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LAND USE ON PROCESSES OF SOIL AND WATER LOSS OVER PURPLE SOIL SLOPELAND 被引量:1
1
作者 Cai Qiangguo \ Wu Shu′a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CAS, Beijing 100101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eng Yexuan Experimental Station on Soil & Water Conservation, Zigui County, Hubei 443600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1997年第1期71-84,共14页
Based on natural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s, impa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land use on processes of soil and water loss over purple soil related slopeland were studied by simulated rainfall experiments. Measurement da... Based on natural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s, impa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land use on processes of soil and water loss over purple soil related slopeland were studied by simulated rainfall experiments. Measurement data revealed that rainstorms and slope length are the essential factors accountable for soil and water loss on purple soil slopeland for intense rill erosion can be caused on 10 meter long purple soil slopes by high intensity rainfall. Under circumanstances of rainstorms, annual hedge plants grown on slopeland of 25 degrees can cause a reduction of runoff by 22 43 percent and that of erosion induced sand content by 94 98 percent. Stone bund horizontal terraces can lead to a runoff reduction by 62 67 percent in comparison with steep slopelands and that of erosion induced sediment by 97.8 99 percent. Soil and water loss can be substantially decreased on steep slopes by hedge plants with a cost of only 10 20 percent that of the stone bund horizontal terraces. Hence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soil and water loss in terms of slopeland amelior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rple soil slopeland land use soil and water loss process.
下载PDF
AN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TYPES AND BENEFITS OFSLOPELAND AGROFORESTRY SYSTEMS-Taking the Three Gorge Reservoir Area As An Example
2
作者 Shen Yuancun Leng Shuying Zhang Yongtao(Institute of Geography, CAS, Beijing 100101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1995年第4期42-51,共10页
The modem term 'agroforestry system' is derived from agricultural practices. It is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ecology and economy, product variation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On the b... The modem term 'agroforestry system' is derived from agricultural practices. It is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ecology and economy, product variation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types and structure of agroforestry system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the paper poins out that agroforestry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nd structutal levds. Taking some typical cases as examples, it compares the benefits of four kinds of structures. The result illustrates that the hedge row agroforestry system on slopeland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ecology and econ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Three Gorge reservoir area Yangtze River slopeland agroforesstry system structure type
下载PDF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养分状况及养分流失 被引量:53
3
作者 蔡崇法 丁树文 +2 位作者 张光远 黄丽 王道合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7-84,共8页
