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爯簋、酓章钟、酓章镈、公鼎“乍”新释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杨怀源
孙银琼
-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33-35,79,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金文复音词与上古汉语复音化研究"(09XYY015)
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殷周金文复音词与上古汉语复音化诸问题研究"(2008-NYY01)
+2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基于语言类型学的上古汉语语音
语义
语法共变研究"(SWU1109045)
-
文摘
爯簋、遣伯盨的"乍"字应读为"胙",其义为赏赐,与另一件爯簋的"赐"为同义词,酓章钟、酓章镈、公鼎的"乍"字也应如此解释。
-
关键词
爯簋
酓章钟
酓章镈
公鼎
乍
-
Keywords
Chenggui
Xiongzhangzhong
Xiongzhangbo
Gongding
zha(乍)
-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乍可”用法補説
- 2
-
-
作者
吕小雷
-
机构
四川大學望江校區
-
出处
《汉语史学报》
2020年第2期178-184,共7页
-
文摘
唐宋時期"乍可"有"或許可能""或許可以"義,多出現在"乍可……,不可/不/無……"結構的複句中,整體表示前者或許可能、可以發生,而後者不可能、不可以發生。"乍"表示推測語氣,可譯爲"或許","可"表示情態意義"可能""可以","乍可"爲兩個單音詞的比較固定的組合。通過梳理"乍"的意義的歷史發展,指出"乍"表"或許"義的來源過程爲:"忽然">"有時">"有的""或者">"或許"。"或"一詞也體現出從"有的">"或許"的意義演變路徑,且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時期有和"乍可……,不可/不/無……"相應的"或可……不可/無……"用法,"或"和"乍"意義用法的對應可以提供旁證。
-
关键词
乍
乍可
或可
-
Keywords
zha(乍)
zhake(乍可)
huoke(或可)
-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