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Overview of Modeling Yarn’s 3D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1
作者 Tianyong Zheng Jing Wei +2 位作者 Zhengtao Shi Tingting Li Zhen Wu 《Journal of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年第1期12-24,共13页
Modeling the 3D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of yarn is the base of building the 3D fabric structure. The surfaces of the yarns are modeled by many facet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odeling, 3D yarn is usually designed... Modeling the 3D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of yarn is the base of building the 3D fabric structure. The surfaces of the yarns are modeled by many facet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odeling, 3D yarn is usually designed by Bezier curve, spline curve or B-spline curve on the principle of Computer Graphics. The paper reviews different 3D modeling methods for single yarn from the view of cross-section and central line. Some improvements for a better visual effect such as inserting twist and hairiness are illustrated as well. Based on the single yarn, the folded yarn and some fancy yarns can also be modeled in 3D space as long as the cross-sections of the control sections of the component single yarn are determined. Applications of the various 3D yarns are demonstrated. The advantages and the drawbacks of various methods are explained and compared as well. Comparatively speaking, modeling technology based on spline curve is more convenient and flexible, perhaps it is the most popular tool since it is capable of designing different kinds of yarns mentioned above and gets the maximum support from the different developing platforms such as OpenGL, 3DS-MAX, Solid Works CAD,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modelING yarn SPLINE CURVE Computer GRAPHICS
下载PDF
Study on Wet Permeability Models of Yarns and Knitted Fabrics
2
作者 Wang Qi(王其) +1 位作者 Feng Xunwei(冯勋伟)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1年第4期57-58,共2页
Water transport through the pore structure of the knitted fabric can occur only in place where the fiber-water surface attraction force is greater than the water weight in the capillary. To investigate wet permeabilit... Water transport through the pore structure of the knitted fabric can occur only in place where the fiber-water surface attraction force is greater than the water weight in the capillary. To investigate wet permeability of the knitted yarn in the fabric, a liquid transport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main factors which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liquid transport have been analyzed. It is derived from the argument that the optimal design for the knitted fabric with quick sweat transport property can b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rn KNITTED fabric WET permeability model.
下载PDF
Torsional Models of Two-ply Yarn
3
作者 蔡家辉 石济民 +1 位作者 卢明德 G.A.Carnaby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1998年第1期31-37,共7页
