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ilience Techniques due to Cascading Water Effects in Informally Urbanised Hilly Terrains:A Case of Makongo and Goba-Dar es Salaam,Tanzania
1
作者 Ombeni Swai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22年第8期393-412,共20页
The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in Dar es Salaam’s Makongo and Goba neighbourhoods using an exploratory method covering 200 questionnaires,100 for Goba and 100 for Makongo respectively.There were two significant issues ... The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in Dar es Salaam’s Makongo and Goba neighbourhoods using an exploratory method covering 200 questionnaires,100 for Goba and 100 for Makongo respectively.There were two significant issues observed:To begin,data from 2003 to 2017 reveal a large increase in urbanisation in both locations.Furthermore,urbanisation led to an increase in hard surface areas,which,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contributed to an increase in surface runoff,which had detrimental consequences for hilly residential settlements,resulting in downstream floods,building destruction,and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ies.Few residents were aware of water harvesting methods as a technique to deal with surface runoff,but they were not aware that they might be used to harvest water for future use.Policy to harvest,retain and use rainwater is recommended,whereby each plot owner should contain water from his/her plot by harvesting,collecting and retaining it for home use such as farming,fish ponds and other u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isation floods surface runoff hilly terrain water harvest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Power Outputs of a Wind Turbine Sited over Continuous Hilly Terrain
2
作者 ZHOU Tianyi TAN Jianfeng +2 位作者 CAI Jiangang SHI Ruipeng XIA Yunso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0年第1期120-128,共9页
The location of wind turbines on a continuous hilly terrain has an influence on its power outputs.A CFDbased approach i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ex aerodynamic interference between two wind turbines and the ... The location of wind turbines on a continuous hilly terrain has an influence on its power outputs.A CFDbased approach i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ex aerodynamic interference between two wind turbines and the hilly terrain.In this approach,a new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hilly terrain i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its viscous effect,and a wind shear is modelled through logarithmic function.They are coupled into the aerodynamics of wind turbine based on“FLUENT”software.Then we apply the proposed method to the NREL Phase VI wind turbines and compare with an experiment in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ABL)wind tunnel to validate its accuracy.The simulation also investigates the power outputs of wind turbines on the flat ground and the continuous hilly terrain by changing the location of the wind turbine related to the hilly terrain and the shape of the 1st hil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ind turbine located on the top of the 2nd hill has the maximum power;and that when the wind turbine is located on the downstream of the hill,the stall zone should be avoided,and the power of the wind turbine located on the side of the hil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wind turbine located on the front and rear of the hilly ter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characteristics wind shear function NREL wind turbine continuous hilly terrain simulation analysis
