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注射液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及疗效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静 刘勤社 +2 位作者 彭宁 党小军 雷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957-959,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反应蛋白的(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7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用常规治疗加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常...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反应蛋白的(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7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用常规治疗加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治疗加丹参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TNF-α水平,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P<0.05),心电图的改善情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减慢心率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其血清hs-CRP、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能降低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能减慢心率,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这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葛根素注射液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A
下载PDF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2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师彩颖 赵龙现 +1 位作者 关红艳 顾凤莲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24-1325,共2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葛根素加入葡萄糖静滴治疗本病102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3.14%,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滋阴补血,活血祛瘀,息风止眩的功效。
关键词 眩晕/中医药疗法 补阴剂/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葛根素
下载PDF
葛根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姜泓 王玲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61-1262,共2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96只新生7d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葛根素治疗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HIB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按经典方法制作新生大鼠H IBD模型,并于脑缺氧缺...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96只新生7d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葛根素治疗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HIBD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按经典方法制作新生大鼠H IBD模型,并于脑缺氧缺血后6h,24h,48h,72h留取脑组织标本。观察各组新生大鼠海马CA 1区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及葛根素对HIBD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HIBD后6h海马CA1区凋亡细胞增多,24h达高峰,48h阳性细胞开始减少,凋亡细胞多位于病变较重的皮质的边缘内带和海马CA 1区;而假手术对照组仅偶见到阳性细胞;葛根素治疗组细胞凋亡的时程与HIBD组一致,分布极其相似,但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数在24h后各时间点较HIBD组均明显减少。结论:葛根素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而对HIBD后的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缺氧缺血 脑/药物疗法 神经元 细胞凋亡/免疫学 大鼠
下载PDF
葛根素对局灶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内LPO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茹 成红学 +2 位作者 吴海琴 郭荷娜 王虎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803-805,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不同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PO)的表达及葛根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持续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缺血后2h、12h、24h给予葛根素进行干预,运用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的变化,荧光探针乙...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不同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PO)的表达及葛根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持续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在缺血后2h、12h、24h给予葛根素进行干预,运用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的变化,荧光探针乙酰乙酸盐-2,7-二氯氢化荧光素(2,7-dichlorofluorescindiacetate,D-399)标记,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不同组别活体脑片细胞内LPO含量的变化。结果:2h和12h干预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24h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梗死体积无统计学差异;缺血2h组梗死侧皮质、纹状体区LPO含量增加,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荧光强度逐渐增强,24h组最强,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皮质和纹状体区荧光强度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缺血后早期即出现脂质过氧化损伤,随时间延长损伤逐渐加重,应用葛根素可通过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起到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病理生理学 过氧化脂质类/分析 @葛根素 显微镜检查 共焦/方法
下载PDF
异舒吉合用低分子肝素、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新华 李明华 赵春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4-505,共2页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药物疗法 异山梨酯 硝酸/治疗应用 肝素 低分子量/治疗应用 @葛根素 对比研究
下载PDF
86例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翟晓一 刘玉梅 《陕西中医》 2013年第10期1416-1417,共2页
目的:为了探究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规律,为安全使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发生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主要有皮肤症状,神经系统... 目的:为了探究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规律,为安全使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发生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主要有皮肤症状,神经系统表现相对较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多为使用药物前3d;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增加。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与年龄,联合用药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葛根素注射液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配伍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68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军科 黄晓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3-484,共2页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和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发病48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每组68例,两组均予调整血压、抗脑水肿、阿司匹林、控制血糖、血脂、营养神经、维持水电解酸碱平衡及对...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和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发病48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每组68例,两组均予调整血压、抗脑水肿、阿司匹林、控制血糖、血脂、营养神经、维持水电解酸碱平衡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同时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脉输注,对照组应用银杏叶注射静脉输注,两组均连用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d、第14d时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两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3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药物疗法 @奥扎格雷纳 @葛根素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吡拉西坦、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学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088-1088,共1页
