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1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黑洞4750年以来高分辨率石笋δ^(13)C记录
1
作者 郜魁 何尧启 +3 位作者 邱万银 张鑫 冯唐慧 姜修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0-980,共11页
【目的】全球变暖背景下,喀斯特地貌广布的西南地区可能面临石漠化加剧的风险,对该区域石漠化演变历史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采自贵州省黔西县黑洞一支石笋(HD12)的29个230Th年龄和954个δ^(13)C数据,重建了该地区过去4 750... 【目的】全球变暖背景下,喀斯特地貌广布的西南地区可能面临石漠化加剧的风险,对该区域石漠化演变历史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采自贵州省黔西县黑洞一支石笋(HD12)的29个230Th年龄和954个δ^(13)C数据,重建了该地区过去4 750年的生态环境演变历史。【结果与结论】发现在4 322~3 526 a B.P.以及803~82 a B.P.时段存在两个显著的δ^(13)C正偏移,说明这两个时段洞穴上方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HD12石笋δ^(13)C记录在约803 a B.P.的显著偏正持续了约290 a,其振幅达4.2‰,指示了该区域石漠化的扩张过程。这一时期西南地区多个洞穴石笋δ^(13)C值的一致偏正特征,可能指示了宋末靖康事件(823 a B.P.)后,人口的大量迁入和气候的干旱化导致了该区域石漠化的扩张。HD12石笋δ^(13)C值在4 322~3 526 a B.P.时期的偏正,振幅达4.9‰,其中4 322~3 977 a B.P.偏正过程对应于北半球4.2 ka事件,而3 777~3 526 a B.P.的偏正对应3.7 ka事件,两个时期的干旱事件在西南地区的多个石笋与湖泊记录中均有体现,说明在此期间,亚洲夏季风减弱,降水减少可能引起了该区域植被覆盖度大幅降低和土壤严重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δ^(13)c 晚全新世 喀斯特石漠化 中国西南地区
下载PDF
模拟增温对植物叶片δ^(13)C值的影响:全球Meta分析
2
作者 张莉莉 叶志成 +3 位作者 廖凯华 朱青 赖晓明 郭长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12-5421,共10页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是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这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进而影响群落组成乃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水分利用效率作为植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调节水分生理过程的指标,是联系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水循环关系...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是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这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进而影响群落组成乃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水分利用效率作为植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调节水分生理过程的指标,是联系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水循环关系的关键,反映了植被生态系统对立地环境快速调整和资源变化的适应策略,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点。植物叶片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是反映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指标,但全球气候变暖对植物叶片δ^(13)C值的影响仍存在较大争议。该研究利用Meta分析整合全球范围内51份相关研究文献中的371组数据,较为系统地评估模拟增温对植物叶片δ^(13)C及其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增温能够使叶片δ^(13)C值显著升高0.6%(P<0.001),同时对叶片呼吸速率R_(d)、气孔导度G_(s)、净光合作用速率P_(n)、碳C的效应值分别为0.237、0.062、-0.140、-0.019 (P<0.05)。模拟增温处理在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提高了叶片呼吸速率(R_(d)),导致光合产物不断被消耗、叶片碳(C)降低,最终使叶片P_(n)降低并且叶片δ^(13)C产生富集现象。通过进一步对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叶片δ^(13)C值对增温的响应主要受增温时间、高程和年均气温等控制(相对重要性指数分别为1.00、0.97和0.92)。另外,模拟增温时选用不同的增温模式对叶片δ^(13)C值也具有显著不同的影响,采用红外线加热、土柱置换和电缆增温等方法对叶片δ^(13)C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70、0.44和0.35),而采用遮阳屏与开顶箱增温等方法具有负向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17和-0.09)。研究结论对于深入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水分利用的响应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期为今后该领域的植物生长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增温 ^叶片δ^(13)c META分析 气孔导度 呼吸速率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基于^(13)C同位素标记法探究连作对丹参生长及光合碳分配的影响
