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朝鲜时期韵书与明初韵书之比较——以《东国正韵》和《洪武正韵》为中心 被引量:2
1
作者 孙莹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83-89,共7页
《东国正韵》是朝鲜半岛继"训民正音"创制后编纂的最早的一部官修韵书,而《洪武正韵》作为明初的官修韵书对当时朝鲜李朝时期音韵学的发展影响甚大,对之后包括《东国正韵》在内的《洪武正韵译训》《四声通考》《四声通解》等... 《东国正韵》是朝鲜半岛继"训民正音"创制后编纂的最早的一部官修韵书,而《洪武正韵》作为明初的官修韵书对当时朝鲜李朝时期音韵学的发展影响甚大,对之后包括《东国正韵》在内的《洪武正韵译训》《四声通考》《四声通解》等韵书都是借鉴于《洪武正韵》的音韵学基础发展变化编纂而成的。本文与以往对两部韵书分别进行孤立的研究不同,通过对两部韵书的序文,分韵法,韵部,声类以及入声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东国正韵》和《洪武正韵》存在的异同及二者内在关联性,为中韩音韵学研究及《东国正韵》的渊源考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国 洪武
下载PDF
《音韵日月灯》与《洪武正韵》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辛彩凤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8-433,共6页
《音韵日月灯》"标榜"羽翼《洪武正韵》,然其韵部体例使用"沈韵"一○六韵,反切也更多地来自诗韵系韵书,使得后人对其标榜多有质疑。文章发现,《音韵日月灯》不合于其所规定之一○六韵的"混切"全部来自《... 《音韵日月灯》"标榜"羽翼《洪武正韵》,然其韵部体例使用"沈韵"一○六韵,反切也更多地来自诗韵系韵书,使得后人对其标榜多有质疑。文章发现,《音韵日月灯》不合于其所规定之一○六韵的"混切"全部来自《洪武正韵》,这些数据表明,《音韵日月灯》实际韵部的确遵用了《洪武正韵》"切法",来自《洪武正韵》的反切在相当程度上冲击了《音韵日月灯》一○六韵的韵系框架。由于年代相隔较久以及个性的差异,《音韵日月灯》在细节上表现出一些与《洪武正韵》所代表的明初官话音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日月灯》部“沈”《洪武》明代官话
下载PDF
高启诗歌用韵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尹戴忠 《娄底师专学报》 2000年第1期57-61,共5页
对明代高启 783首乐府诗、古体诗进行研究 ,归纳其韵部系统 ,发现了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如 :灰泰合口呼押入支微部 ,尤侯部唇音字“妇”押入鱼模部 ,佳韵韵系部分字押入家麻部 ,鱼模部与支微部相押 ,皆来部个别字与支微部个别字相押 。
关键词 <<广>> <<洪武正韵>> 文学研究 高启诗歌
下载PDF
《韵法直图》蓝本《切字捷要》与《洪武正韵》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军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105,共11页
《韵法直图》蓝本《切字捷要》韵图"切韵经纬图"四十四韵图与《洪武正韵》四十四韵类有严整的对应关系,"切韵经纬图"竖列三十二声母的编撰体例与《洪武正韵》三十一声母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切韵经纬图"切... 《韵法直图》蓝本《切字捷要》韵图"切韵经纬图"四十四韵图与《洪武正韵》四十四韵类有严整的对应关系,"切韵经纬图"竖列三十二声母的编撰体例与《洪武正韵》三十一声母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切韵经纬图"切字与《洪武正韵》小韵代表字高度一致,《切字捷要》韵图"切韵经纬图"实质上就是一部以实际语音为基础全面展现《洪武正韵》音系结构的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字捷要》 “切经纬图” 洪武 法直图》 关系
原文传递
《洪武正韵》所反映的浊音清化现象 被引量:1
5
作者 童琴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6,共3页
首次利用计算机穷尽式地比较《洪武正韵》与《广韵》的反切上字,我们发现《洪武正韵》反映出清浊混用、平浊送气、仄浊不送气、浊上归去等浊音清化现象。
关键词 洪武 反切比较 浊音清化
原文传递
也谈《洪武正韵》与“胡蓝党案”
6
作者 张竹梅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32,共5页
《洪武正韵》问世以后,"书竟不行",士人亦多有微词。平田昌司先生以为明初"胡蓝党案"是该书不行于世的主要原因。《洪武正韵》为太祖诏编,并为之赐名,后又几次奉诏修订。其主要作用在于"同文之教",而非... 《洪武正韵》问世以后,"书竟不行",士人亦多有微词。平田昌司先生以为明初"胡蓝党案"是该书不行于世的主要原因。《洪武正韵》为太祖诏编,并为之赐名,后又几次奉诏修订。其主要作用在于"同文之教",而非以赋取士。其21名编纂者中,坐"胡蓝党案"者仅5人。而《洪武正韵》无论在"胡蓝党案"前或后,均有修订,《永乐大典》亦以《洪武正韵》编类。万历皇子、赴试举子亦均"手是编",且终明一世,《洪武正韵》修订本——八十韵本未行于世,流传下来的仍是洪武八年问世的七十六韵本。《洪武正韵》未显行,缘由较为复杂,但与"胡蓝党案"关系不大似可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武 胡蓝党案 书竞不行 同文之教
原文传递
再论《字汇》音切的来源 被引量:4
7