我院内科应用吡拉西坦注射液和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均为我院内科2008年1-12月住院病人,经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系统及头颅CT/MRT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全部符合1996年中华神... 我院内科应用吡拉西坦注射液和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均为我院内科2008年1-12月住院病人,经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系统及头颅CT/MRT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全部符合1996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关于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病人40例作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人年龄、性别、既往史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药物疗法 吡拉西坦/治疗应用 @葛根素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西比灵,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中药制剂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邵渊 陈馨 温秀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76-1677,共2页
目的:探讨伴随眩晕症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药物治疗及适应人群。方法:通过对3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伴明显眩晕症状,采用西比灵,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中药制剂治疗与葛根素,低分子右旋糖酐二联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西比灵,低分子右旋... 目的:探讨伴随眩晕症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药物治疗及适应人群。方法:通过对3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伴明显眩晕症状,采用西比灵,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中药制剂治疗与葛根素,低分子右旋糖酐二联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西比灵,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中药制剂治疗患者听力明显提高,平均听阈提高40dB,伴眩晕症状的明显缓解。对照组30例患者平均听阈提高25dB。结论:膜迷路积水与突发性耳聋有一定的相关性,钙离子拮抗剂与高渗糖的联合应用对于突发性耳聋治疗有显著的辅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药物疗法 右旋糖酐类/治疗应用 @葛根素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比观察
10
作者 井泉 刁红斌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856-857,共2页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TIA患者分别采用降纤酶和川芎秦联合葛根素进行治疗,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组48h内、2周内TIA发作被控制、转为脑梗死...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TIA患者分别采用降纤酶和川芎秦联合葛根素进行治疗,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组48h内、2周内TIA发作被控制、转为脑梗死的疗效较对照组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应用降纤酶后,血流速增快与血流速缓慢者平均流速改善明显,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凝聚率、纤维蛋白原含量都有明显的下降。结论:降纤酶针对TIA的多个危险因素有明显改善作用,是治疗TIA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纤酶 @川芎秦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药物疗法 超声检查 多谱勒 经颅 血流动力学 @葛根素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葛根素抗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凤华 黄志勇 +6 位作者 娄林洁 余林中 陈育尧 刁建新 崔小冰 万强 贾钰华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是否能抗AS炎症反应;方法:将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葛根素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另取8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高脂喂养16周的方式建立AS模型,分别以胸...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是否能抗AS炎症反应;方法:将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葛根素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另取8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高脂喂养16周的方式建立AS模型,分别以胸主动脉与主动脉窦部位切片观察主动脉斑块形态,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主动脉斑块内IL-2、IL-6、TNF-α、hsCRP等炎症因子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脂与炎症因子mRNA水平明显增高,主动脉内有纤维斑块形成;辛伐他汀(5mg/kg)与葛根素(65mg/kg)均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mRNA表达,并且能抑制斑块形成,葛根素效果更佳。结论:葛根素能降低AS斑块炎症因子的表达,抗炎机制可能是其抗AS的其中一个药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动脉粥样硬化 APOE 炎症
原文传递
葛根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胰岛素抵抗模型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锐 李宝莉 +2 位作者 赵勤 张晓双 郭洁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Pur)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以及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Pur干预3T3-L1细胞,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油红O染色法检测其对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及成脂的影... 目的:研究葛根素(Pur)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以及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Pur干预3T3-L1细胞,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油红O染色法检测其对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及成脂的影响;地塞米松诱导3T3-L1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用不同浓度Pur进行干预,测定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结果:Pur(3~300μmol/L)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Pur(30~300μmol/L)促进3T3-L1细胞的分化成脂,增加胰岛素抵抗状态下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代谢,且具有量效关系。结论:Pur能够促进3T3-L1细胞的分化成脂,增加胰岛素抵抗状态下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3T3-L1细胞 分化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结构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长天 吴国泰 +4 位作者 王雅莉 陈雁飞 程小丽 舍雅莉 黄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结构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连续腹腔注射葛根素(120,60,30mg/kg)30d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通过电镜观测与学习记忆相关脑区海马CA1的突触...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结构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连续腹腔注射葛根素(120,60,30mg/kg)30d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通过电镜观测与学习记忆相关脑区海马CA1的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葛根素高剂量(120mg/kg)和中剂量(60mg/kg)组大鼠逃避潜伏期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明显缩短(P<0.01,P<0.05),倍美力片(120mg/kg)、葛根素高剂量(120mg/kg)和中剂量(60mg/kg)组大鼠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且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核明显固缩,染色质浓缩成团,分布于核膜边缘,核仁不清楚,核膜增厚,部分断裂,核内可见空腔,胞浆内大量脂褐素堆积,而葛根素高剂量(120mg/kg)组则细胞核形态较规则,染色质分布均匀,核仁明显,核膜光滑;葛根素中剂量(60mg/kg)组细胞核轻度浓缩,染色质分布较均匀,核内偶见空腔,胞浆内少量脂褐素堆积;但葛根素低剂量(30mg/kg)组与模型组相似,细胞核形态相对较规则。结论: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和海马CA1结构异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去卵巢大鼠 学习记忆 海马结构
