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深意重有时尽,意韵绵绵无绝期——试述《长恨歌》的主题
1
作者 曾婷芳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0-22,共3页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长恨歌》堪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描写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颂歌 ,“长恨”其名取得十分精当 ,因是悲剧结局 ,故名之为“恨” ;又因是情重意长 ,故名之为“长恨” ,天长地久都无法阻挡情与恨的悠悠绵绵 ,...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长恨歌》堪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描写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颂歌 ,“长恨”其名取得十分精当 ,因是悲剧结局 ,故名之为“恨” ;又因是情重意长 ,故名之为“长恨” ,天长地久都无法阻挡情与恨的悠悠绵绵 ,可见此情此恨确不一般。本文试从相思、生死和秋恨三个方面论述《长恨歌》的主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主题 相思 生死 秋恨
下载PDF
王安忆爱情书写的破碎共鸣——以《长恨歌》与《我爱比尔》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曹转莹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与《我爱比尔》都以一个女性的爱情探索为主线,展示女性在追求两性关系中对于身体、性爱、爱的片面误读而导致的爱情破产与觉醒,王琦瑶与阿三在这种追逐中共同验证着跨时代的破碎共鸣。其对爱情内涵意蕴的挖掘、对... 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与《我爱比尔》都以一个女性的爱情探索为主线,展示女性在追求两性关系中对于身体、性爱、爱的片面误读而导致的爱情破产与觉醒,王琦瑶与阿三在这种追逐中共同验证着跨时代的破碎共鸣。其对爱情内涵意蕴的挖掘、对两性关系的思考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书写 长恨 《我爱比尔》
下载PDF
芭蕾舞剧《长恨歌》
3
作者 帕特里克.德.巴纳 王崇玮 《舞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共1页
关键词 芭蕾舞剧 <长恨歌>
原文传递
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观感
4
作者 余子彤 《陕西煤炭》 2009年第1期114-114,共1页
关键词 朗诵会 <琵琶行> 铁板铜琶 唐宋诗词 仙宫 <长恨歌> 品诗 倚声 钗头凤
下载PDF
一曲社会与人生的悲歌——再论《长生殿》的主题思想
5
作者 刘宏 《戏曲研究》 2001年第2期91-101,共11页
对清代著名传奇戏曲《长生殿》思想内容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至目前,学术界关于该剧的思想内容尤其是对其主题思想的研究,既没有最终走出研究本身所面临的困境,也未能彻底解决读者在阅读中所感到的困惑。笔者曾有过一篇拙作... 对清代著名传奇戏曲《长生殿》思想内容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至目前,学术界关于该剧的思想内容尤其是对其主题思想的研究,既没有最终走出研究本身所面临的困境,也未能彻底解决读者在阅读中所感到的困惑。笔者曾有过一篇拙作,通过对《长生殿·自序》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 人生悲剧 主题思想 洪异 传奇戏曲 杨玉环 李杨 李隆基 戏曲研究 <长恨歌>
原文传递
洛夫的《背向大海》与现代禅诗写作
6
作者 孙金燕 《诗探索》 2009年第1期146-152,共7页
一上世纪70年代初(1974),洛夫出版了他的代表性诗集《魔歌》,其中,除《长恨歌》、《巨石之变》等名作外,引发人们特别关注的,是《金龙禅寺》、《随雨声入山而不见雨》等一些别具禅趣的小诗、短诗,
关键词 禅诗 洛夫 <长恨歌> 禅趣 入山 美学 互证 诗评家 世纪伊始 悟入
原文传递
《上种红菱下种藕》简介
7
作者 南海 《全国新书目》 2002年第2期18-19,共2页
这是著名女作家王安忆最新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王安忆近年来以写作《长恨歌》、《我爱比尔》等中长篇小说引起文坛广泛瞩目,《长恨歌》发行量越20万册。王安忆创作潜力巨大,是个写作态度十分严谨,且题材开拓异常广泛的优秀作家。她长于... 这是著名女作家王安忆最新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王安忆近年来以写作《长恨歌》、《我爱比尔》等中长篇小说引起文坛广泛瞩目,《长恨歌》发行量越20万册。王安忆创作潜力巨大,是个写作态度十分严谨,且题材开拓异常广泛的优秀作家。她长于写大上海都市历史的和现实的风俗人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中长篇小说 <长恨歌> 写作态度 生活题材 我爱
原文传递
On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Images in Chang Hen 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Theory
8
作者 Yiying YANG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9年第4期527-541,544,共16页
Based on concepts of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nd indeterminacy in reception theory,this paper repor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ang Hen Ge,a narrative poem written by Chinese poet Bai Juyi in the Tang Dynasty,and its... Based on concepts of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nd indeterminacy in reception theory,this paper repor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ang Hen Ge,a narrative poem written by Chinese poet Bai Juyi in the Tang Dynasty,and its English translations by William John Bainbrigge Fletcher,Herbert Allen Giles,Xu Yuanchong as well as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Results are as follows:1)Xu’s translation is the best in that he adds annotations and combines literal and free translations so as to explicate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underlying implications of images while meeting and broadening target readers’horizon of expectation.In addition,he tries to replicate figur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form rhetorical techniques of original cultural images to retain the source text’s indeterminacy and aesthetic value and to provide target readers with intense aesthetic experience.2)There are inappropriate and inaccurate translations of cultural images in all the four English translations,and they are caused by differences in ethnic history,religious belief,mode of thinking,featur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s well as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 Hen Ge reception theory horizon of expectation INDETERMINAC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ultural imagery comparative analysis poetry trans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