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组织中AgNOR定量分析与PCNA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庄敏 荣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6-677,共2页
目的:了解AgNOR定量分析与PCNA基因表达在评判胃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对80例胃癌石蜡标本用HE染色,分别进行AgNOR染色及S-P免疫组化方法染色。应用MPILAS-500多媒体彩色图像分析系统进行AgNOR定量分析和光镜下观察PCNA阳性表达结果。结... 目的:了解AgNOR定量分析与PCNA基因表达在评判胃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对80例胃癌石蜡标本用HE染色,分别进行AgNOR染色及S-P免疫组化方法染色。应用MPILAS-500多媒体彩色图像分析系统进行AgNOR定量分析和光镜下观察PCNA阳性表达结果。结果:AgNOR含量在进展期组与早期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生存时间≤3年组与生存时间≥3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AgNOR定量分析与PCNA基因表达是胃癌较强的预后指标。联合检测定性、定量指标并综合分析能更加有效地评判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预后 @agnor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其rDNA转录活性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许良中 周晓燕 +2 位作者 朱伟萍 罗艳红 常刚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 分析培养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构成特征,检测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及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对21 例健康人及127 例良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培养72 小时,用标记CD4 、CD8、CD20、CD... 目的 分析培养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构成特征,检测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及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对21 例健康人及127 例良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培养72 小时,用标记CD4 、CD8、CD20、CD56 对培养后外周血作流式细胞术分析,同时用AgNOR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检测淋巴细胞的I-S% (银染核仁积分面积细胞核积分面积) 及I-O-D% (银染核仁积分光密度细胞核积分光密度) 以反映rDNA转录活性。 结果 外周血培养后主要为T淋巴细胞的转化生长,恶性肿瘤患者的T淋巴细胞rDNA 转录活性显著低于健康人或良性患者(P<0-05),表明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较低。 结论 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的检测有助于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可能有助于肿瘤的普查和筛选。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快速、客观、分辨率高,并可作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NA AGNOR 肿瘤 T细胞亚群 诊断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检测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军业 戎铁华 +3 位作者 梁伊仁 龙浩 陈巧伦 马国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7-580,共4页
背景与目的:评估肿瘤组织分裂间期的AgNOR定量分布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肿瘤免疫学证实肿瘤可诱发免疫抑制,测定T淋巴细胞核仁区的AgNOR活性表达可以探知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状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 背景与目的:评估肿瘤组织分裂间期的AgNOR定量分布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肿瘤免疫学证实肿瘤可诱发免疫抑制,测定T淋巴细胞核仁区的AgNOR活性表达可以探知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状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活性表达在食管癌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检测在食管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75例健康人、276例食管癌患者的外周血,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AgNOR含量(AgNOR面积与细胞面积的比值,即I/S%);同时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双抗体夹心法与化学比色法分别检测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的表达。结果:(1)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5.64±0.89)明显低于健康人(7.07±0.81)(P=0.000),灵敏度0.674,特异度0.920,Youden指数0.59,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2)食管癌患者AgNOR阳性率(67.4%)明显高于CEA(12.86%)、SCC(15.04%)、TSGF(36.49%),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AgNOR与CEA、SCC、TSGF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3)食管癌患者AgNOR阳性率明显高于CEA+SCC+TSGF联合检测的阳性率(54.4%),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8),而与AgNOR+CEA、AgNOR+S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 AGNOR检测 食管癌 诊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胃印戒细胞癌癌旁粘膜球样异型增生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新功 丁洪基 +5 位作者 李爱英 高立娥 房泽三 韩焕之 吴起嵩 董艳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3,T001,共4页
