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2+)/Mn^(2+)活化亚硫酸盐降解盐酸土霉素的机理研究
1
作者 贾艳萍 阴东旭 +2 位作者 徐静仪 张海丰 张兰河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658,共12页
盐酸土霉素常被用于治疗畜禽疾病,但是它不能被畜禽完全代谢,残留的盐酸土霉素进入水体危害水环境的健康。铁锰作为常见的过渡金属,通常以二价态活化亚硫酸盐来降解有机污染物,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但是单独的二价铁与二价锰氧化还... 盐酸土霉素常被用于治疗畜禽疾病,但是它不能被畜禽完全代谢,残留的盐酸土霉素进入水体危害水环境的健康。铁锰作为常见的过渡金属,通常以二价态活化亚硫酸盐来降解有机污染物,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但是单独的二价铁与二价锰氧化还原电势低,活化亚硫酸盐效果较差。本研究采用Fe^(2+)/Mn^(2+)共活化Na_(2)SO_(3)降解水中的盐酸土霉素,考察药剂用量、pH、溶解氧、氯离子、碳酸根及腐殖酸对Fe^(2+)/Mn^(2+)/Na_(2)SO_(3)体系降解盐酸土霉素的影响;通过焦磷酸盐实验、自由基淬灭实验和EPR实验分析Fe^(2+)/Mn^(2+)/Na_(2)SO_(3)体系中的活性物种;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识别盐酸土霉素的官能团及其降解中间产物的变化,推断盐酸土霉素的降解途径。结果表明:当Fe^(2+)/Mn^(2+)/Na_(2)SO_(3)浓度比为1∶4∶20(浓度分别为0.1、0.4和2 mmol/L)时,在反应45 min、pH为9.0条件下,盐酸土霉素的去除率和矿化率最高,分别达到94%和49%。随着溶解氧从9 mg/L下降至1.89 mg/L,盐酸土霉素去除率从94%下降至17%;氯离子、腐殖酸和碳酸根均对盐酸土霉素的降解产生抑制作用。Mn(Ⅲ)和SO_(4)·^(-)是降解盐酸土霉素的主要活性氧化剂,盐酸土霉素的降解经过电子转移、开环与酰基化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mn^(2+)/Na_(2)SO_(3)体系 盐酸土霉素 活化 自由基 氧化
下载PDF
孔隙和α-Al(Fe/Mn)Si相对高压压铸Al-7Si-0.2Mg合金塑性的影响
2
作者 杨雨童 黄诗尧 +4 位作者 郑江 杨莉 程晓农 陈睿凯 韩维建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78-391,共14页
采用高压压铸工艺制备两批次不同尺寸的Al-7Si-0.2Mg(质量分数,%)合金,获得显微组织和孔隙非均匀分布的薄壁铸件,并对比研究孔隙和显微组织对铸态合金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铸件和不同位置样品的伸长率有较大波动(9.7%~17.9%)。当... 采用高压压铸工艺制备两批次不同尺寸的Al-7Si-0.2Mg(质量分数,%)合金,获得显微组织和孔隙非均匀分布的薄壁铸件,并对比研究孔隙和显微组织对铸态合金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铸件和不同位置样品的伸长率有较大波动(9.7%~17.9%)。当合金存在大面积孔隙时,有效承载面积减小导致由孔隙产生的应力集中使合金伸长率显著降低。当合金只存在小面积孔隙时,塑性变形过程中合金中的α-Al(Fe/Mn)Si相先于共晶硅相发生脆性断裂,α-Al(Fe/Mn)Si相的数量密度对伸长率的波动起主导作用,具有高数量密度α-Al(Fe/Mn)Si相试样的伸长率显著降低。此外,局部较高的冷却速率导致铸件α-Al(Fe/Mn)Si相数量密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压铸 Al-7Si-0.2Mg合金 孔隙 α-Al(Fe/mn)Si相 塑性
下载PDF
Constructing fast mass-transfer channels with efficient catalytic ozonation activity in 2D manganese dioxide membranes by intercalating Fe/Mn bimetallic MOF
3
作者 Dandan Zhou Shilong Li +4 位作者 Luyi Chai Jian Lu Tianxiang Yu Yuqing Sun Wenheng Ji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272-286,共15页
Two-dimensional(2D)catalytic ozonation membranes are promis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micropollutants in wastewater due to simultaneous ozone-catalyzed degradation and membrane filtration processes.However,it remains ch... Two-dimensional(2D)catalytic ozonation membranes are promis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micropollutants in wastewater due to simultaneous ozone-catalyzed degradation and membrane filtration processes.However,it remains challenging for 2D catalytic ozonation membranes