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3)I-间碘苄胍心脏交感神经成像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红威 周贤惠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期217-220,共4页
近年来123I-间碘苄胍交感神经成像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特别是在心脏自主神经研究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评价心脏交感神经的分布和功能方面有重要价值。随着交感神经成像技术在心血管方面研究的深入,尤其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将有助于心律... 近年来123I-间碘苄胍交感神经成像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特别是在心脏自主神经研究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评价心脏交感神经的分布和功能方面有重要价值。随着交感神经成像技术在心血管方面研究的深入,尤其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将有助于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现就123I-间碘苄胍交感神经成像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局限性、前景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3I- 交感神经系统 核素显像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多系统萎缩^131I-间碘苄胍心肌显像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丽 杨团峰 +7 位作者 程敏 李原 王茜 焦劲松 顾卫红 王康 金淼 郭淮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研究背景131I-间碘苄胍(131I-MIBG)可被心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摄取,是评价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显像剂。本研究采用131I-MIBG心肌显像方法,探讨多系统萎缩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方法共12例符合2008年第2版诊断标准的多系统萎缩患者和7例... 研究背景131I-间碘苄胍(131I-MIBG)可被心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摄取,是评价心脏交感神经功能的显像剂。本研究采用131I-MIBG心肌显像方法,探讨多系统萎缩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方法共12例符合2008年第2版诊断标准的多系统萎缩患者和7例正常对照者,通过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价量表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价,静脉注射131I-MIBG 3 mCi后于不同测量时间点(15 min、4 h和24 h)采集胸部前位平面像,计算131I-MIBG心肌摄取率。结果注射131I-MIBG后15 min和4 h,多系统萎缩组患者131I-MIBG心肌摄取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15 min:1.90±0.41对2.38±0.32,P=0.017;4 h:1.96±0.63对2.60±0.55,P=0.039)。结论多系统萎缩组患者131I-MIBG心肌摄取率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多系统萎缩可以发生心脏交感神经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交感神经系统 ^^131I-(非MeSH词)
下载PDF
亚铜催化法^(131)I标记间碘苄胍的研究
3
作者 李勇 李红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3,共3页
采用亚铜做催化剂, 研究了131I标记间碘苄胍的方法, 即是沸水浴温度, 标记时间 15 min, 用铜量 2. 5μg和抗坏血酸量5. 0 mg; 纸层析法分析标记物, 标记率大于97%. 此标记方法不需要进一步的分离, 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
关键词 乙啶 ^^131I- 亚铜催化 纸层析法 标记
下载PDF
间-碘苄胍心肌显像及其应用
4
作者 王华 杨杰孚 姚稚明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1年第5期185-187,207,共4页
间 碘苄胍 (metaiodobenzylguanidine ,MIBG)心肌显像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开展的心肌核素显像 ,对于评价心脏交感神经的分布和功能有重要价值 ,本文就MIBG心肌显像的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 间 碘苄胍 (metaiodobenzylguanidine ,MIBG)心肌显像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开展的心肌核素显像 ,对于评价心脏交感神经的分布和功能有重要价值 ,本文就MIBG心肌显像的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中存在心脏交感神经的异常变化 ,可通过MIBG心肌显像进行检测 ,从而有助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心肌显像 MIBG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多疗程碘[^(131)I]-间碘苄胍治疗多部位转移性副神经节瘤1例
5
作者 李赟 高洪波 +2 位作者 李隆敏 邵玉军 祝夏阳 《中国综合临床》 2024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是一种引起内分泌性高血压的少见神经内分泌肿瘤,所有副神经节瘤均具有转移潜能。转移性副神经节瘤患者5年存活率<50%,治疗是较大的难题。转移性PGL对碘[^(131)I]-间碘苄胍(^(131)I-meta-iodobenzylgua... 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是一种引起内分泌性高血压的少见神经内分泌肿瘤,所有副神经节瘤均具有转移潜能。转移性副神经节瘤患者5年存活率<50%,治疗是较大的难题。转移性PGL对碘[^(131)I]-间碘苄胍(^(131)I-meta-iodobenzylguanidine,^(131)I-MIBG)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摄取,因此治疗效果佳、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但目前国内暂缺少相关详细临床诊疗数据。现报道1例多部位转移性副神经节瘤多疗程^(131)I-MIBG详细诊治经过,并探讨其治疗效果、安全及耐受性,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瘤 转移 ^[^(131)I]-
