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树楠新疆文化交游及其学术意义初考
1
作者 成湘丽 何虞雯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8-116,共9页
1906年王树楠由河北入新疆,1911年再从新疆返京畿,他曾以新疆布政使的身份,聚集起一批调任流放的官员共同推进新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大业,为20世纪初的新疆文坛带来了振兴国粹的文化气象,并通过主持编纂《新疆图志》等促进了中华文脉在... 1906年王树楠由河北入新疆,1911年再从新疆返京畿,他曾以新疆布政使的身份,聚集起一批调任流放的官员共同推进新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大业,为20世纪初的新疆文坛带来了振兴国粹的文化气象,并通过主持编纂《新疆图志》等促进了中华文脉在新疆地区的传承与发展。寓居迪化时期,王树楠与不同身份赴新疆人员有过交往唱和、书信题跋与文物交流活动。在返回京城之后,他与新疆旧友保持了稳定长久的文化联系,其对近代新疆文化事业的重要功绩已为时人所重视。不仅如此,王树楠还与不同国家各类身份赴新疆人员多有诗文交往与文物交流活动,这也为西域学的海外传播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树楠 新疆交游 《新疆图志》 文物收藏 西域学
下载PDF
张纾难教授治疗肺结节的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冬霞 王浩浩 +2 位作者 罗雪 樊佳佳 张纾难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395-3399,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张纾难教授治疗肺结节的用药经验与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张纾难教授近4年来治疗肺结节的中药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多维度分析处方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核心处方及药物群组。结果:对221首处方进行中药频次统计,共涉及... 目的:分析总结张纾难教授治疗肺结节的用药经验与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张纾难教授近4年来治疗肺结节的中药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多维度分析处方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核心处方及药物群组。结果:对221首处方进行中药频次统计,共涉及171味中药,常用药物性味分别是温、寒,苦、辛;最常用归脾经、肝经、肺经药物;最常使用的药味为黄芪、桂枝、川贝母;常用药对是“生黄芪,桂枝”“生黄芪,川贝母”。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由“黄芪、桂枝、川贝母、夏枯草、陈皮、郁金、生龙骨、生牡蛎、山慈菇”9味核心药物组成的关联网络,聚类分析得到4首新方。结论:张纾难教授在治疗肺结节时注重扶正以祛邪,寒温并用,清补共施,善用脾经、肝经、肺经药物,补脾益气,化痰散结,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纾难 肺结节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中药 寒温并用 清补兼施 数据挖掘
下载PDF
蜀南地区长兴组顶部岩溶不整合的发现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34
3
作者 罗冰 谭秀成 +5 位作者 李凌 刘宏 夏吉文 杜本强 刘晓光 牟晓慧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8-414,共7页
对四川盆地二叠系和三叠系接触关系的认识长期存在较大分歧。通过对钻井、岩心等资料的研究发现,蜀南地区长兴组钻进过程中出现大量钻具放空现象,岩心上见大量的溶沟、溶缝、溶洞及岩溶角砾。综合分析认为蜀南地区长兴组与飞仙关组并非... 对四川盆地二叠系和三叠系接触关系的认识长期存在较大分歧。通过对钻井、岩心等资料的研究发现,蜀南地区长兴组钻进过程中出现大量钻具放空现象,岩心上见大量的溶沟、溶缝、溶洞及岩溶角砾。综合分析认为蜀南地区长兴组与飞仙关组并非连续沉积,其间存在沉积间断,长兴组古岩溶作用发育,形成了长兴组顶部古岩溶不整合。泸州古隆起的持续发展和二叠纪末期一次重大海退引起的长时期暴露溶蚀是蜀南地区长兴组古岩溶形成的关键。古岩溶对碳酸盐岩的储集性能具有较强的优化改造能力,古岩溶不整合面可以作为油气长距离运移的优质通道,岩溶斜坡带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带。长兴组顶部古岩溶不整合的发现为区内二叠系和三叠系非整合接触找到了直接证据,对今后蜀南地区乃至四川盆地长兴组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蜀南地区 长兴组 识别标志 古岩溶 不整合 油气成藏
下载PDF
蜀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成因机制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罗冰 谭秀成 +4 位作者 刘宏 李凌 夏吉文 邹娟 海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4-409,共6页