to efficiently degrade micropollutants due to low mass-transfer efficiency and poor catalytic activity.Herein,Fe/Mn bimetall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intercalated lamellar MnO_(2) membranes with fast and robust ozone-catalyzed mass-transfer channels were develop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hollow fiber ceramic membrane(HFCM)to obtain 2D Fe/Mn-MOF@MnO_(2)-HFCM for efficiently degrading micropollutants in wastewater.The intercalation of Fe/Mn-MOF expanded the interlayer spacing of the MnO_(2) membrane,thereby providing abundant transport channels for rapid passage of water.More notably,the Fe/Mn-MOF provided enriched reactive sites as well as high electron transfer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redox cycling between Mn^(3+)/Mn^(4+) and Fe^(2+)/Fe^(3+),ensuring the effective catalytic oxidative degradation of micropollutants including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TCH),methylene blue,and methyl blue.Moreover,the carboxyl groups on the MOF formed covalent bonds(-COO-)with the hydroxyl groups in MnO_(2) between layers,which increas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nO_(2) nanosheets to form stable interlayer channels.Specifically,the optimal composite membrane achieved a high removal rate of TCH micropollutant(93.4%),high water treatment capacity(282 L·m^(-2)·h^(-1)·MPa^(-1)),and excellent longterm stability(1200 min).This study provides a simple and easily scalable strategy to construct fast,efficient,and stable 2D catalytic mass-transfer channels for the efficient treatment of micropollutants in waste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alytic ozonation Two-dimensional ceramic membranes Fe/mn bimetallic MOF MICROPOLLUTANTS
下载PDF
含Mn(Ⅱ)/Mn(Ⅶ)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晓敏 杨凯 +1 位作者 李玲玲 王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693,共7页
阐述了含锰废水的来源及危害,以Mn(Ⅱ)和Mn(Ⅶ)为研究对象,从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处理及多技术耦合处理四个方面,详述了目前国内外对含Mn(Ⅱ)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概述了吸附法和螯合絮凝法对Mn(Ⅶ)的去除性能及发展趋势。对各种... 阐述了含锰废水的来源及危害,以Mn(Ⅱ)和Mn(Ⅶ)为研究对象,从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处理及多技术耦合处理四个方面,详述了目前国内外对含Mn(Ⅱ)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概述了吸附法和螯合絮凝法对Mn(Ⅶ)的去除性能及发展趋势。对各种除锰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含锰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废水处理 mn(Ⅱ) mn(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Cu/Zn/Al/Mn催化剂上CO/CO_2加氢合成甲醇特性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阴秀丽 常杰 +2 位作者 汪俊锋 付严 梁耀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2-497,共6页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四组分的Cu Zn Al Mn和Cu Zn Al Ce催化剂以及三组分的Cu Zn Al催化剂。