原文传递
^(123)碘-间碘苄胍心肌显像在路易体痴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玮婷(综述) 姚喜兰(综述) 欧晓红(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5-601,共7页
间碘苄胍(MIBG)是去甲肾上腺素的类似物,静脉给药后很快就会在交感神经突触前囊泡内蓄积,蓄积程度反映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对递质的摄取、储存和释放能力。用(^(123))碘((^(123))I)标记的MIBG(^(123)I-MIBG)进行心肌显像可以评估局部... 间碘苄胍(MIBG)是去甲肾上腺素的类似物,静脉给药后很快就会在交感神经突触前囊泡内蓄积,蓄积程度反映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对递质的摄取、储存和释放能力。用(^(123))碘((^(123))I)标记的MIBG(^(123)I-MIBG)进行心肌显像可以评估局部心肌交感神经的损伤程度,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心脏疾病的诊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123)I-MIBG在神经系统变性的疾病(如帕金森病和路易体痴呆)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部分成果。本综述的目的是总结目前^(123)I-MIBG心肌成像在路易体痴呆的临床应用以及成像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为临床医师在痴呆的早期诊断和鉴别中合理准确应用该技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3)- 路易体痴呆 心肌显像 诊断性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201)Tl和^(123)I-MIBG心肌SPECT显像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瑛 陈绍亮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53-155,共3页
目的 探讨肥厚性心肌病的肥厚心肌与非肥厚心肌交感神经活性。方法 选择 18例肥厚性心肌病 (HCM)患者和 6例对照者 (N组 )。根据超声心动图将HCM组分为心尖部肥厚性心肌病 (APM) 5例 ,非对称性心室间隔肥厚性心肌病 (ASH) 7例 ,弥漫... 目的 探讨肥厚性心肌病的肥厚心肌与非肥厚心肌交感神经活性。方法 选择 18例肥厚性心肌病 (HCM)患者和 6例对照者 (N组 )。根据超声心动图将HCM组分为心尖部肥厚性心肌病 (APM) 5例 ,非对称性心室间隔肥厚性心肌病 (ASH) 7例 ,弥漫性肥厚性心肌病 (DPM) 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 (M型和B型 )检查、2 0 1 Tl和1 2 3I 间碘苄胍 (MIBG)显像。结果 HCM组1 2 3I MIBG显像与N组相比摄取低下 ,差异有显著性 ,但与肥厚程度不成正比 ,室间隔中度肥厚 (>16mm)和轻度肥厚 (15~ 14mm)与N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室间隔无肥厚 (<13mm)摄取量低 ,但与N组差异无显著性。肥厚心肌与非肥厚心肌间1 2 3I MIBG摄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不是在心肌形态学有异常时才出现代谢障碍 ,即心肌形态学正常时就可存在代谢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心肌病 铊201 123 SPECT显像
下载PDF
^(123)I-MIBG SPECT/CT断层显像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Curie评分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巍 鲁霞 +3 位作者 刘俊 阚英 刘洁 杨吉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探讨123碘-间碘苄胍(^(123)I-metaiodobenzylguanidine,^(123)I-MIBG)平面显像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Curie评分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11例神经母细... 目的探讨123碘-间碘苄胍(^(123)I-metaiodobenzylguanidine,^(123)I-MIBG)平面显像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Curie评分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11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123)I-MIBG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的图像,所有患儿均属于3期或4期的高危患者。收集^(123)I-MIBG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的Curie评分,以病理结果、其他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为神经母细胞瘤病灶诊断的依据,分别比较两种显像方式的差异性,以及它们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和诊断准确率。结果在211例患儿中,48.82%(103/211)的患儿基于^(123)I-MIBG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的Curie评分是一致的。51.18%(108/211)的患儿^(123)I-MIBG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 I-MIBG平面显像的Curie评分为0(0,1)分,SPECT/CT断层显像的Curie评分为0(0,2)分,两种显像方式的Curi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6,P<0.001)。