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2篇文章
< 1 2 1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贾峻 王志光 +2 位作者 赵国瑞 田少飞 范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浅析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患者实施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其中医症状积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ESCV)... 目的浅析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患者实施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其中医症状积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ESCV)评分、颈椎曲度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就诊的CSA患者86例实施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脱落2例,剔除1例,共完成40例;观察组脱落1例,剔除1例,共完成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牵引疗法,观察组予以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ESCV评分、颈椎曲度及脑血流参数的变化,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SCV评分和颈椎曲度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的Vs与V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12%(39/41)vs 80.00%(32/40),P<0.05]。结论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CSA患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中医症状积分、ESCV评分以及颈椎曲度,增强脑血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平衡理论 针刺推拿 动脉颈椎 中医症状积分 脑血流参数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ET-1、NO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陈靖军 蒋嘉兴 +3 位作者 赵永凯 赵向波 勾志静 韩雪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212-3215,共4页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效果,探究其对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CSA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接受塞来昔布治疗(设为...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效果,探究其对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CSA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接受塞来昔布治疗(设为对照组),45例接受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设为研究组)。两组治疗10~12 d后对比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ROM)、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ESCV)、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血流动力学[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栓素A2(TXA2)]。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ROM、NDI评分降低,ESCV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TMFV、PSV升高,PI、RI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ET-1、TXA2水平降低,NO水平升高(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塞来昔布治疗CSA的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可改善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血流动力学,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舒血宁 塞来昔布 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腹部摩法结合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痰湿阻络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许嘉犇 刘士硕 +1 位作者 陈柏臻 薛玉满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550-555,共6页
目的探讨腹部摩法结合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络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痰湿阻络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摩组、扳法组、联合组,每组各3... 目的探讨腹部摩法结合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络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痰湿阻络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摩组、扳法组、联合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西药与常规推拿治疗,在此基础上,腹摩组施以腹部摩法,扳法组施以颈椎旋转定位扳法,联合组给予腹部摩法+颈椎旋转定位扳法,3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症状评分(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ESCV评分)、颈椎功能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平均血流速度(Velocitymean,Vm)、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elocity systolic,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end of diastolic velocity,Vd)、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值]。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腹摩组70.00%(21/30)与扳法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腹摩组与扳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ESCV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ESCV评分明显低于腹摩组与扳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N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NDI评分明显低于腹摩组与扳法组,JOA评分明显高于腹摩组与扳法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椎-基底动脉Vm、Vs、Vd参数均较治疗前升高,RI、PI参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Vm、Vs、Vd参数明显高于腹摩组与扳法组,RI、PI参数明显低于腹摩组与扳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安全性分级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摩法结合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络证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颈椎功能,调节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而缓解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痰湿阻络证 腹部摩法 颈椎旋转定位扳法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灸刺放血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4
作者 刘兰英 庄垂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99-102,共4页
