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localization within the proximal forearm-a patient normalized parameter 被引量:2
1
作者 Srinath Kamineni Crystal R Norgren +2 位作者 Evan M Davidson Ellora P Kamineni Andrew S Deane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7年第4期310-316,共7页
AIM To provide a "patient-normalized" parameter in the proximal forearm. METHODS Sixty-three cadaveric upper extremities from thirty-five cadavers were studied. A muscle splitting approach was utilized to lo... AIM To provide a "patient-normalized" parameter in the proximal forearm. METHODS Sixty-three cadaveric upper extremities from thirty-five cadavers were studied. A muscle splitting approach was utilized to locate the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PIN) at the point where it emerges from beneath the supinator. The supinator was carefully incised to expose the midpoint length of the nerve as it passes into the forearm while preserving the associated fascial connections, thereby preserv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nerve with the muscle. We measured the transepicondylar distance(TED), PIN distance in the forearm's neutral rotation position, pronation position, supination position, and the nerve width. Two individuals performed measurements using a digital caliper with inter-observer and intraobserver blinding.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Wilcoxon-Mann-Whitney test for paired samples. RESULTS In pronation, the PIN was within two confidence intervals of 1.0 TED in 95% of cases(range 0.7-1.3 TED); in neutral, within two confidence intervals of 0.84 TED in 95% of cases(range 0.5-1.1 TED); in supination,within two confidence intervals of 0.72 TED in 95% of cases(range 0.5-0.9 TED). The mean PIN distance from the lateral epicondyle was 100% of TED in a pronated forearm, 84% in neutral, and 72% in supination. Predictive accuracy was highest in supination; in all cases the majority of specimens(90.47%-95.23%) are within 2 cm of the forearm position-specific percentage of TED. When comparing right to left sides for TEDs with the signed Wilcoxon-Mann-Whitney test for paired samples as well as a significance test(with normal distribution), the P-value was 0.0357(significance-0.05) indicat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ides.CONCLUSION This "patient normalized" parameter localizes the PIN crossing a line drawn between the lateral epicondyle and the radial styloid. Accurate PIN localization will aid in diagnosis, injections, and surgical appro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RADIAL nerve Transepicondylar distance RADIAL tunnel SYNDROME supinator SYNDROME
下载PDF
旋后肌管的外科解剖学 被引量:16
2
作者 杜心如 许梦阳 +2 位作者 赵玲秀 徐恩多 舒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4-27,共4页
于92侧成尸上肢观察,旋后肌管为一肌性管道,上口主要由旋后肌弓围成,下口由旋后肌下口围成。自肘的外侧面由内上斜向外下绕桡骨体上部至前臂后面,管长35.7±8.1mm,旋后肌管与肪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连线的夹角30... 于92侧成尸上肢观察,旋后肌管为一肌性管道,上口主要由旋后肌弓围成,下口由旋后肌下口围成。自肘的外侧面由内上斜向外下绕桡骨体上部至前臂后面,管长35.7±8.1mm,旋后肌管与肪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连线的夹角30°±7°。骨间后神经穿经此管。探讨了旋后肌管的体表投影,讨论了骨间后神经受压综合征的解剖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肌管 体表投影 解剖学
下载PDF