本文使用粘液组织化学和AgNOR银染色方法,观察了胃印戒细胞癌癌旁粘膜的球样异型增生。从110例(34例印戒细胞癌,76例含印戒细胞的其他类型癌)中检出28例存在球样异型增生(25.5%).其中4例可见球样异型增生与癌移行。认为球样异型增生是... 本文使用粘液组织化学和AgNOR银染色方法,观察了胃印戒细胞癌癌旁粘膜的球样异型增生。从110例(34例印戒细胞癌,76例含印戒细胞的其他类型癌)中检出28例存在球样异型增生(25.5%).其中4例可见球样异型增生与癌移行。认为球样异型增生是胃印戒细胞癌发生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戒细胞癌 粘液 组织化学 胃肿瘤
下载PDF
β-巯基乙醇与肝基质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彭延 董惠芬 +2 位作者 蒋明森 钟沁萍 胡世全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研究β鄄巯基乙醇与肝基质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8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联合法接种于小盖玻片上。实验被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β鄄巯基乙醇组、肝基质组、β鄄巯基乙醇+肝基质联合处理组。培养第7天,对... 目的研究β鄄巯基乙醇与肝基质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8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联合法接种于小盖玻片上。实验被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β鄄巯基乙醇组、肝基质组、β鄄巯基乙醇+肝基质联合处理组。培养第7天,对各组细胞进行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与乳酸脱氢酶(LDH)细胞化学染色,并结合图像分析比较4个组培养细胞的AgNORs水平及LDH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基质组、β鄄巯基乙醇组、β鄄巯基乙醇+肝基质联合处理组培养细胞的AgNORs颗粒数目、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以及LDH的平均光密度等4个参数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其中,以β鄄巯基乙醇组培养细胞的4个参数升高最显著,β鄄巯基乙醇+肝基质联合处理组次之,肝基质组升高幅度最小。统计学分析显示,除β鄄巯基乙醇+肝基质联合处理组与β鄄巯基乙醇组之间的AgNORs及LDH平均光密度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其余组间3个参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结论β鄄巯基乙醇与肝基质均能促进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增殖、代谢,但β鄄巯基乙醇的作用比肝基质显著;二者联合使用对培养细胞的增殖无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巯基乙醇 肝基质 日本血吸虫 细胞培养 核仁组织区嗜银蛋白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联合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评估食管癌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变化规律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军业 戴淑琴 +4 位作者 叶文锋 龙浩 林鹏 李宝江 戎铁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61-864,共4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测定T淋巴细胞核仁区的AgNOR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可以了解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状态,对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动态观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测定T淋巴细胞核仁区的AgNOR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可以了解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状态,对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动态观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研究细胞免疫机能状态及手术对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抽取75例健康人外周血和70例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9天的外周血,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AgNOR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前AgNOR活性[(5.5±0.8)%]明显低于健康人[(7.1±0.8)%](P<0.00),CD3+、CD3+CD4+无明显变化(P>0.05),CD4+CD25+、CD4+/CD8+明显上升(P<0.05),CD3+CD8+、CD8+CD25+亚群明显下降(P<0.00)。术后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CD3+、CD3+CD4+与CD4+/CD8+最低,术后第9天最高;CD3+CD8+亚群、CD4+CD25+亚群、CD8+CD25+亚群则从第3天开始逐渐恢复,术后第9天最高。食管癌患者术后第9天CD3+、CD3+CD4+与健康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CD3+CD8+与CD8+CD25+仍未恢复到健康人水平(P<0.05);CD4+CD25+仍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结论手术创伤引起食管癌患者暂时性细胞免疫抑制,但从第3天开始可观察到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术后第9天继续恢复,但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手术 核仁组成区 AgNOR/分离 提纯 T淋巴细胞/分离和提纯 细胞免疫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董惠芬 彭延 +2 位作者 蒋明森 明珍平 钟沁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2-494,499,共4页