In this paper,the vector equation of a generaliseddoubly wound helix was derived.Treloar’s pliedyarn geometry could be obtained as a special case ofthe generalised doubly wound helix.The shortest fi-bre length around... In this paper,the vector equation of a generaliseddoubly wound helix was derived.Treloar’s pliedyarn geometry could be obtained as a special case ofthe generalised doubly wound helix.The shortest fi-bre length around the surface of a helical tube(formed by fibre helices)was determined by apply-ing variational principles.The fibre length as calcu-lated by using Treloar’s geometry was compared in-directly with the shortest possible fibre length at dif-ferent levels of yarn deformation when some of Tre-loar’s rigid geometrical constraints were relaxed.Anew idea based on non-concentric circles was intro-duced to approximate the fibre helix movement in atwo-ply yarn.A torsional model of two-ply yarnwas developed and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werecompared with some preliminary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ply yarn yarn modelling doubly wound HELIX shortest path jammed region FIBRE radial MOVEMENT FIBRE lateral MOVEMENT inter-ply compres-sion FIBRE tensile energy torsional property
全文增补中
基于逆投影变换的纱筒纱线余量检测算法
4
作者 王俊茹 王宏鹏 +2 位作者 汝欣 陈智锋 史伟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5-193,共9页
纱筒纱线余量检测是纺织行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针对目前纱线余量检测算法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点逆投影变换模型的纱筒纱线余量检测技术。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相机与纱筒的位置关系,建立三点逆投影变换模型进行初... 纱筒纱线余量检测是纺织行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针对目前纱线余量检测算法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点逆投影变换模型的纱筒纱线余量检测技术。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相机与纱筒的位置关系,建立三点逆投影变换模型进行初步矫正。为得到更好的图像矫正结果,设置补偿矩阵并根据内外筒位置信息优化变换矩阵,最后将逆投影变换后的图像按照改进的椭圆坐标变换模型展开为矩形,根据余量计算准则计算得到纱筒纱线余量。在自主搭建的检测平台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检测精度在5 mm以内,基本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可为纺织产业自动化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纱筒 纱线余量检测 逆投影变换模型 三点逆投影变换 椭圆极坐标
下载PDF
基于变截面复丝模型的机织物模拟
5
作者 徐辉 朱昊 +2 位作者 潘苏情 史红艳 应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8,共9页
为解决机织物模拟时因纱线截面不变而导致纱线互相渗透、模拟效果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变截面复丝模型作为机织物模拟时经纬纱的模型。从空间圆参数方程中受到启发,建立空间椭圆参数方程作为纱线的截面模型;提出一种椭圆等分算法,通过等... 为解决机织物模拟时因纱线截面不变而导致纱线互相渗透、模拟效果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变截面复丝模型作为机织物模拟时经纬纱的模型。从空间圆参数方程中受到启发,建立空间椭圆参数方程作为纱线的截面模型;提出一种椭圆等分算法,通过等分弧长的方式建立了复丝模型。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分析纱线中心线上不同位置截面的受挤压程度,建立了平纹及非平纹组织的交织模型,并以压扁系数表示不同截面的压扁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变截面椭圆与复丝相结合构成的经纬纱模型模拟效果逼真;交织模型在减少纱线渗透的同时,也更符合实际情况;模拟的机织物表层纹理清晰,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椭圆 变截面复丝模型 交织模型 机织物模拟 经纬纱模型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筒子纱线头识别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金鹏翔 刘宜胜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2-119,共8页