对蜀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深入研究表明,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储集空间以大气淡水选择性溶蚀形成的铸模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储层发育在滩体中上部,具有明显的层位性。结合沉积期古地貌、海平面升降变化、古气候及成岩演化等储层控制因素... 对蜀南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深入研究表明,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储集空间以大气淡水选择性溶蚀形成的铸模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储层发育在滩体中上部,具有明显的层位性。结合沉积期古地貌、海平面升降变化、古气候及成岩演化等储层控制因素分析认为,该区鲕滩储层为早期岩溶成因,早期大气淡水淋溶是针孔鲕粒灰岩储层形成的关键。海底古地貌高地鲕粒滩为储层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决定了早期孔、渗层的时空分布规律;沉积期古地貌、海平面变化及古气候决定了早期岩溶的强度,控制了储层发育程度。埋藏溶蚀和构造破裂对储层具有一定的优化改造作用,但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机制 储层 鲕粒滩 飞仙关组 蜀南地区
下载PDF
蜀南地区茅口组古岩溶地貌与缝洞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桑琴 黄静 +4 位作者 程超 未勇 吕宗刚 吴昌龙 彭祚远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12-219,共8页
蜀南地区茅口组古岩溶地貌形态对缝洞系统的发育起着控制作用。在恢复茅口组古地貌的基础上,根据上二叠统在区域上的分布厚度、风化壳表面侵蚀特征和茅口组地层保存程度,将茅口组顶部古岩溶面划分为岩溶台地、岩溶坡地(又分为西部陡坡... 蜀南地区茅口组古岩溶地貌形态对缝洞系统的发育起着控制作用。在恢复茅口组古地貌的基础上,根据上二叠统在区域上的分布厚度、风化壳表面侵蚀特征和茅口组地层保存程度,将茅口组顶部古岩溶面划分为岩溶台地、岩溶坡地(又分为西部陡坡带和北东部缓坡带)和岩溶盆地3个二级地貌单元;研究了各地貌单元和缝洞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岩溶台地岩溶水以垂向渗流为主,风化剥蚀强烈,形成垂向的溶缝、溶洞常被泥质等充填,横向连通性弱;岩溶陡坡、岩溶台地和岩溶陡坡过渡带岩溶作用最强,溶孔、溶洞发育,且充填程度低,缝洞系统最为发育,是有利的勘探区带;岩溶缓坡水流速度慢,岩溶作用周期长,溶蚀空间易受充填,不利于缝洞保存;岩溶盆地岩溶发育最弱,储集性能差,是不利的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储层 古岩溶地貌 缝洞系统 蜀南地区
下载PDF
蜀南地区茅口组古岩溶识别标志及储层预测 被引量:17
6
作者 桑琴 黄静 +2 位作者 程超 吴昌龙 彭祚远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57,64,共6页
为预测蜀南地区茅口组储层,通过地质、钻井与岩心观察,地震及测井、地化指标分析等方法确定古岩溶发育状况,结合生产测试资料分析古岩溶储层在地震和测井上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裂缝—溶洞型;储层地震响应总体表... 为预测蜀南地区茅口组储层,通过地质、钻井与岩心观察,地震及测井、地化指标分析等方法确定古岩溶发育状况,结合生产测试资料分析古岩溶储层在地震和测井上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裂缝—溶洞型;储层地震响应总体表现为地震波的异常反射、相干剖面的不连续性及速度反演出现低速区;测井响应表现为深、浅侧向电阻率降低且出现正差异,密度减小,中子孔隙度和声波时差增大,而井径和自然伽马曲线的变化受空隙充填控制.该结果对该区储层预测及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南地区 茅口组 古岩溶 识别标志 储层预测 地震解释 测井
下载PDF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奥陶系地层划分对比及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满仓 杨威 +4 位作者 李其荣 马彦良 胡明毅 谢增业 朱秋影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05X期192-196,203,共6页
通过对大量单井及野外地面露头地层资料的分析研究,在总结对比不同构造、不同时期蜀南地区及邻区奥陶系地层划分方案的基础上,以岩石地层特征为主要依据,综合分析古生物特征及电性特征,将奥陶系地层自下而上分为下奥陶统桐梓组、红花园... 通过对大量单井及野外地面露头地层资料的分析研究,在总结对比不同构造、不同时期蜀南地区及邻区奥陶系地层划分方案的基础上,以岩石地层特征为主要依据,综合分析古生物特征及电性特征,将奥陶系地层自下而上分为下奥陶统桐梓组、红花园组,下中奥陶统湄潭组,中上奥陶统十字铺组,上奥陶统宝塔组、五峰组。并对其地层特征及展布进行了详细研究,下奥陶统为陆源碎屑岩夹海相碳酸盐岩为主,中奥陶统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上奥陶统下部为海相碳酸盐岩,上部为海相碎屑岩。奥陶系各组地层西薄东厚、北薄南厚,整体呈西北薄、东南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蜀南地区 奥陶系 地层划分 地层对比
下载PDF
蜀南西南地区海相烃源岩特征与评价 被引量:40
8
作者 戴鸿鸣 黄东 +4 位作者 刘旭宁 杨毅 贺雪萌 彭海润 童俊文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03-508,共6页