依据Curie评分的结果,将患者分为高分组(≥2)和低分组(<2),两种显像方式的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23)I-MIBG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1.66%和93.84%,两种显像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它们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分别为0.44(0.34~0.54)和0.90(0.85~0.96),相较于^(123)I-MIBG平面显像,SPECT/CT断层显像具有极好的一致性。结论与^(123)I-MIBG平面显像相比,SPECT/CT断层显像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及诊断一致性;基于^(123)I-MIBG SPECT/CT断层显像的Curie评分,对患儿全身肿瘤情况的半定量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3- SPECT/CT Curie评分 神经母细胞瘤
下载PDF
^99Tc^m-octreotide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白永利 王林 董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3期3852-3854,共3页
目的:评估^(99)Tc^m-octreotide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术后经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患者为实验组。24例有高血压病史但血、尿中的儿茶酚胺,尿中的香草基苦杏仁酸含量均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45例患者以^(13... 目的:评估^(99)Tc^m-octreotide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术后经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患者为实验组。24例有高血压病史但血、尿中的儿茶酚胺,尿中的香草基苦杏仁酸含量均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45例患者以^(131)I-MIBG(间碘苄胍)作为功能显像剂行SPECT定位诊断,同时以^(99)Tc^m-octreotide为显像剂行肿瘤生长抑素受体显像。以核素显像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肿瘤/非肿瘤(T/NT)比值。比较^(99)Tc^m-octreotide肿瘤受体显像及^(131)I-MIBG全身显像在诊断嗜铬细胞瘤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等的差异。结果:实验组,^(99)Tc^m-octreotide显像和^(131)I-MIBG全身显像T/NT比值分别为(3.24±0.43)和(5.35±0.32),P<0.05有明显差异;对照组T/NT比值分别为(1.31±0.18)和(1.26±0.25),P>0.05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两种方法诊断嗜铬细胞瘤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3%、89.47%、86.48%、88.23%、85.00%和100%、84.21%、91.89%、85.71%、100%。结论:^(99)Tc^m-octreotide显像诊断嗜铬细胞瘤灵敏性、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低于^(131)I-MIBG全身显像,两种方法诊断嗜铬细胞瘤准确性无一致性,^(99)Tc^m-octreotide显像可作为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方法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99Tcm-奥曲肽 ^^131I-
下载PDF
多模态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隆敏 高洪波 +8 位作者 李赟 金从军 谢慧梁 赵春元 李征 李娜 刘海春 张晓勇 邵玉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967-3973,共7页
目的:对比研究^(131)I-MIBG显像、^(18)F-FDG PET/CT显像与^(99)Tc^(m)-MDP-WBS多模态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CC/PGL)骨转移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PCC/PGL患者共30例,所有患者均伴骨转移且已行以上三种检... 目的:对比研究^(131)I-MIBG显像、^(18)F-FDG PET/CT显像与^(99)Tc^(m)-MDP-WBS多模态显像在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CC/PGL)骨转移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PCC/PGL患者共30例,所有患者均伴骨转移且已行以上三种检查(检查的时间间隔为3个月内)。以病理、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作为骨转移的诊断依据。比较三种检查方法检测PCC/PGL骨转移病灶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使用SPSS 25.0软件分析,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三种检查方法诊断骨转移的价值。结果:30例PCC/PGL患者共检查出骨异常病灶302处,确诊为骨转移病灶271处。^(131)I-MIBG显像、^(18)F-FDG PET/CT显像与^(99)Tc^(m)-MDP-WBS在诊断PCC/PGL骨转移病灶时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是92.00%、96.30%、99.60%、54.17%、92.38%;96.00%、92.59%、99.25%、69.44%、95.70%和88.39%、62.86%、94.78%、41.51%、85.43%。三种检查方法在诊断PCC/PGL骨转移病灶时^(18)F-FDG PET/CT显像灵敏度最高,^(131)I-MIBG显像特异性最好。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经McNemar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MIBG显像可作为PCC/PGL骨转移的首选检查方法并指导后续^(131)I-MIBG治疗,^(18)F-FDG PET/CT显像和^(99)Tc^(m)-MDP-WBS可作为可疑病灶^(131)I-MIBG显像阴性时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骨转移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 ^^(131)I- ^^(18)F-氟脱氧葡萄糖 ^^(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