3
作者 孟缘 付心雨 +5 位作者 鞠吉东 周冰谦 卢恒 王晓 郭兰萍 刘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3,共9页
以1年龄盆栽丹参为研究对象,设置^(13)C脉冲标记处理与^(12)C正常处理,应用^(13)C脉冲标记法研究连作与非连作丹参光合碳分配规律,比较植株标记40 d后的形态学与理化指标差异,分析丹参地上部、根部以及根际土壤碳的^(13)C丰度、碳同位... 以1年龄盆栽丹参为研究对象,设置^(13)C脉冲标记处理与^(12)C正常处理,应用^(13)C脉冲标记法研究连作与非连作丹参光合碳分配规律,比较植株标记40 d后的形态学与理化指标差异,分析丹参地上部、根部以及根际土壤碳的^(13)C丰度、碳同位素比率、^(13)C原子百分比以及单位干重样品的^(13)C总量,以明确连作对丹参生长与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连作条件下,丹参各部分生物量与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抗氧化酶活性升高;有效成分中的丹参酮Ⅰ、丹参酮Ⅱ_(A)、二氢丹参酮Ⅰ以及迷迭香酸含量均降低;连作显著影响^(13)C-光合碳分配比例,非连作丹参地上部、根部以及根际土壤中^(13)C-光合碳比率分别为27.14%、72.80%和0.06%,连作丹参为59.38%、40.59%和0.03%。综上,连作后,丹参生长发育与次生代谢受到明显影响;光合产物向地下部的转移能力降低,导致连作丹参根部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丹参光合作用的强弱是反映丹参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脉冲标记法 光合碳 丹参 生长代谢 连作障碍
下载PDF
烟草果胶和纤维素含量^(13)C MultiCP/MAS NMR同时测量
4
作者 王鹏 唐杰 +5 位作者 杨明宇 朱立军 汪长国 陈昆燕 王鹏 杨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16-522,共7页
果胶和纤维素是烟草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对烟草品质与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传统分析方法难以实现果胶和纤维素的同时定量。本文在优化核磁共振波谱序列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固体^(13)C多重交叉极化/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 果胶和纤维素是烟草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对烟草品质与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传统分析方法难以实现果胶和纤维素的同时定量。本文在优化核磁共振波谱序列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固体^(13)C多重交叉极化/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13)C MultiCP/MAS NMR)建立了烟草果胶和纤维素含量的同时测量新方法。方法以聚半乳糖醛酸和微晶纤维素为标准物质,以3-(三甲基甲硅烷基)丙酸-d4钠盐(TMSP)做为内标物质,分别建立内标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9 0和0.998 2。果胶测量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38和1.28 mg·g^(–1),精密度(RSD,n=5)小于3.05%。纤维素测量的检出限和定量限为1.01和3.32 mg·g^(–1),精密度(RSD,n=5)小于2.74%。应用本方法测量烟梗、烟草薄片和烟叶等不同类型样品中的果胶和纤维素含量,并对比烟草行业标准方法的测量结果,果胶含量的相对误差在-0.95%至4.51%之间,纤维素含量的相对误差在0.77%至2.46%之间。表明^(13)C MultiCP/MAS NMR方法快速,准确,适合批量样品的分析测量,为果胶和纤维素等细胞壁类大分子的同时定量分析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纤维素 ^^(13)c MulticP/MAS NMR 烟草
下载PDF
^(13)C稳定同位素在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微生物-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
5
作者 白雪娟 翟国庆 刘敬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5-190,共16页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_(2),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C)源,量化光合C在植物-土壤系统间的分配,对于明确C的周转与存留、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和土壤C库潜力具有重要意义。^(13)C稳定同位素技术具有准确性和易操作性,在C...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_(2),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C)源,量化光合C在植物-土壤系统间的分配,对于明确C的周转与存留、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和土壤C库潜力具有重要意义。