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俗乐律调体系的形成 被引量:4
1
作者 郑荣达 《文化艺术研究》 2009年第6期36-47,共12页
曾经盛兴于唐、宋两代的俗乐二十八调的乐调体系,由于在唐的相关文献中叙述简扼,关于它形成问题的讨论,如俗乐二十八调体系起源于龟兹乐或琵琶调等的说法,由于缺乏历史文献的直接依据和支撑,显得论理的底气不足。本文将通过龟兹乐调及... 曾经盛兴于唐、宋两代的俗乐二十八调的乐调体系,由于在唐的相关文献中叙述简扼,关于它形成问题的讨论,如俗乐二十八调体系起源于龟兹乐或琵琶调等的说法,由于缺乏历史文献的直接依据和支撑,显得论理的底气不足。本文将通过龟兹乐调及隋代应用的乐调,与唐俗乐调的结构以及调位高度等几个方面的比较,来深入讨论唐俗乐律调的起源,以及为什么中国的俗乐调只有七宫均四调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钟 律高 俗乐调 琵琶调 龟兹乐 哑钟 下徵 调名
下载PDF
隋“开皇乐议”相关乐律问题探析——“三声乖应”“三声并戾”与“七十七音乖越” 被引量:1
2
作者 谷杰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4期6-13,共8页
隋代"开皇乐议"之中,郑译的"八十四调说"字斟句酌、环环相扣,而不乏真知灼见。其中"三声乖应"、"三声并戾"与"七十七音,例皆乖越"诸说,反映出郑译的旋宫说尤重"宫为君、商为臣... 隋代"开皇乐议"之中,郑译的"八十四调说"字斟句酌、环环相扣,而不乏真知灼见。其中"三声乖应"、"三声并戾"与"七十七音,例皆乖越"诸说,反映出郑译的旋宫说尤重"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的规则,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可以更深入地解析这段史料的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皇乐议 三声乖应 三声并戾 七十七音乖越 下徴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