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层测试技术在气井分层试气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段建婷 常树发 +1 位作者 刘雄民 谢梦华 《油气井测试》 2005年第3期59-61,共3页
为减少地层污染、缩短施工周期,长庆油田在气井试气中采取分层压裂、合层排液,再下地层测试器进行分层求产的方法,实现了下一趟管柱进行多层试气求产的目昀。M25井首次应用该工艺取得成功,在对上层抽汲求产的同时,对下层关井恢复,并可... 为减少地层污染、缩短施工周期,长庆油田在气井试气中采取分层压裂、合层排液,再下地层测试器进行分层求产的方法,实现了下一趟管柱进行多层试气求产的目昀。M25井首次应用该工艺取得成功,在对上层抽汲求产的同时,对下层关井恢复,并可对作业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High Energy Gas Fracturing Succeeds in Changqing Oilfield
2
《China Oil & Gas》 CAS 1994年第3期31-31,共1页
High energy gas fracturing provides a new way for economic and high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the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By the end of 1993,it is tested and used in more:than 50 oil production and water injection w... High energy gas fracturing provides a new way for economic and high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the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By the end of 1993,it is tested and used in more:than 50 oil production and water injection wells in Changqing Oilfield with treatment success rate of more than 92%,and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of 86%,with average increase of oil production 3.4 times and somewhat increase.of water iniectivity in the water wells,cumulative increment of oil produc-tion and water injection had reached 11660 tons and 39220 cubic meters respectively.The test was undertaken by 0il Drilling&Prod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n collaboration with Oil Production Plant,both are subordinated to Changq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Bur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Energy Gas Fracturing Succeeds in changqing oilfield
下载PDF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PROMOTES COOPERATION WITH FOREIGN COMPANIES
3
《China Oil & Gas》 CAS 2001年第3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PROMOTES COOPERATION WITH FOREIGN COMPANIES
下载PDF
Successful Fracturing in First Horizontal Well in Changqing Oilfield
4
作者 Xiao Bo 《China Oil & Gas》 CAS 1995年第2期64-64,共1页
SuccessfulFracturinginFirstHorizontalWellinChangqingOilfield¥XiaoBoSaipingWellNo.1isthefirstscientificandtec... SuccessfulFracturinginFirstHorizontalWellinChangqingOilfield¥XiaoBoSaipingWellNo.1isthefirst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testw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ccessful Fracturing in First Horizontal Well in changqing oilfield
下载PDF
含油污泥的固化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利民 唐善法 +2 位作者 付美龙 郭秋萍 张煜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5年第10期41-42,46,共3页