^(13)C稳定同位素技术具有准确性和易操作性,在C循环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为探究植物-土壤系统C分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C利用效率和土壤C矿化为CO_(2)通量变化等特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本研究首先介绍^(13)C稳定同位素的发展和标记方法,主要有^(13)C脉冲(单次与多次)标记、^(13)C连续标记、借助C_(4)土壤种植C_(3)植物确定^(13)C丰度以及不改变植被条件鉴定自然^(13)C丰度等。其次总结该技术在植物-微生物-土壤系统C循环中的应用:主要包括^(13)C同位素标记在植物-土壤系统C分配,^(13)C自然丰度技术在树木生长轮和植物群落水平C循环、土壤有机C形成与分解过程中的应用;在土壤微生物方面,概述^(13)C稳定同位素在磷脂脂肪酸、氨基糖、芯片-稳定同位素探针、纳米二次离子质谱同位素成像、荧光原位杂交-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技术等微生物标志物上的应用。接着总结^(13)C稳定同位素方法的缺点,即^(13)C样品检测价格昂贵、由于^(13)C分馏作用影响^(13)C丰度检测不准确及^(13)C标记与微生物标志物技术结合对^(13)C标记丰度要求较高等。最后,对未来^(13)C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提出展望:在理论上,需探究^(13)C标记底物在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C分配、转化和固持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机制,构建统计与验证模型;在应用上,应注重交叉学科的运用,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地学技术与^(13)C稳定同位素相结合,从更广泛、更全面的角度推进陆地生态系统C循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 陆地生态系统 碳循环 土壤有机碳 微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应用屏栅电离室测量^(16)O(n,α)^(13)C反应的模拟研究
6
作者 夏聪 胡益伟 +5 位作者 刘杰 邬泽鹏 白浩帆 任文凯 陈金象 张国辉 《现代应用物理》 2024年第2期52-60,76,共10页
基于Geant4建立了一套利用屏栅电离室测量^(16)O(n,α)^(13)C反应的模拟方法,能预测不同入射中子能量、不同屏栅电离室结构、不同工作气体和样品参数等实验条件下屏栅电离室测量到的阴极-阳极幅度2维谱。为了验证该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在... 基于Geant4建立了一套利用屏栅电离室测量^(16)O(n,α)^(13)C反应的模拟方法,能预测不同入射中子能量、不同屏栅电离室结构、不同工作气体和样品参数等实验条件下屏栅电离室测量到的阴极-阳极幅度2维谱。为了验证该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在北京大学4.5 MV静电加速器上开展了实验,实验所用的中子能量为5.06 MeV,工作气体为0.3 MPa的Ar与体积分数为3.45%CO 2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的氧作为待测样品)。实验测得了屏栅电离室的阴极阳极幅度2维谱,且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基于此模拟方法提出了一套实验条件的优化方案,可为下一步在宽能区精确测量^(16)O(n,α)^(13)C反应截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O(n ^α)^(13)c反应 GEANT4 屏栅电离室 阴极阳极幅度2维谱 截面测量
下载PDF
坡面片蚀泥沙有机碳组分及^(13)C同位素不均匀富集对水动力学参数的响应
7
作者 屈久祁 刘琳 王善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9-409,431,共12页
[目的]探究片蚀泥沙轻组有机碳(LF_(OC))和重组有机碳(HF_(OC))不均匀富集的水动力学和碳同位素特征,为正确理解水蚀作用下土壤有机碳库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以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三区”移动式变坡钢... [目的]探究片蚀泥沙轻组有机碳(LF_(OC))和重组有机碳(HF_(OC))不均匀富集的水动力学和碳同位素特征,为正确理解水蚀作用下土壤有机碳库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以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三区”移动式变坡钢制土槽,结合人工模拟降雨技术,测定径流水动力学参数和泥沙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组成及其δ^(13)C值,并辅以棕壤侵蚀泥沙有机碳δ^(13)C值和水力参数,验证土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①雨强和坡度较小时,侵蚀泥沙LF_(OC)和HF_(OC)易发生富集,且相较黏粉粒和微团聚体,大团聚体LF_(OC)与HF_(OC)含量受雨强和坡度的影响更大;②侵蚀泥沙黏粉粒中有机碳δ^(13)C值与其有机碳活跃分数(λ)呈负相关,而其他粒径团聚体有机碳δ^(13)C值与其λ呈显著正相关(p<0.05);③流速与黏粉粒λ显著正相关(p<0.05),雷诺数与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δ^(13)C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片蚀过程中流速越大,黏粉粒中LF_(OC)越易于优先输移,而紊流加剧则促进低δ^(13)C值团聚体有机碳的优先输移;④对于侵蚀泥沙黏粉粒,流速和雷诺数越大,其有机碳δ^(13)C值越小,λ越大;对于微团聚体和大团聚体,雷诺数越小,其有机碳δ^(13)C值与λ越大。[结论]片蚀过程中轻重组有机碳流失与流速和雷诺数密切相关。并进一步验证了^(13)C同位素对侵蚀泥沙有机碳示踪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蚀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水动力学特征 ^δ^(13)c 分馏效应
