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雅翼》叶音今音韵系及其与《中原音韵》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汪业全 张晓勤 叶桂郴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7,共7页
对《风雅翼》447首古诗495个韵段分析考察,得出刘履叶音今音韵系二十一个韵部。它与《中原音韵》同中有异,显示出不同的语音层次。
关键词 《风雅翼》 叶音 中原音韵
下载PDF
《中原音韵》与中原方音语音特点的比较研究——再论《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静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6,共6页
本文以《中原音韵》与河南省境内中原方音的语音特点为对象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通过考察发现,《中原音韵》声韵调三方面的语音特征基本上都保存在中原方音中,由此说明,以郑汴片方言为核心的中原方音是《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
关键词 中原音韵 中原方音 语音基础
下载PDF
也谈《中原音韵》“寒山”“桓欢”分立的依据 被引量:6
3
作者 宋洪民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6,共7页
《中原音韵》的“桓欢”韵及其所属的19部系统,当源于元代的发祥地——山西方言。元曲中原之音不能造成“桓欢”独立,曲家在一定程度上迁就了传承已久的用韵习惯,接受了“桓欢”独立的事实。
关键词 中原音韵 桓欢韵 山西方言
下载PDF
《回回药方》阿汉对音与《中原音韵》“章、知、庄”三系的读音 被引量:6
4
作者 蒋冀骋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5,共14页
介绍和评价了各家对《中原音韵》章、知、庄三系分合的观点,根据《回回药方》阿汉对音材料,从音理和实证的角度证明了《中原音韵》章、知、庄三系的合一。
关键词 中原音韵 阿汉对音 章知庄三系
下载PDF
从知系跟精组的层次看胶东方言与《中原音韵》 被引量:3
5
作者 宫钦第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6,共4页
胶东方言古知庄章组与精组声母在各方言及《中原音韵》里的不同分合关系,显示了它们代表的不同历史层次。胶东方言是在以《中原音韵》为主流的古官话浸染、覆盖下而定型的一种官话方言。
关键词 胶东方言 中原音韵 知庄章组 精组 层次
下载PDF
《中原音韵》音系有入声证 被引量:2
6
作者 金欣欣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5-79,共5页
元代戏曲家周德清是江西高安人,他编撰的《中原音韵》是元代的一部重要曲韵韵书,对后代的戏曲创作影响很大,对汉语音韵研究特别是元代语音系统的研究也有重要价值。《中原音韵》音系是否有入声,在学术界意见分歧比较大。通过对《中原音... 元代戏曲家周德清是江西高安人,他编撰的《中原音韵》是元代的一部重要曲韵韵书,对后代的戏曲创作影响很大,对汉语音韵研究特别是元代语音系统的研究也有重要价值。《中原音韵》音系是否有入声,在学术界意见分歧比较大。通过对《中原音韵》中周德清关于入声的论述以及其中一些关键词的分析,可以认为《中原音韵》音系是有入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音韵 周德清 音系 入声
下载PDF
从《回回药方》阿汉对音看《中原音韵》“支思”韵的读音 被引量:2
7
作者 蒋冀骋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20,共9页
介绍了学术界对《中原音韵》"支思"韵音值构拟的各种说法和论证依据,讨论了诸论据存在的问题,从《中原音韵》本身和阿汉对音的角度论证了《中原音韵》"支思"韵的读音应为。
关键词 中原音韵 支思韵 阿汉对音
下载PDF
《中原音韵》版本源流辨正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玉来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24,共9页
《中原音韵》存世的各类版本缺乏系统的梳理,本文将该书的各类版本分为全本、节本、增订删补本、今人刊行本、《韵编》本等系列,讨论了各式版本的源流及其优劣,并辨正了有关认识问题。
关键词 中原音韵 版本 辩证
下载PDF
从阿汉对音看《中原音韵》的入声 被引量:1
9
作者 蒋冀骋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共7页
本文较全面地考察了前贤研究《中原音韵》入声的不同意见,通过对阿汉对音材料中入声的全面考察,补充证明了《中原音韵》无入声的观点。
关键词 中原音韵 入声 阿汉对音
下载PDF
从《四声通解》译注《中原音韵》看早期官话入声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晓南 《励耘语言学刊》 2006年第2期210-225,共16页
