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三维超声STIC技术对胎儿心内膜垫缺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敏良 李秀芳 +1 位作者 安培莉 师琼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320-1321,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三维超声STIC技术对胎儿心内膜垫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 Voluson 730彩色超声诊断仪对1800例高危孕妇进行检查,其中26例经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内膜垫缺损,再应用动态三维超声STIC技术进行容积数据重建研究并脱机... 目的:探讨动态三维超声STIC技术对胎儿心内膜垫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 Voluson 730彩色超声诊断仪对1800例高危孕妇进行检查,其中26例经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内膜垫缺损,再应用动态三维超声STIC技术进行容积数据重建研究并脱机回顾性分析,后与尸检或生后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动态三维超声STIC技术与常规超声在诊断胎儿心内膜垫缺损中的准确率分别为92.42%、89.6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三维超声检查时间短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动态三维超声STIC技术较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可获得更多的切面,可在较短时间内准确、直观显示胎儿心内膜垫缺损,是能准确、简便地诊断胎儿期胎儿心内膜垫缺损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垫缺损/超声检查 胎儿 @动态三维超声stic技术
下载PDF
不同超声切面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STIC技术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孟庆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1期2055-2056,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超声切面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杞县中医院收治的64例法洛四联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出生前均接受不同切面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STIC技术检... 目的分析不同超声切面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杞县中医院收治的64例法洛四联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出生前均接受不同切面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STIC技术检查,对比分析不同切面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STIC技术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及两种检查诊断法洛四联症用时。结果三维超声STIC技术在各个切面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检查四腔心切面(4VC)+左右流出道心切面(VOTV)+三血管切面(3VV)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其他切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维超声STIC技术检查用时少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超声切面中,两种检查均是4VC+VOTV+3VV切面诊断准确率最高。与二维彩超相比,三维超声STIC技术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准确率更高,且操作更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不同超声切面 三维超声stic技术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和超声3D-TVS技术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钟玲 毛晓丽 +3 位作者 周波 蔡青蓉 黄波 陈慧敏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9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技术在子宫内膜癌(EC)Ⅰ~Ⅳ分期诊断中的对比。方法:选取医院妇科收治的96例EC患者,均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且术前均行DCE-MRI和3D-TVS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种检查技术诊断EC患...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技术在子宫内膜癌(EC)Ⅰ~Ⅳ分期诊断中的对比。方法:选取医院妇科收治的96例EC患者,均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且术前均行DCE-MRI和3D-TVS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种检查技术诊断EC患者分期的检查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和3D-TVS技术在子宫内膜癌Ⅰ~Ⅳ分期诊断的价值。结果:96例EC患者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中Ⅰ期50例,Ⅱ期29例,Ⅲ期11例,Ⅳ期6例。病理结果中子宫内膜样腺癌85例(占88.54%),乳头状腺癌2例(占2.08%),透明细胞癌4例(占4.17%),腺鳞癌5例(占5.21%);肿瘤分化程度中高分化31例(占32.29%),中分化52例(占54.17%),低分化或未分化13例(占13.54%)。DCE-MRI检查不同病理分期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及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水平明显升高,各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570,F=12.510,F=22.410;P<0.05);DCE-MRI诊断EC患者总检出率为72.92%。3D-TVS检查不同病理分期子宫体积及肿瘤体积水平明显升高,各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65,Z=-2.134;P<0.05);3D-TVS诊断EC患者总检出率为77.08%。ROC曲线分析结果,MRI和3D-TVS诊断EC患者分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5和0.756。结论:DCE-MRI和3D-TVS技术均可诊断子宫内膜癌各分期,其中3D-TVS技术准确度较高,可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 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技术 子宫内膜癌 分期 诊断
下载PDF
胎儿面部三维重建及三维动态图像光盘刻录技术在产科的应用
4
作者 曲明阳 李娟 +2 位作者 范文慧 邹原 王松华 《哈尔滨医药》 2004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 探讨胎儿面部三维重建及三维动态图像光盘刻录技术在中晚期妊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计算机表面三维重建成像法对中晚期妊娠胎儿面部结构进行三维重建 ,将三维动态图像以刻录光盘的形式进行存储。结果  93例孕妇中 ,92例获... 目的 探讨胎儿面部三维重建及三维动态图像光盘刻录技术在中晚期妊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计算机表面三维重建成像法对中晚期妊娠胎儿面部结构进行三维重建 ,将三维动态图像以刻录光盘的形式进行存储。结果  93例孕妇中 ,92例获得满意的面部三维图像 ;11例应患者的要求进行光盘刻录 ;1例因妊高征、羊水过少三维图像显示不满意。结论 胎儿面部在三维重建后的动态图像中可提供丰富的胎儿面部诊断信息 ;三维动态图像的光盘刻录技术的应用使准父母们提前与宝宝见面 ,并可使孕妇及其他非超声工作人员更直观地通过多个角度观察动态的胎儿面部结构 ,留作永远的记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面部三维重建 三维动态图像光盘刻录技术 产科 临床应用 中晚期妊娠 三维超声
