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L_(4)~S_(1)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力学效应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吴周统 周红海 +2 位作者 苏少亭 陆延 刘粮酺 《中医正骨》 2024年第10期1-9,38,共10页
目的:分析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L_(4)~S_(1)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力学效应。方法:提取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脊柱L_(4)~S_(1)段的CT薄层扫描数据,建立正常脊柱L_(4)~S_(1)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 目的:分析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L_(4)~S_(1)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力学效应。方法:提取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脊柱L_(4)~S_(1)段的CT薄层扫描数据,建立正常脊柱L_(4)~S_(1)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基于建立的正常脊柱L_(4)~S_(1)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调整椎间盘高度和髓核体积及修改髓核和纤维环的材料属性模拟椎间盘退变,建立L_(4)~S_(1)双节段LDH(左旁中央型)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建立的L_(4)~S_(1)双节段LDH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操作,并以拇指推顶位置为条件,建立2种操作模式(拇指推顶于L_(4)棘突上为M1,拇指推顶于L_(5)棘突上为M2)。分析腰椎定点旋转手法2种操作模式下,L_(4)~S_(1)双节段LDH三维有限元模型整体应力变化情况,L_(4~5)和L_(5)S_(1)椎间盘纤维环与髓核的应力和位移情况,以及L_(4~5)和L_(5)S_(1)关节突关节软骨接触力与应变情况。结果:(1)正常脊柱L_(4)~S_(1)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结果。建立的正常脊柱L_(4)~S_(1)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共有508705个节点、318640个单元,经验证可用于进一步研究。(2)L_(4)~S_(1)双节段LDH三维有限元模型整体应力测定结果。M1操作模式下,模型整体应力最大为16.85 MPa,主要集中于L_(4~5)、L_(5)S_(1)的上下软骨终板和L_(5)椎体,以及L_(4~5)、L_(5)S_(1)关节突关节;M2操作模式下,模型整体应力最大为15.02 MPa,主要集中于L_(4~5)、L_(5)S_(1)关节突关节和L_(4)椎弓根,以及L_(5)双侧椎板。(3)椎间盘纤维环应力与位移测定结果。M1操作模式下,L_(4~5)和L_(5)S_(1)纤维环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4.3 MPa、3.8 MPa,L_(4~5)纤维环向左、向前、向上的最大位移分别为0.31 mm、0.24 mm、1.20 mm,L_(5)S_(1)纤维环向左、向前、向上的最大位移分别为0.20 mm、0.23 mm、1.10 mm;M2操作模式下,L_(4~5)和L_(5)S_(1)纤维环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4.2 MPa、3.7 MPa,L_(4~5)纤维环向左、向前、向上的最大位移分别为0.35 mm、0.24 mm、1.10 mm,L_(5)S_(1)纤维环向左、向前、向上的最大位移分别为0.32 mm、0.22 mm、1.00 mm。(4)椎间盘髓核应力与位移测定结果。M1操作模式下,L_(4~5)和L_(5)S_(1)髓核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0.35 MPa、0.32 MPa,L_(4~5)髓核向左、向前、向上的最大位移分别为0.10 mm、0.46 mm、0.41 mm,L_(5)S_(1)髓核向左、向前、向上的最大位移分别为0.08 mm、0.40 mm、0.40 mm;M2操作模式下,L_(4~5)和L_(5)S_(1)髓核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0.34 MPa、0.31 MPa,L_(4~5)髓核向左、向前、向上的最大位移分别为0.23 mm、0.46 mm、0.41 mm,L_(5)S_(1)髓核向左、向前、向上的最大位移分别为0.09 mm、0.45 mm、0.40 mm。(5)关节突关节软骨接触力与应变测定结果。M1操作模式下,L_(4~5)左右侧关节突关节软骨最大接触力分别为17.0 MPa、15.8 MPa,最大应变值分别为0.34%、0.32%;L_(5)S_(1)左右侧关节突关节软骨最大接触力分别为9.7 MPa、9.4 MPa,最大应变值分别为0.33%、0.27%。M2操作模式下,L_(4~5)左右侧关节突关节软骨最大接触力分别为15.0 MPa、13.0 MPa,最大应变值分别为0.31%、0.27%;L_(5)S_(1)左右侧关节突关节软骨最大接触力分别为10.0 MPa、8.4 MPa,最大应变值分别为0.29%、0.24%。结论: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L_(4)~S_(1)双节段LDH,可使L_(4~5)和L_(5)S_(1)椎间盘产生一定的应力变化和位移,促进关节突关节滑动;且手法操作时拇指推顶于L_(4)棘突,力学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限定因素分析 正骨推拿疗法 生物力学现象