为了在纺织织造的整经工序中高效吸取筒子纱线头,克服人工和机器寻线工作效率低、装置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筒子纱线头识别方法。首先,对采集的筒子纱图像进行畸变校正,根据透视投影和局部透视变换建立筒子纱校正模型,... 为了在纺织织造的整经工序中高效吸取筒子纱线头,克服人工和机器寻线工作效率低、装置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筒子纱线头识别方法。首先,对采集的筒子纱图像进行畸变校正,根据透视投影和局部透视变换建立筒子纱校正模型,得到理想的筒子纱侧面展开图像;其次,采用4邻域连通规则对校正后的图像进行连通域标记,得到含曲线部分最多的连通域;最后,计算该连通域的曲折度,达到阈值的即为所需识别的线头。对含线头图像和不含线头图像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局部透视变换的校正方法比重映射速度提升近30%,表现出较高的校正精度;曲折度阈值判别方法能有效滤除非线头图像,提高了线头图像的识别精度。使用机器视觉进行筒子纱线头识别能有效检测出每个筒子纱中的线头部分,减少生产线上的人工干预,为构建高效节能的智能化生产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筒子纱线头识别 校正模型 局部透视变换 连通域标记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优化Stearns-Noechel模型的羊毛色纺纱配色
7
作者 史帅杰 李启正 +4 位作者 裘柯槟 朱杰 张斌 纪乐福 陈维国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7,共7页
为了提升羊毛色纺纱配色的精确度,通过数理统计方法研究颜色特征中的色相、明度、饱和度与Stearns-Noechel模型参数M值之间的关系,采用BP神经网络对Stearns-Noechel模型参数M值进行优化,并与传统的最优平均M值和波长优化M值等方法进行... 为了提升羊毛色纺纱配色的精确度,通过数理统计方法研究颜色特征中的色相、明度、饱和度与Stearns-Noechel模型参数M值之间的关系,采用BP神经网络对Stearns-Noechel模型参数M值进行优化,并与传统的最优平均M值和波长优化M值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优化Stearns-Noechel模型的配色方法比其他2种传统优化方法在颜色预测精确度上都有提高。在99个羊毛混色纱试验样本中,BP神经网络优化方法得到的平均色差最小,为1.1773,其中色差小于1的样本占54%,结合颜色特征采用BP神经网络优化的Stearns-Noechel模型参数具有较好的效果,对羊毛色纺纱的颜色预测精确度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Stearns-Noechel模型 BP神经网络 颜色预测 颜色特征
下载PDF
混纺比对PLA棉混纺纱力学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刘俊杰 代佳佳 +3 位作者 杨圣明 孙悦 蒋立泉 余豪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79-82,共4页
为了研究混纺比对PLA棉混纺纱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制备了PLA含量为10%~90%的9种混纺纱以及纯PLA纱、纯棉纱,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将混纺纱中各组分纤维的强伸曲线用纯PLA纱和纯棉纱的强伸曲线替代,建立混纺纱强伸性能预测模型,以提... 为了研究混纺比对PLA棉混纺纱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制备了PLA含量为10%~90%的9种混纺纱以及纯PLA纱、纯棉纱,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将混纺纱中各组分纤维的强伸曲线用纯PLA纱和纯棉纱的强伸曲线替代,建立混纺纱强伸性能预测模型,以提升模型预测的精准度。结果表明:试验所用PLA/棉的临界混纺比为70/30,当PLA含量低于70%时,混纺纱的断裂强度随着PLA含量的增加逐渐下降,而断裂伸长率趋于稳定;当PLA含量高于70%时,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逐渐增大;混纺纱力学性能指标的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具有高度一致性,体现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认为该预测模型为预测混纺纱力学性能提供了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棉混纺纱 混纺比 断裂强度 断裂伸长率 模型预测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割的纱筒余纱量检测方法研究
9
作者 徐寅哲 陆伟健 史伟民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23-29,共7页
为解决圆形纬编针织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背景复杂以及纱筒尺寸变化大而导致检测算法准确率较低且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割的纱筒余纱量检测方法。首先在YOLOv8的基础上通过DSSConv模块替换C2F模块,防止出现特征冗余与特征信... 为解决圆形纬编针织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背景复杂以及纱筒尺寸变化大而导致检测算法准确率较低且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割的纱筒余纱量检测方法。首先在YOLOv8的基础上通过DSSConv模块替换C2F模块,防止出现特征冗余与特征信息丢失;针对纱筒尺寸多与背景纱筒对检测效果造成的影响,引入EMA注意力机制来提升获取前景纱筒的能力,最后在Neck层使用SQConv模块替换C3模块,利用改进的组卷积提高模型在Neck层的推理速度,添加了SENet注意力机制减少纱筒细节特征的遗漏率。试验表明:改进后的模型mAP@0.5:0.95值达到94.1%,推理速度为65.71帧/s,优于原YOLOv8模型。该研究算法检测纱筒余纱量的平均误差小于2 mm,可实现测量不同成像距离的纱筒余纱量,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YOLOv8模型 EMA注意力机制 纱筒余纱量 机器视觉
下载PDF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建模关键问题研究
10
作者 刘帅 王真 +2 位作者 卢国盛 刘芳 沈敏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共9页