目前,蜀南西南地区已成为四川盆地勘探的热点和重点地区之一。根据实测和收集的烃源岩数据,从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以及生烃强度等参数对区内海相烃源岩进行了评价。认为区内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下志留... 目前,蜀南西南地区已成为四川盆地勘探的热点和重点地区之一。根据实测和收集的烃源岩数据,从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以及生烃强度等参数对区内海相烃源岩进行了评价。认为区内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二叠系阳新统以及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其中以泥岩为主;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干酪根以Ⅰ—Ⅱ1型为主;成熟度较高,现今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以产气为主;下寒武统、下志留统烃源岩条件最好,是该区主力烃源层系,平均生烃强度分别为63×108m3/km2、44.5×108m3/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南西南地区 海相烃源岩 地球化学 成熟度 生烃强度
下载PDF
蜀南地区茅口组气藏气水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8
9
作者 桑琴 未勇 +4 位作者 程超 黄静 吕宗刚 吴昌龙 彭祚远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4-644,共11页
蜀南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勘探面积为5.03×104km2。该区茅口组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基质岩块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在对工区地质、钻井、生产等资料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气水关系的复杂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复杂的气水关系表现为:同... 蜀南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勘探面积为5.03×104km2。该区茅口组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基质岩块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在对工区地质、钻井、生产等资料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气水关系的复杂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复杂的气水关系表现为:同一背斜构造范围内无统一的气水界面;同一缝洞系统也通常存在多个气水界面;一些缝洞系统在开发过程中经历了产纯气、气水同产、产纯气到再次气水同产等多个反复过程。根据气藏储层特征、开发动态和地层水演化分析,归纳出3种气水分布模式:似构造圈闭的整装气藏类型,背斜-缝洞复合圈闭类型,缝洞圈闭类型,并以宋家场、荔南桐、荷包场茅口组气藏为例加以说明。结合地质背景分析认为,不同的岩溶区域的水动力条件是控制气水分布的决定因素;构造运动控制了气水分布的调整;流体势特征指示了水体的活跃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南 茅口组 气水分布 模式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寒武系地层划分及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刘满仓 杨威 +6 位作者 李其荣 马彦良 朱秋影 谢增业 金惠 施振生 沈珏红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00-106,共7页
通过对大量单井及地面露头资料的研究,并在对比前人对四川盆地蜀南地区及其邻区寒武系地层划分方案的基础上,以岩石地层特征为主要依据,综合分析了该层系古生物特征及电性特征,将其自下而上四分为下寒武统九老洞组和龙王庙组,中寒武统... 通过对大量单井及地面露头资料的研究,并在对比前人对四川盆地蜀南地区及其邻区寒武系地层划分方案的基础上,以岩石地层特征为主要依据,综合分析了该层系古生物特征及电性特征,将其自下而上四分为下寒武统九老洞组和龙王庙组,中寒武统高台组,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并对其地层特征及展布进行了分析,指出下寒武统九老洞组以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碳酸盐岩,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中寒武统高台组为碎屑岩与海相碳酸盐岩混合沉积,中上寒武统洗象池群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寒武系各组(群)地层西薄东厚、北薄南厚,整体呈西北薄、东南厚的展布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蜀南地区 寒武系 地层划分对比 九老洞组 龙王庙组 高台组 洗象池群
下载PDF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的页岩脆性测井评价方法 被引量:37
11
作者 徐赣川 钟光海 +1 位作者 谢冰 黄天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45,共8页