目的 观察灸刺放血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灸刺放血结合组)和对照组(灸刺结合组),各35例。观察组予电子灸、普通针刺及刺络放血拔罐疗法,对照组给予电子... 目的 观察灸刺放血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灸刺放血结合组)和对照组(灸刺结合组),各35例。观察组予电子灸、普通针刺及刺络放血拔罐疗法,对照组给予电子灸及普通针刺法联合治疗;于首次治疗前后行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脑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测定及对眩晕程度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治疗后,TCD显示2组患者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降低(P<0.0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无改善(P>0.05)。治疗后,2组眩晕程度均好转(P<0.0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灸刺放血结合疗法能够有效减慢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椎-基底动脉高血流速度、缓解眩晕程度,即时效果明显优于针刺艾灸结合组,可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动脉颈椎 针灸疗法 放血疗法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推拿结合其他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5
作者 武良群 闫欢欢 于志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36-0039,共4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的受压所致,包括横突孔及周围钩突骨赘的压迫,或由于颈椎退化,造成椎基底动脉狭窄,致颅内供血不足,出现颈肩部疼痛麻木、眩晕、恶心、甚至晕厥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研究发现,颈椎病的发病与职业密切相关。最常...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的受压所致,包括横突孔及周围钩突骨赘的压迫,或由于颈椎退化,造成椎基底动脉狭窄,致颅内供血不足,出现颈肩部疼痛麻木、眩晕、恶心、甚至晕厥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研究发现,颈椎病的发病与职业密切相关。最常应用的治疗方法是保守治疗,如推拿、针刺、针刀、牵引、中药口服及熏蒸、八段锦等多种治疗方法。现收集并整理近年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经验,对相关文献作出以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推拿 针刺 临床进展
下载PDF
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刘兰英 庄垂加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艾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艾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同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程度、头痛程度、工作与生活、心理与社会适应力评分及ESCV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上述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CSA能有效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液高流速状态,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社会功能,疗效与传统艾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痹证 电子灸 针刺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下载PDF
“筋骨并举”推拿联合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引发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7
作者 张万云 赖忠涛 黎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564-1568,共5页
目的:探究“筋骨并举”推拿联合刃针针刺干预椎动脉型颈椎病所引发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引发睡眠障碍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为刃针针刺治疗,观察组为“筋骨并举”推拿联合刃... 目的:探究“筋骨并举”推拿联合刃针针刺干预椎动脉型颈椎病所引发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引发睡眠障碍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为刃针针刺治疗,观察组为“筋骨并举”推拿联合刃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疗程完成后,分析比较2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视觉模拟评分(VAS)、疗效评估及1月后随访复发情况。结果:在接受治疗后,对2组患者PSQI及VAS评分进行的组内比较各项得分变化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得分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完成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相较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高;自治疗结束次日起1月后随访发现,观察组复发率相较于对照组低,且P<0.05。结论:“筋骨并举”推拿联合刃针疗法能够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并举”推拿 刃针 动脉颈椎 睡眠障碍
下载PDF
针刺“项七针”联合手法干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循环血流速度的影响探讨
8
作者 刘祥华 王敏 +2 位作者 皮灿 臧青 廖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21-0024,共4页
研究针刺“项七针”联合手法干预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循环血流速度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随机分组,常规组采取手法干预治疗,联合组予以针刺“项七针”联合手法干预治疗,对比两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针刺“项七针”联合手法干预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循环血流速度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随机分组,常规组采取手法干预治疗,联合组予以针刺“项七针”联合手法干预治疗,对比两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①治疗后联合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针刺“项七针”联合手法干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4%)明显高于手法干预组(77.78%)水平,组间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予以针刺“项七针”联合手法干预治疗可促进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好转,对疗效改善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针刺项七针 手法干预
下载PDF
基于疼痛、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及颈椎活动度观察针刺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晓玲 王雷 +2 位作者 刘伯辉 范鹏 张蕊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66-70,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疼痛、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Mulligan手法组和联合针刺组,每组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疼痛、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Mulligan手法组和联合针刺组,每组93例。Mulligan手法组采用Mulligan手法进行治疗,联合针刺组在Mulligan手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情况、颈椎活动度及疼痛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2.47%(86/93),高于Mulligan手法组81.72%(7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水平及椎动脉、基底动脉阻力指数(RI)、现有疼痛强度(PPI)、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数指数(PR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针刺组低于Mulligan手法组(P<0.05);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Vm)、颈椎右侧屈、右旋转、左侧屈、左旋转度数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针刺组高于Mulligan手法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助于调节患者机体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其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情况、颈椎活动度,降低疼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针刺 Mulligan手法 疼痛 动脉-基底动脉 血流 颈椎活动度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志军 杨文龙 +2 位作者 李典 赵斌 杨凤云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17-120,F0003,共5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以发作性眩晕、颈痛、恶心、耳鸣、耳聋等为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治疗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中医学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安全有效,常作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以发作性眩晕、颈痛、恶心、耳鸣、耳聋等为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治疗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中医学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安全有效,常作为本病的主要治疗选择。本文结合同领域的前沿热点,就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潜在作用机制及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颈性眩晕 动脉 机制 中医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11