通过对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含油污泥的性质和矿物组成进行分析,确定了此含油污泥具有可固性高的特点,并对其进行了固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固化处理配方可有效地对含油污泥进行固化处理,固化物的抗压强度达到3MPa,其浸出液各项指... 通过对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含油污泥的性质和矿物组成进行分析,确定了此含油污泥具有可固性高的特点,并对其进行了固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固化处理配方可有效地对含油污泥进行固化处理,固化物的抗压强度达到3MPa,其浸出液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完全满足安全土地填埋处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安塞区块浅油层小眼定向井钻井技术
6
作者 岳砚华 王彪 +1 位作者 景小英 张建卿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1年第6期14-15,共2页
在统计分析安塞区块 2 8口小眼定向井情况的基础上 ,从钻井工艺、井眼轨迹控制、钻井液等方面 ,分析了小眼定向井的特点和难点 ,对目前日趋成熟的相关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了今后小眼定向井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下载PDF
高盐低渗透油藏CO_(2)泡沫微观尺度耐盐性及调驱效果
7
作者 魏鸿坤 王健 +3 位作者 王丹翎 路宇豪 周娅芹 赵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3-710,共8页
针对高盐低渗透油藏CO_(2)驱存在的气窜问题,以长庆油田H3区块为研究对象,构建SiO_(2)纳米颗粒强化CO_(2)泡沫体系,从泡沫流变性、气液界面张力、气泡液膜厚度与渗透性、泡沫微观结构4个方面评价泡沫体系耐盐性;通过开展SiO_(2)纳米颗... 针对高盐低渗透油藏CO_(2)驱存在的气窜问题,以长庆油田H3区块为研究对象,构建SiO_(2)纳米颗粒强化CO_(2)泡沫体系,从泡沫流变性、气液界面张力、气泡液膜厚度与渗透性、泡沫微观结构4个方面评价泡沫体系耐盐性;通过开展SiO_(2)纳米颗粒强化CO_(2)泡沫体系并联岩心调驱实验,研究该体系调驱效果。根据实验结果,在油藏条件下,构建出配方为质量分数0.20%(OW-1)+0.30%(OW-4)+0.05%(SiO_(2))纳米颗粒强化CO_(2)泡沫体系,该泡沫体系的综合指数为36834 mL·min;该泡沫体系的微观尺度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矿化度46357 mg/L与矿化度500 mg/L的配液相比,泡沫流变性更好,气液界面张力在10 MPa时仅增加1 mN/m,液膜渗透性增加了0.14 cm/s,但仍具有良好的泡沫骨架结构,该泡沫体系具有良好的耐盐性。此外,在并联岩心渗透率级差为15.55的条件下,该SiO_(2)纳米颗粒强化CO_(2)泡沫体系对岩心剖面改善率达到了97.28%,采收率显著提升,展现出良好的调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下载PDF
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党娟华 李利民 +3 位作者 罗跃 唐善法 张煜 李海燕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04年第3期31-32,共2页
在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和抗压强度要求的基础上,对长庆油田采油三厂的含油污泥进行了无害化固化处理。试验选取了固化剂最优配方:污泥、固化剂、促凝剂之比为4:1:0.01。强度性能检测表明,一般在1d内达到一定的强度,3 d后硬度提高,10 d后达... 在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和抗压强度要求的基础上,对长庆油田采油三厂的含油污泥进行了无害化固化处理。试验选取了固化剂最优配方:污泥、固化剂、促凝剂之比为4:1:0.01。强度性能检测表明,一般在1d内达到一定的强度,3 d后硬度提高,10 d后达到最大硬度。固化物污染指标测试还表明:其可溶出性盐量明显减少,矿化度下降了46%,含油量从未固化时的40000 mg/L下降为0.4 mg/L,硫化物含量仅为0.4 mg/L,均达到了外排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脱油脱水装置注醇工艺的简化与优化——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榆林气田天然气处理厂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周继勇 白俊生 +1 位作者 呼延念超 徐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研究如何降低天然气处理厂注醇量、提高甲醇利用率以及降低甲醇回收装置的能耗,对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榆林气田实现节能环保、科学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针对榆林气田天然气处理厂低温脱油脱水及注醇工艺存在的甲醇污水处理... 研究如何降低天然气处理厂注醇量、提高甲醇利用率以及降低甲醇回收装置的能耗,对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榆林气田实现节能环保、科学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针对榆林气田天然气处理厂低温脱油脱水及注醇工艺存在的甲醇污水处理及高能耗问题,提出了对现有注醇工艺技术的改进方案:将直接注醇改进为循环注醇。在增设的接触塔内天然气与含甲醇污水充分接触并携带出甲醇,经三相分离器分离出的甲醇污水回流进入接触塔,形成甲醇的闭路循环。软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接触塔塔底污水含醇量仅为0.004 3%,已达到气田污水回注标准,而不再需要甲醇回收处理。采用HYSYS软件分别对现有、改进后注醇工艺进行流程模拟,对比结果表明:在基础数据相同的情况下,相比现有注醇工艺,改进后工艺能耗降低25%、注醇量减少28%,经济与环境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油田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被引量:57
