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陶瓷窑变产生的抽象意味
被引量:
2
1
作者
曹春生
禄亚娟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1年第10期16-18,共3页
陶瓷是火的艺术,泥坯在1300摄氏度高温的烧制下,往往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奇效果。以前人们不理解出窑时产生的这种变化的真实原因,故称此为为"窑变"。本文就从陶瓷窑变产生的抽象意味这个角度拉进行论述。
关键词
陶瓷
窑变
抽象意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建盏文化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其富
《武夷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6-61,共6页
建盏(专业俗语,可以查外国资料)是指宋代建窑生产的各色茶盏的总称,由于它造型独特,釉色美妙绝伦而成为中国陶瓷百苑中一支美丽的奇葩。并在宋代理学的影响下,创造出更为精美雅致的艺术珍品。它与斗茶(专业俗语)品茗联系在一起,成为当...
建盏(专业俗语,可以查外国资料)是指宋代建窑生产的各色茶盏的总称,由于它造型独特,釉色美妙绝伦而成为中国陶瓷百苑中一支美丽的奇葩。并在宋代理学的影响下,创造出更为精美雅致的艺术珍品。它与斗茶(专业俗语)品茗联系在一起,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时尚。它与帝王、文人士大夫、诗人联系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它的美名传播到日本,对日本茶道艺术和收藏,以及陶瓷的制作产生了极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兔毫
鹧鸪斑
曜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帛书《易传》孔子论“龙”思想发微
3
作者
刘永昆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84-88,共5页
帛书《易传》中孔子通过论"龙""能阳"与"能阴"统一、"变"与"不变"统一的神能特征,阐发了易学"变"与"不变"的核心义理,对"易"之名义进行了界定,解决...
帛书《易传》中孔子通过论"龙""能阳"与"能阴"统一、"变"与"不变"统一的神能特征,阐发了易学"变"与"不变"的核心义理,对"易"之名义进行了界定,解决了易学的首要问题,促成易学的建立。孔子还深入到象数层面,阐发了乾坤两卦阴阳之爻皆为"龙"的"爻象"之说。他立足"变"的义理,在具体阐释《周易》古经卦爻辞时,娴熟地运用"爻变"象数体例,体现了易学作为专门之学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易传》
孔子
龙
“易”之名义
爻象
爻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历援朝战争初期明经略宋应昌之东征及其对东征历史的书写
被引量:
11
4
作者
孙卫国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50,共12页
宋应昌是抗倭战争前期之明朝经略,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最高统帅,提督李如松亦受他节制。但他资历浅、经验少。平壤战事期间,他一直在辽东凤凰城筹集粮草,居中调度。他是南兵领袖,李如松是北兵领袖。平壤战后,李如松处事不公,引发明南北...
宋应昌是抗倭战争前期之明朝经略,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最高统帅,提督李如松亦受他节制。但他资历浅、经验少。平壤战事期间,他一直在辽东凤凰城筹集粮草,居中调度。他是南兵领袖,李如松是北兵领袖。平壤战后,李如松处事不公,引发明南北兵争斗,而这背后实际上是宋应昌与李如松之争斗。兵部尚书石星与宋应昌、沈惟敬构成明军封贡和谈的主要力量。战事初期,封贡和谈对于军事行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碧蹄馆之役失利后,主战的李如松也改变态度,明、日封贡和谈正式开始,宋、李撤归,但受到多方弹劾,一年后方叙东征之功。宋应昌回乡闲住,直至去世。家居期间,他将东征之相关文书编辑成册,但只突出自己在战场上的作为。故此书中的资料,须与其他相关资料参照、比勘,方能得出正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万历年间
宋应昌
李如松
抗倭战争
平壤之役
《经略复国要编》
原文传递
中国爻变说与韩国丁若镛爻变哲学
被引量:
2
5
作者
林忠军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0-38,共9页
爻变说是中国古代易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解《易》方法。从《易传》到汉宋有丰富的爻变思想。丁若镛在继承前人易学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爻变作出了新的理解,提出了爻本质是变、爻变与筮法相关、是一爻变、爻变是一切...