基于细观力学的数值分析方法是研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其中细观模型的建立是力学分析的基础。纤维束的空间走向和细观结构几何参数表征是细观结构建模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围绕这两个关键问题,针对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 基于细观力学的数值分析方法是研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其中细观模型的建立是力学分析的基础。纤维束的空间走向和细观结构几何参数表征是细观结构建模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围绕这两个关键问题,针对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三单胞模型开展研究,全面分析了单胞45°划分方式和水平划分方式中纤维束的各种空间走向,获得了详细的三单胞的纤维束方向余弦;针对三种形状的纤维束横截面,分析推导了编织工艺参数与单胞几何参数的复杂关系,利用编织工艺参数作为初始参数对单胞结构进行定量化表征,并获得了纤维束体积分数和纱线填充系数的计算方法。研究工作为三维多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建模提供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细观结构 三单胞模型 纤维束 方向余弦
下载PDF
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与试验验证
11
作者 耿健 董九志 +1 位作者 梅宝龙 蒋秀明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0,共7页
针对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问题,基于参数传递多尺度分析方法建立微结构模型,并结合细观力学方法实现了基本力学性能的预测。首先在微观尺度采用随机扰动算法构造出纱线体积代表单元(RVE)模型,预测得到纤维束有效性能参数... 针对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问题,基于参数传递多尺度分析方法建立微结构模型,并结合细观力学方法实现了基本力学性能的预测。首先在微观尺度采用随机扰动算法构造出纱线体积代表单元(RVE)模型,预测得到纤维束有效性能参数。同时,采用观察试验法构建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细观RVE模型。最后通过均匀化理论准确预测了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参数,并讨论了纱线填充因子对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参数的影响,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的拉伸模拟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在5.5%左右;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参数对纱线填充因子的敏感度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 多尺度分析 RVE模型 弹性性能参数 纱线填充因子
下载PDF
数据驱动与有限元仿真融合的纱线断裂强力分析方法
12
作者 陶静 汪俊亮 张洁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5,共8页
为揭示机器人运动速度等参数对纱线性能的影响规律,考虑纱线夹持长度与拉伸速度对断裂强力分布的影响,分析了动态环境下环锭纺细纱断裂强力的分布特征。首先设计拉伸实验对环锭纺细纱性能进行分析,并构建了环锭纺短纤纱本构模型表征其... 为揭示机器人运动速度等参数对纱线性能的影响规律,考虑纱线夹持长度与拉伸速度对断裂强力分布的影响,分析了动态环境下环锭纺细纱断裂强力的分布特征。首先设计拉伸实验对环锭纺细纱性能进行分析,并构建了环锭纺短纤纱本构模型表征其强伸性能。其次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模拟短纤纱的断裂过程,揭示了纤维间载荷传播的规律和纱体结构演化的4个阶段模型。最后对纱线强力数据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其分布参数模型。结果表明,分布检验与威布尔分布相比,对数正态分布的拟合误差最小,残差平方和为0.0006,进一步提高了动态环境下环锭纺细纱强力预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锭纺 细纱断裂强力 有限元仿真 分布参数模型 对数正态分布
下载PDF
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面内弹性参数
13
作者 刘昭阳 梁森 +3 位作者 孙瑞骏 罗皓 胡子健 朱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8,共11页
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embedded co-cured stitched damping composite, ECSDC)相对于传统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刚度、高比强度,高层间结合性能及三向力学可设计性等优点。ECSDC在共固化时蒙皮中的树脂处于熔融态后沿缝线贯通整... 嵌入式共固化缝合阻尼复合材料(embedded co-cured stitched damping composite, ECSDC)相对于传统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刚度、高比强度,高层间结合性能及三向力学可设计性等优点。ECSDC在共固化时蒙皮中的树脂处于熔融态后沿缝线贯通整个层合结构形成“复合钉”,复合钉的引入会导致纤维增强阻尼薄膜的面内力学性能分布不均,对ECSDC结构的理论分析造成困难。针对该问题,应用复合钉贯通的面内纤维折线变形模型,将变形区域进行划定,分别建立经、纬纱变形区,富树脂区,缝线等各区域的面内等效弹性参数理论模型,由此过渡到ECSDC结构。采用一个算例,运用ANSYS有限元模拟和Matlab数值计算研究了ECSDC典型结构,并与文献值进行对比,三者所得的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理论模型和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用验证的理论模型研究了设计参数对ECSDC面内等效弹性参数的影响。该解析模型建模方法为研究胞元结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供了参考,为ECSDC结构的动力学与几何非线性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等效弹性参数 理论模型 缝合阻尼 纤维变形模型 经纬纱变形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角图像的纱线条干均匀度测量方法