下载PDF
上游山脉对风力机尾流和功率影响的模拟研究
3
作者 张子瑜 黄鹏 曹曙阳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9,共13页
更好地了解山地上风力机尾流和功率特性有助于山地风电场的布局设计。本研究采用高精度的大涡模拟(large-eddy simulation, LES)研究了上游山脉对下游山脉顶部风力机的尾流和功率性能的影响。在基于伪谱法的LES框架中,本文分别使用了滤... 更好地了解山地上风力机尾流和功率特性有助于山地风电场的布局设计。本研究采用高精度的大涡模拟(large-eddy simulation, LES)研究了上游山脉对下游山脉顶部风力机的尾流和功率性能的影响。在基于伪谱法的LES框架中,本文分别使用了滤波致动盘模型和浸入边界法模拟风力机和山脉对气流的作用。研究表明,LES结果与实验测量的速度和湍动能吻合很好,对湍动能的预测优于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eynolds average Navier-Stokes, RANS)方法。在山脉风力机尾流的模拟中,研究发现风力机尾迹中心轨迹在山顶下风处向下偏转。与孤立山地相比,双峰型山地的尾流恢复速度更快,其恢复速率随着山脉间距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对于有山脉情况,尽管由于气流的加速效应,高斯分布与尾流速度亏损分布在尾流下边缘存在差异,但高斯曲线仍然适用于近似风力机尾流的速度亏损。此外,因为上游山脉尾迹会扩散且到达下游山脉迎风面时会被抬升,所以当山脉间距达到一定距离时,风轮会完全浸没在上游山脉尾迹中,导致风力机功率性能受到上游山脉的不利影响,随着山脉间距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本研究加深了对山地风力机尾流特性和功率性能的认识,对山区风电场的布局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山地轨道电动运输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薛天茂 《机电技术》 2024年第4期48-51,110,共5页
为满足丘陵山地货物运输需求,研发了一种以锂电池为动力源,由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山地轨道电动运输机。通过对运输机爬坡的受力分析,从而对无刷直流电机与电池进行选型;设计和制作了运输机驱动机构、齿轮变速箱、制动系统、控制系统等关... 为满足丘陵山地货物运输需求,研发了一种以锂电池为动力源,由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山地轨道电动运输机。通过对运输机爬坡的受力分析,从而对无刷直流电机与电池进行选型;设计和制作了运输机驱动机构、齿轮变速箱、制动系统、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完成了运输机的样机试制及试验。所研制的运输机在爬坡角度为45°,装载质量为200kg时,其上坡速度为0.42 m/s。试验结果表明:该样机的运行速度、爬坡性能、安全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可满足丘陵山地果园、茶园等复杂地形的运输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复杂地形上的风场内插方法 被引量:21
5
作者 余琦 刘原中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3-218,共6页
针对复杂地形风场的诊断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起伏地形的权重内插方法。通过引入一个表示地形起伏变化程度的因子 ,构造了一种新的权重函数。通过与只考虑距离因素的反平方内插方法的比较发现 ,在起伏地形条件下 ,采用这种新权重函数 ... 针对复杂地形风场的诊断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起伏地形的权重内插方法。通过引入一个表示地形起伏变化程度的因子 ,构造了一种新的权重函数。通过与只考虑距离因素的反平方内插方法的比较发现 ,在起伏地形条件下 ,采用这种新权重函数 ,可以有效地排除那些可能对计算结果产生干扰的观测点。用新权重函数计算得到的风场无论是风速还是风向都比反平方内插风场更接近实测风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丘陵山区林下食用菌栽植基地专用运输机械设计
6
作者 刘芳 黄玉芳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8期92-97,共6页
贵州省地势较为复杂,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基地分布分散,宜机化道路环境较差,无论是菌棒、营养袋运输还是其他物资运输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作业成本高。研究设计了一种丘陵地区林下食用菌栽培基地专用运输机,采用无线遥控技术实现无人操作... 贵州省地势较为复杂,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基地分布分散,宜机化道路环境较差,无论是菌棒、营养袋运输还是其他物资运输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作业成本高。研究设计了一种丘陵地区林下食用菌栽培基地专用运输机,采用无线遥控技术实现无人操作,高通过性底盘保证满足作业要求,新能源技术绿色环保,可解决林下食用菌种植的运输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复杂重丘区三维重构技术研究
7
作者 卫泽柱 董斌 +1 位作者 张杰胜 丁圣文 《安徽地质》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两种方法,分析复杂重丘区地形条件下三维重构技术应用的可实施性,将地面三维激光点云与密集匹配点云配准融合得到完整的复杂重丘区三维点云模型,在生产传统平立剖图件的基础上,以三维点云和实... 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两种方法,分析复杂重丘区地形条件下三维重构技术应用的可实施性,将地面三维激光点云与密集匹配点云配准融合得到完整的复杂重丘区三维点云模型,在生产传统平立剖图件的基础上,以三维点云和实景三维模型的形式对复杂重丘区进行数字化建档,为复杂地形测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丘陵山地小型履带式动力底盘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蔡羽晨 高巧明 +3 位作者 罗悦洋 糜泽荣 李宗鹏 吕攀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5-24,共10页
