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脑钠肽辅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明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028-1029,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脑利钠肽(rhBNP)辅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8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两组常规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辅助治疗,治疗组... 目的:探讨重组脑利钠肽(rhBNP)辅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8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两组常规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辅助治疗,治疗组采用重组脑利钠肽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8.9%,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上述值都明显下降,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射血分数(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脑利钠肽辅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力衰竭能提高预后疗效,改善心功能,其作用的发挥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 术利钠肽
下载PDF
妊娠相关蛋白A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的影响
2
作者 杨蓉 刘金明 +7 位作者 王梅 马永娜 李拥军 王亚玲 张世阳 宋达 李亚伟 王晓燕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11-1613,1658,共4页
目的: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术前血浆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对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CTnI)的影响。方法:155例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根据手术前24hPAPP-... 目的: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术前血浆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对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CTnI)的影响。方法:155例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根据手术前24hPAPP-A是否升高(PAPP-A≥10mIU/L)分为高PAPP-A组(57例,PAPP-A≥10mIU/L)和低PAPP组(98例,PAPP-A<10mIU/L)。分别检测术后24h内hs-CRP水平及cTnI阳性率,并进行两组间各观察指标的比较。结果:高PAPP-A组术后hs-CRP水平及cTnI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低PAPP-A组(P<0.05)。术前PAPP-A含量与术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血浆PAPP-A水平是术后cTnI阳性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血PAPP-A含量与术后hs-CRP成正相关,是术后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C反应蛋白质/血液 肌钙蛋白/血液 妊娠相关α血浆蛋白质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剂量对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洋 李艳 +1 位作者 张苗 王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选择剂量不同的阿司匹林对于防控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拟行PCI术治疗的患者随机按照使用阿司匹林剂量的高低分成两组,其中低剂量组服用100mg/d,高剂量组前3个...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选择剂量不同的阿司匹林对于防控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拟行PCI术治疗的患者随机按照使用阿司匹林剂量的高低分成两组,其中低剂量组服用100mg/d,高剂量组前3个月服用300mg/d,随后两组服用相同剂量的阿司匹林(100mg/d)。分别随访两组患者术后第1、3、6、12个月以心肌梗死、出血为主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低剂量组60例进入3个月随访中1例出现脑卒中或出血,而高剂量组出现脑卒中或出血2例。结论:进行PCI术之后采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不仅有一定的效果,而且也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 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 阿司匹林/治疗应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46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07-408,427,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6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给予PCI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冠脉靶血管特点、术后并发症,分别于术前、术后4周、术后随...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6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给予PCI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冠脉靶血管特点、术后并发症,分别于术前、术后4周、术后随访6个月检查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①A、B、C型病变数量分别为25处、35处、42处,PCI治疗成功率分别为25处(25/25,100%)、35处(35/35,100%)、37处(37/42,88.1%);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46,6.5%;②术后1周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与术前相比具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复查LVEF、FS、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优于术后1周(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及心功能,PCI治疗的成功率较高,安全性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并发症 心力衰竭 充血性/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190例
5
作者 梁小平 马文英 +1 位作者 常海霞 辛渭川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87-98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9月至2005年10月完成的190例冠脉介入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急性心肌梗死8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05例,均采用Jndking’s造影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9月至2005年10月完成的190例冠脉介入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急性心肌梗死8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05例,均采用Jndking’s造影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共扩张278支病变血管,其中直接支架置入治疗73处。190例病例中PCI成功率96.4%(183/190例),共置入275枚支架。支架置入后即刻造影,所有病变血管均达到TIMI血流3级。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肾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7个月出现脑血意外而死亡,病死率1%;4例心绞痛复发,复发率2%。结论:PCI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病变血管
下载PDF
国产垠艺支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旗 田祥 +3 位作者 王培军 甄利波 耿巍 刘倩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598-1599,共2页