目的 通过研究日本血吸虫成虫与童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含量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AgNORs的影响,探讨AgNORs能否作为评价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增殖的指标以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 联合法培养... 目的 通过研究日本血吸虫成虫与童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含量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AgNORs的影响,探讨AgNORs能否作为评价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增殖的指标以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 联合法培养虫龄分别为18d和24d的日本血吸虫童虫与成虫,将童虫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细胞与成虫细胞使用常规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在常规培养基中加入50μmoL/L β-巯基乙醇和1mmoL/L丙酮酸钠。培养第5d,运用胶银法染色,使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培养细胞核内AgNORs颗粒数,测定银染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的百分比和平均光密度。结果 日本童虫培养细胞(对照组)的AgNORs颗粒数目、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均高于成虫培养细胞。统计学分析显示,两者之间的AgNORs颗粒数日,银染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实验组培养细胞与对照组比较,AgNORs颗粒数目明显增多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均显著升高。统计学分析可知,两组细胞三组参数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 AgNORs可作为评价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增殖的一个简便、敏感的指标。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较成虫培养细胞更具增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细胞培养 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 β-巯基乙醇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部位和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侯云修 王巧银 +1 位作者 王金燕 田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9-630,633,共3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 (Hpylori)感染与胃癌的部位和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内镜所见和Bor rmann分型对 10 9例胃癌的部位和类型进行诊断。用ABpH2 .5 PAS及HE染色区别肠型和弥漫型胃癌。用AgNOR嗜银染色法检查胃癌及癌旁黏...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 (Hpylori)感染与胃癌的部位和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内镜所见和Bor rmann分型对 10 9例胃癌的部位和类型进行诊断。用ABpH2 .5 PAS及HE染色区别肠型和弥漫型胃癌。用AgNOR嗜银染色法检查胃癌及癌旁黏膜胃镜活检标本Hpylori感染状况。 结果 胃癌组织内无Hpylori存在。非贲门癌癌旁黏膜Hpylori感染率 (6 6 .2 % )高于贲门癌 (4 3.8% ) (P <0 .0 5 )。H pylori在Ⅱ型和Ⅲ型胃癌旁黏膜阳性率(6 2 .5 % )与Ⅰ型 (5 3.8% )和Ⅳ型 (5 9.3% )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肠型和弥漫型胃癌旁粘膜Hpylori阳性率分别为6 5 .4 %和 5 4 .4 % (P >0 .0 5 )。慢性活动和非活动性胃炎 ,H pylori阳性和阴性胃炎在两组的分布频率无差异。结论 Hpylori感染与非贲门癌关系密切 ,与癌溃疡无关。慢性胃炎尤其是H pylori阳性胃炎是发生肠型和弥漫型胃癌的基础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胃癌 AGNOR染色 流行病学 肿瘤
下载PDF
苏拉明对体外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康军 惠延年 +1 位作者 崔志利 韩泉洪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41-643,共3页
目的 研究苏拉明 (suramin)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etinal pigm ent epithelium,RPE)增殖的影响 .方法 将不同质量浓度的苏拉明 (1.5 ,15和 15 0 mg· L- 1 )加入RPE细胞培养液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tetrazolium,MTT)比色... 目的 研究苏拉明 (suramin)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etinal pigm ent epithelium,RPE)增殖的影响 .方法 将不同质量浓度的苏拉明 (1.5 ,15和 15 0 mg· L- 1 )加入RPE细胞培养液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tetrazolium,MTT)比色法 ,细胞分裂指数计数和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Ag NORs)检测苏拉明对 RPE增殖活力的影响 .结果 含有10 0 m L· L- 1小牛血清的培养液可以显著刺激 RPE的增殖(P<0 .0 1) ,无血清组 A值为 0 .19± 0 .0 1、含血清组 A值为0 .30± 0 .0 1;苏拉明抑制了 10 0 m L· L- 1血清条件下 RPE的增殖 ,呈剂量依赖性 ,最大抑制率达 5 1% ,3种浓度组 A值分别为 0 .2 9± 0 .0 1,0 .2 4± 0 .0 1和 0 .14± 0 .0 1,对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影响 .结论 苏拉明对血清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 细胞培养 养殖 苏拉明 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细胞分裂指数 AgNORs染色
