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意象图式理论看事件动词“偷”和“抢”
1
作者 尹若男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1年第8期139-143,共5页
事件动词“偷”和“抢”都能与施事、受事和夺事三个语义角色相联系。根据意象图式理论,“偷”凸显偷窃者和失窃物,“抢”凸显抢劫者、抢劫物和遭抢者,抢劫者和遭抢者为强凸显角色,抢劫物为弱凸显角色。“偷”和“抢”的认知语义特征导... 事件动词“偷”和“抢”都能与施事、受事和夺事三个语义角色相联系。根据意象图式理论,“偷”凸显偷窃者和失窃物,“抢”凸显抢劫者、抢劫物和遭抢者,抢劫者和遭抢者为强凸显角色,抢劫物为弱凸显角色。“偷”和“抢”的认知语义特征导致二者句法结构上的诸多异同,可从意象图式理论的凸显观中得到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动词 意象图式
下载PDF
也说清华简《赤鸠之集汤之屋》篇的“洀”
2
作者 侯乃峰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64-67,共4页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收录的《赤鸠之集汤之屋》篇的“洀”字,研究者有不同的释读意见。根据对“洀”字构形的分析以及简文的辞例,我们以为此字当释读为“偷”字,在清华简《赤鸠之集汤之屋》篇简文中为偷盗、窃取之义。
关键词 清华简 《赤鸠之集汤之屋》
下载PDF
跨语言比较视阈下“偷”“抢”的共性与个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殷树林 尹若男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36,共5页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偷"凸显的是"施事/偷窃者"以及"受事/失窃物","抢"凸显的是"施事/抢劫者""夺事/遭抢者"以及"受事/抢劫物",且"施事/抢劫者...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偷"凸显的是"施事/偷窃者"以及"受事/失窃物","抢"凸显的是"施事/抢劫者""夺事/遭抢者"以及"受事/抢劫物",且"施事/抢劫者"和"夺事/遭抢者"为强凸显角色,"受事/抢劫物"为弱凸显角色。通过对汉语"偷"和"抢"、英语steal和rob以及韩语性:凸显角色(强凸显角色?弱凸显角色)?非凸显角色。即在一种语言中,如果非凸显角色在句中不隐去,那么凸显角色一定不可隐去,如果弱凸显角色在句中不隐去,那么强凸显角色一定不可隐去,反之不成立;在一种语言中,如果弱凸显角色在句中可作宾语,那么强凸显角色也可作宾语,反之不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图式 凸显
原文传递
“西汉文献中‘偷’已有‘偷窃’义”献疑
4
作者 丁喜霞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21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关于“偷”之“偷窃”义的产生时间,现有观点认为始自西汉,但此说存在诸多疑点。本文从“偷”在西汉时期文献中的意义、相同句式中“偷”的词性、征引资料的时代等方面进行讨论,认为现有文献还难以证明“偷”在西汉已产生动词“偷窃”义。
关键词 西汉
原文传递
5
作者 张记书 《青少年文学》 2000年第1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微型小说 <<偷>> 张记书 河北 当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