目的:探讨国产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垠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间的ACS患者140例,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治疗,于梗死相关血管的靶病变处置入国... 目的:探讨国产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垠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间的ACS患者140例,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治疗,于梗死相关血管的靶病变处置入国产垠艺支架。记录1个月和6个月随访终点时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成形等)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140例患者急诊PCI治疗均获得成功。140支梗死相关动脉的168处罪犯病变共置入190枚国产垠艺支架,6例患者出现无复流现象,1例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3例出现心室颤动,18例出现一过性室性心动过速。10例出现一过性低血压,术后2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仅1例患者于术后第4天因心脏破裂死亡,1个月随访终点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为0.7%。6个月随访终点时有25例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复查(造影随访率17.9%),3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为2.14%。结论:国产垠艺支架在ACS急诊PCI中应用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可以明显降低再狭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紫杉醇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改善直接PCI患者近期预后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官功昌 刘棣 +3 位作者 张学军 崔倩卫 刘博 王军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66-568,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ST段回落率、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以及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直接PCI适应证的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88例,随机分为静脉应用组43例和冠脉应用组45例,观察心电图ST段回落...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ST段回落率、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以及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直接PCI适应证的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88例,随机分为静脉应用组43例和冠脉应用组45例,观察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和30d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TIMI血流分级。结果:冠脉组术后1hST段完全回落率高于静脉组(P<0.05),冠脉组MACE发生率低于静脉组(P<0.05),TIMI血流分级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直接PCI时,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安全有效,可以显著改善术后1hST段回落率,减少术后30d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治疗 血小板糖蛋白GP IIB IIIa复合物 拮抗剂和抑制剂 血小板糖 蛋白GP IIB IIIa复合物 治疗应用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哲 高峰 +6 位作者 白怀生 李晓莉 李飞 周静 赵莉 曹杰 杜日映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983-984,共2页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使用抽吸导管的术中、术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确诊梗死相关血管近段或中段完全闭塞且明显可见血栓影的38例患者纳入抽吸导管治疗组;其余35例患者纳入常规治疗组。以血管...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使用抽吸导管的术中、术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确诊梗死相关血管近段或中段完全闭塞且明显可见血栓影的38例患者纳入抽吸导管治疗组;其余35例患者纳入常规治疗组。以血管开通率、"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ST段下降率、住院期间及术后1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抽吸导管组中,38例患者术后前向血流均达到TIMI3级,术中、术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血管开通率100%;术后1月内1例出现亚急性血栓形成。常规治疗组中,29例患者术后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ST段下降率71.4%;8例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6例发生心力衰竭,术后1月内8例出现亚急性血栓形成现象。结论:抽吸导管组患者的"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术后ST段下降率、住院期间及术后1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抽吸
下载PDF
PCI术后鞘管留置时间对桡动脉血流及闭塞率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红雷 董平栓 邢适颖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980-981,986,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鞘管留置时间对桡动脉血流及闭塞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桡动脉途径PCI的患者864例,随机分为即刻拔鞘组(n=440)和对照组(n=424),比较两组部分患者术前与术后1年的桡动脉直径和血流速度变化...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鞘管留置时间对桡动脉血流及闭塞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桡动脉途径PCI的患者864例,随机分为即刻拔鞘组(n=440)和对照组(n=424),比较两组部分患者术前与术后1年的桡动脉直径和血流速度变化以及所有患者术后即刻出血、血肿、动脉瘤和1年后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即刻拔鞘组术后1年桡动脉内径大于对照组[(0.27±0.03)cm对(0.18±0.02)cm],桡动脉血流速度明显较对照组快[(55.21±16.13)cm/s对(37.21±13.34)cm/s],1年内桡动脉闭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36%对8.96%]。出血、血肿、动脉瘤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途径PCI术后即刻拔除鞘管安全、可行、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效果好,可作为冠脉介入路径而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 @动脉闭塞
下载PDF
随访方式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粉侠 赵勇 赵惠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17-161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随访方式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已行PCI的35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的出院医嘱之外,医生主动为患者安排复诊时间及复诊内容,并监督完成;对照组则仅给予... 目的:探讨不同随访方式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已行PCI的35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的出院医嘱之外,医生主动为患者安排复诊时间及复诊内容,并监督完成;对照组则仅给予患者出院医嘱,由患者自己安排复诊,医生被动接受患者复诊。一年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吸烟、体重及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情况,并统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管重建、与心脏有关的猝死)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吸烟、体重、血脂、血压、血糖控制好(P<0.01),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明显减少(P<0.01)。