利用组成H2/CO/CO2/N2=66/27/3/4(体积比)的富CO原料气对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并研究了温度、压力和空速等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四组分的Cu Zn Al Mn和Cu Zn Al Ce催化剂以及三组分的Cu Zn Al催化剂。利用组成H2/CO/CO2/N2=66/27/3/4(体积比)的富CO原料气对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并研究了温度、压力和空速等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适量的锰助剂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利用SEM和XRD方法进行了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表征,同样表明锰助剂可以起到阻止CuO晶粒长大和促进CuO分散作用。利用富CO2的生物质原料气体积比为H2/CO/CO2/N2=50/25/20/5对Cu Zn Al Mn催化剂进行的评价表明:Cu Zn Al Mn催化剂上CO/CO2加氢合成甲醇的甲醇产率和选择性均有下降,在试验范围内,甲醇产率下降11%~25%,选择性为93%~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加氢 Cu/Zn/Al/mn催化剂 合成甲醇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合成低碳醇用Cu/Mn/Ni/Zr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宁 杨成 +5 位作者 魏伟 王太英 孙予罕 张静 谢亚宁 胡天斗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1-574,共4页
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合成低碳醇用Cu/Mn/Ni/ZrO2 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产物分布都发生较大的变化 .催化剂在较低的温度下焙烧 ,低温下反应液相产物的分布符合S F方程 ;反应温度升高时 ,液... 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合成低碳醇用Cu/Mn/Ni/ZrO2 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产物分布都发生较大的变化 .催化剂在较低的温度下焙烧 ,低温下反应液相产物的分布符合S F方程 ;反应温度升高时 ,液相产物中主要是甲醇和异丁醇 ;在高温下焙烧的催化剂 ,其催化活性较低 ,但即使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 ,异丁醇在液相高级醇 (C2 + OH)中也是主要的产物 .结合其他的一些反应结果与XRD ,BET ,TPR及EXAFS等表征结果 ,认为焙烧温度使催化剂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进而影响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而使催化剂对合成低碳醇反应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温度 Cu/mn/NiZrO2催化剂 氧化锆 低碳醇 合成 异丁醇 催化性能
下载PDF
Ni改性Cu/Mn/ZrO_2 催化剂上合成低碳混合醇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小平 吴贵升 +2 位作者 王秀芝 孙予罕 钟炳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1-304,共4页
Ni改性的Cu/Mn/ZrO2 是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的有效催化剂 ,在较为温和的条件 (T =573K ,p =8 0MPa ,GHSV =50 0 0h- 1 )下 ,醇的时空产率为 0 36g/(ml·h) ,其中C2 +OH的选择性约 30 % .产物由直链C2 +OH和以异丁醇为主的支链醇构... Ni改性的Cu/Mn/ZrO2 是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的有效催化剂 ,在较为温和的条件 (T =573K ,p =8 0MPa ,GHSV =50 0 0h- 1 )下 ,醇的时空产率为 0 36g/(ml·h) ,其中C2 +OH的选择性约 30 % .产物由直链C2 +OH和以异丁醇为主的支链醇构成 .温度和压力的提高明显促进了异丁醇的生成 .可以认为 ,Ni的添加对直链醇的生成有决定性作用 ,而异丁醇的生成取决于Zr的作用 .反应过程中甲烷等副产物的生成及水煤气变换反应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另外 ,K助剂的加入可进一步促进C2 +OH的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加氢 低碳醇 Cu/mn/ZrO2催化剂
下载PDF
植被自然恢复对煤矸石堆场Fe/Mn淋溶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效果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方 陈祖拥 +2 位作者 刘元生 朱健 卜通达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1-186,共6页