下载PDF
有关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新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26-528,共3页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三维超声成像 心动周期 三维成像技术 心脏 临床诊断 观察 问题 切面 动态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被引量:2
6
作者 余蕾 郭盛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5-487,共3页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三维超声成像 动态三维 三维技术 临床研究 试验研究 成像法
下载PDF
展示胎儿微笑的技术-4D超声波成像系统
7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5年第3期768-768,共1页
四维(4D)超声技术于2002年才研制成功。4D超声即是在三维超声的基础上加上时间要素,从而显示动态连续的立体图像。这项技术使得二维超声中黑白色调的静态平面图像,变成有色彩的立体动态的人体器官的实时活动图像,使医生的诊断更精确... 四维(4D)超声技术于2002年才研制成功。4D超声即是在三维超声的基础上加上时间要素,从而显示动态连续的立体图像。这项技术使得二维超声中黑白色调的静态平面图像,变成有色彩的立体动态的人体器官的实时活动图像,使医生的诊断更精确、可靠。与3D超声波成像系统相比,医生可以即时观察胎儿在子宫内的动态运动,判断胎儿的发育情况;可以显示出检查部位的整个容积,从而可以分析整个组织结构,从各个方向观察人体器官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成像系统 胎儿 展示 人体器官 2002年 研制成功 超声技术 时间要素 三维超声 立体图像 二维超声 发育情况 检查部位 组织结构 动态 子宫内 显示 活动 医生
下载PDF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温晟姝 刘秋华 +1 位作者 邓宜雅 金正平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9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采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采集300例孕龄18~40周胎儿,其中正常胎儿210例,胎儿CHD90...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采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采集300例孕龄18~40周胎儿,其中正常胎儿210例,胎儿CHD90例的心脏容积图像,并存储分析心脏容积数据。结果 300例胎儿皆成功获得满意的二维和三维四维(3D/4D)四腔心切面的图像。通过STIC技术获得的容积数据显示了一系列相互垂直的三维平面图像即(A平面、B平面、C平面),对其中的每一幅图像都可通过旋转、平移进行控制、分析、切割或三维\四维重建图像,可获得比常规二维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更多的切面及信息;90例胎儿CHD中146个心脏结构细节异常,二维超声和STIC技术对心脏结构异常的细节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6.44%(97/146)和97.26%(142/146)。结论 3D/4DSTIC技术比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更快捷地提供更多的观察心脏解剖结构的切面和信息,且诊断符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心脏 三维/四维超声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联合MRI动态增强对中央型前置胎盘诊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丁秋丽 宫凌 胡海霞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 :探究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联合MRI动态增强对中央型前置胎盘诊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总例数68例前置胎盘患者,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二维超声技术进行检查,研究组患者则... 目的 :探究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联合MRI动态增强对中央型前置胎盘诊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总例数68例前置胎盘患者,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二维超声技术进行检查,研究组患者则应用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联合MRI动态增强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对中央型前置胎盘以及并发胎盘植入进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和漏诊率;对比两组患者中央型前置胎盘以及前壁型前置胎盘检出的阳性率;对比两组患者胎盘植入程度的检出率,包括部分性植入、边缘性植入和完全性植入;对比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法检出的11~13周胎盘体积大小。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中央型前置胎盘以及并发胎盘植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高于对照组,误诊率和漏诊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前壁型前置胎盘检出的阳性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研究组患者中央型前置胎盘检出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胎盘植入程度的检出率,包括部分性植入、边缘性植入和完全性植入比对照组高;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检出的11-13周胎盘体积大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研究表明,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联合MRI动态增强,能够尽可能早的发现产妇病情,并采取措施,防止产妇病情进一步发展,减少产妇及胎儿因胎盘前置并发胎盘植入造成的死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体积自动测量技术 MRI动态增强 中央型前置胎盘
原文传递
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文 《临床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目的分析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0例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二维和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四腔切面、五腔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及肺动脉切面显示率的差异,... 目的分析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0例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二维和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四腔切面、五腔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及肺动脉切面显示率的差异,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差异。结果应用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五腔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及肺动脉切面的显示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法(P<0.05)。四腔切面显示率与二维超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度略优于二维组(P>0.05)。结论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能更为清晰地提供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立体三维显示,有助于为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产前筛查 实时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准确测风的三维通风安全监控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昌君 唐国勇 刘航宇 《江西煤炭科技》 2019年第4期142-144,148,共4页