下载PDF
南京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13)C呼气试验与免疫分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刚 张振玉 +1 位作者 梅燕萍 王一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57-60,169,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南京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13)C呼气试验与免疫分型结果,探讨本地区Hp感染的特征。方法对2022年度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进行体检人群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13)C呼气试验和免疫印迹法进行Hp抗体分型... 目的回顾分析南京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13)C呼气试验与免疫分型结果,探讨本地区Hp感染的特征。方法对2022年度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进行体检人群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13)C呼气试验和免疫印迹法进行Hp抗体分型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感染率,以及不同性别、年龄分型结果的情况。结果^(13)C呼气试验与Hp抗体免疫分型阳性率分别为30.52%、5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24,P<0.001)。按性别分析:^(13)C呼气试验男性阳性率为32.95%,女性阳性率为2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6,P<0.001);Hp抗体免疫分型男性阳性率为56.59%,女性阳性率为5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9,P=0.009)。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按年龄分析显示^(13)C呼气试验<45岁组阳性率为29.71%,45~59岁组阳性率为32.17%,≥60岁组阳性率为30.14%,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1,P=0.013)。Hp分型结果<45岁组阳性率为50.00%,45~59岁组阳性率为57.83%,≥60岁组阳性率为6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86,P<0.001),45岁以上年龄组感染率高于45岁以下年龄组。Hp分型结果显示Ⅰ型、Ⅱ型感染率按性别和年龄分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5,P=0.107)、(χ^(2)=3.833,P=0.147)。^(13)C呼气试验与Hp抗体免疫分型联合检测灵敏度为75.24%,特异性为75.39%,总符合率为75.32%。结论南京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45岁以上人群感染率偏高,免疫分型结果在不同分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13)c呼气试验 免疫分型
下载PDF
^(13)C-尿素呼气试验在不同年龄段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9
作者 高利伟 吕金芳 +3 位作者 郝彤彤 林健瑶 罗文雄 颜斐斐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4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在不同年龄段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28例疑似Hp感染患儿,将2~5岁患儿作为A组(62例),将6~17岁患儿作为B组(166例)。所有患儿均进行胃镜检查以及^(13)C-UBT、快速尿素酶试验(... 目的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在不同年龄段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28例疑似Hp感染患儿,将2~5岁患儿作为A组(62例),将6~17岁患儿作为B组(166例)。所有患儿均进行胃镜检查以及^(13)C-UBT、快速尿素酶试验(RUT)、Hp粪便抗原检测。记录所有患儿Hp感染情况;比较A组与B组患儿胃内胆汁反流发生情况,^(13)C-UBT假阴性与真阳性患儿胃内胆汁反流发生情况以及^(13)C-UBT检测Hp阳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联合检测Hp感染率86.4%(197/228)高于^(13)C-UBT检出阳性率65.4%(149/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7例Hp感染患儿中胃内胆汁反流发生率为15.7%(31/197),其中B组胃内胆汁反流发生率为20.1%(28/139),高于A组的5.2%(3/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8例患儿中^(13)C-UBT检测Hp的敏感度为75.6%,特异度为96.8%,准确度为78.5%,阳性预测值为99.3%(149/150),阴性预测值为38.5%(30/78)。A组中^(13)C-UBT检测Hp的敏感度89.7%和准确度90.3%均明显高于B组的69.8%、74.