朝鲜李朝中宗时代汉学家崔世珍,在他的《四声通解》中引述并以谚文译注了部分《中原音韵》入声字音,这是目前所见最早对《中原音韵》入声字拟音的语料。从中可推知在崔世珍心目中,《中原音韵》的入声自成一类,且带有喉塞韵尾。这位16世... 朝鲜李朝中宗时代汉学家崔世珍,在他的《四声通解》中引述并以谚文译注了部分《中原音韵》入声字音,这是目前所见最早对《中原音韵》入声字拟音的语料。从中可推知在崔世珍心目中,《中原音韵》的入声自成一类,且带有喉塞韵尾。这位16世纪语言学家的意见,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声通解》 早期官话 中原音韵 人声
下载PDF
《中原音韵》“倩”字读音考
11
作者 金欣欣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24-27,共4页
《中原音韵》是元代戏曲家周德清编撰的一部曲韵韵书,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戏曲创作与研究有重要意义,对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中古的韵书《广韵》中,"倩"字有去声霰韵仓甸切和去声劲韵七政切两读。但是在《中... 《中原音韵》是元代戏曲家周德清编撰的一部曲韵韵书,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戏曲创作与研究有重要意义,对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中古的韵书《广韵》中,"倩"字有去声霰韵仓甸切和去声劲韵七政切两读。但是在《中原音韵》中,"倩"只见于庚青韵去声,与读去声的"请"同音。事实上,"倩"字在《中原音韵》中还应见于先天韵去声,与读去声的"谴牵"同音。这一读音,从《中原音韵》的内部证据、元曲押韵用例以及与《中原音韵》同时代的韵书中均可找到证明。由此可以认为,"倩"字在《中原音韵》中没有先天韵去声一读,当为周德清的漏收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音韵 周德清 “倩”字 元代汉语语音
下载PDF
《新订中州全韵》所引《中原雅音》——兼论《新订中州全韵》的音系性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超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7,共10页
《新订中州全韵》是清代周昂撰写的一部南曲韵书,被誉为南化到极点的曲韵书。韵书中大量援引了《中原雅音》的音注。文章通过比较二书的音切,着重讨论了二书语音特点的异同及二书的关系,在二者关系探讨的基础上也能更加明晰地把握《新... 《新订中州全韵》是清代周昂撰写的一部南曲韵书,被誉为南化到极点的曲韵书。韵书中大量援引了《中原雅音》的音注。文章通过比较二书的音切,着重讨论了二书语音特点的异同及二书的关系,在二者关系探讨的基础上也能更加明晰地把握《新订中州全韵》的音系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订中州全韵》《中原雅音》 语音特点 音系性质
下载PDF
《中原音韵》时代汉语声调的调类与调值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玉来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25,共15页
《中原音韵》揭示的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全浊入声字归阳平、次浊入声字归去声的音变现象,得到了近代汉语官话语音文献和现代官话方言的证实,这说明《中原音韵》时代的共同语里平声已经分成阴、阳两调、全浊上声已变去声、全浊入声字已... 《中原音韵》揭示的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全浊入声字归阳平、次浊入声字归去声的音变现象,得到了近代汉语官话语音文献和现代官话方言的证实,这说明《中原音韵》时代的共同语里平声已经分成阴、阳两调、全浊上声已变去声、全浊入声字已变阳平、次浊入声字已变去声。唯清入声字的归调不为多数官话方言证实,说明清入有其独特的性质,当是一个独立的声调。根据周德清及相关材料,《中原音韵》时代共同语的声调有五个调类,相应的调值是阴平33、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清入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音韵 声调 清入
原文传递
《中原音韵》知庄章声母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14
作者 桑宇红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61,共4页
