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5-HT,NOS and gastric mucosa in stress rats 被引量:2
1
作者 ZHU Shun Li, XU Guan Sun, WANG Zhen Jiu, CHEN Quan Zhu and JIAO Jie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s, Anhu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38, Anhui Province, 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3期51-51,共1页
AIM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electro acupuncture (EA) on 5 HT, NOS, NO and gastric mucosa in stress rats. METHODS By biochemical methods, the changes of 5 HT and NOS in gastric mucosa, NO and 5 HT in serum were ... AIM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electro acupuncture (EA) on 5 HT, NOS, NO and gastric mucosa in stress rats. METHODS By biochemical methods, the changes of 5 HT and NOS in gastric mucosa, NO and 5 HT in serum were ana_ lysed and the gastric mucosa was examined pathohistologically in stress rats with gastric mucosa damage after EA. The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stress by EA were compared. RESULTS EA decreased gastric mucosa damage index in the stress rats (2 71±0 40 to 1 86±0 69, P <0 01). EA normalized NOS level in gastric mucosa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changes before stress by EA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e EA after stress; EA lowered the 5 HT contents of gastric mucosa (μg/g wet weight, 6 91±3 08 to 4 51±1 62, P <0 01). EA recovered the NO level in serum of the stress rats (μmol/L, 5 78±1 49 to 7 91±1 11, P <0 05), and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5 HT and 5 HIAA in serum continuously. CONCLUSION EA stimulation normalizes the NOS and NO levels in gastric mucosa in stress rats, lowers the high 5 HT contents and induces NO rel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acupuncture \ serotonin/acu moxibustion effects \ AMINOACID oxidoreductases/acu_moxibustion effects \ GASTRIC mucosa/acu_moxibustion effects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莫芳芳 马淑然 +3 位作者 王乐鹏 李洪娟 马师雷 高思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977-980,共4页
本文简要综述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证候、经络腧穴、体质和脏象等基本理论研究以及在中医临床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虽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和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需要注意和改善之... 本文简要综述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证候、经络腧穴、体质和脏象等基本理论研究以及在中医临床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虽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和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需要注意和改善之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特色及优势,不难得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前景广阔,该技术将很可能成为中医药量化及现代化研究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甚至有可能成为应用于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的"中医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中医理论 诊断 疗效 针灸 应用
下载PDF
针刺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何金森 金舒白 +3 位作者 陈汉平 恒健生 桂金水 马寄晓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6-369,共4页
本文通过观察针刺治疗前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的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尿儿茶酚胺(CA)排量、血清甲状腺激素(T_4、T_3)含量、血浆环核苷酸(cAMP、cGMP)含量,表明针刺辨证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可使各项观察指标显著改善,尤以血清甲状腺... 本文通过观察针刺治疗前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的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尿儿茶酚胺(CA)排量、血清甲状腺激素(T_4、T_3)含量、血浆环核苷酸(cAMP、cGMP)含量,表明针刺辨证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可使各项观察指标显著改善,尤以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明显。说明针刺能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与针刺能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并使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 针灸疗法 神经系统 针灸效应
