)。结果表明:聚酰亚胺有机相与三氧化二铝无机相之间形成了键联型复合杂化体系;三氧化二铝粒子呈纳米级均匀地分散在聚酰亚胺基体中,颗粒直径均在50nm以下;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出三氧化二铝的质量含量为7·9%,利用该方法定性、定量分析无机纳米掺杂有机复合薄膜材料中的无机组分具有样品不需要预处理、不需要加载电荷(可用于分析绝缘材料)、非接触性、非破坏性、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PI) 纳米三氧化二铝 X射线荧光光谱 原子力显微镜 表征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中镉的灰化损失及原子化反应机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戴青山 谢文兵 +3 位作者 姚金玉 董文 陆永正 王国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773-776,共4页
用动力学方法得到灰化损失反应活化能和原子化反应活化能,并采用X-射线光电能谱技术鉴定灰化处理后的产物,推出,镉的灰化损失是由于镉的氧化物被碳还原,以气态单质镉的形式蒸发而导致的,而原子化过程则分为两个阶段,在原子化升温... 用动力学方法得到灰化损失反应活化能和原子化反应活化能,并采用X-射线光电能谱技术鉴定灰化处理后的产物,推出,镉的灰化损失是由于镉的氧化物被碳还原,以气态单质镉的形式蒸发而导致的,而原子化过程则分为两个阶段,在原子化升温初期与扶化损失情况相同,即氧化镉被碳还原产生气态镉原子。但随着原子化温度的升高,氧化镉分解生成气态镉原子的反应很快成为原子化过程的主要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法 灰化损失 原子化反应
下载PDF
高压下液体射流破碎雾化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玉荣 金志明 余永刚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9-412,共4页
为深入了解高压环境中液体射流破碎雾化过程,相对准确描述射流形态,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利用一种高速液体喷射装置,采用脉冲X 射线成像技术,研究了多种喷嘴在不同环境反压中所形成液体射流的扩展结构。虽然X 光成像方法很难对雾... 为深入了解高压环境中液体射流破碎雾化过程,相对准确描述射流形态,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利用一种高速液体喷射装置,采用脉冲X 射线成像技术,研究了多种喷嘴在不同环境反压中所形成液体射流的扩展结构。虽然X 光成像方法很难对雾化液滴进行分析,但它可以显示射流内部结构、分析未破碎部分的形态。实验表明,随着环境反压的升高,圆柱形射流的破碎点向喷口移动;环形射流离开喷口后发生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射流 破碎实验 雾化 X射线 高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