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中原音韵》里的分合以及音值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主张三组声母合为一套卷舌声母就必须澄清如下问题:(1)知、照组声母合一与知二庄、知三章对立问题;(2)《中原音韵》"知""支"... 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中原音韵》里的分合以及音值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主张三组声母合为一套卷舌声母就必须澄清如下问题:(1)知、照组声母合一与知二庄、知三章对立问题;(2)《中原音韵》"知""支"分韵问题;(3)止开三知庄章组字在近代汉语存在两种对立读音类型;(4)《中原音韵》三组声母合一与现代方言两套声母的关系;(5)一套声母两套变体与两套声母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音韵 知庄章 二分 合一
原文传递
从元曲异文看清声母入声字的归类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静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9,共5页
本文通过对元曲异文中清入声字和非清入声字所构成的异文进行分析,发现元曲异文中清入声字的归类与《中原音韵》的“清入归上”差距颇大。元曲异文中清入声字不仅可以跟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字分别构成异文,而且有些清入声字还具有一... 本文通过对元曲异文中清入声字和非清入声字所构成的异文进行分析,发现元曲异文中清入声字的归类与《中原音韵》的“清入归上”差距颇大。元曲异文中清入声字不仅可以跟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字分别构成异文,而且有些清入声字还具有一字多调的特性。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证实周德清简单把清入声字归入上声类是一大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曲异文 清入声字 中原音韵 归类 周德清 汉语 语音
下载PDF
《中原音韵》所依据的音系基础问题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玉来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4,共6页
《中原音韵》是为元曲用韵设立规范的韵书,它的《韵谱》系统及《正语作词起例》所辨正的各类字音,无疑是元代民族共同语口语语音系统的反映。这个共同语的语音根据不是一个方言点,而是在北方官话方言之上的经过周德清审定的共同语音系。
关键词 中原音韵 音系 元曲
原文传递
《回回药方》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北方话的疑母 被引量:9
17
作者 蒋冀骋 《汉语学报》 2007年第1期11-20,共10页
《中原音韵》的疑母大多消失了,个别小韵还保留着,《回回药方》阿汉对音材料所放映的语音情况大致相同。是什么原因促使疑母消失,什么条件使疑母得以保留?我们给予了探讨。
关键词 中原音韵 阿汉对音 疑母
下载PDF
《中原音韵》东钟/庚青韵间的方音性又读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玉来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2-440,共9页
《中原音韵》的东钟/庚青两韵之间有29个字(唇音声母12个,喉牙音声母17个)存在又读,学术界关于这组又读的语音性质的认识差别很大。根据《中原音韵》的音系布局和现代方言的读音实际,[pu?]与[pu?]、[ku?]与[ku?]这两种类型的音节很难共... 《中原音韵》的东钟/庚青两韵之间有29个字(唇音声母12个,喉牙音声母17个)存在又读,学术界关于这组又读的语音性质的认识差别很大。根据《中原音韵》的音系布局和现代方言的读音实际,[pu?]与[pu?]、[ku?]与[ku?]这两种类型的音节很难共存于一个音系中。因此,这组又读字的重出安排,是周德清审音的结果,是对共同语基础方言不同读法的一种处理方式,既不是共同语的历史音变,也不是文白异读,更不是新旧读音,而是作者人为安排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音韵 共同语 现代方言 又读 审音
原文传递
从入声字的归派看《中原音韵》的基础方言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临惠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1-231,共11页
文章从入声调的归派以及入声韵的文白异读和齐微韵在元杂剧中的押韵情况入手,讨论《中原音韵》的基础方言问题,认为《中原音韵》的基础方言不是一时一地的方言,而是一个杂糅的系统。
关键词 中原音韵 入声字 基础方言
原文传递
《回回药方》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北方话“影、云、以”三母的读音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冀骋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利用《回回药方》的阿汉对音材料,构勒了元代汉语北方话影、云、以三母的语音情况,讨论了它的演变机制。
关键词 中原音韵 阿汉对音 元代汉语 影、云、以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