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龚俊武 闫纪涛 刘东博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 目的:观察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腕关节功能(腕关节Cooney评分)、术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疗效满意度、术后6个月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3、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oney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CRP、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术后1 d,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满意度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觉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薄皮瓣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修复术治疗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提高腕关节功能评分和感觉功能,降低疼痛程度评分和炎性因子水平,其效果优于常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肤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 动脉 穿神经营养血管 修复 关节功能
下载PDF
42例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患者接受胫后动脉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曾成冠 王德信 洪永俊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7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术对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治疗的实际临床疗效,分析对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阳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逆行转移技术修复小腿下段软...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术对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治疗的实际临床疗效,分析对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阳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逆行转移技术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患者均随访24个月。统计患者术后24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前及术后12、24个月肢体功能评分,以及术后24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42例患者中,皮瓣完全成活39例,创面均为Ⅰ期愈合,总有效率为92.86%(39/42),3例患者皮瓣远端出现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或植皮后愈合;与术前比,术后12、24个月患者的下肢功能评分量表(LEFS)评分均逐渐升高(均P<0.05);42例患者中有2例植皮区麻木,1例植皮区痛觉异常并发症事件,总发生率为7.14%。结论在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 逆行转移修复 后动脉穿 肢体功能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老年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内侧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3
作者 艾克拜尔·亚森 谭玉忠 +2 位作者 程良坤 郑云 田林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老年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内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1年2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内侧软组织缺损8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定位穿支血管情况,设...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老年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内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1年2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术后踝内侧软组织缺损8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定位穿支血管情况,设计并切取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创面。切取皮瓣面积:6.0 cm×10.0 cm~8.0 cm×15.0 cm。术后观察皮瓣的成活、外观、质地、感觉、并发症及供区情况;同时对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运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的足部功能结果进行比较,评分结果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例中,供区一期缝合15例,植皮13例;25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出现部分坏死(皮瓣远端1/3~1/4坏死),经清创、负压封闭引流(VSD)、植皮、换药处理后均得到良好愈合。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5个月。皮瓣色泽可、质地柔软、外观满意,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4例术后供区瘢痕增生明显,皮瓣周围无瘢痕挛缩。踝关节伸、屈功能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出现不同程度活动受限,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定为(90.9±4.8)分,与术前(72.7±1.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57,P<0.001);优20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9.2%。结论老年患者踝关节骨折术后容易出现软组织缺损,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操作简单、可靠,是修复此类损伤较好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踝关节骨折 踝内侧软组织缺损 后动脉穿 “螺旋桨”
下载PDF
带胫骨的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
4
作者 邱俊涛 路闯 +4 位作者 袁野 李辉 李高辉 刘冲 姚刘永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带胫骨的胫后动脉穿支嵌合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20年3月,采用带胫骨的胫后动脉穿支嵌合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创面10例,术后对皮瓣外形满意度,痛觉、触觉、温度觉、两点分... 目的探讨带胫骨的胫后动脉穿支嵌合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20年3月,采用带胫骨的胫后动脉穿支嵌合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创面10例,术后对皮瓣外形满意度,痛觉、触觉、温度觉、两点分辨觉及患肢功能行AOFAS评分。结果术后10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植皮成活良好,伤口一期愈合,胫前供区外形重塑良好。8例获得1~2年的随访,2例因是外地患者失访。皮瓣具有较好的外形,伤口一期愈合,移植骨与受区骨质愈合良好,供区胫骨外形重塑良好,皮瓣无瘢痕增生,无骨髓炎发生,患者对皮瓣外形及足部功能均表示满意,术后1年皮瓣两点分辨觉平均为(10.2±2.1)mm,感觉评级为S3+,根据美国踝-足部AOFAS评分平均为90.8分。结论带胫骨的胫后动脉穿支嵌合皮瓣手术操作简单、血供可靠、供区影响小足部功能恢复好、外形满意,是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穿嵌合 复合组织修复 后动脉
下载PDF
