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议《<呐喊>自序》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启示
1
作者 张春晖 《纳税》 2018年第17期249-249,共1页
鲁迅作品只有和青少年成长发生意义,才能引导青年学子走进鲁迅,懂得鲁迅的伟大。《<呐喊>自序》给予青少年成长诸多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从《<呐喊>自序》中懂得了:现实是安放理想的器皿,世事是洞察社会的窗口,青春因爱国... 鲁迅作品只有和青少年成长发生意义,才能引导青年学子走进鲁迅,懂得鲁迅的伟大。《<呐喊>自序》给予青少年成长诸多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从《<呐喊>自序》中懂得了:现实是安放理想的器皿,世事是洞察社会的窗口,青春因爱国而美丽,寂寞让人反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呐喊>自序》 普世价值 青少年 意义
下载PDF
喜剧:《呐喊》的叙述策略
2
作者 杜云南 熊沛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16-118,共3页
在《呐喊》的创作中,为了达到启蒙目的,鲁迅感到必须抑制情感的过分输入。这是喜剧手法产生的原因。喜剧手法保证了作家创作心态的自由,也保证了作品艺术上的完整。
关键词 呐喊 喜剧手法 鲁迅 情感抑制
下载PDF
论《呐喊》《彷徨》中的现代性追求及其当下观照
3
作者 桂万保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2年第z1期14-18,共5页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新思想的进入,中国知识者开始放眼世界,寻求救国救民之路,政府也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以图振兴华夏.这些在海外接受现代教育的青年,愈来愈感觉到旧中国的落后及民众的愚昧,于是,应运历史潮流,以他们为主流...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新思想的进入,中国知识者开始放眼世界,寻求救国救民之路,政府也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以图振兴华夏.这些在海外接受现代教育的青年,愈来愈感觉到旧中国的落后及民众的愚昧,于是,应运历史潮流,以他们为主流的知识者,掀起了一场启蒙运动.鲁迅,作为五四运动的主将之一,其颇具现代性特征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时至今日,鲁迅小说的现代性追求仍对当下文化具有深刻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呐喊> <彷徨> 现代性 当下 观照
下载PDF
燃烧在严冬长夜里的思想孤灯——论鲁迅的启蒙主义与《呐喊》、《彷徨》的黑暗寒冷基调的营造
4
作者 向阳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10-17,共8页
鲁迅独特丰富的人生经验与人文精神,以及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巨大的噬力的极为清醒的感悟,促使他以一种绝望的反抗姿态,开始其以小说参与历史发展的启蒙行为。鲁迅的启蒙观注重进化论的理性价值和唯意志论的生命自觉意识,强调弱者的反抗... 鲁迅独特丰富的人生经验与人文精神,以及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巨大的噬力的极为清醒的感悟,促使他以一种绝望的反抗姿态,开始其以小说参与历史发展的启蒙行为。鲁迅的启蒙观注重进化论的理性价值和唯意志论的生命自觉意识,强调弱者的反抗,反对强权意志,《呐喊》、《彷徨》则以独有的黑暗寒冷基调的营造,直接典型地印证着鲁迅的启蒙心态与启蒙行动;形象逼真地展示了封建传统奴役下中国黑暗寒冷的社会环境、近乎无事的悲剧个案、新生力量的孤立无助和退却、以及作为启蒙信息发布者的“我”的复杂暖昧;深刻地体现了鲁迅对传统中国的“陌生感”、“荒原感”,以及置身其中、无法摆脱的无奈的“漂泊感”。恰如严冬长夜里一盏高悬于华夏苍穹,顽强燃烧的思想孤灯,启示人们以坚韧的战斗精神,去展开艰辛漫长的反封建持久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启蒙主义 <呐喊> <彷徨> 黑暗寒冷基调 思想孤灯
下载PDF
Effect of yelling on maximal aerobic power during an incremental test of cycling performance
5
作者 Chien-Liang Chen Nan-Ying Yu +3 位作者 Jing-Shia Tang Shao-Hsia Chang Yea-Ru Yang Lin Wang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2016年第4期456-461,共6页
Background:People experiencing strong feelings of fatigue during exercise sometimes subconsciously yell to refocus their efforts and,thus,maintain exercise performance.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influenc of yelli... Background:People experiencing strong feelings of fatigue during exercise sometimes subconsciously yell to refocus their efforts and,thus,maintain exercise performance.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influenc of yelling during high-intensity exercise by analysing cardiorespiratory reactions and 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 EMG) changes in the vastus lateralis during a cycle ergometer test.Methods:A total of 23 moderately trained people were recruited.The cycling test began with a resistance of 25 W/min,which was gradually increased.During the experimental trial,the participants were required to yell at least 3 times when they felt exhausted;during the controlled