作者 吴萍 郑贤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254-258,共5页
通过比对、分析相关辞书中的注音材料可知,《字汇》中的音切有多种来源:《洪武正韵》是主要来源,《字汇》中绝大部分反切源于此书,而很多直音则直接选用其小韵韵目;《重刊详校篇海》是补充来源,《字汇》中有而《洪武正韵》中没有的字,... 通过比对、分析相关辞书中的注音材料可知,《字汇》中的音切有多种来源:《洪武正韵》是主要来源,《字汇》中绝大部分反切源于此书,而很多直音则直接选用其小韵韵目;《重刊详校篇海》是补充来源,《字汇》中有而《洪武正韵》中没有的字,其音切主要来源于此;宣城方音是不可忽视的来源,《字汇》中部分反切与直音受到了梅氏方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汇》 音切 来源 洪武 《重刊详校篇海》 宣城方音
下载PDF
撮口呼形成、发展与应用的历时进程 被引量:4
8
作者 万献初 《励耘语言学刊》 2011年第1期146-176,共31页
近代撮口呼是由中古合口三四等细音复合、凝固而成,[y]音出现是撮口呼独立、近代四呼最终形成的标志,分"鱼模"为"居鱼、呼模"两韵以应时音才是撮口呼独立的表现。笔者在多年编撰《中华大典·音韵分典》"近代音总部"的过程中,... 近代撮口呼是由中古合口三四等细音复合、凝固而成,[y]音出现是撮口呼独立、近代四呼最终形成的标志,分"鱼模"为"居鱼、呼模"两韵以应时音才是撮口呼独立的表现。笔者在多年编撰《中华大典·音韵分典》"近代音总部"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关涉四呼的近代音韵文献,从全面分析中可以推定明初《洪武正韵》"鱼、模"两韵对立标志着撮口呼完全独立,《韵略易通》"居鱼、呼模"分立是其后续。明清两朝重要的韵书、韵图都涉及四呼的应用或论述,使四呼渐趋成熟。本文系统讨论了110多种明清韵书(图)有关四呼的名称、定义、内容、方法、差别、沿革、变异等资料,勾勒撮口呼形成、发展及其应用的历史进程,得到一些有益于汉语语音发展史研究的体会和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撮口呼 四呼 语音史 历时进程 洪武
下载PDF
许瀚三十四字母说
9
作者 袁森林 赵萍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0,共3页
依据在《明实录》中发现的一则有关《洪武正韵》声母的材料,对《洪武正韵》声母做了说明,认为许瀚是最早对《洪武正韵》一系韵书声母进行研究的学者。
关键词 三十四字母 洪武 《明实录》 声母
下载PDF
《中原》《洪武》和当代方言中的见开二——北京话溯源之一瞥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洪君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41,共13页
本文考察中古开口二等七摄(梗江假蟹效咸山)的舒声见系字在《中原音韵》《洪武正韵》的韵类分合及之后在当代官话方言中的演变和权威方言传播的层次。考察表明:(1)见开二在《中原》《洪武》两书归韵的唯一区别在于梗开二(除影母):《中... 本文考察中古开口二等七摄(梗江假蟹效咸山)的舒声见系字在《中原音韵》《洪武正韵》的韵类分合及之后在当代官话方言中的演变和权威方言传播的层次。考察表明:(1)见开二在《中原》《洪武》两书归韵的唯一区别在于梗开二(除影母):《中原》一律归细音梗开三四,而《洪武》则除影母外一律归洪音曾开一。这一不同,在今官话方言中仍有反映:(1)与《洪武》基本相同的有汴洛和杭州、南京、合肥三市;(2)与《中原》基本相同的则仅限北京、济南及东北的白读,它们的文读却同《洪武》;其他官话亦同洪武。(2)两书的江开二均归宕开三,今多数官话亦如此;(3)异于两书,扬州、武汉、成都、长沙的江开二白读却归洪,与非官话方言相同。(3)假蟹效咸山五摄的见开二在两书中仍独立一类,不同于一等也不同于三四等。当代官话中它们已向不同方向归并:上述(1)(2)两型基本归细而(3)型则白读归洪。此外还有"擦洪塞细"的(4)型,程度不同地出现在西北。(4)根据以上四型的地理分布并参考邻近非官话方言,以上四型可分别称为中部、东北部、南部和西北部官话。(5)从见开二的文白异读可以窥见:明代和清前期中期的权威方言是《洪武》型的中部官话,再向前可追溯到南宋皇室南迁之前的中原汴洛音和南迁后的方言岛临安官话,包括北京在内的所有官话和非官话东南方言的见开二的文读均源于此,并对明代之后的北京音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开二 《中原音 洪武 官话方言 明清权威方言普通话字音规范
原文传递
韩汉对音材料中的转写规则——兼论借助韩汉对音材料研究汉语音的注意事项 被引量:1
11
作者 皮华林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7,127,共12页
韩国朝鲜时代学者以谚文转写汉语音有一定规则:以基本符号转写全清、次清、次浊音和单韵母,以组合符号转写全浊音与复韵母。谚文创制初,转写符号与所转写的语音之间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语音变化后,在原有规则指导下,有些转写符... 韩国朝鲜时代学者以谚文转写汉语音有一定规则:以基本符号转写全清、次清、次浊音和单韵母,以组合符号转写全浊音与复韵母。谚文创制初,转写符号与所转写的语音之间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语音变化后,在原有规则指导下,有些转写符号所代表的语音内容发生变化,导致部分转写符号与所转写语音之间变为一对多的关系。那么研究对音材料中的汉语音时,要注意区别转写符号系统与所转写对象的关系,不能单纯地将转写符号体系与汉语音系统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转写规则 洪武译训》 《四声通解》 《三声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