14
作者 扶才志 曹鸿艳 +3 位作者 廖文皓 李忠健 黄琪翔 蒲三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为能更精确地表征纱线条干三维特征,实现纱线条干均匀度的质量评估,采用多视角图像对纱线条干均匀度的测量进行研究。首先选择5种不同线密度的环锭纺纯棉纱,通过搭建多视角纱线图像获取装置,实现纱线多个角度的图像采集;其次对获取的4... 为能更精确地表征纱线条干三维特征,实现纱线条干均匀度的质量评估,采用多视角图像对纱线条干均匀度的测量进行研究。首先选择5种不同线密度的环锭纺纯棉纱,通过搭建多视角纱线图像获取装置,实现纱线多个角度的图像采集;其次对获取的4个方向的纱线图像进行自动阈值分割、图像自动裁剪、毛羽快速清除以及孤立区域去除等处理,得到清晰、无噪点的纱线主干图像;最后求得纱线主干的单视角与多视角直径、CV值,并提出新的表征纱线条干不匀的多视角不匀均值(CV_(n))指标和三维条干变异系数(S)指标。其数据结果与乌斯特条干仪的测试结果对比表明:2种测试方法检测的纱线直径相差不大,都随着线密度的减小而减小;单视角和多视角下,0.3 mm片段长度下纱线直径CV值、8 mm片段长度下纱线直径CV值与乌斯特条干仪测得的结果趋势变化一致;提出的三维条干变异系数S虽大于乌斯特条干仪测得的CV值,但总体趋势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纱线质量 条干均匀度 多视角图像 图像分割 椭圆模型 三维检测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件三维编织仿真模拟
15
作者 张一博 朱玉清 季霞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11期13-17,22,共6页
为了准确预测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件三维编织过程中的纱线轨迹,基于等截面芯轴的几何特性提出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件的三维编织仿真模拟方法。首先,对各纱线与导向环的落点和接触点进行初始化设置,从而获取每根纱线与导向环的初始接... 为了准确预测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件三维编织过程中的纱线轨迹,基于等截面芯轴的几何特性提出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件的三维编织仿真模拟方法。首先,对各纱线与导向环的落点和接触点进行初始化设置,从而获取每根纱线与导向环的初始接触点位置坐标;其次,基于等截面芯轴的几何特性建立纱线轨迹预测模型,从而预测所有纱线的运动轨迹;然后,考虑到编织过程中纱线交织的交点坐标z坐标值一致,利用偏置系数对交织点处的x、y坐标进行偏置修整,从而表征丝束间的交织关系;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实现上述编织过程,将得出的纱线轨迹导入到SolidWorks软件中得到成型件三维模型,通过不同进给速度对编织角度的影响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件 三维编织 纱线轨迹 交织点 MATLAB软件 三维建模
下载PDF
Predicting the Tensile Curve of Polyester Twisted Ply Yarn under Large Deformation
16
作者 黄伟 傅婷 +1 位作者 张玉泽 汪军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7年第2期280-284,共5页
Considering the changes of ply yarn 's structure parameters during the axial extension,a new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for predicting the tensile curve of polyester twisted ply yarn under large deformation without t... Considering the changes of ply yarn 's structure parameters during the axial extension,a new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for predicting the tensile curve of polyester twisted ply yarn under large deformation without the tensile strength tests.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and tensile properties under large deformation were considered.The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model were studied by comparing the predictive results and the experimental ones.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in the model were acquired under every strain before rupture.The radial dimension and twist angle of the yarn were obtained by an observation platform and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The true modulus of the yarn was obtained indirectly from the tensile data of the single yarn and the mathematical equations.The tensile curves of the yarns at different twist levels for predicting were plott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edicted curve tendency and the values were quite close to the experimental ones.The model exhibited a good applicability to predict the tensile curves for low and medium twist yar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sile curve large deformation tensile strength mathematical model yarn tension