[目的]探讨植被自然恢复下植被类型对煤矸石堆场Fe,Mn淋溶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效果,为煤矿区煤矸石堆场的生态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贵州省中部废弃煤矿区不同植被条件下煤矸石堆场地表径流进行采样分析,同时通... [目的]探讨植被自然恢复下植被类型对煤矸石堆场Fe,Mn淋溶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效果,为煤矿区煤矸石堆场的生态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贵州省中部废弃煤矿区不同植被条件下煤矸石堆场地表径流进行采样分析,同时通过移植煤矸石堆场上生长的马尾松、光皮桦和类芦进行盆栽试验以及采集基质渗透水样品。[结果]马尾松、光皮桦及类芦生长的煤矸石基质渗透水和煤矸石堆场地表径流水中Fe,Mn含量均显著地低于无植物生长的煤矸石,煤矸石堆场植被自然恢复后地表径流水中Fe,Mn含量下降率分别达45.27%~85.60%,60.17%~90.13%,植被作用效果的大小顺序为:马尾松幼林>阔叶树幼林>类芦草丛。同时,马尾松幼林、阔叶树幼林、类芦草丛煤矸石堆场地表径流水中泥沙含量分别比无植被裸露的煤矸石堆场平均减少了40.18%,30.67%,27.91%。煤矸石中矿物颗粒态Fe,Mn的迁移量也出现明显的降低。[结论]植被自然恢复能显著地减少煤矸石堆场Fe,Mn向水体的迁移及改善废弃煤矿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植物生长,特别是马尾松生长对减少煤矸石中Fe向水体迁移产生的环境效应大于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煤矸石堆场 地表径流 Fe/mn淋溶迁移
下载PDF
Ti/Mn基Laves相贮氢合金贮氢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异 蒋利军 +1 位作者 黄倬 詹锋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6-133,共8页
介绍了影响Ti/Mn基Laves相贮氢合金贮氢性能的一些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锆部分取代钛 ,Cr、V、Fe、Cu、Ni、Co、Mo等元素部分取代锰 ,非化学计量 ,非金属杂质元素与杂质气体等。同时也介绍了热处理、熔炼方式。
关键词 Ti/mn LAVES相 贮氢合金 贮氢性能
下载PDF
柑橘园紫色土Fe/Mn/Zn含量近红外光谱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易时来 邓烈 +4 位作者 何绍兰 郑永强 王纪华 王亮 赵旭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18-2324,共7页
【目的】探索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土壤微量元素监测技术。【方法】采集三峡库区(重庆)主要加工甜橙基地果园背景土壤样品168个,随机选取100个作为建模样本,其余为检验样本;测定所有样本的近红外反射光谱和土壤Fe、Mn、Zn全含量;运... 【目的】探索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土壤微量元素监测技术。【方法】采集三峡库区(重庆)主要加工甜橙基地果园背景土壤样品168个,随机选取100个作为建模样本,其余为检验样本;测定所有样本的近红外反射光谱和土壤Fe、Mn、Zn全含量;运用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 method,PLS)及内部交叉验证方法建立校正模型,并进行模型精度检验。【结果】变量标准化(standard normal variables,SNV)为土壤Fe、Mn、Zn含量近红外光谱预测的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运用SNV光谱预处理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及内部交叉验证法建立的土壤Fe、Mn、Zn含量校正模型,95%置信区间内的预测精度分别为92.65%、95.59%和95.59%。【结论】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进行土壤Fe、Mn、Zn含量检测可行且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园 紫色土 Fe/mn/Zn含量 监测模型 近红外光谱
下载PDF
晚第四纪中北太平洋铁锰结壳Fe/Mn变化: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镕 陈天宇 凌洪飞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1-758,共8页