结论:随访方式改变有利于PCI治疗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明显降低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建议随访模式转变为医生主动为患者服务,及早发现问题,早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随访研究 预后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术后CRP及心肌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牛铁 韩宝华 +3 位作者 董静 耿希有 康启 赵运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987-988,共2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术后C反应蛋白质(CRP)及心肌标志物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应用的不同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都采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成形术治疗,治疗组同时于术...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术后C反应蛋白质(CRP)及心肌标志物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应用的不同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都采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成形术治疗,治疗组同时于术前1h经外周静脉先给予负荷量盐酸替罗非班辅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无死亡患者。对照组术后CRP值有明显提高,而治疗组CRP值在不同时间点对比无明显差异,术后组间对比也差异明显。两组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值在治疗前后与组间对比都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成形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激活炎症免疫反应,但不造成心肌损伤,替罗非班的应用可拮抗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 C反应蛋白质 血液 @替罗非班
下载PDF
曲美他嗪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12
作者 高晖 谢芳元 +1 位作者 张清 郭旭昌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63-565,627,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曲美他嗪(TMZ)对急性患者急诊PCI术中血流,术后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探讨TMZ对急性心梗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急诊行PCI治疗的急...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曲美他嗪(TMZ)对急性患者急诊PCI术中血流,术后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探讨TMZ对急性心梗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急诊行PCI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TMZ组及对照组。TMZ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于术前2h给予负荷量TMZ60mg顿服,以后20mg每天3次,共治疗3月;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如抗栓、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等。观察并记录患者PCI术中TIMI血流的情况,并分别测定PCI术后24h、48h的cTnI、48h的hs-CRP值,并分别于术前、术后3月行心脏彩超,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①两组在PCI术后24h、48h时间点的cTnI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升高幅度较TMZ组更高(P?0.05)。②PCI术后48h,两组hs-CRP水平较术前均升高(P?0.05);TMZ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低(P?0.05)。③TMZ组患者PCI术后3月行超声心动图测量LVEF较术前升高(P?0.05),而对照组PCI术前、术后3月LVEF值无差异。④TMZ组患者PCI术中TIMI血流为Ⅲ级的比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MZ可减少PCI术后cTnI、hs-CRP浓度升高的水平,使患者LVEF值升高,提示其可减少缺血心肌损伤及可能具有促进心肌微循环改善的作用,同时能改善左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治疗 曲美他嗪 治疗应用 急性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40例介入手术治疗及术后功能锻炼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海青 亓春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接受常规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术后功能锻炼。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接受常规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术后功能锻炼。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变化和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LVEDd均较手术前减小,LVEF较手术前上升,其中观察组患者LVEDd减小幅度和LVEF上升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术后加强功能锻炼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保障介入手术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功能锻炼
下载PDF
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原因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粉侠 武卫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002-1003,共2页
目的:分析12h内就诊行急诊介入治疗的16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24例患者的病死原因。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西安地区共48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12h内就诊并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66例S... 目的:分析12h内就诊行急诊介入治疗的16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24例患者的病死原因。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西安地区共48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12h内就诊并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66例STEMI患者,统计其住院期间发生死亡者24例并分析其死亡原因,并与北京地区进行比较。结果:引起死亡的原因有:1患者病情危重;2合并症因素;3介入相关因素。与北京地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一步降低STEMI患者的病死率,需要提高人群急救意识,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体系与院内绿色通道的衔接,缩短中转过程,协调多学科之间协作,加强术后及危重病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疗法 死亡原因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脑钠肽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伟 张义效 周爱琴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630-163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48h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与近、远期心血管事件关系。方法:对92例ACS患者常规进行术前和术后治疗并规范化行PCI术,术后48h行BNP测定,A组血浆BNP水平>80pg/m...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48h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与近、远期心血管事件关系。