紫色土是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的主要坡地土壤。本研究采用典型区域调查,代表性土壤剖面养分分析,结合实验小区人工降雨的方法,初步研究了发育于侏罗纪紫色砂泥岩母质上紫色土的养分状况、养分流失特点、过程及影响养分流失因素。
关键词 紫色土 坡地 养分流失 水土流失
下载PDF
三峡库区坡地生态工程控制土壤养分流失研究——以等高植物篱为例 被引量:67
4
作者 许峰 蔡强国 +3 位作者 吴淑安 张光远 丁树文 蔡崇法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3-310,共8页
三峡库区紫色土陡坡地径流小区大雨强模拟降雨实验表明 ,以等高植物篱为代表的坡地生态工程能相当有效地减少坡面侵蚀量、径流量和坡面氮、磷养分损失量。由于植物篱和带间覆盖稿秆对径流的阻滞作用使坡面径流与表土的混合、养分溶解交... 三峡库区紫色土陡坡地径流小区大雨强模拟降雨实验表明 ,以等高植物篱为代表的坡地生态工程能相当有效地减少坡面侵蚀量、径流量和坡面氮、磷养分损失量。由于植物篱和带间覆盖稿秆对径流的阻滞作用使坡面径流与表土的混合、养分溶解交换过程更加充分 ,径流携带的养分流失成为有效养分流失的主要方式。通过施肥改善土壤渗透特性、抗蚀性及带间覆盖能明显提高控制坡面产沙、产流和养分流失。等高植物篱 -农作系统各种处理中以施用有机肥和配施有、无机肥 -带间麦秆覆盖两种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生态工程 等高植物篱 养分流失控制 土壤
下载PDF
坡地等高植物篱带间距对表土养分流失影响 被引量:84
5
作者 许峰 蔡强国 +1 位作者 吴淑安 张光远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29,共7页
等高植物篱带间距选择是坡地植物篱-农作系统的表土养分流失控制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植物篱带间养分流失的发展过程分析,认为在带间径流侵蚀处于溅蚀分散-片流搬运为主的阶段时,篱前淤积层宽度应使水流流速衰减至小于一定粒径的土壤... 等高植物篱带间距选择是坡地植物篱-农作系统的表土养分流失控制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植物篱带间养分流失的发展过程分析,认为在带间径流侵蚀处于溅蚀分散-片流搬运为主的阶段时,篱前淤积层宽度应使水流流速衰减至小于一定粒径的土壤细颗粒的起动流速,才能有效减少养分流失。通过推导的一些公式估算,在三峡库区秭归县的植物篱试验区,带间距相当于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坡长(6m)时,天然降雨条件下片流侵蚀仍不足以侵蚀携带<0.02mm的土壤颗粒。因此,细沟侵蚀是决定此类地区土壤细粒物质侵蚀的关键因素。从控制带间表土流失出发,等高植物篱带间距应控制在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坡长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植物篱 带间距 坡地 表土养分流失 土壤侵蚀
下载PDF
PAM对坡地降雨径流入渗和水力侵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9
6
作者 陈渠昌 雷廷武 李瑞平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90-1296,共7页
通过野外沙壤土坡地人工降雨产流试验,研究了地表施用高分子聚合物PAM(Polyacrylamide)对降雨径流量、径流含沙量、一次降雨土壤侵蚀总量等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表面施用PAM用量对径流、土壤侵蚀影响规律的数学模型。对... 通过野外沙壤土坡地人工降雨产流试验,研究了地表施用高分子聚合物PAM(Polyacrylamide)对降雨径流量、径流含沙量、一次降雨土壤侵蚀总量等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表面施用PAM用量对径流、土壤侵蚀影响规律的数学模型。对于所试验的洪积沙质壤土,PAM用量0.5g.m-2时,可以提高土壤的入渗率,减少径流量;PAM用量3g.m-2时,可明显降低土壤入渗率,增加坡地径流量。用量在1g.m-2时,PAM对土壤入渗率影响的效果不稳定,该用量是PAM对土壤入渗率影响的一个拐点或非稳定点。利用PAM调节土壤入渗率存在一个最佳值(最大入渗速率),对应的PAM用量为提高土壤入渗率的最佳用量,对于所试验的洪积沙壤土来说为1.0 g.m-2左右。PAM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对减小土壤入渗率也存在一个阈值,对于试验土壤此值在2.0g.m-2左右。不同用量PAM都能降低坡地径流的径流含沙率;当PAM用量较大时(2g.m-2),也能显著地降低一次降雨径流的挟沙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PAM) 坡地径流 水力侵蚀 影响研究
下载PDF
紫色土坡耕地细沟发育的形态演变 被引量:29
7
作者 严冬春 王一峰 +2 位作者 文安邦 史忠林 龙翼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9-473,共5页
研究细沟发育的形态演变规律是认识细沟发生机理的前提,本研究通过人工降雨与微地貌扫描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紫色土坡耕地细沟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特征。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不同降雨时段坡面,生成高精度坡面DEM图像,统计各时段不同... 研究细沟发育的形态演变规律是认识细沟发生机理的前提,本研究通过人工降雨与微地貌扫描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紫色土坡耕地细沟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特征。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不同降雨时段坡面,生成高精度坡面DEM图像,统计各时段不同坡段等高线偏离度,量算坡面凹陷区的表面积、周长、直径以及沟头下切深度;结果表明,等高线偏离度越大细沟发育越完全,有细沟发生坡面等高线偏离度是无细沟坡面的1倍以上;凹陷区的表面积、周长、直径相对于单位降雨量的扩展速率均在细沟贯穿时段出现最大值;跌坑位置与坡面水平起伏关系不明显,统计的3条沟头分别发育于水平方向起伏的最高点、中间点和低点;跌坑下切深度及其单位降雨量的扩展速率在跌坑贯穿形成细沟时段出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说明跌坑的形成是细沟造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坡耕地 细沟 形态演变
下载PDF
花岗岩发育红壤坡地侵蚀产沙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蔡强国 吴淑安 +2 位作者 马绍嘉 张光远 丁树文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9-96,共8页