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3)C-UBT假阴性患儿中胆汁反流发生率35.4%(17/48)明显高于^(13)C-UBT真阳性患儿的9.4%(1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C-UBT在儿童Hp感染检测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较高,尤其在2~5岁儿童中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对于^(13)C-UBT检测为阴性而临床疑似Hp感染的患儿,应联合其他检测方法进一步检查确诊,避免漏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13)c-尿素呼气试验 胃炎 幽门螺杆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四位一体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童^(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龙弦弦 廖婵 林琳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四位一体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童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一2022年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00名儿童,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1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试验组采用四位... 目的探讨四位一体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童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一2022年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00名儿童,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1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试验组采用四位一体知信行行为理论健康教育模式指导。对比分析2组^(13)C一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吹气方法的掌握率、依从性、家属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13)C一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吹气方法的掌握率、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四位一体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儿童^(13)C一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可有效提高儿童依从率及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尿素呼气试验 健康教育 四位一体 知信行
下载PDF
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联合^(13)C尿素呼气试验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洁 周晓黎 林静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8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联合^(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因消化道症状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接受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的156例患者...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联合^(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因消化道症状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接受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的156例患者,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37例)、萎缩性胃炎组(21例)、早期胃癌组(24例)、进展期胃癌组(37例)和胃溃疡组(3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采用^(13)C-UBT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5组患者血清PGⅠ、G-17水平和Hp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患者血清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GⅡ诊断早期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405(95%CI:0.228~0.582,P>0.05);血清PGⅠ、G-17及Hp感染诊断早期胃癌的AUC分别为0.815、0.709、0.649(95%CI:0.669~0.961、0.538~0.880、0.481~0.817,均P<0.001);血清PGⅠ、G-17及Hp感染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胃癌的AUC为0.874(95%CI:0.731~0.982,P<0.001),敏感度为89.5%,特异度为60.31%。结论血清PGⅠ、G-17及^(13)C-UBT检测对早期胃癌筛查具有重要的预警作用,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胃癌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13)c-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 早期胃癌