爻变说是中国古代易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解《易》方法。从《易传》到汉宋有丰富的爻变思想。丁若镛在继承前人易学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爻变作出了新的理解,提出了爻本质是变、爻变与筮法相关、是一爻变、爻变是一切象数前提等观点,以此重建了以太极为本体、以爻变为核心的象数体系。他通过诠释《周易》经传尤其是《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话语,以太极概念为核心,详细地论述万物之本(胚胎),从天地开始,由太极生天地阴阳、生四时、生万物的创化过程及客观世界形成后万物瞬息万变,体现了太极生生之德性。在此基础上,重点阐明了模拟客观变化的《周易》符号,无论是推移、互体还是物象,皆以爻变贯穿其中,生动地反映自然界阴阳交感、生生不息、大化流行的特征,从而建构了由阴阳符号构成的、流动的、生生不息的、充满活力的独特宇宙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爻变
茶山
阴阳符号
宇宙模式
原文传递
丁若镛与吴澄的《周易》解释方法比较
被引量:
1
6
作者
林在圭
张悦(译)
《周易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45-55,共11页
丁茶山和吴草庐都是当世最杰出的易学家,以象数学的角度为主解释《周易》是他们的共同点。其中,茶山对《周易》的象数性解释的核心是《四笺小引》中的"推移"、"物象"、"互体"、"爻变"。而草庐...
丁茶山和吴草庐都是当世最杰出的易学家,以象数学的角度为主解释《周易》是他们的共同点。其中,茶山对《周易》的象数性解释的核心是《四笺小引》中的"推移"、"物象"、"互体"、"爻变"。而草庐对《周易》的象数性解释的核心是《易纂言外翼》12种方法中具体运用于《周易》卦爻辞解释中的方法——"卦变"、"变卦"、"互卦"、"象例"。因此,可以说丁茶山和吴草庐的《周易》解释方法的核心理论是一致的。但对这些解释方法的实际运用,茶山又是和草庐存在区别的。即茶山在爻辞解释上,继承了草庐"爻变+互体"的方法,同时又全面运用了"推移"这一方法,这可以说是茶山自己的独特解释。这也是茶山与草庐在《周易》解释方法上的最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若镛
吴澄
推移
物象
互体
爻变
卦变
原文传递
题名
论陶瓷窑变产生的抽象意味
被引量:
2
1
作者
曹春生
禄亚娟
机构
景德镇陶瓷学院
出处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1年第10期16-18,共3页
文摘
陶瓷是火的艺术,泥坯在1300摄氏度高温的烧制下,往往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奇效果。以前人们不理解出窑时产生的这种变化的真实原因,故称此为为"窑变"。本文就从陶瓷窑变产生的抽象意味这个角度拉进行论述。
关键词
陶瓷
窑变
抽象意味
Keywords
Ceramics
yaobian
Abstract meaning
分类号
TQ174.651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建盏文化
被引量:
8
2
作者
陈其富
机构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武夷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6-61,共6页
基金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B13206s)
文摘
建盏(专业俗语,可以查外国资料)是指宋代建窑生产的各色茶盏的总称,由于它造型独特,釉色美妙绝伦而成为中国陶瓷百苑中一支美丽的奇葩。并在宋代理学的影响下,创造出更为精美雅致的艺术珍品。它与斗茶(专业俗语)品茗联系在一起,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时尚。它与帝王、文人士大夫、诗人联系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它的美名传播到日本,对日本茶道艺术和收藏,以及陶瓷的制作产生了极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建盏
兔毫
鹧鸪斑
曜变
Keywords
jianzhan
tuhao
zheguban
yaobian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帛书《易传》孔子论“龙”思想发微
3
作者
刘永昆
机构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出处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84-88,共5页
文摘
帛书《易传》中孔子通过论"龙""能阳"与"能阴"统一、"变"与"不变"统一的神能特征,阐发了易学"变"与"不变"的核心义理,对"易"之名义进行了界定,解决了易学的首要问题,促成易学的建立。孔子还深入到象数层面,阐发了乾坤两卦阴阳之爻皆为"龙"的"爻象"之说。他立足"变"的义理,在具体阐释《周易》古经卦爻辞时,娴熟地运用"爻变"象数体例,体现了易学作为专门之学的特质。
关键词
帛书《易传》
孔子
龙
“易”之名义
爻象
爻变
Keywords
Mawangdui silk version of Yizhuan
Confucius
dragon
the meaning of"Yi"
line imagine
yaobian
theory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历援朝战争初期明经略宋应昌之东征及其对东征历史的书写
被引量:
11
4
作者
