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庄子思想的自我主题 被引量:4
1
作者 涂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40,共7页
本文认为,自我主题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方面。它基于以下考察:一、“庄子为楚公族后裔”的假说及文本内证,说明自我问题是庄子焦虑的早期体验中所提出的首要问题;二、庄子关于心我关系的思考在理论层次上解决了自我的本质问题;三、心... 本文认为,自我主题是庄子思想的核心方面。它基于以下考察:一、“庄子为楚公族后裔”的假说及文本内证,说明自我问题是庄子焦虑的早期体验中所提出的首要问题;二、庄子关于心我关系的思考在理论层次上解决了自我的本质问题;三、心斋和坐忘是庄子两种最基本的悟道方法,在庄子看来,它们是个体通向逍遥之境(自我解放)的必由之路;四、在一个传道的逻辑结构中,庄子自我论扩展到政治论、认识论、审美论诸方面,庄于思想得以成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心我 存在体验 逻辑结构 自我 心斋 坐忘 复调文本 庄子 哲学思想
下载PDF
凝神:庄子修炼功夫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红兵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人们谈到庄子合于大道的修炼功夫,往往提到心斋、坐忘和见独,几乎没有提到《庄子》中的"凝神"。其实,凝神或许是更本质的修炼功夫,心斋、坐忘和见独,实质上就是凝神,而凝神这一修炼功夫却易被人忽视。
关键词 庄子 去蔽 凝神 心斋 坐忘 见独
下载PDF
论庄子体道方式及对后世美学之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军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13,共7页
“心斋”和“坐忘”在庄子思想中是主体体道的基本条件,文章从现代心理学知、情、意三个方面论述了庄子“心斋”和“坐忘”的具体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论述了庄子的这一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心斋 坐忘
下载PDF
论庄子“吾丧我”的反知意蕴
4
作者 陈中权 周蓉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77-80,96,共5页
《齐物论》是《庄子》诸篇中最难理解的一篇,理解的关键在于何为“吾丧我”,学术界对此多有争议。庄子是反知主义者,认为“知”(知识、知觉)越多,越不是真我。从“坐忘”和“心斋”的视角看“吾丧我”,“吾丧我”是一个彻底的“反知”... 《齐物论》是《庄子》诸篇中最难理解的一篇,理解的关键在于何为“吾丧我”,学术界对此多有争议。庄子是反知主义者,认为“知”(知识、知觉)越多,越不是真我。从“坐忘”和“心斋”的视角看“吾丧我”,“吾丧我”是一个彻底的“反知”的过程,最终限度是无“无我”,即对宇宙无意识的洞见和冥合。“丧”即“忘”,有“坐忘”、“相忘”、“两忘”等形式。通过“吾丧我”,最终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游”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吾丧我 心斋 坐忘 反知
下载PDF
“逍遥游”与道商的人生境界
5
作者 葛荣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40,285,共11页
本文站在时代精神的高度,从"游方之内"的相对自由、"游方之外"的绝对自由和追求"逍遥游"的"坐忘"之路三方面,在理论上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庄子"逍遥游"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的哲学意蕴... 本文站在时代精神的高度,从"游方之内"的相对自由、"游方之外"的绝对自由和追求"逍遥游"的"坐忘"之路三方面,在理论上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庄子"逍遥游"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的哲学意蕴,在实践上也阐释了它的现代价值。对于构建现代人的心灵境界和理想人格都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游” 相对自由 绝对自由 “坐忘”
下载PDF
道教重玄生存意识建构及其文化意义
6
作者 宋开之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5期10-15,共6页
道教重玄派以“重玄”来建构人的生存 ,即将人的生命本质看作是“空有”或“玄无” ,并在这种“空有”或“玄无”中实现生命的永存。因此 ,重玄派试图以“重玄”(玄而又玄 )来超越现实 ,把对生存无限的追求亦看作是“玄无”或“空有” ... 道教重玄派以“重玄”来建构人的生存 ,即将人的生命本质看作是“空有”或“玄无” ,并在这种“空有”或“玄无”中实现生命的永存。因此 ,重玄派试图以“重玄”(玄而又玄 )来超越现实 ,把对生存无限的追求亦看作是“玄无”或“空有” ,并通过“坐忘”、“灭执”和“双遣”达到身体的无痛苦和思想的无烦恼 ,从而进入超然自适的生存环境。这种生存意识建构将修道与心理疗法相结合 ,深化了中国哲学的主题 ,凸显了人格独立和生命自觉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玄 空有 坐忘 灭执 双遣
下载PDF
止观、坐忘与居敬——三教的身心技法 被引量:1
7
作者 三浦国雄 连凡 《榆林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5-38,共14页
儒释道三教在收心法的层面上的居敬、止观、坐忘三种身心修养工夫存在结构及思想上的关联。首先在智顗的天台止观中,止(定)是指向心之内境的静止意识,观(慧)是朝向外境的观察意识。其次在司马承祯的坐忘论里,虽受天台止观的影响,但将观... 儒释道三教在收心法的层面上的居敬、止观、坐忘三种身心修养工夫存在结构及思想上的关联。首先在智顗的天台止观中,止(定)是指向心之内境的静止意识,观(慧)是朝向外境的观察意识。其次在司马承祯的坐忘论里,虽受天台止观的影响,但将观与心之收敛(止)合一了。最后朱子学中的居敬穷理说在心理构造上与天台止观说相通,止观中的坐禅也成了道学家的静坐法。但理气二元论的立场决定了道学中必须将养生法与收心法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观 坐忘 居敬 三教 身心技法
下载PDF
《庄子》自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观”范畴的方法论建构
8
作者 闫金玲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5期86-89,共4页
《庄子》自然思想从多个层面建构中国古代文论“观”范畴的方法论。其自然心境思想影响到“观”之文学创作主体心境系统的建构;其感官自然联通思想、顺物自然思想、物化思想、道进乎技思想影响到“观”之文学创作方法论的建构;其中介的... 《庄子》自然思想从多个层面建构中国古代文论“观”范畴的方法论。其自然心境思想影响到“观”之文学创作主体心境系统的建构;其感官自然联通思想、顺物自然思想、物化思想、道进乎技思想影响到“观”之文学创作方法论的建构;其中介的自然思想影响到“观”之文学接受方法论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自然 虚静 心斋 坐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