针对广西丘陵山地经济作物种植区非结构化的地形以及多种作物种类多的复杂生长环境,设计了一款具有高灵活性、可以适应丘陵山地地形的小型履带式动力底盘。以履带式底盘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履带式底盘机器人坡面行走模型,研究其在爬坡时... 针对广西丘陵山地经济作物种植区非结构化的地形以及多种作物种类多的复杂生长环境,设计了一款具有高灵活性、可以适应丘陵山地地形的小型履带式动力底盘。以履带式底盘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履带式底盘机器人坡面行走模型,研究其在爬坡时的稳定性与通过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履带式底盘设计方案与参数选取。基于ANSYS Workbench对机架进行受力分析,机架最大位移变形量为0.0948 mm,最大等效应力为35.611 MPa,满足强度使用要求。利用RecurDyn动力学仿真软件对履带式底盘进行虚拟建模,分析其在爬坡、转向过程中的质心与扭矩变化情况,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履带式底盘机器人在水泥平地直线行驶速度为6.11 km/h,最小转弯半径为403.0 mm,草地最大爬坡角度为38°,最大越障高度为170 mm,作业期间,履带式底盘运行平稳。本文设计的履带式底盘的各项参数能够满足整机设计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爬坡越障性能,作业指标达到了相关标准要求,研究成果可为丘陵山地履带式底盘的设计与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URDYN
下载PDF
山地风加速效应的计算模型 被引量:15
9
作者 魏奇科 李正良 孙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4-58,73,共6页
以往对山地风加速效应的研究及发达国家最新规范中关于山地风加速效应的计算模型往往采用指数律模型,并且只考虑了较缓的山坡,各模型中系数取值差异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6.2平台,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 以往对山地风加速效应的研究及发达国家最新规范中关于山地风加速效应的计算模型往往采用指数律模型,并且只考虑了较缓的山坡,各模型中系数取值差异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6.2平台,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坡度、高度和地貌情况下的山地风加速效应进行计算,分析了山体坡度、山体高度及地貌对山地风加速效应的影响,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山地平均风加速效应的对数律计算模型,拟合了模型中各参数的取值,把适用范围扩大到了较陡的山坡,并将文中模型计算结果与现有模型及规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数律计算模型比指数律计算模型能更精确地描述山地近地风的加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丘陵地形果园多功能电动作业平台设计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涛 吴柏强 +2 位作者 李晓晓 黄波 冉光泽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158-164,169,共8页
为解决丘陵地形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大型农机无法适应丘陵地形作业等问题,设计了多功能微型电动自动驾驶作业平台。按照双车头、无驾驶室设计理念,传动机构采用双电机驱动,行驶机构采用三角履带轮,转向机构采用四轮同向转向机构与差速转... 为解决丘陵地形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大型农机无法适应丘陵地形作业等问题,设计了多功能微型电动自动驾驶作业平台。按照双车头、无驾驶室设计理念,传动机构采用双电机驱动,行驶机构采用三角履带轮,转向机构采用四轮同向转向机构与差速转向控制系统,以便作业平台能够斜向行驶,以满足丘陵地形狭窄场景作业要求。建立了1∶5样机模型,据此对作业平台跨越壕沟能力与翻越垂直障碍能力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样机模型应对复杂地形能力较强,最大跨越壕沟宽度为4 cm,翻越垂直障碍高度为5 cm,最小转弯半径为20 cm,基本能够适应壕沟、坡道等场景。由此可知,本研究设计的作业平台技术方案可行,能够满足丘陵地形果园用户的实际需求。同时,采用理论计算、仿真分析、模型验证的产品开发过程,为节省农机新产品研发成本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ully erosion over rolling hilly black soil areas of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刚 伍永秋 +3 位作者 刘宝元 张永光 游智敏 于章涛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9年第3期309-320,共12页
In this study,short-term gully retreat was monitored from the active gullies selected in representative black soil area,using 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With the suppor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 In this study,short-term gully retreat was monitored from the active gullies selected in representative black soil area,using 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With the suppor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multi-temporal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DEM) were constructed from the data