页岩的脆性特性对其储层压裂改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岩石物理实验与测井技术相结合既能够获得直接的脆性参数,又能保证所取资料的连续性。为此,针对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岩样开展了综合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基于岩... 页岩的脆性特性对其储层压裂改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岩石物理实验与测井技术相结合既能够获得直接的脆性参数,又能保证所取资料的连续性。为此,针对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岩样开展了综合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基于岩石物理实验的脆性指数测井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岩石物理实验,建立页岩动静态参数的转换模型,可将测井计算的动态参数较好地转换为静态参数,大大提高了测井计算页岩脆性指数的精度;其次,针对页岩岩样进行矿物成分测定,进一步分析确定了影响该区页岩压裂改造的主要脆性矿物,取得了实验与理论的突破。结论表明:1当黏土含量大于40%时,岩石脆性明显降低,当黏土含量小于40%时,岩石脆性指数与黏土含量关系不明显;随着石英+长石+白云石含量的增加,岩石脆性增大,随着方解石含量增高,岩石脆性略有降低。2当测井资料齐全,有纵横波和密度测井资料时,所建立的页岩脆性指数计算方法(即泊—杨法和矿物含量法)计算的页岩脆性指数结果精度较高;当测井资料较少,无阵列声波测井时,矿物成分法作为泊—杨法的补充,同样能够较准确地评价页岩的脆性。该研究成果为现场试油层位优选及储层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实验 页岩 脆性指数 矿物成分 动静态弹性参数 测井 评价方法 四川盆地 蜀南地区
下载PDF
页岩气测井评价方法研究——以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21
12
作者 钟光海 谢冰 周肖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102,共7页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目前国内对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对国内外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岩心分析资料,建立了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页岩气测井评价岩石物理模型。通过开展总有机...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目前国内对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对国内外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岩心分析资料,建立了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页岩气测井评价岩石物理模型。通过开展总有机碳含量、吸附气含量及游离气含量等计算方法的研究,形成了针对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页岩气储层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测井解释模块,建立了一套系统的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该方法支撑了页岩气试油层段及储层改造措施优选,为四川盆地页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岩石物理模型 吸附气 游离气 蜀南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裂缝系统气藏动态储量计算新方法——以四川盆地蜀南地区茅口组气藏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会强 彭先 +2 位作者 李爽 胡南 刘林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46,共4页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气藏具有储层非均质性强、缝洞系统发育、地层水活跃、生产动态特征复杂等特征。部分裂缝系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压降曲线异常上翘或弯曲,表现出存在复杂储集体、异常能量补充的现象,表明储集空间发生变...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气藏具有储层非均质性强、缝洞系统发育、地层水活跃、生产动态特征复杂等特征。部分裂缝系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压降曲线异常上翘或弯曲,表现出存在复杂储集体、异常能量补充的现象,表明储集空间发生变化。而常规动态方法多局限于定容储集体动态储量计算,对储集空间发生变化、存在地层水侵影响的裂缝系统,动态储量计算结果差异大,方法适应性较差。为此,综合考虑气藏地质特征、气水分布模式及生产动态等因素,根据产量不稳定分析方法的原理,采用Topaze生产分析软件精细刻画地质模型、数值求解等方法,以S47井裂缝系统为例,计算得到了不同生产阶段各储集体的动态储量,结果能够反映客观实际和生产动态,为蜀南地区茅口组有水气藏二次开发、落实动态储量基础提供了参考。此次裂缝系统动态储量计算新方法的探索,对准确评估此类复杂储集体动态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蜀南地区 早二叠世 复杂储集体 动态储量 计算 方法 探索
下载PDF
蜀南地区茅口组古岩溶缝洞系统与地层水化学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桑琴 未勇 +5 位作者 程超 黄静 吕宗刚 吴昌龙 彭祚远 吴东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8-235,共8页