骨间后神经穿桡管远端处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向阳 陈峥嵘 +2 位作者 王克强 周泰仁 曹德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 :了解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可能的卡压位置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 2倍放大镜下解剖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的行程、分支、可能卡压位置以及前臂活动对其影响。结果 :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恒定地分尺侧支和桡侧支 ;旋后肌远侧缘和拇短... 目的 :了解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可能的卡压位置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 2倍放大镜下解剖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的行程、分支、可能卡压位置以及前臂活动对其影响。结果 :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恒定地分尺侧支和桡侧支 ;旋后肌远侧缘和拇短伸肌、拇长展肌浅面的腱性肌纤维结构可能是致卡压的解剖结构 ,前臂伸肌群的活动可诱发上述结构卡压骨间后神经。结论 :在桡管远端同样存在卡压骨间后神经的解剖结构 ,必要时应手术探查、松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后神经 旋后肌 卡压机制 解剖学 肘关节
下载PDF
骨间后神经受压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8
4
作者 初国良 彭映基 +1 位作者 徐朝任 冯正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 :阐明骨间后神经 (PIN)卡压的原因及其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30侧尸体上肢标本 ,将PIN分为 3段 (即桡管段、旋后肌管段和旋后肌管后段 )观察其肌支的分支情况 ;用卡尺对桡管 (RT)、旋后肌管 (ST)和桡侧腕短伸肌腱弓 (AECRM... 目的 :阐明骨间后神经 (PIN)卡压的原因及其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30侧尸体上肢标本 ,将PIN分为 3段 (即桡管段、旋后肌管段和旋后肌管后段 )观察其肌支的分支情况 ;用卡尺对桡管 (RT)、旋后肌管 (ST)和桡侧腕短伸肌腱弓 (AECRM)的形态和大小进行了观测 ,并对ST入口和出口的体表投影定位。结果 :ST入口和出口的宽度分别为 (14 .1± 2 .1)mm和 (6 .2± 1.7)mm ,长度为 (35 .0± 6 .9)mm。PIN从桡骨头至旋后肌腱弓 (AF)和PIN从旋后肌穿出处的长度分别为 (19.3± 4.4)mm和 (5 3.4± 5 .2 )mm。AF的 5 3.3 %由肌性加腱性组织构成 ,2 3 .3%由腱性组织构成 ,2 3 .3 %由肌组织构成。 70 %旋后肌远侧缘由腱性组织构成 ,所有AECRM均是腱性。桡骨背侧桡骨头下方 1示指宽和 3示指宽分别为ST的入口和出口的体表投影。结论 :本文提供的RT、ST和AECRM详细形态资料 ,对于PIN卡压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管 旋后肌腱弓 旋后肌管 骨间后神经受压 PIN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骨间后神经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丁家明 佘永华 +4 位作者 冉茂成 叶秋萍 刘剑 张良君 李春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研究骨间后神经的起源、行程、受卡压原因,并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40侧成人尸体上肢,将骨间后神经分为3段(见附图):桡管段为从起点到旋后肌入口的距离,旋后肌管段为入口到出口的距离,旋后肌管后段为出旋后肌管以... 目的研究骨间后神经的起源、行程、受卡压原因,并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40侧成人尸体上肢,将骨间后神经分为3段(见附图):桡管段为从起点到旋后肌入口的距离,旋后肌管段为入口到出口的距离,旋后肌管后段为出旋后肌管以后的分支。观察骨间后神经的起源、行程、分支,旋后肌管入口、出口的形态和结构特点。用游标卡尺测量桡管段和旋后肌管段长度,旋后肌管入、出口的宽度。结果骨间后神经桡管段和旋后肌管段长度分别为(36.1±10.7)mm(均数±标准差,下同)和(39.7±0.89)mm。旋后肌管入口宽度为(12.4±0.29)mm,腱性结构占65%(26例),膜性结构占20%(8例),肌性结构为15%(6例)。出口位于拇长展肌上缘上方(15.3±0.68)mm,宽度(12.9±0.55)mm,肌性结构占52.5%(21例),腱性结构占40%(16例),膜性结构占7.5%(3例)。结论桡管和旋后肌管的解剖结构有时可导致骨间后神经受卡压,本文资料对外科手术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后神经 桡管 旋后肌管
下载PDF
前臂骨间后神经受压综合征的有关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祖桢 黄耀添 李惠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3-16,共4页
对100侧成人尸体的肘部进行了解剖观察,发现旋后肌的浅深二部均有各自的起止点,可以清楚地分为两块肌肉;由 Frohse 腱弓(旋后肌弓)围成的旋后肌管上口64%近圆形,24%为卵圆形,12%为裂隙状,Frohse腱弓全长为腱性的占71%。本文以旋后肌浅... 对100侧成人尸体的肘部进行了解剖观察,发现旋后肌的浅深二部均有各自的起止点,可以清楚地分为两块肌肉;由 Frohse 腱弓(旋后肌弓)围成的旋后肌管上口64%近圆形,24%为卵圆形,12%为裂隙状,Frohse腱弓全长为腱性的占71%。本文以旋后肌浅部为标志,将前臂骨间后神经(PIN)分为管前段、管内段、管后段,并记录了各段的分支状况。旋后肌浅部的宽度、旋后肌管的长度与 PIN 管内段的长度三者相等。被动旋前时,可见 Frohse 腱弓对 PIN 的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肌 旋后肌管 前臂 骨间后神经
下载PDF
15例后骨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
7