原文传递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Pueraria lobata 被引量:8
14
作者 斯建勇 常琪 +1 位作者 沈连钢 陈迪华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6年第4期248-250,共3页
Pueraria lobata ( Wild. ) Ohwi ( Ye-Ge in Chinese ) is a perennial herb ofthe genus Pueraria, which belongs to the Leguminosae family. It is commonly employed to relievefever and dysentery, promote the production of b... Pueraria lobata ( Wild. ) Ohwi ( Ye-Ge in Chinese ) is a perennial herb ofthe genus Pueraria, which belongs to the Leguminosae family. It is commonly employed to relievefever and dysentery, promote the production of body fluid, reduce stiffness and pain of the nape,and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e. g. hypertens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arrhythmia. Previous phytochemical studies on P. lobata reported a number of bioactive isoflavones,e. g. daidzein, daidzin, and puerarin.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its root has led to isolation offourteen compounds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daidzein, ononin, daidzin, 3'' -methoxypuerarin, puerarin, pueroside B, daidzein-8-C-apiosyl- (1-6)-glucoside, 3''-hydroxy-puerarin,puerarinxyloside, daidzein-7, 4'' -O-glucoside, puerarin-4''-O-glucoside, mirificin-4''-O-glucoside,sissotorin, and pueroside C. Compounds 11 and 13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 of P. lobata for the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eraria lobata ISOFLAVONOIDS puerarin-4′-O-glucoside sissotorin
下载PDF
葛根素预处理对大鼠血栓栓塞性脑缺血急性期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郝春华 孙双勇 +2 位作者 徐向伟 王维亭 赵专友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4,共4页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技术、TTC染色方法检测葛根素预处理对脑缺血急性期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受试药给予葛根素注射液(21、42、84 mg/kg),阳性对照组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18...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技术、TTC染色方法检测葛根素预处理对脑缺血急性期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受试药给予葛根素注射液(21、42、84 mg/kg),阳性对照组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18 mg/kg)。尾静脉注射给药7天预防治疗后进行血栓栓塞性脑缺血手术。术后6 h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大鼠脑SE-T2WI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扫描,测量脑病变范围;术后24 h评分后取脑进行TTC染色,测量脑梗死范围;取血清检测SOD、MDA。结果:葛根素42mg/kg预处理组大鼠缺血6 h和24 h行为障碍分别改善17.8%、33.3%;6 h脑病变范围和24 h梗死范围缩小29.4%、31.6%,血清MDA含量降低16.0%,SOD活力升高21.1%;葛根素84mg/kg较42mg/kg效果稍好,葛根素21mg/kg未见明显效果。结论:葛根素预处理能改善大鼠脑缺血急性期受损神经功能,缩小脑病变范围,具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血栓栓塞性脑缺血 核磁共振 TTC染色
原文传递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锐 雷洁 +1 位作者 赵勤 陆艳斌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113,共3页
目的:评价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应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纳入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文献,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项目的质量,用RevMan... 目的:评价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应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纳入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文献,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项目的质量,用RevMan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5篇文献共纳入受试者1603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RR=0.16,95%CI(0.11,0.21),Z=6.04,P<0.0000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OR=-3.85,95%CI(-4.24,-3.46),Z=19.33,P<0.00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但由于纳入的研究少、质量低,故尚不能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需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葛根素靶向EGFR-TK抗Lewis肺癌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玉龙 赵林静 +1 位作者 刘秀兰 郭晓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Lewis肺癌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特异性抑制机理。方法:不同浓度葛根素组加入到EGFR-TK、Lewis肺癌细胞株中,利用ELISA法研究葛根素对EGFR-TK的抑制作用机理,利用MTT法测定葛根素对Lewis肺癌细胞...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Lewis肺癌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特异性抑制机理。方法:不同浓度葛根素组加入到EGFR-TK、Lewis肺癌细胞株中,利用ELISA法研究葛根素对EGFR-TK的抑制作用机理,利用MTT法测定葛根素对Lewis肺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利用CD光谱法监测葛根素对EGFR-TK二级结构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率。结果:葛根素是可逆的竞争性EGFR-TK抑制剂(半抑制率IC50和抑制常数Ki分别为4.18±0.34μg/ml和2.12±0.21μg/ml),此外葛根素对Lewis肺癌细胞生长和侵袭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并能够明显的诱导Lewis肺癌细胞的凋亡;CD光谱分析表明葛根素诱导EGFR-TK的构象发生部分改变,α-螺旋含量逐渐增加,无规则卷曲逐渐减少。结论:葛根素能够特异性的抑制EGFR-TK的活性,表现出来良好的抗Lewis肺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诱导细胞凋亡的药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 Lewis肺癌细胞株 凋亡 侵袭
原文传递