10
作者 张才利 刘新社 +3 位作者 杨亚娟 喻建 韩天佑 张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3-263,共11页
在系统总结梳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成藏地质理论和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将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历程划分为盆地及周边构造油气勘探阶段(1907—1969年),侏罗系古地貌石油勘探阶段(1970—1979年),三叠系三角洲和奥陶系岩溶古地貌油气勘探阶段(1980... 在系统总结梳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成藏地质理论和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将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历程划分为盆地及周边构造油气勘探阶段(1907—1969年),侏罗系古地貌石油勘探阶段(1970—1979年),三叠系三角洲和奥陶系岩溶古地貌油气勘探阶段(1980—1999年),大型岩性油气藏油气勘探阶段(2000—2012年),致密油气和非常规油气勘探阶段(2013年至今)。在50余年的勘探实践中,形成了多项地质理论,如侏罗系古地貌油藏群成藏理论、内陆坳陷湖盆大型三角洲成藏理论、陆相淡水湖盆页岩油成藏理论、致密砂岩气成藏理论、岩溶古地貌天然气成藏理论和盆地东部多层系成藏理论,推动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持续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苏里格地区天然气勘探新进展 被引量:55
11
作者 杨华 刘新社 孟培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119,共8页
苏里格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勘探面积约4×104km2。该区地表条件复杂、地震信噪比低,储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较强,气层有效厚度较薄、单井产量低,勘探难度较大。近年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通过深化地质综合研究及勘探技术... 苏里格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勘探面积约4×104km2。该区地表条件复杂、地震信噪比低,储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较强,气层有效厚度较薄、单井产量低,勘探难度较大。近年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通过深化地质综合研究及勘探技术攻关,明确了苏里格气田有效储层分布和天然气富集规律,创新形成了地震有效储层预测、复杂气层测井评价、致密砂岩储层改造等先进适用的勘探技术。勘探目标从砂体预测转向有效储层与含气性预测,通过整体勘探,探明了我国第一个超万亿立方米储量的整装大气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规模达2.85×1012m3,同时在苏里格南部地区形成了新的资源接替区。预计2015年以前,苏里格地区的天然气储量规模可超过3.5×1012m3,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230×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长庆油田数智化油藏建设理论与实践
12
作者 屈雪峰 姚卫华 +1 位作者 邹永玲 蔡少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32,共8页
随着油气勘探认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盆地边缘新层系非常规储层成为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开采难度增加,工作量培增。然而,油田用工总量不增反降,如何提升油气藏研究的精细化水平,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油田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是油田急需... 随着油气勘探认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盆地边缘新层系非常规储层成为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开采难度增加,工作量培增。然而,油田用工总量不增反降,如何提升油气藏研究的精细化水平,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油田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是油田急需解决的问题。长庆油田制定了“125”数智化油藏建设规划,通过数智化技术,助力资源勘探、油气开发和新能源3大主业的高质量发展。立足数智化油藏学科长远建设,结合地质研究、井位部署与随钻、产能建设、稳产提产等领域的数智化建设特点,总结出一套高效稳健的数智化油藏建设理论与方法,形成了“一体系四中台”基本建设思路,制定了勘探开发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在该理论指导下,建成了数字油气藏研究与决策支持平台,有效推进了长庆油田的快速上产稳产,现已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的品牌产品,支撑着长庆油田向国际一流大油气田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压裂钻具与水力泵排液联作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柴瑞林 黄建宁 刘鸿武 《油气井测试》 2005年第1期51-52,54,共3页