作者 牛慧霞 王玉强 +1 位作者 赵耀 许予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21期1852-1858,共7页
目的探讨后骨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纳入15例后骨间神经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针极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查。观察和记录指总伸肌、尺侧腕伸肌、肱桡肌、肱二头肌、三角肌、拇对掌肌、小指展肌是否有纤颤电位、正锐波电位... 目的探讨后骨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纳入15例后骨间神经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针极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查。观察和记录指总伸肌、尺侧腕伸肌、肱桡肌、肱二头肌、三角肌、拇对掌肌、小指展肌是否有纤颤电位、正锐波电位,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s,MUAPs)的时限和波幅.以及募集相MUAPs的发放密度;检测桡浅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波幅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s conduction velocity,SCV);检测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动作电位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和末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动作电位的DML、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及CMAP波幅。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患侧与健侧桡浅神经SCV及SNAP波幅、患侧与健侧桡神经动作电位DML及CMAP波幅的差异。结果患侧与健侧桡神经动作电位DML(指总伸肌记录,t=0.217,P=0.831;尺侧腕伸肌记录,t=1.852,P=0.085;肱桡肌记录,t=-1.726,P=0.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侧与健侧桡神经CMAP波幅(指总伸肌记录,t=-44.613,P=0.000;尺侧腕伸肌记录,t=-38.75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侧与健侧桡神经CMAP波幅(肱桡肌记录,t=-0.056,P=0.9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侧与健侧桡浅神经SCV及SNAP波幅(t=-1.035,P=0.318;t=-1.196,P=0.2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骨间神经病变患者患侧桡神经动作电位DML(指总伸肌、尺侧腕伸肌记录)正常,CMAP波幅降低,桡浅神经SCV及SNAP波幅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骨间神经病变 末端潜伏期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桡神经 旋后肌综合征
下载PDF
骨间后神经受压综合证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8
作者 秦志祥 付成钧 +1 位作者 李和平 廉爱兰 《长治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在32具64侧成人尸体的上肢中,对骨间后神经及其周围的毗邻关系,旋后肌弓、旋后肌下口的类型、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解剖观察,并对其骨间后神经在旋后肌管内的长度,分支及其走行过程中的受压因素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在64例成人上肢... 在32具64侧成人尸体的上肢中,对骨间后神经及其周围的毗邻关系,旋后肌弓、旋后肌下口的类型、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解剖观察,并对其骨间后神经在旋后肌管内的长度,分支及其走行过程中的受压因素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在64例成人上肢中均可见到概侧腕短伸肌纤维桥及旋后肌弓。这些腱性结构的存在是造成骨间后神经受压的重要解剖因素。同时探讨了解除神经压迫的手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后神经 旋后肌弓 神经卡压综合征 解剖
下载PDF
旋后肌肌支移位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雷 董震 +1 位作者 张成钢 陈亮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桡神经旋后肌肌支和骨间后神经的显微解剖,为旋后肌肌支移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设计旋后肌肌支移位术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选择13侧甲醛固定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肘以远桡神经及各肌支,记录旋后肌肌支及骨间后神经的形态特... 目的通过对桡神经旋后肌肌支和骨间后神经的显微解剖,为旋后肌肌支移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设计旋后肌肌支移位术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选择13侧甲醛固定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肘以远桡神经及各肌支,记录旋后肌肌支及骨间后神经的形态特征、分布情况和直径。结果旋后肌肌支一般有3支,旋后肌Frohse弓近端2支,旋后肌肌管内1支,管外肌支恒定,可直接与骨间后神经缝合,且口径匹配。结论旋后肌肌支可用来移位修复骨间后神经,为臂丛神经中下干损伤患者提供一种新的神经移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 臂丛 旋后肌 肌支 骨间后神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