下载PDF
胰腺癌P53蛋白表达与AgNORs量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阚和平 刘正军 +3 位作者 谭永法 黄宇琦 李春芳 周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21-1523,共3页
目的:研究胰腺癌P53蛋白表达与癌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量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胰腺癌组织及2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AgNORs染色技术检测胰腺癌细胞的AgNORs含量;观察肿瘤的组织... 目的:研究胰腺癌P53蛋白表达与癌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量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胰腺癌组织及2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AgNORs染色技术检测胰腺癌细胞的AgNORs含量;观察肿瘤的组织学分级。结果:56例胰腺癌中P53蛋白表达阳性28例(50%),正常胰腺细胞均为阴性,P53蛋白在胰腺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28例P53蛋白阳性的胰腺癌组织,AgNORs计数为9.14±2.08;28例P53蛋白阴性的胰腺癌中,AgNORs计数为5.99±1.84,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P53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的组织学分级之间,AgNORs计数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胰腺癌发生发展的过程包含了p53基因的突变。P53蛋白表达和AgNORs含量可反映胰腺癌的恶性程度,是一个有效的判断胰腺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蛋白质P53 AGNORS 组织学分级
下载PDF
FCM-DNA倍体分析、AgNOR染色及hTERT、PCNA表达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丽颖 刘邦荣 +4 位作者 陆军 凌明德 陈洁 李朋 蒋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8-182,共5页
背景与目的: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仍然是临床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DNA倍体分析、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AgNOR)染色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 背景与目的: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仍然是临床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DNA倍体分析、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AgNOR)染色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来探讨其对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间因胸腹水就诊的患者67例,每位患者除常规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外,还分别进行FCM-DNA倍体分析、AgNOR染色和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hTERT和PCNA的表达状况。结果:FCM-DNA倍体分析、AgNOR染色及hTERT、PCNA的表达在良恶性胸腹水之间差异显著。上述诸指标与细胞学比较显示,AgNOR染色敏感性最高为89.1%;细胞学及hTERT和PCNA检测特异性最高,为100%;而AgNOR染色及hTERT检测准确率最高,为89.6%。联合检测发现细胞学联合hTERT检测敏感性提高至91.3%(42/46)。结论:DNA异倍体、hTERT和PCNA的表达及AgNOR颗粒数增多均是恶性胸腹水的特征,可作为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而细胞学联合hTERT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提高单纯细胞学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恶性腹水 FCM—DNA倍体分析 AGNOR HTERT PCNA 诊断
下载PDF
食管鳞状上皮涂片细胞AgNORs的计量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东煜 项芸岩 +3 位作者 沈琼 阎爱华 任秀花 蔡祥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6-28,共3页
应用银染技术对105例食管拉网涂片细胞进行了AgNORs计量研究。检测结果:正常底层细胞AgNORs均数(3.08)多于正常中层细胞(2.37)。随增生和病变级别增高,AgNORs均数逐级增高:轻度增生、重度增生Ⅰ级... 应用银染技术对105例食管拉网涂片细胞进行了AgNORs计量研究。检测结果:正常底层细胞AgNORs均数(3.08)多于正常中层细胞(2.37)。随增生和病变级别增高,AgNORs均数逐级增高:轻度增生、重度增生Ⅰ级、重度增生Ⅱ级、近癌和鳞癌细胞分别为3.61、4.69、5.64、6.64和8.06(P<0.01)。证明AgNORs是一种反映细胞增殖水平的较敏感的指标;食管上皮细胞学增生分级方法是合理可靠的,它反映了不同级别细胞增殖水平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细胞学 AGNOR染色 癌前状态
下载PDF
肝素对成纤维细胞促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玉芳 高亚兵 +3 位作者 杨红 夏国伟 熊呈琦 王德文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27-329,共3页
