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升陷汤加味对老年晚期肺鳞癌生存率及预后前瞻性研究
1
作者 何晓华 马秋云 王永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5,I0008,共6页
目的探讨升陷汤加味联合安罗替尼对老年晚期肺鳞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肺鳞癌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升陷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安罗替尼,升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升陷... 目的探讨升陷汤加味联合安罗替尼对老年晚期肺鳞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肺鳞癌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升陷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安罗替尼,升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升陷汤加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至病情进展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lic antigen, 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21-1,CY21-1)]、预后生存质量[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评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评分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绘制两组随访的生存曲线[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升陷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 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均显著升高(P<0.05)。(2)肿瘤标志物: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血清CEA、CY21-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升陷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3)预后生存质量:两组治疗后ECOG评分低于治疗前,QO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升陷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4)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包括疲乏、高血压、消化道反应、高脂血症、出血等,多为Ⅰ~Ⅱ级,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生存情况:升陷组患者PFS中位数为11个月(95%CI:9.76~12.24),OS中位数13个月(95%CI:12.03~13.97);对照组患者PFS中位数为7个月(95%CI:6.298~7.702),OS中位数为10个月(95%CI:9.16~10.84)。升陷组患者的PFS、OS均高于对照组(PFS:χ^(2)=5.316,P=0.021;OS:χ^(2)=4.921,P=0.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晚期肺鳞癌患者应用升陷汤加味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可提高疾病控制率,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改善预后,延长生存周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鳞癌 老年 安罗替尼 生存分析 预后
下载PDF
升陷汤加减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梅 寇艳 汪洪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84-87,共4页
目的探究升陷汤加减联合顺铂+紫杉醇(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泸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8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 目的探究升陷汤加减联合顺铂+紫杉醇(T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泸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8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9例。对照组予以T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升陷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免疫功能指标[CD^(+)_(3)、CD^(+)_(4)、CD^(+)_(4)/CD^(+)_(8)、NK细胞]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35.78%,39/109)、总控制率(80.73%,88/1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10%(23/109),63.3.%(69/109)](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83±2.14)分vs(9.37±2.58)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NK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适、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陷汤加减联合TP化疗方案可有效增强NSCLC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抑制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并可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炎性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升陷通脉汤治疗老年冠心病150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玲军 《陕西中医》 2010年第10期1283-1284,共2页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组方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50例采用升陷通脉汤(黄芪、人参、知母、柴胡、桔梗、升麻、丹参等)治疗,对照组15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74%。结论:升陷通脉汤有升...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组方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50例采用升陷通脉汤(黄芪、人参、知母、柴胡、桔梗、升麻、丹参等)治疗,对照组15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74%。结论:升陷通脉汤有升宗气,养心血,活血脉,通经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中医药疗法 补气药/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治疗应用 @通脉
