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调控VEGF信号通路探讨补肾通络方对子宫内膜损伤后HUVECs促增殖、血管生成和迁移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秦屹 樊利杰 +3 位作者 任淼 李萍 吕改琴 郭亚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析补肾通络方对子宫内膜损伤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模型(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促增殖、血管生成和迁移作用,及对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 目的探析补肾通络方对子宫内膜损伤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模型(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促增殖、血管生成和迁移作用,及对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购自武汉大学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12份HUVECs,给予50 ng/mL VEGF处理后,分别实施20%、10%、5%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和无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干预处理。比较补肾通络方对子宫内膜损伤后,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对HUVECs增殖、迁移、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比较20%、10%、5%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和无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干预后24 h的HUVECs活性和24 h细胞生长检测所得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组48 h、72 h的HUVECs活性、细胞生长检测所得OD值及VEGF表达量、HUVECs细胞迁移数均高于10%、5%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组和无补肾通络方血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干预组的血管网状结构完整度优于10%、5%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和无补肾通络方血清,无补肾通络方血清干预组的血管网状结构完整度最差,补肾通络方可逆转VEGF抑制细胞活性的趋势,促进HUVECs的血管形成。结论将补肾通络方应用到子宫内膜损伤中,可逆转VEGF抑制细胞活性的趋势,增强HUVECs的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增殖、迁移,促进血管新生,促进内皮细胞网络结构的重建,利于促进内皮细胞损伤的修复,利于子宫内膜功能的恢复,且与补肾通络方含药血清浓度呈一定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损伤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下载PDF
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姜凤依 史晓 +3 位作者 季思勤 施丹 鲍晓敏 周永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共计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常...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共计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结合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观察各组数据: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及Fried表型衰弱量表(frailty phenotype,FP)评分变化及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变化、握力变化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变化、5次坐立试验(five-times-sit-to-stand test,FTSST)变化、步速变化、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化及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变化、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变化、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变化、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变化、微型营养评估(mini nutritionaal assessment,MNA)评分变化、患者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6.08%(49/51)vs84.31%(43/51)],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FP评分、IL-6、hs-CRP水平、握力、TUG测试结果及FTSST测试结果、步速、BMI、ASMI、MMSE评分、PSQI评分、ADL评分、MNA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FP评分、IL-6、hs-CRP水平、握力、TUG测试结果及FTSST测试结果、步速、BMI、ASMI、MMSE评分、PSQI评分、ADL评分、MNA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FP评分、IL-6、hs-CRP水平、握力、TUG测试结果及FTSST测试结果、步速、BMI、ASMI、MMSE评分、PSQI评分、ADL评分、MN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04%(50/51)vs84.31%(43/5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且可自行缓解,P>0.05。结论补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老年衰弱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能缓解衰弱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增加肌肉质量,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且无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衰弱综合征 健脾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补脾益肾通络方治疗G1A2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3
作者 臧春雪 高艺铭 高天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补脾益肾通络方对G1A2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1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的DKD患者共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 目的探讨补脾益肾通络方对G1A2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1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的DKD患者共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脾益肾通络方口服,共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治疗前后尿白蛋白/尿肌酐(urinary albumin/urinary creatinine,UACR)、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 glucosaminidase,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所有指标均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总有效率82.69%(43/52),优于对照组的68.62%(3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UACR、α1-MG、β2-MG、NAG、RBP水平显著下降(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UACR、β2-MG、NAG、RBP水平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bA1c、FBG,2 h PBG水平均下降(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bA1c、FBG水平下调(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水平显著下降(均P<0.01),LDL-C、HDL-C水平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水平下降(P<0.05);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脾益肾通络方治疗G1A2期DKD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G1A2期 临床研究 脾益
