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陶瓷窑变产生的抽象意味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春生 禄亚娟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1年第10期16-18,共3页
陶瓷是火的艺术,泥坯在1300摄氏度高温的烧制下,往往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奇效果。以前人们不理解出窑时产生的这种变化的真实原因,故称此为为"窑变"。本文就从陶瓷窑变产生的抽象意味这个角度拉进行论述。
关键词 陶瓷 窑变 抽象意味
下载PDF
浅析建盏文化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其富 《武夷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6-61,共6页
建盏(专业俗语,可以查外国资料)是指宋代建窑生产的各色茶盏的总称,由于它造型独特,釉色美妙绝伦而成为中国陶瓷百苑中一支美丽的奇葩。并在宋代理学的影响下,创造出更为精美雅致的艺术珍品。它与斗茶(专业俗语)品茗联系在一起,成为当... 建盏(专业俗语,可以查外国资料)是指宋代建窑生产的各色茶盏的总称,由于它造型独特,釉色美妙绝伦而成为中国陶瓷百苑中一支美丽的奇葩。并在宋代理学的影响下,创造出更为精美雅致的艺术珍品。它与斗茶(专业俗语)品茗联系在一起,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时尚。它与帝王、文人士大夫、诗人联系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它的美名传播到日本,对日本茶道艺术和收藏,以及陶瓷的制作产生了极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兔毫 鹧鸪斑 曜变
下载PDF
帛书《易传》孔子论“龙”思想发微
3
作者 刘永昆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84-88,共5页
帛书《易传》中孔子通过论"龙""能阳"与"能阴"统一、"变"与"不变"统一的神能特征,阐发了易学"变"与"不变"的核心义理,对"易"之名义进行了界定,解决... 帛书《易传》中孔子通过论"龙""能阳"与"能阴"统一、"变"与"不变"统一的神能特征,阐发了易学"变"与"不变"的核心义理,对"易"之名义进行了界定,解决了易学的首要问题,促成易学的建立。孔子还深入到象数层面,阐发了乾坤两卦阴阳之爻皆为"龙"的"爻象"之说。他立足"变"的义理,在具体阐释《周易》古经卦爻辞时,娴熟地运用"爻变"象数体例,体现了易学作为专门之学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易传》 孔子 “易”之名义 爻象 爻变
下载PDF
万历援朝战争初期明经略宋应昌之东征及其对东征历史的书写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卫国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50,共12页
宋应昌是抗倭战争前期之明朝经略,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最高统帅,提督李如松亦受他节制。但他资历浅、经验少。平壤战事期间,他一直在辽东凤凰城筹集粮草,居中调度。他是南兵领袖,李如松是北兵领袖。平壤战后,李如松处事不公,引发明南北... 宋应昌是抗倭战争前期之明朝经略,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最高统帅,提督李如松亦受他节制。但他资历浅、经验少。平壤战事期间,他一直在辽东凤凰城筹集粮草,居中调度。他是南兵领袖,李如松是北兵领袖。平壤战后,李如松处事不公,引发明南北兵争斗,而这背后实际上是宋应昌与李如松之争斗。兵部尚书石星与宋应昌、沈惟敬构成明军封贡和谈的主要力量。战事初期,封贡和谈对于军事行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碧蹄馆之役失利后,主战的李如松也改变态度,明、日封贡和谈正式开始,宋、李撤归,但受到多方弹劾,一年后方叙东征之功。宋应昌回乡闲住,直至去世。家居期间,他将东征之相关文书编辑成册,但只突出自己在战场上的作为。故此书中的资料,须与其他相关资料参照、比勘,方能得出正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万历年间 宋应昌 李如松 抗倭战争 平壤之役 《经略复国要编》
原文传递
中国爻变说与韩国丁若镛爻变哲学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忠军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0-38,共9页
爻变说是中国古代易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解《易》方法。从《易传》到汉宋有丰富的爻变思想。丁若镛在继承前人易学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爻变作出了新的理解,提出了爻本质是变、爻变与筮法相关、是一爻变、爻变是一切... 爻变说是中国古代易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解《易》方法。从《易传》到汉宋有丰富的爻变思想。丁若镛在继承前人易学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爻变作出了新的理解,提出了爻本质是变、爻变与筮法相关、是一爻变、爻变是一切象数前提等观点,以此重建了以太极为本体、以爻变为核心的象数体系。他通过诠释《周易》经传尤其是《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话语,以太极概念为核心,详细地论述万物之本(胚胎),从天地开始,由太极生天地阴阳、生四时、生万物的创化过程及客观世界形成后万物瞬息万变,体现了太极生生之德性。在此基础上,重点阐明了模拟客观变化的《周易》符号,无论是推移、互体还是物象,皆以爻变贯穿其中,生动地反映自然界阴阳交感、生生不息、大化流行的特征,从而建构了由阴阳符号构成的、流动的、生生不息的、充满活力的独特宇宙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爻变 茶山 阴阳符号 宇宙模式
原文传递
丁若镛与吴澄的《周易》解释方法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在圭 张悦(译) 《周易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45-55,共11页
丁茶山和吴草庐都是当世最杰出的易学家,以象数学的角度为主解释《周易》是他们的共同点。其中,茶山对《周易》的象数性解释的核心是《四笺小引》中的"推移"、"物象"、"互体"、"爻变"。而草庐... 丁茶山和吴草庐都是当世最杰出的易学家,以象数学的角度为主解释《周易》是他们的共同点。其中,茶山对《周易》的象数性解释的核心是《四笺小引》中的"推移"、"物象"、"互体"、"爻变"。而草庐对《周易》的象数性解释的核心是《易纂言外翼》12种方法中具体运用于《周易》卦爻辞解释中的方法——"卦变"、"变卦"、"互卦"、"象例"。因此,可以说丁茶山和吴草庐的《周易》解释方法的核心理论是一致的。但对这些解释方法的实际运用,茶山又是和草庐存在区别的。即茶山在爻辞解释上,继承了草庐"爻变+互体"的方法,同时又全面运用了"推移"这一方法,这可以说是茶山自己的独特解释。这也是茶山与草庐在《周易》解释方法上的最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若镛 吴澄 推移 物象 互体 爻变 卦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