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与偏侧帕金森病猴^(123)I-β-CIT SPECT显像研究
1
作者 孙文善 刘振国 +4 位作者 朱承谟 沈鸣华 付红亮 李培勇 陈生弟 《上海医学影像》 2000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 评价中枢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123)I-β-CIT在检测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氯胺-T标记法制备^(123)-β-CIT,对正常猴与MPTP诱导的偏侧PD病猴进行SPECT显像研究,并以纹状体/小脑-1作为评价中枢多巴胺转运蛋白丧失程度的指标... 目的 评价中枢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123)I-β-CIT在检测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氯胺-T标记法制备^(123)-β-CIT,对正常猴与MPTP诱导的偏侧PD病猴进行SPECT显像研究,并以纹状体/小脑-1作为评价中枢多巴胺转运蛋白丧失程度的指标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 正常猴全身显像表明,^(123)I-β-CIT脑内摄取约为注射剂量的3%,药物注射后24h SPECT断层显像示正常猴双侧纹状体放射性分布对称,左侧与右侧纹状体/小脑-1值基本一致,偏侧PD病猴右侧(损毁侧)纹状体/小脑值显著低于左侧,提示右侧多巴胺神经终末严重丧失。结论^(123)I-β-CIT是一种良好的显像剂,可用于临床 PD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23i-β-cit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123)I-β-CIT:一种新型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剂
2
作者 叶斌 匡安仁 《同位素》 CAS 2001年第1期54-58,共5页
:12 3 I- β- CIT是一种新型多巴胺转运体 SPECT显像剂 ,具有亲和力高 ,脑滞留时间长 ,以及纹状体与小脑摄取比较高等特点。它对帕金森氏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观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 12 3 I- β- CIT在标记、药... :12 3 I- β- CIT是一种新型多巴胺转运体 SPECT显像剂 ,具有亲和力高 ,脑滞留时间长 ,以及纹状体与小脑摄取比较高等特点。它对帕金森氏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观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 12 3 I- β- CIT在标记、药物动力学、毒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并提出了今后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转运体 显像剂 123标记物 帕金森病 诊断 β-cit 药物动力学
下载PDF
芬太尼对小鼠脑内摄取^(125)I-β-CIT的影响
3
作者 刘兴党 林祥通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0-161,共2页
目的 探讨阿片受体激动剂芬太尼对小鼠脑内摄取1 2 5I 2 β 甲酯基 3β (4 碘苯基 )托烷(1 2 5I β CIT)的影响。 方法  6 5只昆明小鼠注射不同剂量芬太尼 ,观察其对小鼠脑内摄取1 2 5I β CIT的影响 ;比较芬太尼注射后间隔 10min与... 目的 探讨阿片受体激动剂芬太尼对小鼠脑内摄取1 2 5I 2 β 甲酯基 3β (4 碘苯基 )托烷(1 2 5I β CIT)的影响。 方法  6 5只昆明小鼠注射不同剂量芬太尼 ,观察其对小鼠脑内摄取1 2 5I β CIT的影响 ;比较芬太尼注射后间隔 10min与 1h1 2 5I β CIT在脑内的摄取。 结果 芬太尼注射剂量为按体重 12 5~ 30 0 μg kg时 ,纹状体对1 2 5I β CIT的摄取明显增多 ,且海马、小脑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 g)及全脑摄取量 (%ID)均高于对照组 ;而剂量为按体重 12 5~ 10 0 μg kg时 ,纹状体 %ID g均比对照组低 ,且额叶皮质、海马 (除 6 2 .5和 12 .5 μg kg组 )、脑干 (除 6 2 .5 μg kg组 )、小脑的 %ID g及全脑 %ID均低于对照组。按体重注射芬太尼 12 5 μg kg后间隔 10min再注射1 2 5I β CIT ,小鼠的纹状体、额叶皮质、海马、脑干、小脑 %ID g ,全脑 %ID及纹状体特异性摄取率 (T CB 1)均高于间隔 1h注射1 2 5I β CIT组。按体重注射芬太尼 5 0 μg kg ,于1 2 5I β CIT注射后 1h取脑标本 ,则小鼠纹状体、额叶皮质、海马、脑干、小脑 %ID g及全脑 %ID均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且T CB 1亦高于对照组。结论 芬太尼在不同剂量和时间对脑内摄取1 2 5I β CIT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小鼠 小鼠 阿片受体激动剂 ^^125i-β-cit 多巴胺转运蛋白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多巴胺转运蛋白^(125)I-β-CIT放射自显影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振国 陈生弟 +2 位作者 孙文善 沈鸣华 李培勇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7-9,64,共4页
