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sychobiological Model of Volition— Implications for Mental Disorders
1
作者 Bernhard Mitterauer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2020年第2期50-69,共20页
A new psychobiological model of volitive process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etiopathology of mental disorders is proposed. The model is based on five elementary volitive processes. These are the volition to act;th... A new psychobiological model of volitive process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etiopathology of mental disorders is proposed. The model is based on five elementary volitive processes. These are the volition to act;the volition to self-instrumentalize;the volition to program intentions, the volition to generate realities;and the volition to permanent existence. Imbalances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tripartite synapses and their network may be responsible for dysfunctions of self-instrumentaliz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volition to permanent existence unconsciously works in mental disorders, but the volition to intentional programming of realities and the volition to generate realities by communication with subjects and objects in their environment are impaired. In depression, the volition to act is constrained by hyperintentional programs that are non-feasible in the environment. In mania volitive processes are totally oriented on events in the environment without any goal-directed pro-gramming. Dysfunctions of volitive processes in schizophrenia are fun-damentally caused by severe impairments of self-instrumentalization. As shown in tripartite synapses a gap between sensor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the neuronal network and the inner glial networks causes the inability of schizophrenic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other. In delusions, the destiny for communication becomes staged as pseu-do-communication. Together, the study outlines a new model of volitive processes and deduces dysfunctions responsible for communication pa-thology and abnormal reality experiences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 of volition DISORDERS of volition DEPRESSION MANIA Schizophre-nia
下载PDF
3M Volition全光10G以太网物理层解决方案
2
作者 宁宪波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4年第6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3M volition 线
下载PDF
Passive activity enhances residual control 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3
作者 Yanqing Xiao Mingming Gao +6 位作者 Zejia He Jia Zheng Hongming Bai Jia-Sheng Rao Guiyun Song Wei Song Xiaoguang L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8期2337-2347,共11页
Patients with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retain the potential for volitional muscle activity in muscles located below the spinal injury level.However,because of prolonged inactivity,initial attempts to activate these... Patients with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retain the potential for volitional muscle activity in muscles located below the spinal injury level.However,because of prolonged inactivity,initial attempts to activate these muscles may not effectively engage any of the remaining neurons in the descending pathway.A previous study unexpectedly found that a brief clinical round of passive activ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volitional muscle activation,as measured by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In this study,we further explored the effect of passive activity on surface electromyographic signals during volitional control tasks among individuals with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Eleve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mplete thoracic spinal cord injury were recruited.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data from eight major leg muscles were acquired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passive activity protocol.