collected by GPS and used for further analysi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ulti-temporal DEM,we discussed the erosion-de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within gully and a developing model for black soil gully area of Northeast China was proposed.The results are:(1) The analysis of the monitored gully data in 2004 indicated that the retreat of gully head reached more than 10 m,gully area extended 170-400 m2,net gully eroded volume 220-320 m3,and gully erosion modulus 2200-4800 t?km?2?a?1.(2) Compared with the mature gully the initial gully grows rapidly,and its erosion parameters are relatively large.The erosion parameters have not only to do with flow energy,but also with the growth phase.(3) There are significant seasonal differences in gully erosion parameters.The extension of gully area and width dominates in winter and spring without marked net erosion while changes mainly occur in gully head and net erosion in rainy season.(4) It is remarkable for freeze-thaw erosion in the black soil area of NE China.The gully wall of SG2 extended 0.45 m under freeze-thaw effect in 2004,and the distance of gully head retreated maximally 6.4 m.(5) Due to freeze-thaw action and snowmelt,gully is primarily in the interior adjustment process in winter and early spring.There are much more depositions compared with that during rainy season,which can almost happen throughout the gully,while erosion mostly occurs near head,esp.for gullies having a relatively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On the other hand,the process of energy exchange with exterior dominates in rainy season.It is considered that this cyclic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gully growth in high latitude or/and high attitude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ling hilly black soil areas gully erosion digital terrain mode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下载PDF
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小流域土地规划和利用
12
作者 赵楠 高晓丽 +2 位作者 赵世昌 黄嘉羽 范雅君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3年第2期40-44,共5页
为实现小流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以晋西南王家沟小流域为典型黄土丘陵区,借助GIS技术构建了流域土地栅格属性数据库,利用加权和叠加相结合的算法实施了区域土地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王家沟小流域的土地利用差异性较大,高度宜农、高... 为实现小流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以晋西南王家沟小流域为典型黄土丘陵区,借助GIS技术构建了流域土地栅格属性数据库,利用加权和叠加相结合的算法实施了区域土地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王家沟小流域的土地利用差异性较大,高度宜农、高度宜林和高度宜牧的土地面积分别占小流域总面积的11.11%、70.04%和95.30%;对宜农地、宜林地、宜牧地较差的区域可经过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营造水土保持林、种植灌木和土地改良等措施后进行规划使用。研究结果对小流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多起伏湿气集输管线工艺计算方法优选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玉浩 曹学文 +2 位作者 梁法春 张俊 赵文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4-118,共5页
多起伏低持液率天然气集输管线的工艺计算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已有的多种计算方法各有其局限性。为此,需要筛选出适用的计算方法准确预测多起伏湿气集输管线的积液和压降,为管线的高效运行和清管方案制订等提供依据。在考虑了热... 多起伏低持液率天然气集输管线的工艺计算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已有的多种计算方法各有其局限性。为此,需要筛选出适用的计算方法准确预测多起伏湿气集输管线的积液和压降,为管线的高效运行和清管方案制订等提供依据。在考虑了热物性参数变化以及天然气多组分相平衡的基础上,采用C语言编制了5种常见工艺计算相关式或模型的计算程序,分别模拟了普光气田P201站至集气末站集输管线的多种运行工况,并与现场生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向上倾斜管段采用Beggs&Brill相关式、水平管段采用Eaton相关式、向下倾斜管段采用Xiao&Brill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多起伏低持液率管线中的积液量;Eaton相关式、DuklerⅡ相关式以及Mukherjee&Brill相关式预测的压降值偏小,而由Eaton-Flanigan相关式、DuklerⅡ-Flanigan相关式及Xiao&Brill模型计算得到的压降值偏大;Flanigan相关式过高地估计了低持液率管线中的高程压降损失;由Beggs&Brill相关式计算得到的压降精度较高,对此类管线的初步设计及运行模拟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线
