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渭“本色论”在《四声猿》中的体现
1
作者 杨晓岚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81-86,共6页
“本色”的概念由来已久,明戏曲家徐渭上承前代的本色理论,将其引入戏曲批评的领域并加以发展和创新。徐渭在《南词叙录》《西厢序》《题昆仑奴杂剧后》等多种戏曲批评中推崇“本色论”,在《四声猿》杂剧中从语言、人物、曲律、体制方... “本色”的概念由来已久,明戏曲家徐渭上承前代的本色理论,将其引入戏曲批评的领域并加以发展和创新。徐渭在《南词叙录》《西厢序》《题昆仑奴杂剧后》等多种戏曲批评中推崇“本色论”,在《四声猿》杂剧中从语言、人物、曲律、体制方面很好地展现出“本色论”的具体内涵。从语言上讲,徐渭强调“俗”,即一种通俗化、生活化的自然,它的内涵要求是体现生活,流露真情;从人物上讲,徐渭要求“真”,即要求人物个性化,符合他们各自的身份、个性;从曲律、体制上讲,徐渭突破了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固有体制,灵活运用南北曲,采用最能表现凸显人物性格、形象和剧情内容的方式,一切以“本色”为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渭 本色论 《四声猿》
下载PDF
明初南戏《高文举》及其改写本——从莆仙戏《高文举》、文林阁本《高文举珍珠记》看明南戏《高文举》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建华 《戏曲研究》 2003年第3期50-66,共17页
众说纷纭的《高文举》《高文举》剧目,首见于《南词叙录》,列为'本朝',佚名。《元山堂曲品》之《具品》著录《还魂记》,同时提到'俗本'《高文举》;《杂调》著录《珍珠记》,并提到《高文举还魂记》。现存明万历年间文林... 众说纷纭的《高文举》《高文举》剧目,首见于《南词叙录》,列为'本朝',佚名。《元山堂曲品》之《具品》著录《还魂记》,同时提到'俗本'《高文举》;《杂调》著录《珍珠记》,并提到《高文举还魂记》。现存明万历年间文林阁本《高文举珍珠记》(以下简称文林阁本《珍珠记》)。明代戏曲选集亦有选出或选曲:《风月锦囊》选四调六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林阁 珍珠记 文举 还魂记 <南词叙录> <琵琶记> 明代戏曲 曲品 玉谷新簧 戏曲剧目
原文传递
《女状元》的南曲特征
3
作者 郭全芝 《戏曲研究》 2002年第1期231-239,共9页
徐渭作为戏曲大家,其创作虽然依循元人路数,以杂剧著称,但是检视其《四声猿》,已经蕴含了不少南曲的因素。尤其是《女状元》一戏,更是'南'味十足。《女状元》的南曲色彩表现在诸多方面,本文主从音律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 女状元 三声通押 新谱 <南词叙录> 韵字 沈自晋 远山堂剧品 用韵 吕调
原文传递
元杂剧的“开”与“节目主持人”无关——与黄天骥先生商榷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万岭 《戏曲研究》 2002年第1期164-171,共8页
黄天骥先生《元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一文,对元杂剧的'开'作出了全新的阐释,认为元刊杂剧的'开'就是宋杂剧的'开呵',并根据徐文长对宋杂剧'开呵'的解释而推断元杂... 黄天骥先生《元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一文,对元杂剧的'开'作出了全新的阐释,认为元刊杂剧的'开'就是宋杂剧的'开呵',并根据徐文长对宋杂剧'开呵'的解释而推断元杂剧演出时有一个'节目主持人',他的职责和任务就是'开'。黄先生说:'在元代,戏剧人物登场,所采取的程式,与宋杂剧如出一辙,'即人物上场'需要有人宣赞引导的'。'这个‘夸说大意’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戏剧人物 天骥 节级 <南词叙录> 正末 戏曲研究 徐文长 说唱诸宫调 审美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