下载PDF
应用脉冲标记粗枝云杉和四川红杉幼苗的^(13)C分配特征研究
12
作者 杨玉婷 杨红艳 +8 位作者 刘金超 曲炜辰 杜婷 张玉 张丽 游成铭 谭波 徐振锋 李晗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5-229,274,共6页
【目的】探究针叶树种对光合碳同化产物在器官-土壤中的分配规律。【方法】以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和四川红杉(Larix masteriana)5 a生幼苗为试验对象,通过盆栽实验,利用脉冲标记法对处于生长期的幼苗进行4次^(13)C同位素脉冲标记,... 【目的】探究针叶树种对光合碳同化产物在器官-土壤中的分配规律。【方法】以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和四川红杉(Larix masteriana)5 a生幼苗为试验对象,通过盆栽实验,利用脉冲标记法对处于生长期的幼苗进行4次^(13)C同位素脉冲标记,以期揭示粗枝云杉和四川红杉光合碳同化产物在器官-土壤中的分布规律。【结果】两种幼苗各器官和土壤δ^(13)C值在标记前后均存在显著差异,且标记后^(13)C富集量表现为:四川红杉>粗枝云杉。标记后四川红杉根、枝、叶和土壤的δ^(13)C值范围分别为:25.33‰~171.64‰、36.68‰~206.84‰、79.40‰~230.91‰和-16.49‰~-11.28‰,具体表现为叶>枝>根>土壤;粗枝云杉根、枝、叶和土壤的δ^(13)C值范围为-23.02‰~63.97‰、-23.72‰~18.52‰、-20.09‰~14.09‰和-20.27‰~-15.71‰,表现为根>叶>枝>土壤。【结论】基于^(13)C脉冲标记下,四川红杉^(13)C富集量相对高于粗枝云杉,其中四川红杉幼苗叶对碳的固定较高,而粗枝云杉幼苗根系对^(13)C的固定较高。这些结果表明脉冲标记法在探究针叶树种幼苗期器官-土壤中光合产物分配规律研究中效果良好,为稳定同位素脉冲标记法在植物生理和生态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标记 ^^(13)c 粗枝云杉 四川红杉 器官
下载PDF
^(13)C示踪技术在利玛原甲藻中腹泻性贝毒合成研究的应用
13
作者 张昊宇 谭志军 +3 位作者 郑关超 吕颂辉 杨越聪 吴海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7-464,共8页
选取具有显著产毒差异的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SHG株与2XS株为研究对象,以2-^(13)C-甘氨酸为示踪原料结合高分辨质谱方法,为腹泻性贝类毒素及其酯化态毒素合成与代谢途径的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思路。结果表明,两株藻共发现16种腹... 选取具有显著产毒差异的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SHG株与2XS株为研究对象,以2-^(13)C-甘氨酸为示踪原料结合高分辨质谱方法,为腹泻性贝类毒素及其酯化态毒素合成与代谢途径的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思路。结果表明,两株藻共发现16种腹泻性贝毒及其酯化态毒素成分。对照培养条件下SHG株(大田软海绵酸毒素含量为7.88 pg/cell,鳍藻毒素1含量为4.35 pg/cell)的产毒能力高于2XS株(大田软海绵酸毒素5.70pg/cell),而甘氨酸作为氮源培养条件可显著提高两株藻的产毒总量(P<0.05)。^(13)C-甘氨酸标记组与甘氨酸培养组单细胞产毒量无显著变化(P>0.05)。腹泻性贝毒被标记后其同位素异构体丰度发生变化,其中酯化态受^(13)C标记的影响程度更高,二级质谱图清晰表示出其碎片离子及脱水峰的标记情况。该方法直观阐明了甘氨酸可作为P.lima标记原料的产毒供体,并使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方法首次实现了酯化态的同步标记,有助于腹泻性贝毒生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玛原甲藻 腹泻性贝类毒素 酯化态 13c同位素示踪 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下载PDF
土壤呼吸及其^(13)C同位素测定方法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聂棠棠 王娟 +1 位作者 姚槐应 葛超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8-586,共9页
为比较不同方法在土壤呼吸及其^(13)C同位素测定中的差异,应用气相色谱仪法(GC-TCD)、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气体进样法(Gasbench-IRMS)、甲酚红显色法(MicroResp)、碱液吸收法4种方法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并采用Gasbench-IRMS法和碱液吸收... 为比较不同方法在土壤呼吸及其^(13)C同位素测定中的差异,应用气相色谱仪法(GC-TCD)、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气体进样法(Gasbench-IRMS)、甲酚红显色法(MicroResp)、碱液吸收法4种方法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并采用Gasbench-IRMS法和碱液吸收法两种方式检测土壤呼吸的^(13)C同位素丰度,以期准确评估土壤呼吸及碳排放,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两种仪器法(GC、IRMS)测定土壤呼吸速率的数值结果相近(基础呼吸)或趋势一致(诱导呼吸),且重复性好(标准偏差分别为0.011、0.010mg/(kg·h)),准确度高;MicroResp法的测定结果与仪器测量值较为相近,但分辨率较低;碱液吸收法的测定结果较真实值偏高(当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时)或偏低(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时)。(2)在测定CO_(2)中的^(13)C含量上,Gasbench-IRMS法直接测定的结果误差小(δ^(13)C值的标准偏差为0.137‰),接近实际值,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土壤微生物呼吸对底物的利用状况。综上,仪器法较化学分析法(MicroResp、碱液吸收)更能准确测定土壤呼吸及其^(13)C同位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测定 ^^(13)c同位素丰度 方法比较