下载PDF
升陷汤治疗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0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卫 张军 +1 位作者 刘炜 王清贤 《陕西中医》 2010年第10期1290-1292,共3页
目的:观察升提大气法治疗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升陷汤加味(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党参、山萸肉、桂枝、炙甘草、羌活)治疗本病80例,对照组80例口服心宝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 目的:观察升提大气法治疗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升陷汤加味(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党参、山萸肉、桂枝、炙甘草、羌活)治疗本病80例,对照组80例口服心宝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提升大气,温阳复脉的功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提高心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窦性/中医药疗法补气剂/治疗应用 @升陷汤
下载PDF
基于“瘀毒”理论探讨加味升陷汤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明旺 谢蓓莉 +2 位作者 宋博策 别玉龙 赵福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66-69,共4页
基于中医“瘀毒”理论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心绞痛的病因病机进行综述探讨,“瘀”“毒”不仅可作为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中单一致病因素,常互为因果、相互化生,久瘀则毒邪内陷、内损则正虚。而基于“瘀毒”理论,治当求本,... 基于中医“瘀毒”理论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心绞痛的病因病机进行综述探讨,“瘀”“毒”不仅可作为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中单一致病因素,常互为因果、相互化生,久瘀则毒邪内陷、内损则正虚。而基于“瘀毒”理论,治当求本,血脉瘀阻是心痹的病机,以阳气虚衰为本,气滞血瘀为标,加味升陷汤在升陷汤益气升陷的基础上加用化瘀、行气、涤痰等功效药物,以通为补、通补结合,散瘀通络、行气养心,改善君火衰微、大气下陷。因此完善冠心病及心绞痛“瘀毒”体系,在升陷汤用药基础上针对性的加用配伍,改善因瘀致毒的病因病机,为临床防治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提供新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加味
下载PDF
升陷止血汤治疗崩漏86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郭香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261-261,共1页
关键词 崩漏/中医药疗法 @止血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症状分布规律及升陷汤加减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8
7
作者 苏春雨 朱广辉 李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01-606,共6页
目的总结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症状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核心病机,并在病机指导下进行中药辨证加减治疗,观察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前期纳入观察组NSCLC患者49例,术后连续4个月进行症状动态变化观察,聚类获得症状群,总结中医... 目的总结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症状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核心病机,并在病机指导下进行中药辨证加减治疗,观察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前期纳入观察组NSCLC患者49例,术后连续4个月进行症状动态变化观察,聚类获得症状群,总结中医核心病机;后期纳入NSCLC术后4~6个月内的中药干预组患者48例,治疗以核心病机为指导确定中医药主方,辨证加减化裁,疗程为1个月。制定肺癌术后症状观察量表进行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采用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NSCLC患者术后症状以气短、神疲乏力、咳嗽、自汗、胸闷、咯痰、口干等最为多见,并以此组成主要症候群;未经药物干预,与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2、3、4个月的症状总评分均明显下降(P <0. 05),术后2个月与以后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以大气下陷核心病机为指导,确定升陷汤为主方进行辨证加减干预,治疗前以气短为主要症状,其次为咳嗽、咯痰、口干;治疗后的症状总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0. 01),其中气短、咳嗽、咯痰、胸闷、神疲乏力、易感冒、食欲不振、失眠、口干、心悸、自汗的单项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 05或P <0. 01);生活质量评估在功能方面,改善躯体、角色、情绪、社会功能以及总健康状况的有效率分别为95. 83%、87. 50%、97. 92%、100%、100%;改善疲倦、心悸、气促及咳嗽的心肺功能异常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97. 67%、87. 80%、95. 56%、87. 50%。结论 NSCLC术后患者以气短、神疲乏力、咳嗽、自汗、胸闷、咯痰、口干等为主组成症状群,其中医核心病机为大气下陷;升陷汤辨证加减治疗NSCLC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症状,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术后症状 聚类分析 大气下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益气补血、升陷起痿法辨治静脉性阳痿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付祥 尹兴树 +3 位作者 石兵 岳宗相 武凌锋 秦国政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500-1503,共4页
静脉性阳痿病位在宗筋,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根本病机为气血失和,内在病理变化为肝郁血虚、脾虚失运、肾阳亏虚,重要病理环节为瘀血阻络。提出益气补血、升陷起痿法治疗静脉性阳痿,即通过养肝健脾、温肾壮阳、活血通络,综合调理肝... 静脉性阳痿病位在宗筋,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根本病机为气血失和,内在病理变化为肝郁血虚、脾虚失运、肾阳亏虚,重要病理环节为瘀血阻络。提出益气补血、升陷起痿法治疗静脉性阳痿,即通过养肝健脾、温肾壮阳、活血通络,综合调理肝、脾、肾三脏的气血功能,自拟八珍升陷起痿汤作为常用主方,并配合运用院内制剂、中成药和西药辅助治疗,随症灵活加减,共奏养肝健脾温肾、益气补血通络之功,达升陷起痿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性阳痿 益气补血 起痿 八珍起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