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股沟皮瓣修复术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吉东 欧学海 何伟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429-1430,共2页
目的探究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股沟皮瓣修复术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手部创面修复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研究组采取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对照组采取股沟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治疗结... 目的探究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与股沟皮瓣修复术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手部创面修复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研究组采取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对照组采取股沟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NF-γ、IL-6、TNF-α、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皮瓣存活率及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的效果更好,可有效控制炎性反应,提升皮瓣存活率及创面愈合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腹壁下动脉穿修复 手部创面修复 股沟修复
下载PDF
改良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6
作者 黄伟雄 李波 +3 位作者 邓映艳 黄洁 邓求民 周文造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22年5月采用改良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缺损面积(5 cm×4 cm)~(14 cm×11 cm)。结果本组行急诊一期修复5... 目的探讨改良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22年5月采用改良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缺损面积(5 cm×4 cm)~(14 cm×11 cm)。结果本组行急诊一期修复5例,二期修复17例。设计皮瓣旋转点位于内踝与跟腱中点上5 cm者12例,位于内踝与跟腱中点上10 cm者10例。皮瓣切取面积(7 cm×5 cm)~(16 cm×12 cm),切取时间29~42 min,平均(35.0±3.6)min。术后21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延迟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0±3.6)个月。皮瓣色泽正常,质地良好,厚薄适中,皮瓣无臃肿,无溃疡发生。8例吻合隐神经后感觉恢复较好,2点辨别觉10~20 mm,其余14例大部分恢复感觉。皮瓣后期无整形,患足穿鞋及行走正常。术后踝-后足功能AOFAS评分69~94分,平均(79.0±8.2)分,其中优1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6.36%。结论改良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具有创伤小、简单易取、血供可靠等优点,是修复足踝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动脉穿 足踝 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皮肤缺损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5
7
作者 戴艳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8期1421-1422,共2页
我院2005年7月-2008年10月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45例,其中,有11例发生血管危象,护理体会如下。
关键词 后动脉穿 修复 下肢软组织缺损 血管危象 护理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蒂皮瓣的进展研究
8
作者 曾泓杰 蒲丹 秧茂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2期68-71,共4页
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蒂皮瓣的解剖类型与设计方法的发展及临床实践中在修复重建软组织缺损方面的应用与优缺点。方法 对国内外有关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的文献进行广泛查阅并作出综述。结果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是以胫后动脉为血供来源动脉,操作... 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蒂皮瓣的解剖类型与设计方法的发展及临床实践中在修复重建软组织缺损方面的应用与优缺点。方法 对国内外有关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的文献进行广泛查阅并作出综述。结果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是以胫后动脉为血供来源动脉,操作相对简单,血管蒂部位置恒定,鲜有变异,无需牺牲主干动脉血供,动脉血供可靠,静脉回流充足,供区创伤小,可修复面积大,可适用场景较广,创面可直接缝合或通过简单的植皮手术一期闭合等优点。结论 胫后动脉穿支蒂皮瓣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是显微外科皮瓣移植技术的发展方向,但对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在解剖类型划分、皮瓣供区设计和临床应用的优缺点方面均存有诸多主张,这仍然是我们需要持续研究和讨论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动脉穿 穿 显微外科 修复重建 筋膜蒂
下载PDF
不同形式的3种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跃飞 巨积辉 +3 位作者 蓝波 许华龙 唐林峰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 总结分析3种不同形式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转位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对26例外伤导致的足踝部皮肤坏死缺损患者,采用3种不同形式的胫后动脉穿支蒂皮瓣转位修复,其中顺行穿支皮瓣5例,螺旋桨穿支皮瓣5... 目的 总结分析3种不同形式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转位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对26例外伤导致的足踝部皮肤坏死缺损患者,采用3种不同形式的胫后动脉穿支蒂皮瓣转位修复,其中顺行穿支皮瓣5例,螺旋桨穿支皮瓣5例,逆行穿支皮瓣16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大为15cm×8cm,最小为6cm×4cm。结果 22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坏死经换药2周后行植皮修复,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等处理后1-2月瘢痕愈合,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0个月,25例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满意,1例皮瓣坏死植皮后瘢痕增生明显,5例皮瓣轻度臃肿,足踝部功能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依据足踝部创面特点采用3种不同形式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转位修复,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动脉 穿 修复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创面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钢 邱勋永 +2 位作者 王快胜 马心赤 王和驹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比较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分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患处外观及功能改变。方法 2009年8月至2012年2月收治52例足、踝以及远端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5例,腓肠神经营养... 