下载PDF
^(13)C尿素呼气试验DOB值与上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
15
作者 曹笑寅 年媛媛 +3 位作者 孟宪梅 刘琳 王璐 曹豆豆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11期1358-1361,共4页
目的探究^(13)C尿素呼气试验超级准值(^(13)C-UBT DOB值)与上消化道疾病类型及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13)C-UBT阳性(DOB≥4.0‰)同时完善胃镜检查的596例患者,纳入呈阴性(DOB<4.0‰)诊断为CAG患... 目的探究^(13)C尿素呼气试验超级准值(^(13)C-UBT DOB值)与上消化道疾病类型及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13)C-UBT阳性(DOB≥4.0‰)同时完善胃镜检查的596例患者,纳入呈阴性(DOB<4.0‰)诊断为CAG患者25例作为对照,分析DOB值与上消化道疾病类型及CAG胃黏膜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患者中女性DOB值显著高于男性,DOB值与上消化道疾病类型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DOB值呈下降趋势。DOB值与胃黏膜萎缩、肠化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度及以上萎缩、肠化患者,DOB值呈下降趋势;与炎症、炎症活动性程度未见相关性,说明DOB值不能预测疾病及胃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对于低DOB值患者同样需要重视。结论DOB值定量对于临床中推测上消化道疾病、胃黏膜损伤程度有一定价值,但不能作为诊断Hp感染相关疾病及判断胃黏膜损伤程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13)c尿素呼气试验 超基准值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分辨液质联用仪的^(13)C标记葡萄糖同位素丰度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若宁 赵雅梦 +5 位作者 王储尧 廖望 解龙 赵诚 罗勇 雷雯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2-126,共5页
[U-^(13)C_(6)]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同位素试剂,在代谢组学等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开发了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的[U-^(13)C6]葡萄糖同位素丰度检测方法。在确定检测[U-^(13)C_(6)]葡萄糖同位素丰度的适用条件后... [U-^(13)C_(6)]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同位素试剂,在代谢组学等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开发了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的[U-^(13)C6]葡萄糖同位素丰度检测方法。在确定检测[U-^(13)C_(6)]葡萄糖同位素丰度的适用条件后,进行液质联用上机检测,根据不同同位素标记模式峰的强度值进行丰度计算;考察了样品浓度、质谱分析图数、流动相背景干扰对同位素丰度计算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取出峰时间窗口内所有质谱图并扣除流动相背景干扰后,重复7次进样测得浓度为10μg/mL的[U-^(13)C_(6)]葡萄糖试剂^(13)C丰度为99.05%(理论值99.2%)且RSD为0.15%。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前处理过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同位素试剂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13)c_(6)]葡萄糖 高分辨质谱 同位素丰度检测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碳[^(13)C]-尿素中2种潜在基因毒性杂质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翠雯 张旭杰 +2 位作者 陈凯 陈坚明 代德胜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127-130,共4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碳[^(13)C]-尿素中2种潜在基因毒性杂质的气相色谱法。采用DB-WAX UI毛细管色谱柱,通过FID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氨基甲酸甲酯和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限分别为0.2μg/mL和0.1μg/mL;2种潜在基因毒性杂质在0.2~100μg/m... 