葛根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娇梅 刘香梅 +1 位作者 陈晨 王朝宗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53,共4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Puerarin)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妊娠5天的孕鼠,通过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制备妊娠5天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选取80只随机分为妊娠期糖尿病模型组、葛... 目的:研究葛根素(Puerarin)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妊娠5天的孕鼠,通过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制备妊娠5天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选取80只随机分为妊娠期糖尿病模型组、葛根素(40、80和160 mg/kg)治疗组和盐酸二甲双胍200mg/kg治疗组,另取16只同期妊娠5天的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妊娠对照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疗程为2周。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第7、14天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和心脏指数,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并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妊娠对照组相比,妊娠期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胰岛素分泌水平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升高,体重和心脏指数均显著升高,血清中AST、CPK、LDH活性显著升高,心肌组织中SOD、GSH-Px、CAT活性显著降低且MDA含量显著升高,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与妊娠期糖尿病模型对照组相比,葛根素80、160 mg/kg治疗组大鼠胰岛素分泌水平显著升高,其中160 mg/kg治疗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葛根素160 mg/kg治疗组大鼠体重和心脏指数均显著降低;葛根素80、160 mg/kg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ST、CPK、LDH活性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SOD、CAT活性显著升高且MDA含量显著降低,其中160 mg/kg治疗组心肌组织中GSH-Px活性显著升高;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明显改善,其中以葛根素160 mg/kg治疗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葛根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心脏损伤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葛根素能够有效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肌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妊娠期糖尿病 心脏 保护 机制
原文传递
葛根素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杀伤结肠癌SW-620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正群 刘军权 +3 位作者 陈复兴 周忠海 陈永强 朱炳喜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3,共5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作用前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结肠癌SW-620细胞生长情况及其作用前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结肠癌SW-620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分离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 目的:观察葛根素作用前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结肠癌SW-620细胞生长情况及其作用前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结肠癌SW-620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分离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收集培养第8天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不同浓度葛根素分别作用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和结肠癌SW-620细胞48小时,CCK8法检测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增殖率;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结肠癌SW-620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葛根素作用前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CD107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葛根素作用前后结肠癌SW-620细胞表面MICA/B分子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葛根素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株SW-620的活性影响。结果:葛根素在0.8~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SW-620细胞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浓度≥100μmol/L葛根素可抑制SW-620生长;经浓度为0.8~100μmol/L的葛根素诱导后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CD107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结肠癌SW-620细胞的杀伤活性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浓度为3.1~50μmol/L的葛根素作用48小时后的结肠癌SW-620细胞,其表面的MICA/B的表达不同程度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能够促进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增殖,并增强其对结肠癌SW-620细胞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表面穿孔素、颗粒酶B、CD107a的表达有关;葛根素上调结肠癌SW-620细胞表面MICA/B的表达可能增加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结肠癌SW-620细胞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结肠癌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MICA/B
原文传递
葛根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娇梅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57,共4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Puerarin)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的妊娠5天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妊娠期糖尿病模型对照组、葛根素(40、80和160 mg/kg)治疗组和盐酸二甲双胍(200 mg/kg... 目的:研究葛根素(Puerarin)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的妊娠5天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妊娠期糖尿病模型对照组、葛根素(40、80和160 mg/kg)治疗组和盐酸二甲双胍(200 mg/kg)阳性药对照组,每组16只大鼠,另取16只同期妊娠5天的大鼠作为正常妊娠对照组以及16只同龄非妊娠大鼠作为正常非妊娠对照组。每天经灌胃给药1次,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正常妊娠对照组和正常非妊娠对照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疗程为2周。分别于给药前、给药治疗第7天和第14天测定空腹血糖水平;给药治疗2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测定肝脏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通过苏木精-尹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状况。结果:与正常非妊娠糖尿病大鼠相比,正常妊娠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血清中ALT、AST、ALP活性,MDA含量以及TAOC水平均无显著性变化;肝组织匀浆中SOD、CAT活性和MDA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肝组织均未出现病理形态学改变。与正常妊娠糖尿病大鼠相比,妊娠期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血清中ALT、AST、ALP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T-AOC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匀浆中SOD、CAT活性显著降低且MDA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与妊娠期糖尿病模型对照组相比,葛根素(80、160 mg/kg)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肝脏组织匀浆中SOD且MDA含量显著降低;葛根素160 mg/kg治疗组大鼠血糖水平显著降低,血清中ALP活性显著降低、T-AOC水平显著升高,肝脏组织中CAT活性显著升高;葛根素160 mg/kg治疗组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结论:葛根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损伤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妊娠期糖尿病 氧化应激 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