目的比较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分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患处外观及功能改变。方法 2009年8月至2012年2月收治52例足、踝以及远端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5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7例,术后对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并于术后6个月复查时使用改良Weber临床缺陷评分系统对患肢的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微小皮瓣坏死(<10%)发生率: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为8.7%,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12.0%;部分皮瓣坏死(≥10%)发生率: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为8.7%,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4.0%。完全坏死仅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发生2例。改良Weber临床缺陷评分: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组(6.17±1.35)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8.92±1.73)分,但仅在"肿胀"项评分比较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术后受区外观较好,对供区功能改变影响较小,而术后发生坏死的风险也并不高于传统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因此可以作为小腿远端、足、踝部分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软组织缺损 后动脉穿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创面修复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绍江 钟凤林 +4 位作者 兰玉平 赵晨阳 徐兵 肖衡 童伟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总结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9年6月,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42例。结果 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8个月~6年,平均1年6个月。40例术后全部成活,1例皮缘2 cm坏死,经换药... 目的总结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9年6月,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42例。结果 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8个月~6年,平均1年6个月。40例术后全部成活,1例皮缘2 cm坏死,经换药自行愈合,1例皮瓣远端直径约5 cm坏死,经换药新鲜后行植皮术后顺利愈合。肢体功能不同程度恢复,供区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解剖恒定,便于转移,切取面积大,切取方便,供区影响小,是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动脉 修复 软组织缺损 穿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侯春 王肃生 +2 位作者 梁刚 张志华 冀航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4期599-601,共3页
目的总结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月~2014年1月,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缺损12例。创面缺损面积约为3cm×5cm... 目的总结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月~2014年1月,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缺损12例。创面缺损面积约为3cm×5cm^11cm×17cm,皮瓣切取面积约为5cm×7cm^13cm×25cm。结果所有的皮瓣都完全成活并得到了满意的临床结果。经6个月~2年随访,皮瓣外形良好,功能佳。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操作相对简单且外观良好。所以胫后动脉皮瓣是一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更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动脉穿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足踝 创伤修复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背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振科 杨健胜 +1 位作者 姜凯 吴焯鹏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4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利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背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8月~2010年8月利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12例,足跟部皮肤缺损6例,共18例。结果 18例皮瓣均成活,创面愈合良好,创面缺损修复满意。结论利用... 目的研究利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背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8月~2010年8月利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12例,足跟部皮肤缺损6例,共18例。结果 18例皮瓣均成活,创面愈合良好,创面缺损修复满意。结论利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背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皮瓣面积大、质地柔软、成功率高、创伤小、且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是修复足背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动脉 穿 软组织缺损修复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加强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磊 郑稼 +3 位作者 刘继军 刘立宏 魏建伟 董忠根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总结胫后动脉穿支加强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2年8月~2014年5月应用胫后动脉穿支加强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41例。男31例,女10例;平均年龄2... 目的总结胫后动脉穿支加强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2年8月~2014年5月应用胫后动脉穿支加强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41例。男31例,女10例;平均年龄29(4~62)岁。车祸伤33例,机器压伤5例,慢性溃疡3例。创面均伴骨和(/或)肌腱外露。创面范围为(4.0 cm×4.0 cm)^(15.0 cm×7.0 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36例,创面均为Ⅰ期愈合。皮瓣远侧端部分表皮及表浅坏死5例,经换药或植皮后愈合。术后平均随访18.3(6~36)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质软,色泽良好;3例皮瓣受区为负重区,将隐神经与受区周围皮神经缝合行感觉功能重建,随访期内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患者步态均正常。结论胫后动脉穿支加强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适于修复小腿中下段内侧、内踝、跟后区、足跟底、足背内侧中小创面,穿支筋膜蒂形式切取皮瓣,皮瓣血运更理想,成活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隐神经 动脉穿 软组织损伤 修复外科手
下载PDF