建立了同时测定碳[^(13)C]-尿素中2种潜在基因毒性杂质的气相色谱法。采用DB-WAX UI毛细管色谱柱,通过FID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氨基甲酸甲酯和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限分别为0.2μg/mL和0.1μg/mL;2种潜在基因毒性杂质在0.2~10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响应值呈显著线性关系;氨基甲酸甲酯回收率范围为90.6%~94.0%,氨基甲酸乙酯回收率范围为90.7%~93.6%。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有效控制碳[^(13)C]-尿素中的潜在基因毒性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13)c]-尿素 氨基甲酸甲酯 氨基甲酸乙酯 气相色谱
下载PDF
^(13)C NMR分析食用油甘油酯组成的方法研究
18
作者 肖新生 谢依琳 +1 位作者 刘芳 蒋黎艳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0-218,共9页
研究采用核磁共振碳谱法(^(13)C NMR),首先识别食用油脂中甘油一酯(MG)、甘油二酯(DG)、甘油三酯(TG)及游离脂肪酸(FFA)等组分的特征峰,然后确定特征峰响应值与组分含量的关系,最后建立了食用油脂中甘油酯组成的核磁共振碳谱分析方法。... 研究采用核磁共振碳谱法(^(13)C NMR),首先识别食用油脂中甘油一酯(MG)、甘油二酯(DG)、甘油三酯(TG)及游离脂肪酸(FFA)等组分的特征峰,然后确定特征峰响应值与组分含量的关系,最后建立了食用油脂中甘油酯组成的核磁共振碳谱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样品量为200 mg食用油甘油酯,溶剂为0.5 mL氘代氯仿,^(13)CNMR谱采集条件为脉冲序列zgpg30,扫描次数(NS)为100,脉冲宽度(P1)为30μs,能够快速的测定甘油酯样品中MG、DG、TG和FFA的相对质量分数,且所测定结果与柱层析分离法测定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该方法对响应值最低的游离脂肪酸的检出限可低至1.35%,定量限可低至4.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光谱法 甘油酯 食用油 ^^(13)c
下载PDF
丙酮酸-1-^(13)C的合成研究
19
作者 卿晶 贾雪雷 +2 位作者 陈凯 代德胜 李国威 《同位素》 CAS 2023年第2期137-143,I0002,共8页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因其灵敏度低而临床应用受限,超极化技术通过增强分子MRI信号克服这一限制。目前,丙酮酸-1-^(13)C是最主要的超极化生物探针,被广泛应用于超极化MRI研究。本研究以13 CO_(2)为标记原料,通过...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因其灵敏度低而临床应用受限,超极化技术通过增强分子MRI信号克服这一限制。目前,丙酮酸-1-^(13)C是最主要的超极化生物探针,被广泛应用于超极化MRI研究。本研究以13 CO_(2)为标记原料,通过格氏试剂亲核加成反应和臭氧化反应的“两步法”合成丙酮酸-1-^(13)C,合成收率为71.5%,产品纯度>98%;同时对臭氧化反应进行调控,实现“一锅法”合成丙酮酸-1-^(13)C的方法,合成收率为70.5%,产品纯度>98%。丙酮酸-1-^(13)C的合成可为开展磁共振成像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极化 ^丙酮酸-1-^(13)c 亲核加成反应 臭氧化反应
下载PDF
^(13)C-尿素呼气试验采用直接吹气与端口消毒法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20
作者 阮奥 候惠琳 +2 位作者 曹剑霞 周海中 卢霞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1期1949-1953,共5页
目的研究^(13)C-尿素呼气试验采用端口“一测一消毒”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中潜在污染因素的质控影响。方法入选2022年4月至7月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受检者3055例,采用常规直接吹气和端口消毒改良检测方法,分析DOB值特征、总阳性率和... 目的研究^(13)C-尿素呼气试验采用端口“一测一消毒”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中潜在污染因素的质控影响。方法入选2022年4月至7月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受检者3055例,采用常规直接吹气和端口消毒改良检测方法,分析DOB值特征、总阳性率和不同测量通道使用率及阳性率差异,分析采用端口“一测一消毒”质控措施消除潜在污染对提高测量结果准确性的价值。结果常规方法和改良方法测量的DOB值及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改良方法测量的DOB值数据一致性更好,离散趋势小,需要再次复查的DOB临界值数值减少。不同通道检测的阳性率在两种方法中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45)。结论^(13)C-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实际应用中存在潜在交叉感染风险(用嘴直接吹气),但对检测结果阳性率未见明显影响,对数据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在工作条件和受检者配合度允许的条件下,建议采取端口“一测一消毒”质控方法避免潜在交叉感染风险,提高检测数据稳定性,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感染 质控措施 端口消毒 院内交叉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