本文在对野外试验观测小区进行数年天然降雨观测的基础上,借助于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花岗岩发育红壤坡地的三种不同试验小区的水土流失过程与规律以及降雨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实际影响作一些探讨.试验实测资料表明农耕小区与光板小区的产... 本文在对野外试验观测小区进行数年天然降雨观测的基础上,借助于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花岗岩发育红壤坡地的三种不同试验小区的水土流失过程与规律以及降雨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实际影响作一些探讨.试验实测资料表明农耕小区与光板小区的产流产沙结果较为接近,产流比牧草小区大数倍至数十倍,侵蚀产沙大到数百倍,而且随雨强增加其相差更加悬殊.雨强与降雨能量是影响农耕地与光板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但对牧草小区影响不大,牧草对增加土壤入渗、增强土壤抗蚀性、防止雨滴溅蚀有极其显著作用与效益.最后本文简述了对坡地改良与利用的一些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红壤 坡地 土壤侵蚀 产沙规律 降雨 水土流失
下载PDF
紫色土坡地泥沙养分与泥沙流失的耦合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罗专溪 朱波 +3 位作者 汪涛 唐家良 王冬 辛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9-383,共5页
通过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研究紫色土坡地泥沙全氮、全磷与泥沙三者流失的耦合特征及其受降雨和地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泥沙全氮流失量随坡度及雨强的增加而减小,而全磷的流失量受雨强及坡度的影响均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泥沙流失量愈大,全... 通过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研究紫色土坡地泥沙全氮、全磷与泥沙三者流失的耦合特征及其受降雨和地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泥沙全氮流失量随坡度及雨强的增加而减小,而全磷的流失量受雨强及坡度的影响均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泥沙流失量愈大,全氮流失量愈小,而全磷愈大。全氮与泥沙流失随降雨时间而呈峰值特征,而全磷随时间变化较小。泥沙养分流失量的累积过程与泥沙累积过程一致,随泥沙累积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全氮流失累积量明显低于全磷流失累积量;坡地泥沙流失养分的富集比具差异性,即泥沙流失量愈大,氮富集比越低,磷富集比越高。分析坡地泥沙流失养分的富集比,可知全磷与泥沙的耦合稳定性较全氮高,更易呈现影响下游水质的滞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养分富集 紫色土坡地
下载PDF
稻草覆盖对亚热带红壤旱坡地玉米旱期生长的生理调节作用及其产量效应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迎新 王凯荣 +1 位作者 谢小立 苏衍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23,56,共7页
对不同稻草覆盖量处理下亚热带旱坡地红壤水分、温度变化和玉米不同生育期生理指标值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有旱无灾年份,稻草覆盖可以明显地缓解表层(0—10 cm)土壤含水量减少和调节土壤温度。稻草覆盖可减轻玉米旱害,其效果随着覆盖量的... 对不同稻草覆盖量处理下亚热带旱坡地红壤水分、温度变化和玉米不同生育期生理指标值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有旱无灾年份,稻草覆盖可以明显地缓解表层(0—10 cm)土壤含水量减少和调节土壤温度。稻草覆盖可减轻玉米旱害,其效果随着覆盖量的加大而越明显,但受干旱程度和生育期影响。拔节期遇旱,稻草覆盖可以维持玉米的生理活性,覆盖稻草15 t.hm-2处理与其他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随生育期的推移和后期降雨频度的增加,各处理间玉米生理指标值差异减小,灌浆期和成熟期差异不明显。稻草覆盖可以增加玉米生物量和籽粒产量,覆盖稻草15 t.hm-2处理(T3)生物量最大,覆盖稻草5 t.hm-2处理(T1)产量最高,其原因主要是受旱时期为拔节期,造成处理T3贪青生长,但对处理T1后期生理机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覆盖 红壤旱坡地 土壤水分 生理指标 夏玉米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郭胜利 车升国 +1 位作者 梁伟 杨勤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9,共8页
地貌和土地利用是影响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空间变异的重要因素。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8.3 km2)为对象,在考虑地貌单元和土地利用影响的基础上,采集0—20cm样品448个,0—200cm样品33个。研究了地貌单元(塬面、... 地貌和土地利用是影响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空间变异的重要因素。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8.3 km2)为对象,在考虑地貌单元和土地利用影响的基础上,采集0—20cm样品448个,0—200cm样品33个。研究了地貌单元(塬面、塬坡和沟道)和土地利用方式对S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貌单元和土地利用对小流域表层和深层SOC的含量分布影响都有显著差异。0—20cm土层的SOC含量,沟道>塬面>塬坡;塬面表层SOC含量的变化平缓;塬坡和沟道SOC变异大于塬面。0—200cm土层SOC三地貌单元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99.9%),塬面SOC含量最高(5.37g kg-1),塬坡(3.06 gkg-1)最低。不同地貌单元条件下土地利用方式对表层和剖面SOC含量分布的影响也存在明显差异。塬面区,人工草地SOC含量亦明显高于农田和果园,但仅40cm以上土层SOC达到显著差异。在塬坡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发生显著差异深度达到140cm。沟道内,林草两种土地利用类型间的SOC含量无显著差异。在估算该地区SOC密度和储量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貌单元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SOC 塬面 塬坡 沟道
下载PDF
水土保持措施对红壤缓坡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黄尚书 成艳红 +5 位作者 钟义军 黄欠如 孙永明 武琳 章新亮 许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8-476,共9页
