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与Gesell发育量表在中枢性协调障碍评价中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胡继红 张惠佳 +2 位作者 王跑球 王益梅 郭春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研究Gesell发育量表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在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中的一致性。方法657例年龄在3~8个月的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均接受Gesell发育量表评定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定,采用秩相关计算Gesell发育量表大运动发育龄... 目的研究Gesell发育量表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在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中的一致性。方法657例年龄在3~8个月的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均接受Gesell发育量表评定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定,采用秩相关计算Gesell发育量表大运动发育龄与PDMS-2中粗大运动项各分测验相当年龄、Gesell发育量表精细运动发育龄与PDMS-2精细运动各项分测验相当年龄、Gesell发育量表大运动发育商(G-GMDQ)与PDMS-2粗大运动发育商(P-GMDQ)、Gesell发育量表精细运动发育商(G-FMDQ)与PDMS-2精细运动发育商(P-FMDQ)的相关系数。结果Gesell发育量表大运动发育龄与PDMS-2粗大运动项各分测验相当年龄、Gesell发育量表精细运动发育龄与PDMS-2精细运动各项分测试相当年龄相关系数在0.755~0.842(P<0.01),G-GM-DQ与P-GMDQ相关系数为0.645(P<0.01)、G-FMDQ与P-FMDQ相关系数为0.677(P<0.01)。结论PDMS-2相当龄与Ge-sell发育量表发育龄、P-FMDQ与G-FMDQ的平行效度有高度一致性,P-GMDQ与G-GMDQ的平行效度有中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body发育量表 GESELL发育量表 中枢性协调障碍
下载PDF
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听性脑干反应及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亚芳 苏金柱 +2 位作者 崔莉 李红霞 温鑫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769-1770,共2页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及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在评估中枢性协调障碍(ZKS)患儿的听力状况及脑干听通道功能受损情况中的作用。方法对ZKS患儿38例76耳及同龄健康儿童20例40耳进行ABR及ASSR测试。结果ZKS组患儿的ABRⅠ、Ⅲ、...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及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在评估中枢性协调障碍(ZKS)患儿的听力状况及脑干听通道功能受损情况中的作用。方法对ZKS患儿38例76耳及同龄健康儿童20例40耳进行ABR及ASSR测试。结果ZKS组患儿的ABRⅠ、Ⅲ、Ⅴ渡潜伏期,Ⅰ~Ⅲ及Ⅰ~Ⅴ波峰间期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KS组ASSR各频率反应阈值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ABR和ASSR,可以为定量定性的评估ZKS患儿听力损失状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协调障碍 听性脑干反应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
下载PDF
Vojta诱导法对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清华 郑达 +4 位作者 刘素芹 汪伟 曾春野 许玉峰 李雪琴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406-407,共2页
目的 探讨Vojta法对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  1 80例中枢性协调障碍儿随机分为二组 ,对照组 45例给予物理疗法、针灸、按摩、高压氧、药物等综合康复治疗 ,观察组 1 35例在综合康复基础上加用Vojta法进行治疗。对Vo... 目的 探讨Vojta法对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  1 80例中枢性协调障碍儿随机分为二组 ,对照组 45例给予物理疗法、针灸、按摩、高压氧、药物等综合康复治疗 ,观察组 1 35例在综合康复基础上加用Vojta法进行治疗。对Vojta 7项姿势反射治疗前后进行测评 ,对比二组有效率及疗程长短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6个疗程治疗有效率高于 3个疗程 (P <0 .0 5)。结论 Vojta法可增加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jta诱导法 中枢性协调障碍 干预 患儿 治疗
下载PDF
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EEG与BAEP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文敏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07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使用LQWY-N型脑电图仪和MEB-7102型诱发电位仪,对本院141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进行EEG、BAEP检测。结果:EEG正常88例(62.4%),异常(含界线)53...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使用LQWY-N型脑电图仪和MEB-7102型诱发电位仪,对本院141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进行EEG、BAEP检测。结果:EEG正常88例(62.4%),异常(含界线)53例(37.6%);BAEP正常49例(34.8%),异常92例(65.2%)。结论:EEG和BAEP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早期诊断,估计预后,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中枢性协调障碍
下载PDF
听性脑干反应在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淑玲 胡玉莲 +3 位作者 王家勤 尹昊 邢丽华 张茜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90-791,共2页
目的探讨高危儿听性脑干反应(ABR)的变化及其与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ZKS)的关系。方法对2485例ZKS高危新生儿随访至1岁,其中1246例应用ECLTPSE听性脑干反应仪进行ABR检查,根据ABR检查情况分为ABR异常组、ABR正常组及ABR未查组,... 目的探讨高危儿听性脑干反应(ABR)的变化及其与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ZKS)的关系。方法对2485例ZKS高危新生儿随访至1岁,其中1246例应用ECLTPSE听性脑干反应仪进行ABR检查,根据ABR检查情况分为ABR异常组、ABR正常组及ABR未查组,分析3组ZKS发生率;将行ABR检查的1246例高危儿分为ZKS组和非ZKS组,对2组患儿ABR各波潜伏期及峰问期进行比较。结果ABR异常组ZKS发生率明显高于ABR正常组(P〈0.01)。ZKS组ABR与非ZKS组比较,Ⅲ、V波潜伏期延长,Ⅲ-V及I—V波峰间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BR在高危新生儿随访及协助诊断ZKS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 中枢性协调障碍 高危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