目的 探讨1 2 5 I β CIT[甲基 3β (4 碘苯基 )托烷 2 β 羧酸盐 ]多巴胺转运蛋白 (DAT)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 6 羟基多巴胺 (6 OHDA)建立黑质部分损毁及完全损毁偏侧帕金森病 (PD)大鼠模型。静脉注射1 2 5 I β CIT... 目的 探讨1 2 5 I β CIT[甲基 3β (4 碘苯基 )托烷 2 β 羧酸盐 ]多巴胺转运蛋白 (DAT)显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 6 羟基多巴胺 (6 OHDA)建立黑质部分损毁及完全损毁偏侧帕金森病 (PD)大鼠模型。静脉注射1 2 5 I β CIT 40 μCi进行放射自显影。高效液相 电化学法检测纹状体多巴胺 (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免疫组化酪氨酸羟化酶 (TH)染色观察黑质及纹状体TH阳性细胞及纤维。结果 黑质部分损毁及完全损毁偏侧模型损毁侧纹状体1 2 5 I β CIT放射活性分别为 2 .6 7± 0 .2 5和 0 .98± 0 .2 9,较未损毁侧分别降低 18%和 72 % ,DA含量分别降低 39%和 98%。TH染色可见损毁侧黑质及纹状体TH阳性细胞及纤维明显少于对侧。结论 DAT的显像研究可能有助于PD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蛋白质类 帕金森病 ^^(125)i-β-cit 放射自显影术
原文传递
放射性核素标记氨基酸在肿瘤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荣福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年第10期7-11,共5页
介绍氨基酸代谢基础和放射性标记氨基酸基本知识及其研究现状,重点介绍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氨基酸显像剂,如^11C-蛋氨酸(^11C-mcthionine)、^11C-酪氨酸(^11C-tyrosine)和^123I-碘代甲基酪氨酸(^123I-iodomethyltyrosinc)在各种肿瘤诊断... 介绍氨基酸代谢基础和放射性标记氨基酸基本知识及其研究现状,重点介绍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氨基酸显像剂,如^11C-蛋氨酸(^11C-mcthionine)、^11C-酪氨酸(^11C-tyrosine)和^123I-碘代甲基酪氨酸(^123I-iodomethyltyrosinc)在各种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诊断 放射性核素标记氨基酸 11C-蛋氨酸 ^^11C-酪氨酸 ^^123i-碘代甲基酪氨酸
下载PDF
放射性标记氨基酸的肿瘤基础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晓诚 胡怀湘 霍力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3年第1期25-27,共3页
随着代谢显像的不断发展,放射性标记氨基酸引起临床更多关注。弄清氨基酸代谢基础和标记氨基酸在肿瘤中的作用更显必要。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氨基酸显像剂如11C-蛋氨酸、11C-酪氨酸和123I-碘代甲基酪氨酸等,与18F-FDGPET相比很少受炎症影响... 随着代谢显像的不断发展,放射性标记氨基酸引起临床更多关注。弄清氨基酸代谢基础和标记氨基酸在肿瘤中的作用更显必要。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氨基酸显像剂如11C-蛋氨酸、11C-酪氨酸和123I-碘代甲基酪氨酸等,与18F-FDGPET相比很少受炎症影响,对脑部肿瘤显像准确性更好,对其他类型肿瘤也显示出更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标记氨基酸 ^^11C-蛋氨酸 ^^11C-酪氨酸 ^^123i-碘代甲基酪氨酸 肿瘤显像
下载PDF
用于肿瘤代谢显像的几种放射性标记氨基酸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立波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2年第1期18-20,共3页
随着代谢显像的广泛应用 ,放射性标记氨基酸越来越引起临床关注。与18F_FDGPET显像相比 ,氨基酸显像的优点在于其受炎症的影响较小。对于脑肿瘤 ,氨基酸代谢显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大多数其它类型的肿瘤而言 ,尽管凭现有资料尚不能... 随着代谢显像的广泛应用 ,放射性标记氨基酸越来越引起临床关注。与18F_FDGPET显像相比 ,氨基酸显像的优点在于其受炎症的影响较小。对于脑肿瘤 ,氨基酸代谢显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大多数其它类型的肿瘤而言 ,尽管凭现有资料尚不能得出最终结论 ,但其总体可行性已得到充分显示。因此 ,仍有必要进行经过精心设计的更大样本病例的研究。本文着重描述了 11C_蛋氨酸 (MET)、11C_酪氨酸 (TYR)、123I_甲基酪氨酸 (I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标记氨基酸在 ^^11G-蛋氨酸 ^^11G-酷氨酸 ^^123i-甲基酪氨酸 肿瘤显像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的诊治策略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卫庆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年第4期217-220,共4页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1%,其所致恶性高血压是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嗜铬细胞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生化...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1%,其所致恶性高血压是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嗜铬细胞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生化诊断、定位诊断、处理、基因筛查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间羟肾上腺素类似物 嗜铬粒蛋白A ^^131/123i-间碘苄胍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