基于植物篱和稻草覆盖控制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长期定位试验,以花生常规等高种植为对照(CK),研究红壤缓坡地香根草篱(H)、稻草覆盖(M)、稻草覆盖+香根草篱(HM)3种水保措施下旱、雨季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探讨不同... 基于植物篱和稻草覆盖控制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长期定位试验,以花生常规等高种植为对照(CK),研究红壤缓坡地香根草篱(H)、稻草覆盖(M)、稻草覆盖+香根草篱(HM)3种水保措施下旱、雨季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探讨不同水保措施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草覆盖、香根草篱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p<0.05),其中稻草覆盖和香根草篱相结合效果最佳,且在旱季提升效果优于雨季;而稻草覆盖是提高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2)稻草覆盖和稻草覆盖+香根草篱2种水土保持措施均能显著提高雨季土壤酶活性(p<0.05),其中稻草覆盖起决定作用;各水土保持措施对旱季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较小。(3)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呈现良好的相关性(p<0.05),对于评价红壤缓坡地水土保持措施土壤环境质量功能、指导实际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缓坡地 水土保持措施 土壤活性有机碳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红壤坡地侵蚀性降雨及降雨动能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郑海金 杨洁 +3 位作者 左长清 喻荣岗 张华明 张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33,共4页
侵蚀性降雨标准的确定、降雨动能的科学测算以及侵蚀性降雨和降雨动能特征的分析,是开展降雨侵蚀力研究和土壤侵蚀预测预报的基础,而目前针对红壤坡地的系统研究还较为鲜见。通过气象观测站与标准径流小区连续5 a的实测资料,采用80%经... 侵蚀性降雨标准的确定、降雨动能的科学测算以及侵蚀性降雨和降雨动能特征的分析,是开展降雨侵蚀力研究和土壤侵蚀预测预报的基础,而目前针对红壤坡地的系统研究还较为鲜见。通过气象观测站与标准径流小区连续5 a的实测资料,采用80%经验频率法确定了江西红壤坡地侵蚀性降雨标准,其中雨量标准为9.97 mm,雨强标准为0.756 mm/h;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侵蚀性降雨和侵蚀性降雨动能,并分析了侵蚀性降雨及其动能的时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侵蚀性降雨场次不多,仅占总降雨场次的25.85%,但雨量大强度高;侵蚀性降雨及其动能时间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4-9月,分别占全年的74.51%和75.37%。最后建立了降雨动能简易估算方法,这对探讨江西红壤坡地降雨侵蚀力和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侵蚀性降雨 降雨动能
下载PDF
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水分主要受控因子研究 被引量:55
14
作者 赵晓光 吴发启 +1 位作者 刘秉正 刘世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14,32,共6页
通过对0°~25°坡耕地240cm以上土层1a内各层土壤水分状况每周的观测,结合同期降水资源,研究土壤水分在5-9月份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土壤含水量随坡度增大呈减少趋势;距分水岭30m处土壤含水量最高(9%坡... 通过对0°~25°坡耕地240cm以上土层1a内各层土壤水分状况每周的观测,结合同期降水资源,研究土壤水分在5-9月份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土壤含水量随坡度增大呈减少趋势;距分水岭30m处土壤含水量最高(9%坡度);土壤水分含量随雨量增大而增大;中等雨强降雨对土壤水分影响最大;高茬覆盖有利于增加土壤含水量,5-9月份,土壤月平均含水量呈正弦曲线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坡耕地 受控因子
下载PDF
坡地过程及退化坡地恢复整治研究——以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为例 被引量:52
15
作者 郑度 申元村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6-122,共7页
本文以长江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的定点试验研究成果为依据,阐明了该类坡地退化的关键因子中的坡度,以及土壤粒径、有机质及N、P、K流失的规律。研究表明,坡面片蚀最大侵蚀量的坡度为24°~29°;侵蚀的主要粒径为粉砂... 本文以长江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的定点试验研究成果为依据,阐明了该类坡地退化的关键因子中的坡度,以及土壤粒径、有机质及N、P、K流失的规律。研究表明,坡面片蚀最大侵蚀量的坡度为24°~29°;侵蚀的主要粒径为粉砂和粘粒,土壤有机质及速效N、P、K主要是随粉砂和粘粒流失而流失。在对工程的(石坎梯田)、农业的(等高耕作)和生物的(植物篱技术)措施对比后,认为采用植物篱技术是退化坡地恢复整治可供选择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坡地 退化阈值 植物篱笆 坡地退化 整治
下载PDF
坡地农林复合系统土壤养分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6
作者 许峰 蔡强国 吴淑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2-87,共6页
坡地农林复合系统的土壤养分过程包括养分坡面流失、地下损失、系统养分循环等空间过程及土壤养分的年、季度变化的时间过程。目前 ,国内外的研究多局限于控制坡面流失、系统养分循环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等方面 ,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和... 坡地农林复合系统的土壤养分过程包括养分坡面流失、地下损失、系统养分循环等空间过程及土壤养分的年、季度变化的时间过程。目前 ,国内外的研究多局限于控制坡面流失、系统养分循环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等方面 ,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和统计分析为主 ,在养分流失机理、地下损失、养分过程的区域对比等领域的研究还很缺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 农林复合系统 土壤养分