作者 林叶发 周颖 +2 位作者 黄君 李青青 梁华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甘露醇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甘露醇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与椎动脉血流指标[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LVA-Vm)、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RVA-Vm)、左侧椎动脉血流阻力指数(LVA-RI)、右侧椎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VA-RI)]水平,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积分(21.06±2.12)分高于对照组的(13.47±1.95)分(P<0.05)。两组治疗后LVA-Vm、RVA-Vm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LVA-RI、RVA-RI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LVA-Vm(31.20±3.32)cm/s、RVA-Vm(32.06±2.97)cm/s均高于对照组的(27.65±2.87)、(28.11±2.44)cm/s,LVA-RI(0.54±0.06)、RVA-RI(0.46±0.10)均低于对照组的(0.62±0.07)、(0.64±0.09)(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三大常规异常或肝肾功能异常情况,也无其他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椎动脉血流状况,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通窍活血汤 甘露醇 动脉血流
下载PDF
桂枝加葛根汤联合Mulligan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任勇 赵源 吴建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09-2613,共5页
目的探讨桂枝加葛根汤联合Mulligan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加葛根汤联合Mulligan手法,疗程4周。检测临... 目的探讨桂枝加葛根汤联合Mulligan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加葛根汤联合Mulligan手法,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收缩期收缩速度(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炎症因子(CRP、ESR)、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期收缩速度更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葛根汤联合Mulligan手法可安全有效地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脑供血不足患者疼痛,改善脑部微循环及炎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加葛根汤 Mulligan手法 常规治疗 动脉颈椎 脑供血不足
下载PDF
督脉灸联合揉筋正脊手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虚血瘀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赖春柏 赖斌 +6 位作者 缪作雄 曾繁华 谢能翔 黄艳 郭琴 许峰 张统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0-845,共6页
目的探讨督脉灸联合揉筋正脊手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虚血瘀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虚血瘀型)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督脉灸及揉筋正脊手法治疗,治疗4 w后比较疗效。... 目的探讨督脉灸联合揉筋正脊手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虚血瘀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虚血瘀型)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督脉灸及揉筋正脊手法治疗,治疗4 w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血栓素(TX)B2、内皮素(ET)-1、白细胞介素(IL)-6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DI)评分、中医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平均峰流速等颈动脉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椎体屈伸活动范围明显高于对照组,椎体水平位移、椎体角度位移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虚血瘀型)患者联合督脉灸及揉筋正脊手法治疗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调节颈动脉血液流变学,改善颈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灸 揉筋正脊手法 动脉颈椎 气虚血瘀 炎性因子 动脉血液流变学 血管内皮功能 颈椎功能
下载PDF
从气虚血瘀探讨铁死亡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凯 宋永嘉 宋敏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40-43,52,共5页
从气虚血瘀探讨铁死亡与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关系。椎动脉遭受刺激、压迫后的缺血、缺氧状态是CSA发生的病理基础。中医认为CSA的关键病机是气虚血瘀,气虚推动无力,瘀血内停,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病理产物积聚,容易触发血管内皮细胞铁... 从气虚血瘀探讨铁死亡与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关系。椎动脉遭受刺激、压迫后的缺血、缺氧状态是CSA发生的病理基础。中医认为CSA的关键病机是气虚血瘀,气虚推动无力,瘀血内停,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病理产物积聚,容易触发血管内皮细胞铁死亡,加重病情进展。从气虚血瘀病机与铁死亡理论探讨CSA的中医药防治,为CSA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气虚血瘀 血管内皮细胞 铁死亡 血管微环境 中医理论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的疗效分析
15
作者 艾义翔 刘俭涛 +7 位作者 郝定均 龚禧 朱以涵 李幸橼 张熙伟 王考 孙佳俊 张淑媛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670-675,共6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42例CSA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42例CS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17例;年龄30~74(53.9±11.0)岁。单节段病变18例,2个节段病变17例,3个节段病变7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采用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听力及平衡委员会评分(Committee on Hearing and Equilibrium,CHE)、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颈椎曲度Cobb角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14.0±5.2)个月;手术时间95~220(160.38±36.77)min,术中出血量30~85(53.60±18.98)ml。2例术后出现轻度吞咽困难,给予雾化吸入等对症处理后均好转。CHE评分由术前(4.05±0.96)分降低至术后6个月的(2.40±0.70)分(t=12.97,P<0.05)。术后6个月38例眩晕改善,改善率90.5%。NDI评分的由术前的(34.43±8.04)分降低至术后6个月的(20.76±3.91)分(t=11.83,P<0.05)。颈椎曲度Cobb角由术前的(8.04±6.70)°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12.42±5.23)°(t=-15.96,P<0.05)。结论:ACDF术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突出,手术通过解除骨性压迫,重建颈椎曲度,可快速缓解患者的发作性眩晕症状。但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明确患者眩晕原因,对保守治疗无效的CSA患者,ACDF手术可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颈前路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 颈性眩晕
