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糖菊花黄大茶复合饮料的研制
1
作者 张洪涛 张小旺 魏志文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2期47-52,共6页
文章以黄大茶为主要原料,菊花为辅料,研制一款具有黄茶风味兼具保健价值的低糖菊花黄大茶饮料。以感官评定结合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菊花黄大茶的最佳浸提条件为:黄大茶3 g,菊花0.78 g,茶水比1∶30,浸提时间60 min,温度75℃。在此... 文章以黄大茶为主要原料,菊花为辅料,研制一款具有黄茶风味兼具保健价值的低糖菊花黄大茶饮料。以感官评定结合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菊花黄大茶的最佳浸提条件为:黄大茶3 g,菊花0.78 g,茶水比1∶30,浸提时间60 min,温度75℃。在此基础上,将浸提液按一定比例进行稀释,确定最佳稀释量后进行调配,筛选出饮料的最佳配方:菊花黄大茶浸提液30%、白砂糖3.5%。低糖菊花黄大茶复合饮料理化检测结果显示:茶多酚含量1158.61 mg/kg,咖啡碱含量308.95 mg/kg,黄酮含量123.69 mg/kg,pH值5.30,浊度19.6。此工艺下研制的复合饮料,色泽橙黄明亮,滋味醇和,具有明显的锅巴香与菊花香。研究结果可为低糖黄大茶复合饮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大茶 菊花 低糖 复合饮料
下载PDF
开封食用黄菊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2
作者 韩艳霞 焦婵 +1 位作者 侯彦喜 曹红霞 《化学世界》 CAS 2023年第6期441-444,共4页
研究开封食用黄菊的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热回流溶剂提取法,以总黄酮浸提量为主要评判指标,以单因素试验研究各影响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热回流溶剂提取法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65℃、时间60min、乙醇体积分数... 研究开封食用黄菊的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热回流溶剂提取法,以总黄酮浸提量为主要评判指标,以单因素试验研究各影响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热回流溶剂提取法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65℃、时间60min、乙醇体积分数为85%、w(黄菊花)∶w(乙醇)比为1∶20,在该条件进行3次验证试验,开封食用黄菊的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5219mg/g.该工艺具有较高的总黄酮浸提量,且工艺条件简单、成本低,具有工业生产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封食用黄菊 总黄酮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最优化
下载PDF
皇菊花发育过程中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文杰 许樟润 +2 位作者 鲁思情 刘思敏 曾建军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2-948,共7页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分析了皇菊花发育过程中的挥发油成分,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皇菊花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差异明显,现蕾期、初绽期...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分析了皇菊花发育过程中的挥发油成分,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皇菊花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差异明显,现蕾期、初绽期、盛花期和末花期分别鉴定出40、43、45和35种化学成分,共鉴定出67种化学成分,包括烯烃类(36种)、醇类(18种)、酮类(2种)、酯类(4种)、醛类(3种)及氧化物类(4种)化合物,他们之间的共有成分有22种,特有成分现蕾期(5种)、初绽期(6种)、盛花期(8种)和末花期(5种)。4个不同发育时期的烯烃类、醇类、酮类和酯类化合物的含量均较高,是主要的挥发油成分,但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皇菊花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Vc,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菊 发育阶段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杭白菊与黄菊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康才 张媛 +2 位作者 陈暄 郭庆海 黄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5,共5页
采用CIRAS-1全自动光合分析仪比较分析了药用菊花杭白菊与黄菊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黄菊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均高于杭白菊。黄菊的光合日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存在明显光合“午休”现象,光抑制是造成“午休”现象的主... 采用CIRAS-1全自动光合分析仪比较分析了药用菊花杭白菊与黄菊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黄菊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均高于杭白菊。黄菊的光合日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存在明显光合“午休”现象,光抑制是造成“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杭白菊的光合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黄菊光补偿点为225.45μmol·m^-1·s^-1,光饱和点为1358μmol·m^-1·s^-1;杭白菊光补偿点为235.82μmol·m^-1·s^-1,光饱和点为1217μmol·m^-1·s^-1。杭白菊光合适宜温度为23~26℃,黄菊光合适宜温度为18~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黄菊 光合特性