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染色和抗Ⅲ型胶原以及抗5-溴脱氧尿苷单抗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肝素对体外培养的NIH/3T3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发现:(1)肝素能促使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如0.1mg/L浓度... 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染色和抗Ⅲ型胶原以及抗5-溴脱氧尿苷单抗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肝素对体外培养的NIH/3T3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发现:(1)肝素能促使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如0.1mg/L浓度的肝素在培养第3天成纤维细胞数量相当于对照值的1.3倍;(2)对成纤维细胞AgNORs的合成显示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如0.2mg/L浓度的肝素培养第3天,其AgNORs数量为对照值的2.7倍;(3)进一步分析肝素对成纤维细胞DNA和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0.2mg/L肝素培养第3天,S期成纤维细胞和Ⅲ型胶原阳性细胞数分别为对照值的2.7倍和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成纤维细胞 AGNORS DNA合成 Ⅲ型胶原
下载PDF
AgNOR检测对宫颈癌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庆菊 刘秀云 +5 位作者 陈正勤 宋现让 王联华 张素兰 梁焕玲 张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2,共2页
对73例随访10年以上的宫颈鳞癌进行AgNOR计数分析,发现组织学D级的肿瘤细胞核内AgNOR均值高于组织学Ⅰ级者为5.53±1.47及4.40±1.34)。10年生存率亦有差异性,AgNOR均值≥5者10年... 对73例随访10年以上的宫颈鳞癌进行AgNOR计数分析,发现组织学D级的肿瘤细胞核内AgNOR均值高于组织学Ⅰ级者为5.53±1.47及4.40±1.34)。10年生存率亦有差异性,AgNOR均值≥5者10年生存率为18%,而<5的10年生存率为46%(P<0.02)。结果表明,AgNOR计数与宫颈鳞癌的组织学分级及临床预后有关。本文认为AgNOR计数可作为一种肿瘤定量指标,对判定肿瘤恶性程度,预测宫颈癌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AGNOR 细胞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与癌基因c-myc、c-fos、rasp21表达和AgNORs计数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双梧 何渝军 +1 位作者 沈康强 陈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与癌基因c myc、c fos、rasp2 1表达和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 (Ag NORs)计数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对 48例大肠癌病人癌组织进行检测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测胃泌素、c myc、c fos、和rasp2 1表达 ,改良银染法...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与癌基因c myc、c fos、rasp2 1表达和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 (Ag NORs)计数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对 48例大肠癌病人癌组织进行检测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测胃泌素、c myc、c fos、和rasp2 1表达 ,改良银染法测AgNORs计数 ,并与癌旁 3cm、6cm粘膜及正常大肠粘膜作对照。结果 癌组织胃泌素、c myc、c fos、rasp2 1表达的阳性率和AgNORs计数均显著高于癌旁 3cm、6cm粘膜和正常大肠粘膜 (P <0 .0 1) ,高分化腺癌组胃泌素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和粘液腺癌组 (P <0 .0 5 ) ,大肠癌组织胃泌素阳性组中c myc、c fos的阳性率及AgNORs计数均明显高于胃泌素阴性组 (P <0 .0 5 ,P <0 .0 1,P <0 .0 1)。结论 部分大肠癌细胞可自分泌产生胃泌素 ,介导调节c myc、c fos和rasp2 1癌基因扩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胃泌素 癌基因 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
下载PDF
喉癌和鼻咽癌体外药敏试验AgNOR法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国华 魏莲枝 +2 位作者 孙余才 董蒲江 朱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 :用嗜银蛋白检测技术 (AgNOR)分析喉癌和鼻咽癌对 8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方法 :从 5 6例喉癌和鼻咽癌患者获取新鲜肿瘤组织标本 ,采用单纯机械分离法制备单细胞悬液 ,加入抗癌药物后培养 36h ,细胞悬液涂片、银染 ,计数银染... 目的 :用嗜银蛋白检测技术 (AgNOR)分析喉癌和鼻咽癌对 8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方法 :从 5 6例喉癌和鼻咽癌患者获取新鲜肿瘤组织标本 ,采用单纯机械分离法制备单细胞悬液 ,加入抗癌药物后培养 36h ,细胞悬液涂片、银染 ,计数银染颗粒后计算均值下降率 ;12例患者同期行化疗。结果 :5 1例肿瘤获得实验成功 ,可评价率为 91.1% ;AgNOR颗粒均值下降率从 0~ 6 3% ,在 8种单一药物中 ,对DDP的敏感率最高 ,其它较为敏感的药物为VCR、5 -FU、PYM ;鼻咽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喉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 ;体外药敏与体内疗效的总符合率为 80 %。结论 :AgNOR技术简便易行 ,与临床相关性好 ,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体外药敏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鼻咽癌 体外药敏 AGNOR
下载PDF
外源性雌二醇对大鼠再生肝细胞转录活性的调节 被引量:3
17