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assive activity led to an increased number of activated volitional muscles and an increased frequency of activation.Although the cumulative root mean square of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amplitude for volitional control of movement showed a slight increase after passive activity,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brief passive activity may enhance the ability to initiate volitional muscle activity during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tasks and underscore the potential of passive activity for improving residual motor control among patients with motor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cycle training epidur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motor training passive activity physiological state spinal cord circuit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volitional control task
下载PDF
荀子“天生人成”的性恶论与康德的“根本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迎年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6,共12页
“人之所生而有”的欲、知、辨、能等,作为“本始材朴”,既可能意味着人向善的原初禀赋,又可能指示了人趋恶的自然倾向。但若因此断定荀子既非性善论者也非性恶论者,而只能是持一种“中间状态”的性朴论者,却极易招致荀子丧失确定性和... “人之所生而有”的欲、知、辨、能等,作为“本始材朴”,既可能意味着人向善的原初禀赋,又可能指示了人趋恶的自然倾向。但若因此断定荀子既非性善论者也非性恶论者,而只能是持一种“中间状态”的性朴论者,却极易招致荀子丧失确定性和稳定性的危险。荀子的逻辑是,人生而具有某些天性,但这些天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却并不能归因于天,而只能是出于人自身的创造。若一个人无力创造,即无法“具”其“朴”“资”,那便是荀子所谓的“性恶”,康德称之为“根本恶”。至于人如何“具”,一方面,“俄而”间的“决”与“断”成为生死关头,另一方面,“长久”的“积”和“渐”又事关重大。前者涉及自由任性问题,后者必重圣王师法。以自由任性为基础,圣王师法也就跟权威专制或浪漫主义的人治遐想等清楚区别开来了,这有利于荀子思想的现代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高中生愿望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预测因子
5
作者 余习德 刘欢 +4 位作者 余学梅 林耀辉 黄子琪 邱智婷 洪弋涵 《校园心理》 2024年第3期240-245,共6页
目的 对高中生愿望进行人群划分,并分析性别、年级、上学方式、体像烦恼和社会媒体压力对高中生愿望潜在类别的预测效应。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抽取广东省与云南省共4所中学881名高中生,进行愿望指数、体像烦恼及社会媒体压力量表的测评,... 目的 对高中生愿望进行人群划分,并分析性别、年级、上学方式、体像烦恼和社会媒体压力对高中生愿望潜在类别的预测效应。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抽取广东省与云南省共4所中学881名高中生,进行愿望指数、体像烦恼及社会媒体压力量表的测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潜在剖面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高中生愿望可划分为2个类型:类别1“低外部-中内部目标”(21.9%)与类别2“中外部-高内部目标”(78.1%)。(2)性别与年龄对愿望的潜在类别具有预测效应(β=0.623,P<0.01;β=0.407,P<0.05)。(3)媒体社会压力对愿望类别具有预测效应(β=0.056,P<0.01)。结论 高中生愿望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性与群体异质性。女生、年龄越大以及感知媒体压力越大的高中生,越有可能形成类别2型愿望--“中外部-高内部目标”。两类愿望的具体特征提示,内部、外部目标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教育者可重点关注与引导两者之间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内涵、结构及其培育
6
作者 兰霞萍 程样国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89-94,共6页
课程思政能力是高校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能力。在内涵上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是育人能力与育才能力的融合统一,在结构上包括课程思政认知、课程思政情感、课程思政意志和课程思政行为等方面的能力。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育... 课程思政能力是高校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能力。在内涵上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是育人能力与育才能力的融合统一,在结构上包括课程思政认知、课程思政情感、课程思政意志和课程思政行为等方面的能力。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育需要深化教师的课程思政认知能力,实现课程思政学理化;培育教师的课程思政情感能力,实现课程思政制度化;坚定教师的课程思政意志能力,实现课程思政情境化;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行为能力,实现课程思政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融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内在机理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3
7
作者 罗生全 吴开兵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共10页