下载PDF
杭黄菊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宋雷 绽春蕊 +3 位作者 杨世英 马伟林 马贤 柳军席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5-458,共4页
本文研究杭黄菊花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常见的人体肠道致病菌的抑菌活性。采用超声波提取法获得杭黄菊提取物,用琼脂扩散法测试该粗提物对受试菌的抑菌作用,并用倍比稀释法确定最小抑菌浓度。实验结果表明杭黄菊花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常见的7... 本文研究杭黄菊花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常见的人体肠道致病菌的抑菌活性。采用超声波提取法获得杭黄菊提取物,用琼脂扩散法测试该粗提物对受试菌的抑菌作用,并用倍比稀释法确定最小抑菌浓度。实验结果表明杭黄菊花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常见的7种肠道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变形杆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采用相同提取方法的高浓度提取物比低浓度提取物具有更显著(P<0.01)的抑菌作用,而相同浓度的水提物比醇提物抑菌效果更为明显(P<0.01),水提物对相同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低于醇提物。杭黄菊提取物对肠道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被开发用于抗菌新药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黄菊 提取物 肠道菌群 抑菌作用
下载PDF
野菊花黄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邱业先 王桃云 +2 位作者 龙月桂 肖舜祯 万发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4,共4页
对野菊花黄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 :以pH值为 5 0的体积分数 99 7%的无水乙醇为浸提剂 ,按每克野菊花粉加浸提剂 10mL的比例投料 ,在温度 60℃下 ,浸提时间为
关键词 野菊花 黄色素 提取工艺 食用色素
下载PDF
黄菊真空薄层干燥特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晓冬 刘鸿雁 +1 位作者 胡柏松 赵景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895-10897,共3页
在真空干燥箱内对黄菊进行干燥处理,研究干燥温度对物料干燥特性的影响,并计算水分变化规律与page和logarithmic干燥模型的吻合程度。结果表明,黄菊干燥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45和65℃条件下logarithmic模型与水分变化规律吻合较好,... 在真空干燥箱内对黄菊进行干燥处理,研究干燥温度对物料干燥特性的影响,并计算水分变化规律与page和logarithmic干燥模型的吻合程度。结果表明,黄菊干燥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45和65℃条件下logarithmic模型与水分变化规律吻合较好,而55℃条件下page模型与水分s变化规律的吻合度较高,有效扩散率为2.448×10-9~6.246×10-9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菊 真空干燥 有效扩散率 干燥模型
下载PDF
黄菊叶黄素酯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文福姬 李健秀 仲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8-150,共3页
以石油醚和乙醇混合溶剂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黄菊叶黄素酯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0℃,料液比1∶20(g∶mL),提取次数3次,每次提取时间3h。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比较了黄菊、贡菊和杭白... 以石油醚和乙醇混合溶剂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黄菊叶黄素酯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0℃,料液比1∶20(g∶mL),提取次数3次,每次提取时间3h。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比较了黄菊、贡菊和杭白菊中的叶黄素酯提取得率,结果得率分别为0.25%、0.01%、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菊 叶黄素酯 提取工艺 得率
下载PDF
菊花黄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禚同友 李晓微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X期57-60,共4页
以新鲜菊花为原料,通过单因次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时间为10h,提取料液比1∶10,提取温度50℃,提取pH值为4。
关键词 菊花 色素 提取
下载PDF
微波场协同提取野菊花黄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黎彧 刘敏锐 +3 位作者 杜友珍 莫如群 吴川 程伟斌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4年第9期48-52,共5页