作者 宁黔冀 李恩中 +3 位作者 翟心慧 魏凯 李超堃 徐存拴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大鼠再生肝细胞转录活性的影响。 方法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 )含量 ;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 (AgNORs)染色法 ,测定AgNORs颗粒数。 结果 去卵巢后大鼠血清中E2 含量随去卵巢天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至...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大鼠再生肝细胞转录活性的影响。 方法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 )含量 ;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 (AgNORs)染色法 ,测定AgNORs颗粒数。 结果 去卵巢后大鼠血清中E2 含量随去卵巢天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至去卵巢后第 15d已测不出血清中有E2 存在 ;去卵巢大鼠部分肝切除 (PH)后0~ 2 4h ,外源E2 有促进肝细胞转录的作用 ,且AgNORs颗粒数的增加幅度与外源E2 剂量呈正相关 ;去卵巢大鼠PH后 2 4~ 36h ,外源E2 剂量越高 ,AgNORs颗粒数增加量越小 ,但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雌激素对再生肝细胞转录活性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再生肝细胞 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 大鼠
下载PDF
AgNOR变化在唾腺肿瘤中的诊断学意义 被引量:21
18
作者 林鸿民 沈春云 汪荣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7-170,共4页
应用AgNOR染色技术,对48例良、恶性唾腺肿瘤,慢性唾腺炎和正常唾腺组织手术切除标本中的细胞核内AgNOR的数量、大小、形状和分布规律进行观察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炎症组(I组)腺泡上皮细胞内的AgNOR均数(x±SD=1.41±0.13)与... 应用AgNOR染色技术,对48例良、恶性唾腺肿瘤,慢性唾腺炎和正常唾腺组织手术切除标本中的细胞核内AgNOR的数量、大小、形状和分布规律进行观察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炎症组(I组)腺泡上皮细胞内的AgNOR均数(x±SD=1.41±0.13)与正常组(N组)的均数(x±SD=1.39±0.12)无明显差异(P>0.05),而良性肿瘤组(B组)与恶性肿瘤组(M组)两组瘤细胞内的AgNOR均数(x±SD=2.69±0.29和4.82±2.22)之间以及各自与N组和I组相比较的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1)。研究还表明,虽然AgNOR计数在良、恶性唾腺肿瘤之间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重叠病例,但AgNOR除了数目变化之外,还有大小、形状与分布上的不同。作者认为,将这几种变化综合分析,可能在区别某些肿瘤的良、恶性和分型、分级上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腺肿瘤 AGNOR 诊断 病理
下载PDF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祥盛 宋茂玲 +1 位作者 李冰 吴淑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39-541,I070,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良恶性区别的标准。方法:对6例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良性4例,恶性2例,进行临床病理观察,AgNOR计数及术后随访。结果:恶性者瘤细胞有轻至中度异型性,且见到分裂象,单纯性和复合性小管减少,... 目的:探讨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良恶性区别的标准。方法:对6例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良性4例,恶性2例,进行临床病理观察,AgNOR计数及术后随访。结果:恶性者瘤细胞有轻至中度异型性,且见到分裂象,单纯性和复合性小管减少,伴有梁状或弥漫性颗粒细胞瘤样成分。临床随访转移在术后5年以上。结论:此瘤是一种真性肿瘤,可分为单纯型、颗粒细胞为主型和支持细胞为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鉴别诊断 环状小管性索瘤 病理学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军业 戴淑琴 +6 位作者 李宝江 林鹏 戎铁华 杨名添 龙浩 姚广裕 陈捷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利用KL型图像分析系统检测80例乳腺癌患者,4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25例乳腺炎症患者和75例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T淋巴细胞核仁银...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利用KL型图像分析系统检测80例乳腺癌患者,4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25例乳腺炎症患者和75例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比值,即I.S%),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乳腺癌患者CA153和CEA。结果:发现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5.88±6.05%)明显低于健康人(7.07±0.81%)、乳腺纤维腺瘤患者(6.58±0.72%)和乳腺炎症患者(9.58±0.68%)(P=0.000);乳腺炎症患者AgNOR的活性表达明显高于健康人、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患者(P=0.000);健康人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AgNOR阳性率(65.00%)明显优于CA153(17.50%)和CEA(12.50%)的阳性率(P=0.000)。AgNOR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无相关性(P>0.05)。结论:AgNOR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价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客观生物学指标;在乳腺癌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核仁组成区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