下载PDF
补肾通络方配合西药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44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薇薇 苏晓 夏嘉 《陕西中医》 2011年第7期824-826,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通络方(仙灵脾、杜仲、岗稔根、金雀根、威灵仙、南五加皮等)配合西药(益赛普)治疗本病44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55...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通络方(仙灵脾、杜仲、岗稔根、金雀根、威灵仙、南五加皮等)配合西药(益赛普)治疗本病44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55.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ACR 20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55.5%。西药停用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症状,可提高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剂/中医药疗法 @补肾通络方
下载PDF
补肾通络方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闵存云 王婷婷 +2 位作者 洪金妮 付婷婷 杜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8期79-81,I0012,I0013,共5页
目的 观察补肾通络方药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组和中药治疗组,高糖组给予50%葡萄糖溶液灌胃,中药治疗组在给予高糖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胃;对照组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给予相同体积的氯化钠... 目的 观察补肾通络方药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组和中药治疗组,高糖组给予50%葡萄糖溶液灌胃,中药治疗组在给予高糖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胃;对照组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给予相同体积的氯化钠溶液灌胃。2周后停止处理,并于停止处理后2周进行相关检测。结果 高糖组大鼠的血糖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中药组的血糖较高糖组下降(P<0.05);高糖组大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对照组升高(P<0.01),中药组IL-6、TNF-α较高糖组下降(P<0.05);高糖组大鼠的肝细胞出现大量脂变,肠黏膜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经中药处理后肝脂变减轻;高糖组动物肠道菌群中的Akkermansiaceae、Lactobacillaceae丰度下降,Muribaculaceae、Ruminococcaceae、Peptostreptococcacea丰度上升;相对于高糖组,中药治疗组的Akkermansiaceae、Lactobacillaceae丰度上升,Muribaculaceae、Ruminococcaceae、Peptostreptococcacea丰度下降。结论 短时间高糖饮食可使大鼠的血糖持续处于较高的水平,并可以引起肝脏、肠黏膜的病理改变,补肾通络方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能减轻肝脏、肠黏膜病理改变,调整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饮食 肠黏膜 炎性反应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补肾活血通络方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于炜 《陕西中医》 2013年第8期977-979,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46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46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1.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得到了有效改善(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配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协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同时清热解毒,化痰补肾,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 中西医结合疗法 活血祛瘀剂 治疗应用 @活血
下载PDF
补肾泄浊化瘀通络方调控膜性肾病足细胞转分化保护肾功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文军 檀金川 +2 位作者 陈素枝 闫慧明 多慧玲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43,共7页
目的:研究补肾泄浊化瘀通络方对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ationized Bovine Serum Albumin,C-BSA)诱导的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大鼠肾保护作用及对MN足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调节作用。方法... 目的:研究补肾泄浊化瘀通络方对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ationized Bovine Serum Albumin,C-BSA)诱导的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大鼠肾保护作用及对MN足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调节作用。方法:SD大鼠采用C-BSA尾静脉注射法制备M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10 mg/kg组、补肾泄浊化瘀通络方10.2、21.3、42.6 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灌胃给药相应药物或蒸馏水,1次/d,给药4 w后取材检测。采用光镜(MASSON染色、PAS染色)、电镜、IgG免疫荧光进行肾组织病理观察;记录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24-UTP)、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应用免疫组化及Real-time PCR法检测肾组织突触足蛋白(Synaptopod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出现较为明显的肾组织病理损伤,肾小球基底膜不均匀增厚,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特有的“钉突”样改变,IgG弥漫性、条带状沉积于基底膜区;24-UTP、TG、TC含量明显升高(P<0.05),血清TP、ALB含量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足细胞标志物Synaptopodin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EMT相关标志物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肾泄浊化瘀通络方10.2、21.3、42.6 g/kg组明显减轻MN模型大鼠肾组织损伤程度,明显降低24-UTP、TG、TC含量(P<0.05),增加血清TP、ALB含量(P<0.05),上调肾组织Synaptopodin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结论:补肾泄浊化瘀通络方对C-BSA致MN大鼠具有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够上调肾组织中Synaptopodin表达,下调TGF-β1表达,抑制足细胞EMT、修复足细胞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浊化瘀 膜性 足细胞转分化 突触足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