研究了微波提取野菊花 (Chrysanthemumindicum)黄色素的新工艺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原料为 2 0 0 0 0g野菊干花 ,提取剂为无水乙醇 ,提取剂比例为 1 /70 ,微波功率为 80 0W ,提取时间为 45 0s,提取次数为 3次 ,最佳工艺条件下色素的... 研究了微波提取野菊花 (Chrysanthemumindicum)黄色素的新工艺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原料为 2 0 0 0 0g野菊干花 ,提取剂为无水乙醇 ,提取剂比例为 1 /70 ,微波功率为 80 0W ,提取时间为 45 0s,提取次数为 3次 ,最佳工艺条件下色素的提取率为 91 1 % ,产率为 1 4 6% ,色价E ( 1 % ,3 2 1nm)为 42 2 ,产品pH值为 6 5。与溶剂浸提法相比 ,微波提取野菊花黄色素的每次提取时间由 1 2h减小为 45 0s,提取率从 88 6%增加到 91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微波提取 黄色素
下载PDF
槐花 菊花 绿茶饮料 被引量:6
11
作者 贡汉坤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2年第5期26-26,40,共2页
研究了以槐花、菊花、绿茶为主要原料的复合饮料的制备方法 ,并通过正交试验 。
关键词 生产工艺 质量指标 槐花 菊花 绿花 复合饮料 配方
下载PDF
黄山贡菊挥发油的抑菌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晓倩 吴永祥 朱洋洋 《黄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3-67,共5页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山贡菊不同部位(根茎、花、叶)的挥发油,以4种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2种真菌(酿酒酵母、突变木霉)作为供试菌种,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研究了黄山贡菊挥发油的抑菌性能。实验表明贡...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山贡菊不同部位(根茎、花、叶)的挥发油,以4种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2种真菌(酿酒酵母、突变木霉)作为供试菌种,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研究了黄山贡菊挥发油的抑菌性能。实验表明贡菊的挥发油对6种供试菌种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4种细菌的抑制更加明显。从贡菊不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其抑菌性能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从黄山贡菊叶中提取的挥发油的抑菌性能最强。同时对从黄山贡菊叶中提取的挥发油进行了抗氧化性能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黄山贡菊挥发油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有效地清除羟自由基和脂过氧自由基,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着挥发油浓度的升高其清除能力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贡菊 挥发油 抑菌 抗氧化 自由基
下载PDF
油茶林下药用黄菊种植技术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颖 陈凯 +1 位作者 刘小平 黄眯 《南方林业科学》 2020年第1期35-37,共3页
油茶为南方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但种植前期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低等问题限制了油茶产业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比试验,分析油茶林下种植药用黄菊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较油茶纯林而言,林下种植黄菊后,提高了林地土壤肥力,... 油茶为南方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但种植前期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低等问题限制了油茶产业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比试验,分析油茶林下种植药用黄菊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较油茶纯林而言,林下种植黄菊后,提高了林地土壤肥力,油茶树体生长指标均得到提升,抽梢数量增加25.32%,平均梢长度增加24.03%,树高、地径、冠幅的生长量分别增加14.28%、32.18%、27.78%。同时,林下种植黄菊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有利于解决油茶在进入盛果期前收益低的问题,实现油茶种植以短养长的目的,建议在江西、湖南等油茶产区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药用黄菊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天然染料黄菊花稳定性及其在羊毛上的染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位丽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1年第2期34-36,共3页
研究了黄菊花色素的稳定性,及其在羊毛织物上的染色性能。结果显示黄菊花色素耐热稳定性较好,耐酸性(pH值3~7)较好,耐碱性较差;采用铝预媒染染色羊毛染出颜色最黄。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染色工艺为浴比1∶25,温度100℃,染液pH值5,媒... 研究了黄菊花色素的稳定性,及其在羊毛织物上的染色性能。结果显示黄菊花色素耐热稳定性较好,耐酸性(pH值3~7)较好,耐碱性较差;采用铝预媒染染色羊毛染出颜色最黄。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染色工艺为浴比1∶25,温度100℃,染液pH值5,媒染剂用量6%(owf),染料用量40%(ow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菊花 染色牢度 稳定性 羊毛织物
下载PDF