超长小腿内侧胫后动脉穿支逆行神经筋膜皮瓣修复足底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邦中 曹东升 《安徽医学》 2010年第5期415-417,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超长小腿内侧胫后动脉穿支和带神经筋膜皮瓣的血供特点及修复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以胫后动脉内踝上发出的皮动脉穿支为筋膜皮瓣转轴点,在小腿内侧设计超长的筋膜蒂皮瓣,皮瓣大小范围5.0cm×10.5cm... 目的探讨超长小腿内侧胫后动脉穿支和带神经筋膜皮瓣的血供特点及修复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以胫后动脉内踝上发出的皮动脉穿支为筋膜皮瓣转轴点,在小腿内侧设计超长的筋膜蒂皮瓣,皮瓣大小范围5.0cm×10.5cm~25.0cm×6.0cm。转移修复足踝部、足底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临床应用8例筋膜皮瓣长度均在16cm以上。结果术后8例皮瓣均成活,创面修复效果好,随访6~12个月,伤肢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皮瓣感觉获得一定程度恢复,足底负重行走及耐磨功能正常。结论以内踝上4.0~7.0cm处胫后动脉较粗大的筋膜蒂穿支血管,切取位于小腿内侧逆行筋膜皮瓣,距离长,面积大,血供可靠,切取便利,不损伤主要血管,成活率高。可修复较长距离的足底、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修复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小腿内侧 后动脉穿 足底 修复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营养皮瓣修复足跟慢性溃疡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洋红 胡杨柳 +1 位作者 刘德伍 张少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4期1476-1478,共3页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营养皮瓣修复足跟慢性溃疡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后的效果。方法:以胫后动脉内踝以上发出的皮动脉穿支为筋膜皮瓣转轴点,在伤肢小腿内侧设计恰当长度和宽度的筋膜蒂皮瓣,转移修复足跟慢性溃疡。结果:2009年9月~201...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营养皮瓣修复足跟慢性溃疡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后的效果。方法:以胫后动脉内踝以上发出的皮动脉穿支为筋膜皮瓣转轴点,在伤肢小腿内侧设计恰当长度和宽度的筋膜蒂皮瓣,转移修复足跟慢性溃疡。结果:2009年9月~2013年1月临床应用此方法修复12例足跟慢性溃疡,术后12例皮瓣均成活,随访4个月~2年,平均13个月,可正常行走,皮瓣感觉异常等级评分均值为0.167;供区感觉异常等级评分均值为0.083。皮瓣痛觉等级评分均值为1.250;供区痛觉等级评分均值为1.167。明显感觉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且均未再出现皮肤破溃及复发。结论:胫后动脉穿支营养皮瓣修复足跟慢性溃疡,血供有保障,成活率高,损伤小,且术后外形及功能理想,接近于正常足跟组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动脉 穿 修复 慢性溃疡
下载PDF
顺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在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跃飞 巨积辉 +3 位作者 吕文涛 蓝波 许华龙 侯瑞兴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 探讨顺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3年12月,对5例外伤导致的足踝部皮肤坏死并缺损患者,采用顺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切取皮瓣面积最大为7.0cm×9.0cm,最小为4.0cm×6.0c... 目的 探讨顺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3年12月,对5例外伤导致的足踝部皮肤坏死并缺损患者,采用顺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切取皮瓣面积最大为7.0cm×9.0cm,最小为4.0cm×6.0cm。结果术后5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质地柔软、不臃肿,外观满意,足踝部功能未见明显影响。结论应用顺行胫后动脉穿走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动脉 穿 修复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胫骨外露创面 被引量:3
18
作者 蔡晓斌 吴忠伟 金子清 《浙江创伤外科》 2009年第5期527-527,共1页
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骨与内固定物外露时有发生,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皮瓣修复此类创面能获得较好临床效果。自1999年3月至2007年12月,笔者应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转位修复胫骨骨与钢板外露创面15例.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骨外露创面 修复 动脉穿 胫后 显微外科技 转位修复 固定物外露 骨折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皮瓣修复胫骨外露创面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宏斌 史媛 +1 位作者 李明 杨喜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431-1432,共2页
在临床上经常遇见小腿前面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而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骨与内固定物外露,也时有发生,处理上也很棘手,处理不当易造成下肢残疾。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皮瓣修复此类创面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在临床上经常遇见小腿前面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而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骨与内固定物外露,也时有发生,处理上也很棘手,处理不当易造成下肢残疾。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皮瓣修复此类创面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2005年12月~2007年12月,笔者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皮瓣邻近转位或形成岛状交腿移位对胫骨骨折后与钢板外露创面进行修复共28例。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露创面 修复 动脉穿 血管 胫后 临床治疗效果 肤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
下载PDF
胫前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誉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2-434,共3页
目的为足背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修复探讨一种新型供血来源的皮瓣。方法2003年11月~2005年12月,设计以胫前动脉踝上穿支为供血的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8~56岁。车祸伤2例,砸伤后慢性溃疡2例,电击伤、浓硫酸... 目的为足背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修复探讨一种新型供血来源的皮瓣。方法2003年11月~2005年12月,设计以胫前动脉踝上穿支为供血的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8~56岁。车祸伤2例,砸伤后慢性溃疡2例,电击伤、浓硫酸烧伤、热钢筋洞穿伤各1例。均合并软组织缺损、肌腱骨质外露,缺损范围4.5cm×3.0cm^10.0cm×9.0cm。病程1h^12个月。术中切取皮瓣6cm×5cm^10cm×10cm,穿支皮瓣蒂长1.5~2.7cm;皮瓣血管蒂位于踝上6~12cm。结果术后7例皮瓣全部成活,无淤血、坏死及张力性水泡发生。随访6~18个月,皮瓣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术后1年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为6~12mm。结论以胫前动脉踝上穿支为供血的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皮瓣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踝上穿 足损伤 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