下载PDF
核素靶向治疗在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再荣 安锐 +1 位作者 张永学 Hans J.Biersack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21-624,共4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同位素90Y标记的奥曲肽(90Y-DOTATOC)及131I标记的间碘苄胍(131I-MIBG)在治疗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中的价值。方法12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均进行了131In-奥曲肽和131I-MIBG或123I-MIBG联合显像。根... 目的评价放射性同位素90Y标记的奥曲肽(90Y-DOTATOC)及131I标记的间碘苄胍(131I-MIBG)在治疗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中的价值。方法12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均进行了131In-奥曲肽和131I-MIBG或123I-MIBG联合显像。根据显像结果,分别选择奥曲肽显像阳性或MIBG显像阳性的患者行90Y-DOTATOC或131I-MIBG内照射靶向治疗。内照射靶向治疗方案为:静脉滴注3.33 GBq90Y-DOTATOC,治疗间期为6周;或11.1 GBq131I-MIBG,治疗间期3个月以上。结果12例患者联合显像均为阳性,其中奥曲肽显像阳性8例,MIBG显像阳性6例。根据联合显像结果,筛选出4例采用90Y-DOTATOC治疗,5例采用131I-MIBG治疗。经过3~5个疗程的治疗,随访15-36个月,9例核素治疗的患者中,3例部分缓解,6例病情稳定,有效率为33.3%(3/9),反应率为100%(9/9),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核素标记的奥曲肽及MIBG靶向治疗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安全有效,可作为改善患者预后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 ^^90Y-DOTATOC 奥曲肽
原文传递
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4
12
作者 宁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82-883,共2页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产生儿茶酚胺的嗜铬细胞的肿瘤。目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D测定间羟甲肾上腺素类物质(MNs)是嗜铬细胞瘤的首选生化诊断,而CT、MRI和PET皆可用于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但邻碘苯甲基胍(123I-MIBG)是更为特...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产生儿茶酚胺的嗜铬细胞的肿瘤。目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ED测定间羟甲肾上腺素类物质(MNs)是嗜铬细胞瘤的首选生化诊断,而CT、MRI和PET皆可用于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但邻碘苯甲基胍(123I-MIBG)是更为特异的定位诊断方法。基因筛查已被推荐在嗜铬细胞瘤患者中进行。手术仍是最佳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羟甲肾上腺素类物质 ^^123I标记的邻苯甲基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恶性嗜铬组织肿瘤的诊断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怡然 王卫庆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9年第1期40-42,共3页
嗜铬组织肿瘤主要包括嗜铬细胞瘤及副神经节瘤,其中10%的嗜铬细胞瘤为恶性,而副神经节瘤的恶性发生率更高。目前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结果并不能完全区分肿瘤的良恶性。一些影像学方法对于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有特殊的意... 嗜铬组织肿瘤主要包括嗜铬细胞瘤及副神经节瘤,其中10%的嗜铬细胞瘤为恶性,而副神经节瘤的恶性发生率更高。目前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结果并不能完全区分肿瘤的良恶性。一些影像学方法对于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有特殊的意义。近年来根据基因表达谱来鉴别嗜铬组织肿瘤的良、恶性已成为日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组织肿瘤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131/123^I-扫描 18-氟多巴胺正电子断层扫描 基因表达谱 ERBB-2基因
原文传递
嗜铬细胞瘤的诊治策略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卫庆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年第4期217-220,共4页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1%,其所致恶性高血压是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嗜铬细胞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生化...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1%,其所致恶性高血压是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嗜铬细胞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生化诊断、定位诊断、处理、基因筛查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羟肾上腺素类似物 嗜铬粒蛋白A ^^131/123I-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