基于准确测风的三维通风安全监控系统采用超声波扫描测风新技术、新方法,运用物联网、自动化、3DGIS、VR等技术,解决传统矿井“点测风”方式误差大、人工测风效率低等问题,实现全网自动化准确测风,并在真三维通风系统模型中进行实时通... 基于准确测风的三维通风安全监控系统采用超声波扫描测风新技术、新方法,运用物联网、自动化、3DGIS、VR等技术,解决传统矿井“点测风”方式误差大、人工测风效率低等问题,实现全网自动化准确测风,并在真三维通风系统模型中进行实时通风网络解算、智能分析、动态运行模拟,构建矿井准确的风向、风速和风量监控体系,融合有害气体监测数据进行实时通风安全预警。该系统为矿井提供一个专业、准确、直观的通风管理工具,对矿井安全生产和减人提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确测风 超声波断面扫描测风技术 三维通风系统模型 三维通风动态运行
下载PDF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林林 何怡华 李治安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0期2220-2227,共8页
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问世于20世纪90年代初,先后经历了经食管静态三维超声心动图、经食管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3个阶段.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 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问世于20世纪90年代初,先后经历了经食管静态三维超声心动图、经食管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3个阶段.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TEE)技术采用计算机将经食管探头所获取的二维图像按心动周期上收缩与舒张顺序先后依次调出、连续放映,即显示心脏解剖结构层次、形成与活动状态的实时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 three dimensional real-time 心脏解剖 心动周期 结构层次 技术采用 活动状态 二维图像 计算机 探头 舒张 世纪 放映
原文传递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川 王勇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7期89-91,共3页
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先后经历了经食管静态三维超声心动图、经食管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TEE)3个阶段。RT-3D-TEE是将经食管检查与实... 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先后经历了经食管静态三维超声心动图、经食管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TEE)3个阶段。RT-3D-TEE是将经食管检查与实时三维技术的优势相结合,显著提高了实时三维图像的分辨率,而且安全可靠、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临床应用 实时三维技术 经食管检查 三维图像 安全可靠 分辨率
原文传递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9年第17卷总目次
14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6期673-676,F0003,共5页
关键词 影像学表现 鉴别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 MRI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动态增强扫描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下载PDF
胎儿超声心动图在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玲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18期28-30,共3页
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是一种严重的紫绀型先心病,约占出生后先心病的1%~5%,TAPVC是指四支肺静脉均不与左心房相连,而是通过共同静脉腔直接或间接引流入右心房。该病自然预后差,出生后会很快引起右心衰竭、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 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是一种严重的紫绀型先心病,约占出生后先心病的1%~5%,TAPVC是指四支肺静脉均不与左心房相连,而是通过共同静脉腔直接或间接引流入右心房。该病自然预后差,出生后会很快引起右心衰竭、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如果不及早进行手术干预,病死率会很高。产前明确诊断对产后选择手术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影像学技术地不断进步,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诊断TAPVC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超声心动图 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 三维/四维超声时间一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 综述
下载PDF
测量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心搏量和射血分数的新方法
16
作者 邢艳秋 张运 +4 位作者 季晓平 郑昭伦 卜培莉 张薇 张梅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37-340,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彩色室壁运动 (CK )技术测量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心搏量和射血分数的方法。方法 在 2 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以多平面经食管超声技术采集左室二维CK图像 ,以自制的三维重建系统分别构建收缩末期左室整体、梗死区和非... 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彩色室壁运动 (CK )技术测量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心搏量和射血分数的方法。方法 在 2 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以多平面经食管超声技术采集左室二维CK图像 ,以自制的三维重建系统分别构建收缩末期左室整体、梗死区和非梗死区的三维CK图像 ,由此计算出三者的心搏量、心肌节段平均心搏量、射血分数和心肌节段平均射血分数。结果 梗死区和非梗死区的心搏量和射血分数均低于左室整体的相应测值 ( P <0 .0 1) ,非梗死区、左室整体和梗死区的心肌节段平均心搏量和射血分数依次降低 ( P<0 .0 1~ 0 .0 5 ) ,梗死区的区域和节段心搏量和射血分数显著下降 ( P <0 .0 1)。结论 三维CK技术可准确测量左室整体、梗死区和非梗死区的收缩功能 ,这一方法对于病情判断、决策治疗和估测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彩色室壁动态技术 心肌梗塞 左心室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