下载PDF
红壤坡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产流特征 被引量:15
17
作者 胡实 谢小立 王凯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28,共5页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连续8 a对红壤丘陵坡地6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地表径流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恢复保护能显著减少地表径流量,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地表径流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大小依次为:农作区〉甜柿区〉茶园区〉湿地松区〉干扰恢...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连续8 a对红壤丘陵坡地6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地表径流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恢复保护能显著减少地表径流量,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地表径流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大小依次为:农作区〉甜柿区〉茶园区〉湿地松区〉干扰恢复区〉恢复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产流主要发生于4—8月,降雨量和2.5-8.0 mm·h^-1降雨强度是影响径流量的关键因素。恢复区和干扰恢复区呈现良好的水土保持效应,累积径流量增长缓慢;纯林生态系统水土保持效应与林木种类密切相关;农耕地由于土壤扰动大,水土流失严重,累积径流量增长迅速。必须通过构建合理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以进一步防治南方地区的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坡地 土地利用类型 地表径流
下载PDF
增施镁和硼对山地紫色土上烤烟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林江 张映翠 +1 位作者 段宏伟 夏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5-199,225,共6页
研究了增施镁和硼对山地紫色土上烤烟农艺性状、产量、常规化学成分和烟叶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镁、硼肥对烤烟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有明显的良好效应。在供试条件下,单施硫酸镁187.5 kg/hm2与混施150 kg/hm2镁肥和30 kg... 研究了增施镁和硼对山地紫色土上烤烟农艺性状、产量、常规化学成分和烟叶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镁、硼肥对烤烟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有明显的良好效应。在供试条件下,单施硫酸镁187.5 kg/hm2与混施150 kg/hm2镁肥和30 kg/hm2硼肥组合表现最佳;硼砂施用量不宜超过30 kg/hm2,过量会抑制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山地紫色土 产量与品质
下载PDF
坡地农林复合系统的结构类型与效益分析──以长江三峡库区坡地农业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申元村 冷疏影 +4 位作者 张永涛 彭业轩 李顺彩 王勇 姜臣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3-51,共9页
本义认为现代术语的农林复合系统来源于生产实践,体现了农业与林业的有机结合、品种生态和经济的有机结合、产品多样化以及管理科学化4个方面相统一的特点。文章在分析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系统的类型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农林复合系统可以... 本义认为现代术语的农林复合系统来源于生产实践,体现了农业与林业的有机结合、品种生态和经济的有机结合、产品多样化以及管理科学化4个方面相统一的特点。文章在分析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系统的类型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农林复合系统可以进行层次结构划分的观点。最后,以典型案例研究方法入手,对1种农林结构类型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植物篱农林复合坡地系统,是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下实现坡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 农业 林业 复合系统 结构类型 三峡库区
下载PDF
百喜草在水土保持 坡地农业应用前景初探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季梦成 董闻达 +2 位作者 谢国文 李德荣 刘士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百喜草(PaspalumnotatumFlugge)是一种著名的多用型水土保持植物,1989年引种到大陆后,经多点试种观察和示范推广,证明百喜草能适应广大亚热带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具有较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和社会效... 百喜草(PaspalumnotatumFlugge)是一种著名的多用型水土保持植物,1989年引种到大陆后,经多点试种观察和示范推广,证明百喜草能适应广大亚热带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具有较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论述了百喜草的生物学特性,在坡地农业中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的生态效益,以及省工经营绿色坡地农业技术体系,并探讨了百喜草在国土保育和坡地农业应用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喜草 水土保持 坡地农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