大洋铁锰结壳是沉积于海山硬质基岩上的“壳状”沉积物。水成型铁锰结壳被认为是从海水中直接沉淀出来的,并且,形成以后Fe,Mn等元素活化迁移程度很小。因此,铁锰结壳的Fe,Mn含量可以大致反映其生长沉积时的海水化学特征。由于结壳... 大洋铁锰结壳是沉积于海山硬质基岩上的“壳状”沉积物。水成型铁锰结壳被认为是从海水中直接沉淀出来的,并且,形成以后Fe,Mn等元素活化迁移程度很小。因此,铁锰结壳的Fe,Mn含量可以大致反映其生长沉积时的海水化学特征。由于结壳生长通常会受到许多因素(包括水动力环境)的影响而使其生长不够稳定,从而难以准确获取结壳元素在千年尺度上变化的规律。为了克服这一影响,本文选取了中北太平洋两块生长韵律较好,结构致密的结壳(MP3D07和CXD55)进行了高精度化学成分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两块结壳的Fe/Mn比值都可以和~1Ma以来的深海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曲线很好地对应起来,冰期结壳的Fe/Mn比值比间冰期高。铁锰结壳的Fe/Mn比值在冰期一间冰期的显著变化,说明至少1Ma以来,铁锰结壳中Fe—Mn的含量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紧密相关。我们认为冰期结壳较高的Fe/Mn比值,是由于冰期风沙输入量增大带来大量的Fe和其它营养元素,加之亚北极水流的影响,使得太平洋表层的生物生产力增大,进而导致由生物颗粒向深水释放的Fe通量增高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结壳 中北太平洋 Fe/mn 冰期-间冰期
下载PDF
Cu/Mn/Ni/ZrO_2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组分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宁 陈小平 +2 位作者 魏伟 王太英 孙予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46-149,共4页
针对Cu/Mn/Ni/ZrO2 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独特反应行为 ,制备了一系列模型催化剂以考察各组元的作用。结果表明 ,Cu是主要的合成醇类产物的活性组分 ,镍是催化剂上促进碳链增长的重要元素 ,同时也可使异丁醇的生成在较为温和的反应条件下... 针对Cu/Mn/Ni/ZrO2 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独特反应行为 ,制备了一系列模型催化剂以考察各组元的作用。结果表明 ,Cu是主要的合成醇类产物的活性组分 ,镍是催化剂上促进碳链增长的重要元素 ,同时也可使异丁醇的生成在较为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氧化锆既起载体的作用 ,也是合成异丁醇的主要活性组元。同时组元的相互组合也是催化剂合成不同种类醇产物的重要保证 ,Mn通过保证Ni、Cu等其它组元的高度分散 ,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并且避免了过量的甲烷等烃类的产生以及甲醇成为主要产物 ,同时Mn的存在还可能促进Ni与ZrO2 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n/Ni/ZrO2催化剂 合成气 低碳醇
下载PDF
Mn^(3+)/Mn^(2+)间接电氧化法分解辉钼矿 被引量:7
13
作者 符剑刚 钟宏 +1 位作者 黄永平 卜向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7-801,共5页
采用Mn3+/Mn2+间接电氧化法湿法分解辉钼矿。在强酸介质中,媒介Mn3+/Mn2+氧化能力很强,能将MoS2氧化分解为MoO3和硫酸,且锰离子可以循环利用。探讨了Mn3+/Mn2+间接电氧化法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H2SO4浓度为7mol/L,MnSO4浓度为0.5mol/L... 采用Mn3+/Mn2+间接电氧化法湿法分解辉钼矿。在强酸介质中,媒介Mn3+/Mn2+氧化能力很强,能将MoS2氧化分解为MoO3和硫酸,且锰离子可以循环利用。探讨了Mn3+/Mn2+间接电氧化法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H2SO4浓度为7mol/L,MnSO4浓度为0.5mol/L,电解电量为20A·h·g-1,电极间距15mm,阳极电流密度为800A·m-2,矿浆液固比为40,温度为55℃的条件下,钼的浸出率为88.5%。此外,对氧化浸出过程采用了超声波外场强化,Mo浸出率可以提高到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电氧化 辉钼矿 mn^3+/mn^2+ 超声波 浸出
下载PDF
新型磁性Fe/Mn纳米复合材料对水中铅离子的去除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志伟 何皎洁 刘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7-30,共4页
为了有效去除水中的铅离子,实验制备以MnO2为吸附表面的磁性Fe/Mn纳米复合吸附剂,并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分析pH、温度等参数对吸附的影响.结果发现,从298 K 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可以计算出Fe/Mn复合吸附剂对Pb2+的饱和吸附量(Q0=118.06... 为了有效去除水中的铅离子,实验制备以MnO2为吸附表面的磁性Fe/Mn纳米复合吸附剂,并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分析pH、温度等参数对吸附的影响.结果发现,从298 K 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可以计算出Fe/Mn复合吸附剂对Pb2+的饱和吸附量(Q0=118.06 mg/L).复合吸附剂对Pb2+的吸附总量正比于pH(1.5~5)和温度(303~323 K).在研究纳米复合材料对铅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实验中发现,纳米复合材料和铅离子之间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假二级模型,通过相关热力学研究计算得到纳米材料和铅离子之间为吸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Fe/mn纳米复合材料 离子交换 PB2+ 吸附