下载PDF
激光针对兔胃电的影响及其传出途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邹移海 何智明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221-224,共4页
戊巴比妥钠麻醉下植入浆膜下电极,观察激光针“足三里”穴对清醒家兔胃电变化及切断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对针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激光针组胃电波幅8例降低,均差值为-58±14μV,2例升高,均差值为41±29μV,电针组胃电波幅7例降低,... 戊巴比妥钠麻醉下植入浆膜下电极,观察激光针“足三里”穴对清醒家兔胃电变化及切断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对针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激光针组胃电波幅8例降低,均差值为-58±14μV,2例升高,均差值为41±29μV,电针组胃电波幅7例降低,均差值为-73±16μV,3例升高,均差值为52±27μV,两组胃电波幅均差值与对照组比较 P<0.05和 P<0.01;激光针组和电针组针前频率分别为3.88±0.38次/分和4.02±0.31次/分,针后频率分剐为4.03±0.34次/分和4.03±0.33次/分,两组胃电频率针前后与对照组比较 P>0.05,结果表明:光针后胃电波幅呈降低和升高两种变化,以降低为主,而胃电频率变化不明显,近似电针效应。另外,实验通过切断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后,胃电波幅先升后降,光针能够缩短波幅升高的程度和时间,提示激光针对胃电的效应可能是通过迷走神经以外的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电 针炙效应 激光
下载PDF
针灸和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90例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家萍 边朝辉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并与西药甲氨蝶呤(MTX)的作用进行对比。方法:90例RA患者分为针灸治疗组45例,附子饼间接灸大椎、命门、肝俞、脾俞、肾俞,局部取穴温针灸受累关节,隔日1次;甲氨蝶呤对照组45例,肌注MTX 10 mg...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并与西药甲氨蝶呤(MTX)的作用进行对比。方法:90例RA患者分为针灸治疗组45例,附子饼间接灸大椎、命门、肝俞、脾俞、肾俞,局部取穴温针灸受累关节,隔日1次;甲氨蝶呤对照组45例,肌注MTX 10 mg,每周1次。两组疗程均为5个月,观察项目有治疗前后的关节痛程度、晨僵、握力、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临床总体疗效、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针灸组的关节痛程度、晨僵、握力、ESR、CRP、RF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MTX对照组(P<0.05)。针灸组显效13例,有效17例,改善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7%;MTX组显效12例,有效14例,改善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5.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起效时间针灸组较MTX组明显缩短(P<0.05),且针灸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优于甲氨蝶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针灸 甲氨蝶呤 疗效对比
下载PDF
从穴位注射的药效作用探讨经穴-脏腑的相关性 被引量:39
6
作者 阳仁达 严洁 +2 位作者 易受乡 常小荣 林亚平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57-60,共4页
以大鼠“内关”穴注射硫酸异丙肾上腺素为途径,以心肌收缩力和心率为指标,对药物注射后见效时间、维持时间、作用强度作了观察。结果发现:“内关”注射组对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明显强于同水平段的挠、尺侧及“足三里”对照组(P<0.... 以大鼠“内关”穴注射硫酸异丙肾上腺素为途径,以心肌收缩力和心率为指标,对药物注射后见效时间、维持时间、作用强度作了观察。结果发现:“内关”注射组对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明显强于同水平段的挠、尺侧及“足三里”对照组(P<0.05或0.01)。说明经穴具有非经非穴不可比拟的药效作用,且这一种作用有着相对的穴位特异性,而对心率影响不大。且“内关”注射组的作用也明显强于肌肉注射组(P<0.05),而与静脉注射组相当(P>0.05),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 脏腑 内关 水针疗法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
下载PDF
针灸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6
7
作者 林卉 马铁明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检索2005年至2010年国内发表的针灸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文献筛选并予Jadad评分,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结果:29篇文献符合纳入,经Jadad评分均属低质量文...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检索2005年至2010年国内发表的针灸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文献筛选并予Jadad评分,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结果:29篇文献符合纳入,经Jadad评分均属低质量文献,共累计病例2 302例。依据治疗干预措施的不同,归纳3组比较疗效,所用文献21篇,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单纯针刺疗法与穴位封闭治疗的疗效OR[95%CI]4.80[2.02,11.41],P<0.05;电针疗法与单纯针刺疗法的疗效OR[95%CI]4.60[2.08,10.17],P<0.05;针灸结合其它疗法与单纯针刺疗法OR[95%CI]3.31[2.30,4.77],P<0.05。另8篇文献因治疗干预措施各不相同,不做Meta分析。结论:针灸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有效;临床治疗中电针疗法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单纯针刺疗法疗效优于穴位封闭疗法,针灸结合其它疗法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仍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高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补充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针灸疗法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