长庆油田在2003年成功应用水力泵排液工艺的基础上,2004年进行了压裂钻具与水力泵排液联作工艺试验,利用水力泵排液强度大、成本低的特点与压裂钻具联作后,实现了低渗、低压油层压裂后及时、连续、快速排液,减少压裂液对油层的浸泡。该... 长庆油田在2003年成功应用水力泵排液工艺的基础上,2004年进行了压裂钻具与水力泵排液联作工艺试验,利用水力泵排液强度大、成本低的特点与压裂钻具联作后,实现了低渗、低压油层压裂后及时、连续、快速排液,减少压裂液对油层的浸泡。该工艺在姬塬油田的黄01-5井试验获得成功并取得良好效果,压后排液53h,产油量达26.07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进口天然气橇装式脱水装置运行评价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书成 李亚萍 +2 位作者 田建峰 牛天军 余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8-130,共3页
靖边气田投入开发以来使用了几十套进口橇装式脱水装置,良好的性能为气田的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成为集气站生产的核心设备。随着气田的进一步开发,部分橇装式脱水装置出现了三甘醇溶液发泡、盐结晶堵塞、三甘醇损耗量增大等问题,这些问... 靖边气田投入开发以来使用了几十套进口橇装式脱水装置,良好的性能为气田的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成为集气站生产的核心设备。随着气田的进一步开发,部分橇装式脱水装置出现了三甘醇溶液发泡、盐结晶堵塞、三甘醇损耗量增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给气田的生产组织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挑选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橇装式脱水装置进行性能评价试验。通过对橇装式脱水装置各单元运行参数以及脱水后水露点等进行现场测试,进一步摸索了橇装式脱水装置的合理处理能力,并优化运行参数、完善工艺,以确保脱水装置平稳、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复合射孔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保民 赵大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4,共2页
复合射孔技术是孔缝结合型超深射孔技术,可克服常规射孔的穿深浅、无法突破近井污染带、存在压实伤害等缺陷,可有效破除常规聚能射孔在岩石基体中产生的压实带.为正确评价该技术在长庆油田应用6年的效果,选择了24口复合射孔井和与之相... 复合射孔技术是孔缝结合型超深射孔技术,可克服常规射孔的穿深浅、无法突破近井污染带、存在压实伤害等缺陷,可有效破除常规聚能射孔在岩石基体中产生的压实带.为正确评价该技术在长庆油田应用6年的效果,选择了24口复合射孔井和与之相邻且油层物性非常相近的28口常规射孔井,分5个区块,对射孔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复合射孔技术可使地层破裂压力平均降低3~5MPa,大大提高射孔孔道附近地层的渗透率,改造低渗、特低渗储集层的效果比常规射孔技术更为明显,并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对提高低孔、低渗油、气田产能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适用于长庆油田陇东地区的PDC钻头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侯庆勇 彭烨 +3 位作者 左维国 李晓明 王福修 刘李宏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8-70,共3页
针对长庆油田陇东地区地层的岩性特征,在优化PDC钻头冠部剖面设计、布齿方法、切削角度和水力结构等的基础上,成功研制了P5263MF-222.3型钻头,在董63-61井和桐29-26井进行了试验应用并获得成功,打破了“长庆油田陇东地区不适宜用PDC钻... 针对长庆油田陇东地区地层的岩性特征,在优化PDC钻头冠部剖面设计、布齿方法、切削角度和水力结构等的基础上,成功研制了P5263MF-222.3型钻头,在董63-61井和桐29-26井进行了试验应用并获得成功,打破了“长庆油田陇东地区不适宜用PDC钻头钻井”的旧观念。目前,该地区共推广应用该型钻头20余只,平均机械钻速27.85 m/h,与牙轮钻头相比提高了77.86%,每钻进1 000 m可节约钻井时间27.95 h,加快了长庆油田的勘探开发速度,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钻头在陇东地区现场应用表明,螺杆配合PDC钻头的机械钻速比转盘配合PDC钻头的机械钻速低,这是由于地层较硬、门限钻压较高、对转速不敏感所致,因而P5263MF-222.3型钻头更适合于采用“低转速、高钻压”钻井参数模式钻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 63 61
下载PDF
长庆油田三叠系油藏化学调剖技术现状和发展需求 被引量:1
17
作者 黎晓茸 《低渗透油气田》 2016年第2期151-153,共3页