下载PDF
中医正骨推拿联合温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志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推拿联合温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5月毕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推拿联合温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5月毕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正骨推拿联合温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颈椎功能、眩晕症状、疼痛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中主观症状、临床体征、适应能力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巴氏指数量表(BI)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推拿联合温针灸可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纠正椎基底血流动力学,加快颈椎功能恢复,减轻眩晕、疼痛症状,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中医正骨推拿 温针灸 血流动力学 眩晕
下载PDF
中医推拿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王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6期146-149,共4页
目的研讨中医推拿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因椎动脉型颈椎病收治入院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实验要求,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 目的研讨中医推拿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因椎动脉型颈椎病收治入院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实验要求,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推拿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均经过为期3个月的规范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头晕、头痛、肢体麻木、颈部不适评分分别为(2.63±0.47)、(2.35±0.61)、(2.54±0.23)、(2.20±0.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3±0.71)、(4.17±0.50)、(3.86±0.74)、(3.98±0.07)分(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84.41±13.22)分、情感变化评分(86.12±14.25)分、社会功能评分(93.17±18.1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1±9.56)、(72.01±10.12)、(80.13±13.12)分(P<0.05)。结论中医推拿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中医推拿 天麻钩藤饮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辅治气虚血瘀证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和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8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辅治气虚血瘀证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就诊的气虚血瘀证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对症治疗...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辅治气虚血瘀证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就诊的气虚血瘀证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2组均用药10 d为1个疗程,持续服用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χ2=5.165,P=0.023)。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晕倒、头晕目眩及颈部风寒发作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左椎动脉血流速度及右椎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vs.12.50%,χ2=0.626,P=0.429)。结论气虚血瘀证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加用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相关症状和体征,改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强化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气虚血瘀证 补中益气汤 血府逐瘀汤 中医证候积分 颅内动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19
作者 张瀚月 路怀民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44-47,5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收集与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关的随机对照试... 目的:系统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收集与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或非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筛选后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涉及2466例患者。半夏白术天麻汤在提高总有效率[OR=4.04,95%CI(3.02,5.42),P<0.00001]、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D=2.78,95%CI(1.00,4.56),P=0.002]、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D=3.30,95%CI(0.69,5.91),P=0.01]、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D=2.95,95%CI(0.50,5.39),P=0.02]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病率[OR=0.21,95%CI(0.07,0.66),P=0.007]等方面比常规治疗更有效。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颈椎 半夏白术天麻汤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壮医经筋疗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温勇 马振 +1 位作者 李汶霜 黄冰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07-111,共5页
目的 观察壮医经筋疗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7月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住院或门诊确诊为CSA的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壮医经筋疗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治疗组)50... 目的 观察壮医经筋疗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7月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住院或门诊确诊为CSA的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壮医经筋疗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治疗组)50例、常规推拿+针刺组(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颈椎DR(正侧位+开口位)、多普勒超声中对血流速度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VAS评分、椎动脉型症状积分、椎动脉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颈椎DR(正侧位+开口位)检查结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壮医经筋疗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脑部供血,在治疗CSA方面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经筋疗法 半夏白术天麻汤 动脉颈椎 治疗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