下载PDF
基于“三生”功能协调的山地丘陵区土地综合整治分区——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婷 杨朝现 +2 位作者 杨璇 信桂新 魏朝富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4-547,共14页
为科学划分山地丘陵区土地综合整治类型区,实现分区域、差别化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生”功能综合指数测算与“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 为科学划分山地丘陵区土地综合整治类型区,实现分区域、差别化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生”功能综合指数测算与“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分区,探究研究区土地综合整治差别化策略。结果表明:研究区“三生”功能综合指数空间差异性特征显著,总体呈北高南低的带状分布趋势,高-高型、低-低型、随机型占比分别为34.53%、38.32%、26.01%。“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55,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呈现总体协调状态,其中协调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6.29%,失调区域占43.71%。基于研究区“三生”功能综合指数及其耦合协调测度结果,将研究区土地综合整治类型划分为重点整治、选择整治、保护整治、不宜整治4种类型,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9.84%、14.24%、22.68%、23.24%。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形差异化特征设计土地综合整治策略。“三生”功能综合指数与耦合协调度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指导土地综合整治分区,以地形条件为出发点制定差别化整治策略能够明确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目标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典型山地地形竖向风速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5
作者 楼文娟 梁洪超 +2 位作者 李正昊 章李刚 卞荣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1-797,共7页
采用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典型山地地形竖向风速的大小与分布。在风洞中模拟B类地貌边界层流场,采用眼镜蛇风速测量仪,测定了具有一定山脉长度的典型陡坡单山迎风坡竖向风速剖面,获得了离地10m高处竖向风速分布。对照试... 采用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典型山地地形竖向风速的大小与分布。在风洞中模拟B类地貌边界层流场,采用眼镜蛇风速测量仪,测定了具有一定山脉长度的典型陡坡单山迎风坡竖向风速剖面,获得了离地10m高处竖向风速分布。对照试验结果对典型山地地形进行CFD模拟,研究了不同山体高度、山体坡度、山脉长度以及顺山脉(0°)和垂直山脉(90°)风向角下竖向风速的分布规律。通过上述研究发现:CFD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竖向风速在迎风坡离地10m高度处可达来流顺风向风速的60%;最大竖向风速出现在迎风坡2/3山高以上的区域;垂直山脉风向角下,迎风坡与山顶的最大竖向风速均随山脉长度递增;顺山脉风向角下,迎风坡最大竖向风速随山脉长度递减,山顶最大竖向风速受山脉长度变化影响较小。研究认为:在1/3山高以上的迎风坡位置应当考虑竖向风速,且在山高与山底直径之比大于1∶5时,需要考虑山顶位置的竖向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线
下载PDF
山丘地形对浅埋7.0 m采高综采面矿压显现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邸帅 王继仁 +2 位作者 李冬辉 戚旭鹏 王延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4-169,共6页
为分析山丘地形对浅埋煤层大采高综采面矿压显现的影响,以上湾煤矿12205综采面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方法,研究综采面过平直与山丘地形下矿压显现的异同。通过应力传递力学模型确定山丘坡度、高度为矿压显现主要影响因... 为分析山丘地形对浅埋煤层大采高综采面矿压显现的影响,以上湾煤矿12205综采面为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方法,研究综采面过平直与山丘地形下矿压显现的异同。通过应力传递力学模型确定山丘坡度、高度为矿压显现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利用数值模拟分析坡度、高度对矿压显现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平直地形相比,工作面经过山丘地形时支承压力峰值、峰值点位置和影响范围均增加,大于30°的山丘坡度或大于30 m的高度,可能引起强烈的矿压显现;同时现场实测表明在山丘地形下(坡度45°,高度50 m)矿压显现较为强烈,证明了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 m
下载PDF
山地风场中圆形截面超高层建筑风荷载谱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毅 李正良 +2 位作者 黄汉杰 陈朝晖 魏奇科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30,共7页
