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放射虫硅质岩广泛分布于藏南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两侧,形成于多种沉积-构造背景,为藏南特提斯演化研究提供了丰富信息。为确定硅质岩的时代,需要建立藏南白垩纪放射虫分带系统。作为第一步,本文重新研究了江孜地区宗卓组含白垩纪早...白垩纪放射虫硅质岩广泛分布于藏南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两侧,形成于多种沉积-构造背景,为藏南特提斯演化研究提供了丰富信息。为确定硅质岩的时代,需要建立藏南白垩纪放射虫分带系统。作为第一步,本文重新研究了江孜地区宗卓组含白垩纪早期放射虫(吴浩若和李红生,1982)的滑塌岩块标本(80-R1),描述了放射虫化石29种,包括6个新种。有13种见于阿曼同期的放射虫动物群(Dumitrica et al.,1997),其中Loopus yangi和Stichocapsa labyrinthica限于白垩纪初贝里阿斯期。藏南和阿曼的动物群中都富含Godia Wu和Becus Wu两属,前者始现于贝里阿斯期(O'Dogherty et al.,2009)。此外,Obesacapsula polyedra是加利福尼亚贝里阿斯期放射虫动物群的重要分子。宗卓组化石组合与藏南下鲁硅岩的Pseudodictyomitra carpatica带(KR1)(Matsuoka et al.,2002)比较,仅有很少共同分子。下鲁硅岩中该带的时代被归于提塘期-瓦兰今期。然而,其所含Eucyrtidiellum pyramis以及与含Loopus primitivus的西太平洋P.carpatica带底部化石群的密切关系,指示其时代可能限于晚侏罗世提塘期。展开更多
描述发现于西藏拉萨晚中生代林布宗组的种子蕨化石,确定为新种——西藏叉羽叶Ptilozamites tibeticus Yang sp.nov.。该种有别于其它叉羽叶各种:叶二次羽状;末二次羽轴较粗,具斜向纵纹或瘤状突起;末次羽片披针形,在羽轴上互生;末次羽轴...描述发现于西藏拉萨晚中生代林布宗组的种子蕨化石,确定为新种——西藏叉羽叶Ptilozamites tibeticus Yang sp.nov.。该种有别于其它叉羽叶各种:叶二次羽状;末二次羽轴较粗,具斜向纵纹或瘤状突起;末次羽片披针形,在羽轴上互生;末次羽轴的表面具斜的纵条纹;小羽片在末二次羽轴和末次羽轴上互生至对生,排列规则而紧密。中生代种子蕨类植物主要发现于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地层,新种的发现表明种子蕨类植物在青藏高原可一直延续到早白垩世。展开更多
文摘白垩纪放射虫硅质岩广泛分布于藏南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两侧,形成于多种沉积-构造背景,为藏南特提斯演化研究提供了丰富信息。为确定硅质岩的时代,需要建立藏南白垩纪放射虫分带系统。作为第一步,本文重新研究了江孜地区宗卓组含白垩纪早期放射虫(吴浩若和李红生,1982)的滑塌岩块标本(80-R1),描述了放射虫化石29种,包括6个新种。有13种见于阿曼同期的放射虫动物群(Dumitrica et al.,1997),其中Loopus yangi和Stichocapsa labyrinthica限于白垩纪初贝里阿斯期。藏南和阿曼的动物群中都富含Godia Wu和Becus Wu两属,前者始现于贝里阿斯期(O'Dogherty et al.,2009)。此外,Obesacapsula polyedra是加利福尼亚贝里阿斯期放射虫动物群的重要分子。宗卓组化石组合与藏南下鲁硅岩的Pseudodictyomitra carpatica带(KR1)(Matsuoka et al.,2002)比较,仅有很少共同分子。下鲁硅岩中该带的时代被归于提塘期-瓦兰今期。然而,其所含Eucyrtidiellum pyramis以及与含Loopus primitivus的西太平洋P.carpatica带底部化石群的密切关系,指示其时代可能限于晚侏罗世提塘期。
文摘描述发现于西藏拉萨晚中生代林布宗组的种子蕨化石,确定为新种——西藏叉羽叶Ptilozamites tibeticus Yang sp.nov.。该种有别于其它叉羽叶各种:叶二次羽状;末二次羽轴较粗,具斜向纵纹或瘤状突起;末次羽片披针形,在羽轴上互生;末次羽轴的表面具斜的纵条纹;小羽片在末二次羽轴和末次羽轴上互生至对生,排列规则而紧密。中生代种子蕨类植物主要发现于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地层,新种的发现表明种子蕨类植物在青藏高原可一直延续到早白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