三叠系油藏是长庆油田开发的主要对象,渗透率仅几个毫达西,裂缝发育。采用注水开发.油井投产时要经过一定规模的压裂,注水开发中油井水淹问题很严重,年损失产能百万吨。对注水井进行调剖已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改善水驱状况的稳产措... 三叠系油藏是长庆油田开发的主要对象,渗透率仅几个毫达西,裂缝发育。采用注水开发.油井投产时要经过一定规模的压裂,注水开发中油井水淹问题很严重,年损失产能百万吨。对注水井进行调剖已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改善水驱状况的稳产措施。长庆油田三叠系油藏目前每年进行400多井次的调剖作业,并且随着油田的持续开发,需求量将逐年增大;但由于储层存在低渗透的基质和高导流能力的裂缝之间的矛盾、渗流通道和窜流通道之间的矛盾等特殊问题,调堵工艺难度加大,现有工艺和堵剂存在注入难、封堵难、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通过分析这些矛盾和需求,提出这一工艺各环节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长庆油田高矿化度采出水生化处理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谢珍 曹建坤 向忠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2,共5页
长庆油田采出水含油量高,隔油除油—混凝沉降—过滤三段式处理效果差,水处理剂耗量大,处理费用高。为此筛选培养了对原油有较强降解作用的好氧菌CY21-21。在实验室生化处理流动实验装置上,在室温下用该菌处理含油81.08~507.45mg/L的长... 长庆油田采出水含油量高,隔油除油—混凝沉降—过滤三段式处理效果差,水处理剂耗量大,处理费用高。为此筛选培养了对原油有较强降解作用的好氧菌CY21-21。在实验室生化处理流动实验装置上,在室温下用该菌处理含油81.08~507.45mg/L的长庆7个站点采出水,平均除油率94.45%,处理后水含油小于10mg/L;18~40℃除油效果相同。在长庆新5站现场,使用日处理量80m3的撬装式污水生化处理装置,在生化池和沉淀池停留时间均为6小时、处理温度15~30℃条件下,用该菌处理含油量变化很大(21.43~1004.8mg/L)的采油污水,除油率在82.67%~96.31%范围(平均值88.60%),出口含油量在3.81~18.10mg/L范围。CY21-21菌处理后的污水,矿化离子组成无变化,室内及现场挂片测试结果表明生化处理水腐蚀性大幅减小。生化处理不影响污水中有害菌SRB、TGB的生长繁殖。长庆油田高矿化度高含油采出水用CY21-21菌进行回注处理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基于示踪剂监测和数值模拟的低渗透油藏注采连通性评价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宁 杨林 +3 位作者 郑小敏 张金海 刘怡辰 马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5-740,共6页
长庆油田作为中国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典型油田,拥有储量巨大的致密油气资源。由于其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注采连通性差,油藏采收率普遍不高,亟需对油藏开发单元进行精细描述,以提高中—高含水期井组开发效果。以长庆油田Q011-35井组为研究对... 长庆油田作为中国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典型油田,拥有储量巨大的致密油气资源。由于其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注采连通性差,油藏采收率普遍不高,亟需对油藏开发单元进行精细描述,以提高中—高含水期井组开发效果。以长庆油田Q011-35井组为研究对象,基于目的层长6_(1)砂体接触类型划分,采用微量物质示踪剂监测与油藏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从平面和剖面综合评价井组水驱效果。结果表明:Q011-35井组储集层非均质性较强,平面上,在西北和正西方向发育高渗条带;剖面上,长6_(21)砂体较长6_(11)砂体水洗程度高,长6_(11)剩余油更富集,明确了砂体连通状态和注采对应关系为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微量物质示踪剂监测与油藏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克服了采用单一方法评价井间连通性的局限性,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为精细评价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制定剩余油挖潜措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研究进展与勘探技术 被引量:81
20
作者 付金华 董国栋 +7 位作者 周新平 惠潇 淡卫东 范立勇 王永刚 张海涛 古永红 周国晓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40,共22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是我国近20年来石油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最快的盆地,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油气生产盆地和第一大天然气产区。长庆油田通过50多年的攻关研究,创新发展了“陆相淡水湖盆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是我国近20年来石油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最快的盆地,目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油气生产盆地和第一大天然气产区。长庆油田通过50多年的攻关研究,创新发展了“陆相淡水湖盆页岩油、内陆坳陷湖盆大型三角洲、侏罗系古地貌油藏群、陆相致密砂岩气、奥陶系岩溶古地貌天然气”等5项油气地质认识,形成了“黄土塬三维地震勘探、低渗透致密油气层测井识别与评价、低渗—致密储层体积压裂”等三大技术系列,发现了4个10亿吨级大油区和3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对国内外其他类似盆地的勘探提供了重要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