教育家精神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在价值目标、实践主体和实践内容上相互契合,以教育家精神作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逻辑,可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一方面,教育家精神内在于大学教师的心灵世界进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点明教师专... 教育家精神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在价值目标、实践主体和实践内容上相互契合,以教育家精神作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逻辑,可充分发挥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一方面,教育家精神内在于大学教师的心灵世界进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点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样态与价值追求;另一方面,教育家精神外在于大学教师的行为责任进而弘扬教师教育家精神品质,以教育家精神基因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这也即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充分厘清教育家精神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之基础上,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澄明教育家精神融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理,诠解其中蕴含的理论认知逻辑、情感共鸣逻辑、意志保障逻辑和实践养成逻辑,并通过强化理性认知、把好教育家精神融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着力方向,培植情感内化、提升教育家精神融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自觉,锤炼意志品质、确保教育家精神融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常态长效,注重实践养成、夯实教育家精神融入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支持,从而促使大学教师成长为培养时代新人的大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可控、意愿与情态述补结构的解读
8
作者 李贞亮 彭利贞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4,共6页
情态述补结构“V得/不C”是汉语中的一种多义情态表达式,文章从语义-语用接口的角度,发现事件的[可控]和[意愿]两种特征都会对其情态类型的解读产生影响。[可控]是语义特征,对“V得/不C”的情态解读起到基础性作用,表现在:[+可控]会产... 情态述补结构“V得/不C”是汉语中的一种多义情态表达式,文章从语义-语用接口的角度,发现事件的[可控]和[意愿]两种特征都会对其情态类型的解读产生影响。[可控]是语义特征,对“V得/不C”的情态解读起到基础性作用,表现在:[+可控]会产生动力情态解读,[-可控]会产生认识情态解读。而[意愿]是在[可控]之上的语用特征,会改变[可控]对“V得/不C”情态解读的作用,表现在:[-可控]的事件如果具有[+意愿]特征,“V得/不C”就会反转为表达动力情态;[+可控]的事件如果具有[-意愿]特征,“V得/不C”就会反转为表达认识情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 -
下载PDF
环境限制中的生涯发展:工作心理理论模型的检验和拓展
9
作者 王丹妮 侯志瑾 +3 位作者 张蕊 朱佳佳 贾音 郭小鸾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0-997,共8页
个体的生涯发展总是受到环境限制的影响,但传统生涯理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它们假定人们有足够的资源、机会和选择自由。工作心理理论则强调环境限制的作用,并关注能帮助人们克服其消极影响的调节因素。本研究对工作心理理论的多重中介... 个体的生涯发展总是受到环境限制的影响,但传统生涯理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它们假定人们有足够的资源、机会和选择自由。工作心理理论则强调环境限制的作用,并关注能帮助人们克服其消极影响的调节因素。本研究对工作心理理论的多重中介假设进行了检验,并探讨自我控制对环境限制的缓冲作用。研究结果支持了多重中介模型,但没有验证自我控制对环境限制的缓冲作用,相反,环境限制较低的个体更能受益于自我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韩国语连接词尾■的用法再考
10
作者 孙煜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4期86-97,共12页
韩国语的■作为一个复合型连接词尾,兼具■和■的特点。但是在其语法化的过程中,■已不能单纯地被看作■的缩略语。本文将■看作一个独立的连接词尾,对其前句和后句的多种语义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各种语义关系下前句主语的有生性及意... 韩国语的■作为一个复合型连接词尾,兼具■和■的特点。但是在其语法化的过程中,■已不能单纯地被看作■的缩略语。本文将■看作一个独立的连接词尾,对其前句和后句的多种语义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各种语义关系下前句主语的有生性及意志性、前句的谓语进行了考察。最后本文还通过语料库的数据证实了当前句主语是无生名词或无意志的有生名词时,比起■,更倾向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从意愿强度到亲涉表达:“宁愿、宁可、只好”的异同研究
11
作者 岳世敏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6,共11页
本文对意愿类副词“宁愿、宁可、只好”进行比较研究,借助亲涉范畴讨论它们在句法表现上的异同,同时说明意愿强度对亲涉编码的影响作用。我们先探讨了这组意愿类副词在意愿强度上的差异,得到“宁愿>宁可只好”的意愿强度等级序列;进... 本文对意愿类副词“宁愿、宁可、只好”进行比较研究,借助亲涉范畴讨论它们在句法表现上的异同,同时说明意愿强度对亲涉编码的影响作用。我们先探讨了这组意愿类副词在意愿强度上的差异,得到“宁愿>宁可只好”的意愿强度等级序列;进而考察了强意愿副词“宁愿”和弱意愿副词“只好”的不对称句法分布,发现二者在人称、句类的分布上以及与估知类标记词的共现上都存在差异,由此说明了它们在亲涉编码上的不同,即前者可以编码亲涉意义,而后者则不能编码亲涉意义。我们还继续对比了强意愿副词“宁愿、宁可”的句法分布差异,揭示了不同意愿强度所带来的亲涉程度差异。总之,结合亲涉范畴,我们可以对这几个副词的句法分布异同做出统一的解释,还可以进一步说明汉语中意愿性与亲涉性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精神病人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邵阳 蔡伟雄 +4 位作者 汤涛 黄富银 吴家声 张钦廷 汪建君 《中国司法鉴定》 2004年第4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更科学、客观地评定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方法。方法对239例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案件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对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评定有重要影响的判别因子。结果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的判别因子稍有差异,但与责任... 目的探讨更科学、客观地评定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方法。方法对239例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案件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对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评定有重要影响的判别因子。结果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的判别因子稍有差异,但与责任能力三者之间高度相关;精神科诊断、作案现实动机、作案对象选择性、作案后逃避责任、生活自理能力损害、现实检验能力损害为辨认能力的判别因子;精神科诊断、作案现实动机、作案前先兆、作案对象选择性、作案后逃避责任、工作学习能力的损害、自知力损害、现实检验能力损害、自我控制能力损害为控制能力的判别因子;建立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判别方程经组内、组外考核有较高的正确率。结论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判定的多元方程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有助于提高鉴定结论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基于肌电信号的人体下肢运动意图映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妍辰 孙洁 +2 位作者 汪晓铭 黎林荣 喻洪流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8-136,170,共10页