下载PDF
以Mn(Ⅲ)/Mn(Ⅱ)为氧化还原电对间接电合成苯甲醛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治荣 胡翔 周定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8-102,共5页
对以Mn(Ⅲ ) /Mn(Ⅱ )为氧化还原电对间接电合成苯甲醛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Mn(Ⅱ )在Pb Sb As合金电极上的氧化过程 ,并不是在电极上直接失去电子氧化成Mn(Ⅲ ) ,而是被电极上先生成的PbO2所氧化的。并研究了Mn(Ⅲ )氧化甲苯... 对以Mn(Ⅲ ) /Mn(Ⅱ )为氧化还原电对间接电合成苯甲醛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Mn(Ⅱ )在Pb Sb As合金电极上的氧化过程 ,并不是在电极上直接失去电子氧化成Mn(Ⅲ ) ,而是被电极上先生成的PbO2所氧化的。并研究了Mn(Ⅲ )氧化甲苯至苯甲醛的反应动力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电合成 mn(Ⅲ)/mn(Ⅱ) 苯甲醛 机理 氧化还原
下载PDF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制备肾癌相关抗原G250/MN/CA Ⅸ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耀东 郑少斌 +3 位作者 谭万龙 赵善超 任非 张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7-309,共3页
目的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制备肾癌相关抗原G250/MN/CA Ⅸ。方法采用PCR法从原有质粒中扩增G250/MN/CAⅨ全长编码序列,将获得的编码序列片段插入pET32a(+)表达载体,转化Rosseta大肠杆菌,IPTG诱导蛋白表达,而后进行纯化及Westernblot鉴定。... 目的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制备肾癌相关抗原G250/MN/CA Ⅸ。方法采用PCR法从原有质粒中扩增G250/MN/CAⅨ全长编码序列,将获得的编码序列片段插入pET32a(+)表达载体,转化Rosseta大肠杆菌,IPTG诱导蛋白表达,而后进行纯化及Westernblot鉴定。结果正确构建pET32a(+)/G250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化Rosseta菌后,经IPTG诱导,在58000相对分子质量处有明确的条带。目的蛋白表达占菌体总蛋白的32.7%。89.9%的重组蛋白是可溶性的。Westernblot结果显示纯化后的蛋白可以与G250单克隆抗体M75特异性结合。结论在原核系统中成功进行G250/MN/CA Ⅸ的高效表达,为下一步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和蛋白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G250/mn/CA Ⅸ抗原 克隆 原核表达载体
下载PDF
酸性介质中Mn(Ⅲ)/Mn(Ⅱ)在铂电极上的氧化还原特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米常焕 夏熙 张校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3-185,共3页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Mn (Ⅲ)/Mn(Ⅱ)ion-pair on platinum electrode in acid media were studied by cyclic voltammetry.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dox process of Mn(Ⅲ)/Mn(Ⅱ) pair was a simple pseudo-revers...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Mn (Ⅲ)/Mn(Ⅱ)ion-pair on platinum electrode in acid media were studied by cyclic voltammetry.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dox process of Mn(Ⅲ)/Mn(Ⅱ) pair was a simple pseudo-reversible one-electron reaction between Mn(Ⅲ) and Mn(Ⅱ).The electrochemical kinetics of the redox reaction on static Pt electrode was a mass transfer controlled one.The calcula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Mn(Ⅱ) was 1.48×10 -6cm 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介质 铂电极 氧化还原特性 mn(Ⅲ)/mn(Ⅱ)电对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扩散系数 循环伏安法 电位阶跃法 锰(Ⅲ) 锰(Ⅱ)
