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品种(系)对稻瘟病菌粗毒素的抗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金陵 许文耀 黄碧丽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426-432,共7页
用稻瘟病菌产生的粗毒素处理不同生育期的水稻,研究水稻品种间对稻瘟病菌毒素的抗性差异的结果表明:用粗毒素浸泡处理发芽后的稻种,不同品种(系)的根、芽生长受抑制程度无显著差异。而稻种根、芽受毒素抑制的程度与处理时间、毒素浓度... 用稻瘟病菌产生的粗毒素处理不同生育期的水稻,研究水稻品种间对稻瘟病菌毒素的抗性差异的结果表明:用粗毒素浸泡处理发芽后的稻种,不同品种(系)的根、芽生长受抑制程度无显著差异。而稻种根、芽受毒素抑制的程度与处理时间、毒素浓度成正比.不同品种(系)的稻苗心叶与稻穗部对稻瘟病菌粗毒素的抗性与其对产毒菌株的抗性反应基本一致.抗产毒菌株的品种(系)受毒素的毒害较轻,感产毒菌株的品种(系)受毒素的毒害较重.分别用同一菌株的稻瘟病菌孢子悬浮液及其产生的粗毒素测定,以粗毒素作选择压力所得水稻突变体后代与其亲本的抗性存在差异,其苗叶或稻穗对粗毒素及产毒菌株的抗性明显比其亲本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R917抗瘟性的转育和利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铭铣 施德 骆荣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58-59,共2页
水稻稻瘟病(Pyriculariagrisea)是世界各国水稻的主要病害。选育和推广抗瘟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病菌小种的变化,导致品种抗性的“丧失”。因此,种植具有不同抗瘟基因的品种,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 水稻稻瘟病(Pyriculariagrisea)是世界各国水稻的主要病害。选育和推广抗瘟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病菌小种的变化,导致品种抗性的“丧失”。因此,种植具有不同抗瘟基因的品种,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1,2〕。R917是用60Co-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研究现状(述评) 被引量:3
3
作者 陶家凤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518-521,共4页
本文扼要叙述了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的可能途径,还介绍了在变异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最后作者对水稻杂交有种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下载PDF
稻区杂草上的梨孢菌与稻瘟病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杜新法 孙漱沅 +3 位作者 陶荣祥 孙国昌 张志明 郑重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7-332,共6页
从水稻和稻田周围常见的10种杂草上来集梨孢属菌株,以涂沫法作交互接种,分离自牛筋草、狗尾草、法氏狗尾草、李氏禾、罗氏草、铺地黍、稗和马唐的梨孢菌与分离自水稻的梨孢菌可以交叉侵染其寄主,茭白和碎米莎草梨孢菌与稻梨孢菌不... 从水稻和稻田周围常见的10种杂草上来集梨孢属菌株,以涂沫法作交互接种,分离自牛筋草、狗尾草、法氏狗尾草、李氏禾、罗氏草、铺地黍、稗和马唐的梨孢菌与分离自水稻的梨孢菌可以交叉侵染其寄主,茭白和碎米莎草梨孢菌与稻梨孢菌不能交互侵染;自然诱发条件下来自牛筋草和狗尾草的梨孢菌与来自水稻的梨孢菌对其寄主同样发生交叉侵染。直接从杂草寄主上分离的梨孢菌株对水稻的致病性较弱,接种到水稻感病品种发病后再分离的菌株,对水稻致病性增强,对原寄主的致病性基本保持不变。推断稻瘟病区稻田周围牛筋草、狗尾草、法氏狗尾草、李氏禾、罗氏草、铺地黍、稗和马唐等杂草寄主上的梨孢菌在稻瘟病菌的积累和传播方面具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抗稻瘟病新种质R_(917)的抗瘟基因遗传分析及其转育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铭铣 骆荣挺 +3 位作者 施德 陶荣祥 孙国昌 孙漱沅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93-198,共6页
R917是一个抗瘟性强、抗谱广、兼抗细菌性条斑病、农艺性状优良的抗病水稻新种质。经抗瘟性遗传分析,R917对ZB13、ZC15、ZE3等稻瘟病小种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其F2产生3∶1抗感分离),并与亲本城特23... R917是一个抗瘟性强、抗谱广、兼抗细菌性条斑病、农艺性状优良的抗病水稻新种质。经抗瘟性遗传分析,R917对ZB13、ZC15、ZE3等稻瘟病小种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其F2产生3∶1抗感分离),并与亲本城特232和秀水37非等位。经日本7个鉴别菌系及我国的ZC15、ZE3小种测定,R917均表现为高抗反应。经与城堡1号等位性测定,R917与城堡1号非等位,也有别于日本报道的14个抗瘟基因。经与秀水861等品种杂交,发现R917的抗瘟性易转育、易利用,并在抗瘟基因转育时,未见其它不良性状伴随发生。目前,R917已被省内外10余家育种单位在水稻育种上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稻蟹共生对稻田病草害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伟晶 王洪媛 +3 位作者 张怡彬 徐洋 李浩 刘宏斌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64-69,共6页