下载PDF
相关函数在误差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于文斌 郭志忠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3,共3页
从相关函数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频率偏移对信号测量准确度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信号频率偏离额定基波频率时,用相关函数法计算引起的测量误差与频率偏差的大小、信号的初始相位和信号间的相位差有关。基于这个误差特... 从相关函数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频率偏移对信号测量准确度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信号频率偏离额定基波频率时,用相关函数法计算引起的测量误差与频率偏差的大小、信号的初始相位和信号间的相位差有关。基于这个误差特性,将相关函数测量法引入到电流互感器校验中,可以分析当互感器的精度满足准确级要求时,由数字相关法带来的测量误差是微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函数 频率偏移 误差校验 相位差
下载PDF
晶闸管变流电路功率因数补偿的研究
3
作者 方昌始 尤裕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25-32,共8页
本文分析了变流电路功率因数补偿的原理,导出了功率因数控制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补偿器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实测结果。
关键词 变流电路 功率因数 晶闸管 补偿
下载PDF
双作用抽油泵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吝拥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26,1,共2页
研制的 70mm双作用抽油泵主要由泵筒、空心拉杆、上密封短节、上部进油阀、下部进油阀和柱塞等部件组成。这种泵采用两套进、出油阀 ,在一个往复冲程中完成两次吸液和两次排液动作 ,上下冲程都能出油。中原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卫城油... 研制的 70mm双作用抽油泵主要由泵筒、空心拉杆、上密封短节、上部进油阀、下部进油阀和柱塞等部件组成。这种泵采用两套进、出油阀 ,在一个往复冲程中完成两次吸液和两次排液动作 ,上下冲程都能出油。中原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卫城油矿WC5 8— 19井的现场应用表明 , 70mm单柱塞双作用抽油泵在不改变抽油机和抽油杆组合的情况下 ,比同泵径普通抽油泵理论排量增加 2 0 %~ 5 0 % ,系统效率比普通泵高 12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作用抽油泵 研究 应用 排量 泵效 结构分析
下载PDF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简易频率计的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彭岚峰 胡佳佳 《科技广场》 2012年第9期121-123,共3页
为了解决市场上各种多功能、高精度数字频率计高价格的问题,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实际工作的要求,选择市场上低价格的常用元件,由单片机产生闸门时间与时钟等基准信号以减少外围电路,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AT89C51)为主控制核心、LCD160... 为了解决市场上各种多功能、高精度数字频率计高价格的问题,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实际工作的要求,选择市场上低价格的常用元件,由单片机产生闸门时间与时钟等基准信号以减少外围电路,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AT89C51)为主控制核心、LCD1602为显示界面的频率计设计方案。本方案可满足简易频率计体积小、成本低、精度高、可测频带宽的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频率计 液显
下载PDF
数控六滑块精密工作台系统加工点位移计算的研究
6
作者 徐起贺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3-25,共3页
本文根据位移叠加原理,提出了在垂直载荷及力矩载荷作用下数控六滑块精密工作台上加工点的位移计算公式。为求解其它载荷作用下精密工作台上加工点的位移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本研究成果为补偿精密机床的加工误差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滚动直线导轨 精密工作台 数控机床 位移
下载PDF
电气设备的老化诊断技术
7
作者 王云熙 壮仁清 《华北电力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4-39,共6页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及早发现其缺陷,从而产生了电气设备的老化诊断技术。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这种技术,并介绍几种电气设备的老化现象和诊断方法。
关键词 电气设备 老化 诊断技术 测定disp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