下载PDF
铂电极上醋酸-醋酐溶液中Mn(Ⅲ)/Mn(Ⅱ)电对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湛昌 陈启元 黄慧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67-1071,共5页
平衡电极电势实验确定了25℃,1.5 mol.L~(-1)醋酸钾+醋酸-醋酐(3:l体积比)溶液中Mn(Ⅲ)/Mn(Ⅱ)的条件电极电势为0.719 V(vs SCE);采用电势扫描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醋酸-醋酐溶液... 平衡电极电势实验确定了25℃,1.5 mol.L~(-1)醋酸钾+醋酸-醋酐(3:l体积比)溶液中Mn(Ⅲ)/Mn(Ⅱ)的条件电极电势为0.719 V(vs SCE);采用电势扫描和旋转圆盘电极技术研究了醋酸-醋酐溶液中铂电极上Mn(Ⅲ)/Mn(Ⅱ)电对的阳极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Mn(Ⅱ)阳极氧化成Mn(Ⅲ)的电极反应控制步骤属电荷传递过程,阳极传递系数β=0.347,交换电流密度i0=5.84×10^(-6)A·cm~(-2),阳极标准反应速率常数ka=1.35×10~(-8)m·s~(-1).Mn(Ⅱ)和OAc-的反应级数均为一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Ⅲ)/mn(Ⅱ)电对 醋酸 条件电极电势 山梨酸 阳极氧化 电荷传递动力学参数 中间体 醋酐 合成 铂电极 锰(Ⅱ)锰(Ⅲ) 乙酰氧基已烯酸
下载PDF
Mn(Ⅱ)/Mn(Ⅲ)电对在硫酸溶液中氧化还原行为 被引量:2
19
作者 米常焕 夏熙 张校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38-1042,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Mn(Ⅱ)/Mn(Ⅲ)电对在硫酸溶液中铂电极上的氧化还原与Mn(Ⅱ)浓度、酸浓度、扫描速率、温度以及对流因素的函数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Mn(Ⅱ)在铂电极上Mn(Ⅱ)的氧化及Mn(Ⅲ)的还原均受扩散控制;升高温度和磁搅拌均能...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Mn(Ⅱ)/Mn(Ⅲ)电对在硫酸溶液中铂电极上的氧化还原与Mn(Ⅱ)浓度、酸浓度、扫描速率、温度以及对流因素的函数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Mn(Ⅱ)在铂电极上Mn(Ⅱ)的氧化及Mn(Ⅲ)的还原均受扩散控制;升高温度和磁搅拌均能增加Mn(Ⅱ)氧化为Mn(Ⅲ)的速率;增加酸浓度和Mn(Ⅱ)浓度有利于增加Mn(Ⅲ)的稳定性,减少Mn(Ⅲ)的歧化和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溶液 mn(Ⅱ)/mn(Ⅲ)电对 电化学氧化 电化学还原 循环伏安 氧化还原电池
下载PDF
肾癌特异性抗原G250/MN/CAⅨ的克隆及真核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颖 于继云 +2 位作者 陈兴 张贺秋 凌世淦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4期496-499,共4页
目的:克隆人肾细胞癌特异性抗原G250基因,使其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并锚定修饰于细胞膜上。方法:提取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总RNA,用RT-PCR扩增出G250基因,插入含有人Igκ链前导信号肽、IgG-Fc和GPI锚定信号肽基因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pCI-... 目的:克隆人肾细胞癌特异性抗原G250基因,使其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并锚定修饰于细胞膜上。方法:提取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总RNA,用RT-PCR扩增出G250基因,插入含有人Igκ链前导信号肽、IgG-Fc和GPI锚定信号肽基因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pCI-neo-GPI中;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CI-neo-GPI-G250转染RenCa细胞,利用RT-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G250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pCI-neo-GPI-G250经测序正确;用各种方法对筛选得到的稳定转染细胞进行检测,均可以发现G250的表达,表达部位为细胞膜。结论:克隆出人肾细胞癌特异性抗原G250基因,且G250在RenCa细胞膜上可以正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肾癌肿瘤疫苗的免疫原性提供了必要的前期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疫苗 肾细胞癌 G250/mn/CA 糖基磷脂酰肌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