菊花黄色素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柳滢春 谷雪贤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9期91-91,76,共2页
以菊花为原料提取菊花黄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菊花黄色素色素可溶于水、甲醇、95%乙醇、正丁醇等极性较强的溶剂中,不溶于氯仿、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中。最大吸收波长为445 nm。色素溶液在室温自然光环境中... 以菊花为原料提取菊花黄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菊花黄色素色素可溶于水、甲醇、95%乙醇、正丁醇等极性较强的溶剂中,不溶于氯仿、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中。最大吸收波长为445 nm。色素溶液在室温自然光环境中存放至36 h后无明显变化,在80℃以下色素的耐热性较好。对光、热较稳定,耐受一般的食品饮料加工条件。菊花黄色素可用于果汁饮料、调味品、及酒类等的加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色素 性质
下载PDF
微波辐射下野菊花黄色素的提取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燕玉 郭春梅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8-70,共3页
对微波辐射下野菊花黄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到提取野菊花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pH值为3的95%乙醇为浸取剂,微波辐射强度中火,料液比1∶30,微波辐射时间为6 min,影响野菊花黄色素的提取因素及强弱顺... 对微波辐射下野菊花黄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到提取野菊花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pH值为3的95%乙醇为浸取剂,微波辐射强度中火,料液比1∶30,微波辐射时间为6 min,影响野菊花黄色素的提取因素及强弱顺序为萃取液的pH值>液料比>辐射时间>辐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黄色素 微波辐射 提取工艺
下载PDF
茶菊蜜酒的研制开发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国军 翁以忠 许梅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6年第6期21-22,共2页
为增加低度营养黄酒的品种,该文介绍了茶菊蜜酒的生产工艺。以优质黄酒为酒基,添加浓茶汁、菊花汁和蜂蜜,制成茶菊蜜酒。成品中酒精含量10%~14%(体积分数),总糖40~60g/L,总酸<5.0g/L,pH值为3.4~4.5,突出了茶菊清香,口味舒爽。
关键词 黄酒 菊花 茶叶 蜂蜜
下载PDF
早黄菊套盆栽培技术
18
作者 周逢旭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1-41,56,共2页
介绍早黄菊的套盆技术。研究了套盆技术环节如繁殖、覆土、矮化及病虫害防治等。结果显示盆栽黄菊可以通过人工控制使其形状美丽和花色亮丽及植株矮化。同时花期也能人为控制。
关键词 早黄菊 套盆栽培技术 种植技术 矮化处理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惠白菊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杰 吴涛 +1 位作者 唐甜甜 张文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9期27-32,共6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黄河三角洲地区惠白菊花部、叶部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黄河三角洲地区惠白菊花和叶中,分别鉴定出61、70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挥发油含量的98.14%、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黄河三角洲地区惠白菊花部、叶部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黄河三角洲地区惠白菊花和叶中,分别鉴定出61、70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挥发油含量的98.14%、95.57%。黄河三角洲地区惠白菊花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樟脑,相对含量为25.25%。叶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β-杜松烯,相对含量为16.11%。叶挥发油中樟脑、石竹素和冰片含量丰富,相对含量分别为6.82%、4.58%和2.21%。黄河三角洲地区惠白菊不同部位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和含量存在差异,花部、叶部挥发油中的活性物质含量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惠白菊 不同部位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菊花“一花二色”的特性分析
20
作者 王韡 戴斌 +2 位作者 谢慧慧 柯燚 陆小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8-121,共4页
用薄板层析法对菊花花朵"黄白变色"的特性进行了色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开花早期,花瓣呈黄色,主要是β-胡萝卜素(Rf=1)的作用。随着开花时间的延长,β-胡萝卜素被大量降解,花瓣变为白色。同时,对一朵间色花(半白半黄)的突变性... 用薄板层析法对菊花花朵"黄白变色"的特性进行了色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开花早期,花瓣呈黄色,主要是β-胡萝卜素(Rf=1)的作用。随着开花时间的延长,β-胡萝卜素被大量降解,花瓣变为白色。同时,对一朵间色花(半白半黄)的突变性状进行了遗传保存试验,结果"二乔"性状难以固定,推测这种表型是花色嵌合所致,且这种突变属于不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花色嵌合体 半白半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