方法:对92例ACS患者常规进行术前和术后治疗并规范化行PCI术,术后48h行BNP测定,A组血浆BNP水平>80pg/ml,B组血浆BNP水平<80pg/ml;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但两组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行PCI术,术后48hBNP浓度仅能预测近期预后而对远期预后无明显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利钠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老年人与中青年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崔旭辉 王建新 +1 位作者 樊川民 毛亚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609-161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与中青年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上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230例患者,分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组(127例)和小于60岁的中青年组(103例)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危险因素、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老年人与中青年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上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230例患者,分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组(127例)和小于60岁的中青年组(103例)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危险因素、临床资料、冠脉造影结果、急诊介入治疗的不同临床疗效。结果: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比较,冠心病危险因素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有脑卒中史者明显增高。冠状动脉造影示老年组三支病变(49.49%)、左主干病变(9.1%)显著多于中青组(30.0%、6.25%),单支病变(13.13%)则要少于中青组(27.50%)。老年组死亡患者高于中青组(3.94%比1.94%)。术后6月心脏超声检查老年组中E峰/A峰(E/A)<1的比例明显高于中青组。结论:老年STEMI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老年人身体基础状况影响着老年STEMI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老年人 中年人
下载PDF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花冠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20-421,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我院自2010年1~12月,于我科进行PCI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我院自2010年1~12月,于我科进行PCI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观察组50例患者应用PTCA加支架术,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49例,其成功率为98.0%。此外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于术中出现室颤,均成功进行电复律。有1例出现频发性的室早,经利多卡因静脉推注后消失,有2例于股动脉的穿刺处出现血肿,经局部治疗后患者血肿消失。结论:冠心病患者(70岁以上)进行介入治疗的成功率较高,并且其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多能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老年人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分析
18
作者 王绍欣 董平栓 +2 位作者 李转珍 汪砚雨 尚喜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98-1600,共3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入选标准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对照组微量泵持续泵入肝素。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入选标准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对照组微量泵持续泵入肝素。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疗程均为2~3d。观察两组心电图改变、血小板聚集率、主要终点事件(顽固性缺血状态、新近心肌梗死和死亡)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主要终点事件有下降趋势,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可快速、完全地阻断血小板聚集,在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外科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替罗非班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术中无再流现象对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徐广马 林英忠 +4 位作者 王风 刘伶 林虹 袁军 卢志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无再流现象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30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依其是否发生无再流现象分为2组,分析无再流现象对患者住院期间及长期随访中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无再流现象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30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依其是否发生无再流现象分为2组,分析无再流现象对患者住院期间及长期随访中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30例患者中共有25例发生无再流现象(10.9%)。住院期间与正常再流组相比,无再流组患者的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低(24%比65%,P<0.01),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CK-MB)比正常再流组高(405±235U/L比269±153U/L,P<0.01),无再流组心肌再次梗死(8%比1.95%,P<0.05)、恶性心律失常(16%比4.4%,P<0.05)、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32%比10%,P<0.01)、病死率(8%比2.9%,P<0.05)均高。长期随访临床结果发现:与正常再流组相比,恶性心律失常(13%比5.5%,P<0.05)、严重心力衰竭(26.1%比6.0%,P<0.01)、病死率(21.7%比10.1%,P<0.05发生率明显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再流组心肌再次梗死(8.7%比5.5%,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与正常血流组相比,无再流组住院期间的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高、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及病死率增多,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高。2长期随访中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病死率高。3与正常血流组相比,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低。4与正常血流组相比,无再流组心肌坏死面积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房颤PCI术后抗凝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军录 邓铁锁 +3 位作者 程功 祁杰 王毅 曹欣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969-970,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术后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A C S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PCI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华法林组57例在给予PCI...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术后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A C S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PCI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华法林组57例在给予PCI术后标准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基础上,给予华法林(INR值维持在2.0~2.5之间),对照组63例给予PCI术后标准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PCI术后6月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体循环栓塞及出血风险。结果:两组均无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华法林组较对照组体循环栓塞风险无统计学差别(P>0.05),但出血风险明显升高(P>0.05)。结论: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治疗未明显降低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体循环栓塞的风险,但却增加其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并发症 心房颤动 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 抗凝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