下载PDF
捻度对锦纶/棉混纺纱质量指标的影响
17
作者 于学智 张明光 +2 位作者 曹继鹏 张月 王晓燕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为进一步提升锦纶/棉混纺纱质量,针对捻度与锦纶/棉混纺纱质量指标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其它工艺相同的条件下调整细纱工序捻度的设置,纺制了16种锦纶/棉混纺纱,对其质量指标进行测试,并通过SPSS软件对捻度与混纺纱质量指标之间的... 为进一步提升锦纶/棉混纺纱质量,针对捻度与锦纶/棉混纺纱质量指标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其它工艺相同的条件下调整细纱工序捻度的设置,纺制了16种锦纶/棉混纺纱,对其质量指标进行测试,并通过SPSS软件对捻度与混纺纱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与回归分析,建立了混纺纱质量指标随捻度变化的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捻度与锦纶/棉混纺纱强伸性能、粗细节和毛羽指标显著相关,测试组数据与预测值间残差绝对值均在3倍残差标准差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捻度大小直接影响锦纶/棉混纺纱的强伸性能、粗细节和毛羽指标,预测模型反映了捻度对混纺纱强伸性能、粗细节和毛羽指标影响的数量相关关系,为锦纶/棉混纺纱生产中捻度设计和快速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度 锦纶/棉 混纺纱 纺纱质量 质量指标 回归分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相变材料在纺织服装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凌宇 李艳梅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8,共5页
介绍相变材料工作原理及目前研究现状,详细介绍涂层法、纤维与纱线、相变材料包3种应用方式的特点,以及在纺织服装中的具体应用和研究进展。总结相变材料热性能的研究和测试方法,主要分为数学模型法和客观试验法两种,分析这两种方法的特... 介绍相变材料工作原理及目前研究现状,详细介绍涂层法、纤维与纱线、相变材料包3种应用方式的特点,以及在纺织服装中的具体应用和研究进展。总结相变材料热性能的研究和测试方法,主要分为数学模型法和客观试验法两种,分析这两种方法的特点,并详细阐述差示扫描量热法、平板保温仪测试法、暖体假人法和真人着装试验法4种测试方法。指出目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相变材料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涂层法 纤维 纱线 数学模型法
下载PDF
植物染散纤维色纺纱配色预测平台研究
19
作者 张斌 曹端山 +2 位作者 刘春国 姜伟 姜展 《山东纺织科技》 2023年第3期4-7,共4页
文章针对植物染散纤维色纺纱的测配色特点,提出了在Stearns-Noechel模型中添加修正系数的计算机配色优化方案,并应用Matlab平台设计开发了相应的配色预测平台。确定了植物染散纤维色纺纱的配色模型中红、黄、蓝、白四色纤维的最佳修正... 文章针对植物染散纤维色纺纱的测配色特点,提出了在Stearns-Noechel模型中添加修正系数的计算机配色优化方案,并应用Matlab平台设计开发了相应的配色预测平台。确定了植物染散纤维色纺纱的配色模型中红、黄、蓝、白四色纤维的最佳修正系数分别为1.064、0.981、0.992、1.021,为植物染散纤维色纺纱的快速、准确配色预测提供了理论与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 色纺纱 计算机测配色 Stearns-Noechel模型
下载PDF
长丝包覆复合包芯纱拉伸性能建模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华 刘帅 杨瑞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7-62,共6页
为分析和预测长丝包覆复合包芯纱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对其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拉伸曲线的不同阶段,建立由Kelvin元件、Maxwell元件和线性弹簧并联组成的五元件非线性黏弹模型,对复合纱拉伸过程进行模拟和计算,构建多项式模型对其应力... 为分析和预测长丝包覆复合包芯纱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对其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拉伸曲线的不同阶段,建立由Kelvin元件、Maxwell元件和线性弹簧并联组成的五元件非线性黏弹模型,对复合纱拉伸过程进行模拟和计算,构建多项式模型对其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长丝包覆复合包芯纱线拉伸断裂曲线由3个阶段组成,分别是小应变线性阶段、大应变阶段和强力波动阶段;五元件非线性黏弹拉伸模型可较好解释复合纱拉伸曲线3个阶段的应力-应变特征,理论计算数据与实验结果相符,二者相关系数大于0.999,可用于预测双长丝包芯包覆复合纱的拉伸断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纱 拉伸性能 断裂特征 黏弹力学模型 强力预测 复合包芯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