智能下肢假肢与下肢外骨骼是肢体功能障碍者恢复日常运动的重要手段。基于肌电信号的直接意图控制是其自适应、自主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此问题,阐述了基于肌电信号的人体下肢运动意图映射研究进展,包括比例肌电法、肌骨模型法和人... 智能下肢假肢与下肢外骨骼是肢体功能障碍者恢复日常运动的重要手段。基于肌电信号的直接意图控制是其自适应、自主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此问题,阐述了基于肌电信号的人体下肢运动意图映射研究进展,包括比例肌电法、肌骨模型法和人工智能算法,讨论了基于肌电信号的人体运动意图映射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对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简析窦娥的“冤”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会明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5-48,共4页
社会政治体制的压力和身处封建社会道德准则之中的无所适从,是造成窦娥这一弱女子悲剧的根本原因。正是这种小人物的悲剧,激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
关键词
下载PDF
论立法意志及其保障——兼及《立法法》的“人民意志”条款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53,共5页
立法法 ,因其特定的立法宗旨和目的而成为我国基本法中的基本法。其意义如此重大 ,自然引来人们诸多挑剔的目光 ,即将施行的立法法真的已尽完美了吗 ?本文认为 ,立法法对其立法意志的关注尚嫌不足 ,一方面 ,功利性的立法动因冲淡了立法... 立法法 ,因其特定的立法宗旨和目的而成为我国基本法中的基本法。其意义如此重大 ,自然引来人们诸多挑剔的目光 ,即将施行的立法法真的已尽完美了吗 ?本文认为 ,立法法对其立法意志的关注尚嫌不足 ,一方面 ,功利性的立法动因冲淡了立法的人民意志性 ,另一方面 ,立法中立的良性机制又难以真正确立。而立法的人民意志性无疑是一切法的精神支柱和生命之源 ,它将成为立法法所追寻的根本价值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藏族大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及其相关因素调查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忠雄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68-70,共3页
藏族学生数学教育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好多致力于民族教育事业的教育专家对中学藏族学生的数学教育及学习心理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案,但对藏族大学生的数学学习未做过调查,... 藏族学生数学教育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好多致力于民族教育事业的教育专家对中学藏族学生的数学教育及学习心理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方案,但对藏族大学生的数学学习未做过调查,尤其是藏汉双语数学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数学学习及心理未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为了提高藏族地区的数学教学质量,提高藏民族的整体科技文化水平,通过对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藏汉双语理科教育系的藏汉双语数学教育专业八个年级的153名学生逐年进行问卷调查,总结提出了六条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哲学化的血性意识——评D·H·劳伦斯的文艺思想
17
作者 朱谷强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47-49,共3页
劳伦斯的作品流淌的是激情,推崇的是人的本性。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探索他的文艺思想与血性意识的渊源,从而揭示血性意识的本质。
关键词 D·H·
下载PDF
人-机-环境共融的智能假肢膝关节研究进展
18
作者 汪晓铭 黎林荣 +4 位作者 陈长龙 孙洁 张哲文 孟巧玲 喻洪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6-501,共16页
智能假肢膝关节作为下肢假肢中最重要的部件,是一种人-机-环境高度共融的复杂系统,解决此共融系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实现假肢穿戴者步态自然柔顺的必要条件。以仿生设计、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这3个主要研究方向为切入点,综述智能假肢膝... 智能假肢膝关节作为下肢假肢中最重要的部件,是一种人-机-环境高度共融的复杂系统,解决此共融系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实现假肢穿戴者步态自然柔顺的必要条件。以仿生设计、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这3个主要研究方向为切入点,综述智能假肢膝关节的研究进展。仿生设计的重点在于如何通过仿生结构与驱动设计,使假肢关节拟合人体关节驱动/阻尼代偿机制;智能感知聚焦于如何建立人-机-环境交互通道,实现人体运动意图识别与人机协同任务中的混合决策;智能控制主要关注如何在动态环境中调整假肢运动或驱动策略,使假肢更接近于人体正常的步态特征。最后,探讨智能假肢膝关节在人-机-环境共融研究中的发展方向与挑战,其中研究重点包括主被动混合代偿驱动、人体自主使能控制以及人-机-环境双闭环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仿 使
下载PDF
声乐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歌唱心理的培养
19
作者 杨光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5-37,共3页
重视歌唱心理在演唱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学生在注意、意志、记忆、想象、情感、思维、表演几个歌唱心理方面的培养,因势利导地采取科学方法加以引导,尽可能正确、规范、完善地去表现声乐艺术。
关键词
下载PDF
论自首的构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小飞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35-37,共3页
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准自首、特殊自首是有法律依据和法理基础的。一般自首以自动投案与如实供述罪行为要件,而不应包括"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自动投案也不必"出于自由意志"。刑法第67条第2款的规定从哲学与逻辑上... 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准自首、特殊自首是有法律依据和法理基础的。一般自首以自动投案与如实供述罪行为要件,而不应包括"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自动投案也不必"出于自由意志"。刑法第67条第2款的规定从哲学与逻辑上看不应理解为特殊自首,而应是准自首,准自首的"其它罪行"从定罪量刑角度分析宜为异种罪行。特殊自首是独立的自首类型,主要规定在刑法分则或附属刑法中,以特定的犯罪和特定时间段行为为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