在总结和分析451口井地层水测试资料的基础上,对蜀南地区茅口组地层水矿化度和水型特征进行研究,结合钻井、地震、测井等资料,系统总结了古岩溶的垂向分带模式,阐述了各岩溶带在剖面上的发育特征,并对不同化学性质的地层水的储存方式进... 在总结和分析451口井地层水测试资料的基础上,对蜀南地区茅口组地层水矿化度和水型特征进行研究,结合钻井、地震、测井等资料,系统总结了古岩溶的垂向分带模式,阐述了各岩溶带在剖面上的发育特征,并对不同化学性质的地层水的储存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地层水矿化度普遍较低,变化范围大,矿化度分布特征与地层水势能有关。CaCl2型地层水矿化度较高,具正向浓缩、深变质、渗流缓慢等特征,NaHCO3型、Na2SO4型、MgCl2型水矿化度较低,其出现与岩溶作用有关,所在地区的地层水性质不活跃。古岩溶带在垂向上可分为:表层岩溶带、垂直渗流岩溶带、水平径流岩溶带和深部潜流岩溶带,不同岩溶带特征各异。CaCl2型水的形成与大气淡水淋滤、地层压实释水和埋藏变质作用有关,以深层滞留水方式赋存于地层孔隙中,低矿化度水则以封存水方式储存于岩溶封闭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南 茅口组 古岩溶 垂向分带 地层水化学特征 储存方式
下载PDF
深井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在蜀南地区的新发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俊杰 吴洪波 +1 位作者 李开鸿 杨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8-80,90,共4页
气举是排水采气工艺集成技术成效最为显著的主体工艺技术之一。现有气举工艺主要应用于井深在2500m左右的出水气井,对于井深达到3000m甚至3000m以上的井其实际应用难度较大,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文中利用双温度曲线综合使用的方... 气举是排水采气工艺集成技术成效最为显著的主体工艺技术之一。现有气举工艺主要应用于井深在2500m左右的出水气井,对于井深达到3000m甚至3000m以上的井其实际应用难度较大,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文中利用双温度曲线综合使用的方法改进了传统气举工艺设计,并采用新型防脱工作筒能有效防止气举阀倒扣、脱落,能够在3000m以上及地层压力高需气举阀长期作为工作阀的气举排水工艺井中应用。通过对包45井的现场试验,证明改进后的气举工艺能使水淹深井恢复生产,且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气举 蜀南气矿 排水采气 新发展
下载PDF
蜀南低缓构造区须家河组岩性气藏形成条件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惠 杨威 +3 位作者 夏吉文 马彦良 施振生 沈珏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0-308,共9页
与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岩性气藏相对比,近年来蜀南地区须家河组勘探和开发一直没有获得重大突破,蜀南低缓构造区须家河组是否存在岩性气藏形成条件和勘探潜力一直为众人所关注。综合分析露头、岩心和测井资料,并通过对该区须家河... 与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岩性气藏相对比,近年来蜀南地区须家河组勘探和开发一直没有获得重大突破,蜀南低缓构造区须家河组是否存在岩性气藏形成条件和勘探潜力一直为众人所关注。综合分析露头、岩心和测井资料,并通过对该区须家河组构造背景、沉积砂体、烃源岩和储层等成藏条件、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认为:蜀南低缓构造之间存在大面积地层平缓区,具备大面积岩性气藏形成的构造背景;须家河组一段、三段、五段及六段二亚段为广覆式分布烃源岩,具备面式生烃特征,为岩性气藏的形成奠定气源基础;大型敞流型湖盆内须二段、须四段、须六段一亚段和须六段三亚段以砂岩沉积为主,砂体分布广并多层叠置,具备较好储集条件;源岩层与储集层间互沉积,源储一体使蜀南须家河组与川中须家河组具有相似的面状供烃、近源高效聚集成藏特征。蜀南地区须家河组具备岩性气藏形成基础,可形成大规模岩性大气区,勘探潜力巨大。该认识为低缓构造区须家河组勘探部署提供充分地质依据,并指明低缓构造之间的平缓区域是下一步勘探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缓构造 成藏条件 岩性气藏 须家河组 蜀南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长兴组油气成藏时空匹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延钧 夏吉文 +3 位作者 李明隆 蒲洪果 耿超 王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7-885,共9页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伏3套烃源岩,分别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中二叠统泥质岩、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长兴组已发现多个大中型气田,但对天然气的烃源一直认识不清。通过天然气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该区长兴组天然气...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伏3套烃源岩,分别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中二叠统泥质岩、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长兴组已发现多个大中型气田,但对天然气的烃源一直认识不清。