为了研究山地风场中超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和风振响应特性,必须了解复杂湍流变化对建筑风荷载的影响。在风洞中模拟了4种湍流度,通过3个不同高宽比圆形截面超高层建筑模型,考察了来流湍流度、建筑高宽比、层高度等因素对顺风向和横风向风... 为了研究山地风场中超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和风振响应特性,必须了解复杂湍流变化对建筑风荷载的影响。在风洞中模拟了4种湍流度,通过3个不同高宽比圆形截面超高层建筑模型,考察了来流湍流度、建筑高宽比、层高度等因素对顺风向和横风向风荷载功率谱影响规律。针对2个方向风荷载功率谱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荷载谱模型进行了参数拟合,再以湍流度、建筑高宽比为基本变量对荷载谱模型参数进行二次拟合,初步建立了复杂山地圆形截面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功率谱的数学模型。最后给出一个实例,通过具体山地风速和湍流度剖面,根据提出的建筑风荷载功率谱数学模型,比较了山地和平地圆形截面超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川东北方山丘陵地貌区水资源保护措施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秋艳 张凤秋 +1 位作者 吴强建中 罗培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8-52,共5页
以方山为地貌特色的川东北低山丘陵区水资源严重缺乏。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土地设施建设利用方式和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四川达州千口岭方山水资源缺乏原因进行剖析,探讨水资源保护措施,对保水措施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 以方山为地貌特色的川东北低山丘陵区水资源严重缺乏。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候、土地设施建设利用方式和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四川达州千口岭方山水资源缺乏原因进行剖析,探讨水资源保护措施,对保水措施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千口岭以厚层或巨厚层砂岩为主的地层条件、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较发育的构造背景及方山"顶平、坡陡、麓缓"的地貌特性,使得水资源极易流失;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副高控制,易形成伏旱和春旱;土地利用方式、耕作制度和水利设施历史遗留原因使得水资源利用效益低下;适宜于方山区"Ω"形槽谷、垭口和平缓地形区的3种小型水利工程措施,是解决方山区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研究结果可为解决同类地区缺水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
下载PDF
基于Floyd和改进遗传算法的丘陵地区农田遍历路径规划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龙港 刘婷 卢劲竹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4期45-57,共13页
[目的/意义]本研究针对丘陵地区的农田环境下农业机器人遍历多个田块的遍历路径问题,提出了一种Floyd算法与改进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遍历路径规划方法。[方法]首先建立田块间的连通关系以及路网图;然后利用Floyd算法获得任意两个田块间覆... [目的/意义]本研究针对丘陵地区的农田环境下农业机器人遍历多个田块的遍历路径问题,提出了一种Floyd算法与改进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遍历路径规划方法。[方法]首先建立田块间的连通关系以及路网图;然后利用Floyd算法获得任意两个田块间覆盖路径端点距离,再将该距离代价作为变量带入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终得到优化后的田块遍历顺序以及每个田块的进出口分布。[结果和讨论]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遗传算法相比,本研究提出的改进遗传算法平均最短路径缩短13.8%,算法收敛迭代次数更少,并表现出较好的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利用真实的农田数据和田间作业参数进行仿真试验,通过本研究方法得到的田块遍历顺序和进出口的排布能够有效地减少转移路径的长度和路径的重复率。[结论]本研究在农机多田块遍历路径规划上的优越性和可行性,算法输出的轨迹坐标能为农机驾驶员或无人农机在大面积作业时提供路径参考。本研究可为农业机器人遍历路径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YD
下载PDF
丘陵山区农用仿形行走动态调平底盘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1
20
作者 刘平义 王春燕 +3 位作者 李海涛 张蒙蒙 魏文军 张绍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4-81,共8页
针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通过性差、车身难以保持水平、机械化薄弱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丘陵山区农用仿形行走动态调平底盘。底盘4组调平悬架的悬臂夹角可精确调节,不仅能在崎岖地面上实现全时多轮驱动、多自由度仿形行走,而且通过悬架悬臂夹... 针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通过性差、车身难以保持水平、机械化薄弱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丘陵山区农用仿形行走动态调平底盘。底盘4组调平悬架的悬臂夹角可精确调节,不仅能在崎岖地面上实现全时多轮驱动、多自由度仿形行走,而且通过悬架悬臂夹角调节实现车体调平控制,同时解决丘陵山区农用动力底盘行走、作业的两大难题。底盘在仿形行走过程中,倾角传感器实时测量车身倾斜角度,并计算出各悬架悬臂夹角瞬时调节量,精确调整各悬架悬臂夹角实现底盘动态补偿调平。参照中小型东方红500型农用拖拉机设计底盘样机,建立虚拟样机三维模型,并导入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中进行仿真分析,底盘在多自由度仿形行走过程中,可在0.5°精度范围内实现动态调平。研制小比例样车,通过土槽试验验证底盘在多自由度仿形行走过程中,可在1°精度范围内实现动态调平。仿真、土槽与自然地面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为丘陵山区农用仿形行走动态调平底盘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 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