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瘀调经方配合灌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杜巧梅 冯惠芳 《陕西中医》 2018年第8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探讨化瘀调经方配合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胶囊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化瘀调经方配合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化瘀调经方配合灌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TNF-α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EGF、TNF-α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间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gA、IgG及IgM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IgA及Ig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发生阴道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对照组阴道出血4例,肝功异常3例,潮热及阴道干涩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调经方配合灌肠能有效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及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药疗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化瘀调经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