通过天然气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该区长兴组天然气以原油裂解气为主、甲烷含量高、干燥系数大,属于典型的干气;结合储层显微特征和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测试,并综合分析油气成藏时空匹配关系,首次发现并证实蜀南地区长兴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深层志留系烃源岩,并混入少量的龙潭组煤系成因气;长兴组储层未捕获各期烃源岩生油高峰期生成的液态烃,以充气聚气为主;燕山运动早中期为主要充气期,而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早期为局部天然气充气期,与川东地区长兴组以龙潭组煤系来源的天然气不同。油气成藏时空匹配是圈闭有效捕获油气的关键,决定着油气来源和成藏富集程度,历史地、动态地揭示油气运聚过程是现代油气成藏研究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时空匹配 志留系烃源 长兴组 蜀南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蜀南竹海旅游生态足迹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长秀 李翠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5433-5437,共5页
从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观光、购物、娱乐6个方面对2011年蜀南竹海景区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蜀南竹海景区旅游生态足迹为24 909.870 0 hm2,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19 9 hm2。其中,旅游交通生态足迹为18 172.450 0 hm2,生态占... 从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观光、购物、娱乐6个方面对2011年蜀南竹海景区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蜀南竹海景区旅游生态足迹为24 909.870 0 hm2,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19 9 hm2。其中,旅游交通生态足迹为18 172.450 0 hm2,生态占用比重最大,达72.95%。6种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化石能源地、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水域地)中,化石能源地类型占用最多,为19 279.160 0hm2,所占比例为77.40%。蜀南竹海景区的生态承载力为12 844.320 0 hm2,扣除12.00%用于生态多样性保护的面积后,景区的生态承载力为11 303.000 0 hm2,生态赤字达13 605.190 0 hm2,这表明人类应合理使用生态资源以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足迹 蜀南竹海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生态旅游开发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鄢和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6-191,共6页
阐述了生态学中的动力学Butler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式 ,并将它用于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开发中 ,对蜀南竹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预测和评价 .
关键词 Butler模型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显微荧光确定砂岩含气性与物性下限探讨——以蜀南地区须家河组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瑞超 王浩 +3 位作者 蒲娅琳 李延钧 隆辉 沈秋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5期34-38,43,共6页
利用储层显微荧光技术,根据荧光在孔喉中的分布特征和荧光强度,储层显微荧光能够清晰地反映储层孔隙结构中的孔隙和喉道以及连通情况,由此反映储层的质量和含气性。以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储层为例,分别阐述了孔隙型储... 利用储层显微荧光技术,根据荧光在孔喉中的分布特征和荧光强度,储层显微荧光能够清晰地反映储层孔隙结构中的孔隙和喉道以及连通情况,由此反映储层的质量和含气性。以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储层为例,分别阐述了孔隙型储层和裂缝–孔隙型储层的荧光特征及含气性,结合实测物性数据确定两类储层孔隙下限。结果表明,孔喉中的显微荧光分布与强度可分为三类荧光级别,储层显微荧光法可较直观、可靠反映储层含油气性,利用该方法确定的物性下限与孔隙度–渗透率交会法、最小孔喉半径法和试油法等一致,表明在资料不全的情况下应用显微荧光确定储层含气性与物性下限的方法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南地区 须家河组 显微荧光 孔隙型储层 裂缝–孔隙型储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