trial,they were not allowed to produce any yelling sounds.The testing order was randomly assigned and the 2 trials were completed within an interval between 3–10 days.Two-way repeated measures ANOVA was applied to analyse the differences within and between the trials,and interaction of trial and time.Results:The peak power and time to exhaustion(p〈0.01) in the yelling tria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trial.However,the vastus lateralis iE MG values of both trials at peak power were not significant y different.During the yelling period at 90%–100% of the maximal effort,a significan time-by-trialinteraction(p〈0.05)wasobservedinoxygenconsumption(VO2),CO2 production,O2 pulse,ventilation,andrespiratoryrate. Alltheabove measures showed a significan between-trial difference(p〈0.02).However,heart rate,respiratory exchange ratio,end-tidal oxygen pressure,and ventilatory equivalent for oxygen showed only significan between-trial difference(p〈0.05),but without interaction of trial and time.Conclusion:Yelling enhances the peak O2 pulse and VO2 and maintains CO2-exclusion efficien y during high-intensity exercise.It may enable maintaining muscle activation without stronger EMG signals being required during high-intensity exerc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bic exercise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 Intense exercise Performance-enhancing effect Respiratory–cardiac activities Shouting
下载PDF
无法忘却更不能幻化:《野草》与转换期的梦
6
作者 熊鹰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7,共9页
《野草》中的“梦”常以“我梦见”开头,常表述为“我看见”,这种受主体控制的梦是这一时期鲁迅有关梦的写作中出现的新特点。这一新的文学形式的出现与鲁迅同一时期翻译的《小约翰》有关。与弗洛伊德不同,《小约翰》的作者葛覃的“清... 《野草》中的“梦”常以“我梦见”开头,常表述为“我看见”,这种受主体控制的梦是这一时期鲁迅有关梦的写作中出现的新特点。这一新的文学形式的出现与鲁迅同一时期翻译的《小约翰》有关。与弗洛伊德不同,《小约翰》的作者葛覃的“清醒梦”理论将梦理解成实在的个人经验,而不仅仅是无意识。这种新理解促使遭遇到个人与社会理想挫折的鲁迅重新思考梦的意义,并重拾不能全忘的“梦”,促生了1926年前后的回忆性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野草》 《朝花夕拾》 <呐喊>自序》 爱罗先珂
原文传递
藏在《故乡》里的“三二一”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海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年第26期54-56,共3页
《故乡》是鲁迅小说创作的经典篇目,收录进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小说单元。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以"听将令"概括文集作品创作:"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所以"往往不恤用了曲笔",留下... 《故乡》是鲁迅小说创作的经典篇目,收录进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小说单元。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以"听将令"概括文集作品创作:"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所以"往往不恤用了曲笔",留下些"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故乡》自脱不了这样"将令"意味,但小说毕竟是言语艺术,其中太多鲁迅有心无意的曲笔。"故乡"是怎样的"铁屋",鲁迅又留下怎样的希望,这涉及小说"怎样写"的思路搭建与"写什么"的思想熔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乡》 语文教材 言语艺术 鲁迅小说 作品创作 九年级 曲笔 <呐喊>自序》
下载PDF
读鲁迅和读评鲁迅
8
作者 何满子 《世纪》 2002年第5期62-64,共3页
一、唯《鲁迅全集》是必读书鲁迅的作品最早把我吸引住的是《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因此我最早读的是《野草》,时间是上世纪30年代开头。说实话,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哪能真正读懂鲁迅?只是觉得读来很够味而已。接着便读《呐喊》、《... 一、唯《鲁迅全集》是必读书鲁迅的作品最早把我吸引住的是《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因此我最早读的是《野草》,时间是上世纪30年代开头。说实话,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哪能真正读懂鲁迅?只是觉得读来很够味而已。接着便读《呐喊》、《彷徨》两本小说,其中最令我动情的是《故乡》、《社戏》等带有浙江乡土风情的诸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全集> <彷徨> <野草> <社戏> <呐喊> <故乡> 乡土风情 <伤逝> 了不相干 超越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