孙卫国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50,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朝(韩)古代史学之交流与比较"(编号:13BZS008)
文摘
宋应昌是抗倭战争前期之明朝经略,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最高统帅,提督李如松亦受他节制。但他资历浅、经验少。平壤战事期间,他一直在辽东凤凰城筹集粮草,居中调度。他是南兵领袖,李如松是北兵领袖。平壤战后,李如松处事不公,引发明南北兵争斗,而这背后实际上是宋应昌与李如松之争斗。兵部尚书石星与宋应昌、沈惟敬构成明军封贡和谈的主要力量。战事初期,封贡和谈对于军事行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碧蹄馆之役失利后,主战的李如松也改变态度,明、日封贡和谈正式开始,宋、李撤归,但受到多方弹劾,一年后方叙东征之功。宋应昌回乡闲住,直至去世。家居期间,他将东征之相关文书编辑成册,但只突出自己在战场上的作为。故此书中的资料,须与其他相关资料参照、比勘,方能得出正确结论。
关键词
明代
万历年间
宋应昌
李如松
抗倭战争
平壤之役
《经略复国要编》
Keywords
the Ming dynasty
during the Wanli reign
Song Yingchang
Li Rusong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Pyongyang Battle
J inglue fuguo
yaobian
分类号
K248.20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爻变说与韩国丁若镛爻变哲学
被引量:
2
5
作者
林忠军
机构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0-38,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两宋时期易学流衍与哲学发展”(16jjd720011)的前期成果
韩国教育部和韩国研究财团(NRF-2016S1A2A2912286)全球网络计划资助
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文摘
爻变说是中国古代易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解《易》方法。从《易传》到汉宋有丰富的爻变思想。丁若镛在继承前人易学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爻变作出了新的理解,提出了爻本质是变、爻变与筮法相关、是一爻变、爻变是一切象数前提等观点,以此重建了以太极为本体、以爻变为核心的象数体系。他通过诠释《周易》经传尤其是《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话语,以太极概念为核心,详细地论述万物之本(胚胎),从天地开始,由太极生天地阴阳、生四时、生万物的创化过程及客观世界形成后万物瞬息万变,体现了太极生生之德性。在此基础上,重点阐明了模拟客观变化的《周易》符号,无论是推移、互体还是物象,皆以爻变贯穿其中,生动地反映自然界阴阳交感、生生不息、大化流行的特征,从而建构了由阴阳符号构成的、流动的、生生不息的、充满活力的独特宇宙图式。
关键词
爻变
茶山
阴阳符号
宇宙模式
Keywords
yaobian
Jeong yakyong
yin-yang symbols
cosmic pattern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丁若镛与吴澄的《周易》解释方法比较
被引量:
1
6
作者
林在圭
张悦(译)
机构
韩国首尔大学宗教学系
韩国成均馆大学儒学院
出处
《周易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45-55,共11页
文摘
丁茶山和吴草庐都是当世最杰出的易学家,以象数学的角度为主解释《周易》是他们的共同点。其中,茶山对《周易》的象数性解释的核心是《四笺小引》中的"推移"、"物象"、"互体"、"爻变"。而草庐对《周易》的象数性解释的核心是《易纂言外翼》12种方法中具体运用于《周易》卦爻辞解释中的方法——"卦变"、"变卦"、"互卦"、"象例"。因此,可以说丁茶山和吴草庐的《周易》解释方法的核心理论是一致的。但对这些解释方法的实际运用,茶山又是和草庐存在区别的。即茶山在爻辞解释上,继承了草庐"爻变+互体"的方法,同时又全面运用了"推移"这一方法,这可以说是茶山自己的独特解释。这也是茶山与草庐在《周易》解释方法上的最大不同。
关键词
丁若镛
吴澄
推移
物象
互体
爻变
卦变
Keywords
Cheong Yakyong
Wu Cheng
four methods
twelve wings
tuiyi
wuxiang
huti
yaobian
guabian
分类号
B304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陶瓷窑变产生的抽象意味
曹春生
禄亚娟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析建盏文化
陈其富
《武夷学院学报》
201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帛书《易传》孔子论“龙”思想发微
刘永昆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万历援朝战争初期明经略宋应昌之东征及其对东征历史的书写
孙卫国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1
原文传递
5
中国爻变说与韩国丁若镛爻变哲学
林忠军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原文传递
6
丁若镛与吴澄的《周易》解释方法比较
林在圭
张悦(译)
《周易研究》
CSSCI
2016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