为明确稻蟹共生对田间病草害的防控作用,通过开展微区试验,设置水稻单作持续淹水模式(RMF)、水稻单作晒田模式(RM-D)和稻蟹共生模式(RC)3种处理,对微区主要杂草和稻瘟病发生情况及水稻产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稻蟹共生模式能基本控... 为明确稻蟹共生对田间病草害的防控作用,通过开展微区试验,设置水稻单作持续淹水模式(RMF)、水稻单作晒田模式(RM-D)和稻蟹共生模式(RC)3种处理,对微区主要杂草和稻瘟病发生情况及水稻产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稻蟹共生模式能基本控制杂草的危害,与水稻单作模式相比,有效控制了水绵的发生,能显著抑制稻瘟病的发生,叶瘟发病率平均降低了14.8个百分点,穗颈瘟发病率平均降低了7.2个百分点,降低了水稻产量但差异不显著。水稻单作晒田模式相对于持续淹水模式,显著增加了三棱水葱[Schoenoplectus triqueter(L.)Palla]的数量,增加了稻瘟病的发生率,叶瘟发病率显著提高了8.3个百分点,穗颈瘟发病率显著提高了4.5个百分点,水稻产量有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杂草中稻瘟病拮抗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7
作者 王国君 纪明山 +3 位作者 李璐 李新 刘少武 韦松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71,共2页
从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红蓼(Polygonum)、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等46种杂草的根、茎、叶片中共分离细菌菌株1089株,经对峙培养法筛选,获得对稻瘟病菌有强拮抗作用的菌株5株。其中,L1菌株的抑菌带宽度达25.5 mm,而其代谢产... 从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红蓼(Polygonum)、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等46种杂草的根、茎、叶片中共分离细菌菌株1089株,经对峙培养法筛选,获得对稻瘟病菌有强拮抗作用的菌株5株。其中,L1菌株的抑菌带宽度达25.5 mm,而其代谢产物抑制率达77.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海南省部分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22个株系的抗瘟性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滕昆仑 黎娟华 彭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4期31-33,54,共4页
为有效利用抗瘟品种控制稻瘟病的大发生,掌握水稻品种的抗瘟性。本研究采用五叶期水稻离体叶片研究了36个水稻品种对22个株系稻瘟病菌的抗性,有21个水稻品种表现抗病,其它15个品种感病。在此基础上对其中有代表性的4个水稻品种进行了抗... 为有效利用抗瘟品种控制稻瘟病的大发生,掌握水稻品种的抗瘟性。本研究采用五叶期水稻离体叶片研究了36个水稻品种对22个株系稻瘟病菌的抗性,有21个水稻品种表现抗病,其它15个品种感病。在此基础上对其中有代表性的4个水稻品种进行了抗瘟生化机制的初步研究。生化测定结果表明,接种RB22菌株后,各抗感品种中各种生化因子大部分具有明显差异,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该结果对于培育新的抗瘟水稻品种、布局水稻不同抗瘟基因型品种和治理稻瘟病的流行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传统农业区稻田多个物种共存对病虫草害的生态控制效应——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丹 成升魁 +4 位作者 杨海龙 何露 焦雯珺 刘珊 闵庆文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2-1037,共6页
本文运用半试验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贵州省从江县传统农业地区的糯稻和杂交稻为例,研究了传统品种和现代品种在水稻单作(R)、稻-鱼(R-F)和稻-鱼-鸭(R-F-D)3种不同稻作方式下,稻田多个物种共存对稻田生态系统主要病虫草害及蜘蛛的影响... 本文运用半试验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贵州省从江县传统农业地区的糯稻和杂交稻为例,研究了传统品种和现代品种在水稻单作(R)、稻-鱼(R-F)和稻-鱼-鸭(R-F-D)3种不同稻作方式下,稻田多个物种共存对稻田生态系统主要病虫草害及蜘蛛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水稻品种而言,糯稻在3种稻作方式下的抑制杂草能力均优于杂交稻,糯稻田与杂交稻田的稻飞虱虫量、稻纵卷叶螟虫量以及蜘蛛量差异不显著,杂交稻在3种稻作方式下的抗稻瘟病能力显著高于糯稻。就稻作方式而言,R-F-D显著降低了田间杂草的发生密度,对稻田杂草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节节菜(Rotala indica)等的抑制效果达到100%,总体抑制效果显著优于其它的稻作方式;R-F-D系统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虫量较水稻单作明显减少;R-F系统的蜘蛛数量最高;R-F-D系统的抗稻瘟病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