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131)I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全切除并于...目的探讨^(131)I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全切除并于术后2个月采用^(131)I治疗,随访1个月根据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有效组(51例)和无效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 iPTH和IGF-1水平,以及有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iPTH、IGF-1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7 d血清iPTH、IGF-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有效组低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清iPTH、IGF-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血清iPTH、IGF-1水平变化可用于判断甲状旁腺功能恢复情况,血清iPTH还可预示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24 h摄碘率(24 h RAIU)对^(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效果及体内残留活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2年6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Graves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前24 h RAIU的不同分为Ⅰ组(2...目的:探讨24 h摄碘率(24 h RAIU)对^(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效果及体内残留活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2年6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Graves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前24 h RAIU的不同分为Ⅰ组(24 h RAIU<50%)、Ⅱ组(50%≤24 h RAIU≤80%)、Ⅲ组(24 h RAIU>80%)。患者均采用^(131)I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结果:Ⅰ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其次为Ⅱ组,Ⅲ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最低,其次为Ⅱ组,Ⅲ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 RAIU可影响甲亢患者^(131)I治疗效果和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24 h RAIU越大,治疗有效率越低,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越高。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育龄期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放射性^(131)I治疗后生育忧虑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选取在本院头颈外科就诊且顺利接受放射性^(131)I治疗的93例育龄期DTC患者为研究对...目的探究育龄期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放射性^(131)I治疗后生育忧虑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选取在本院头颈外科就诊且顺利接受放射性^(131)I治疗的93例育龄期DT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癌症后生育忧虑量表(Reproductive Concerns After Cancer Scale,RCAC)评估其生育忧虑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育龄期DTC患者生育忧虑总得分为(54.70±11.8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肿瘤分期、子女数及生育意愿是影响DTC患者放射性^(131)I治疗后生育忧虑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育龄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放射性^(131)I治疗后的生育忧虑程度较高,年龄、文化程度、肿瘤分期、子女数及生育意愿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的忧虑程度。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切除术后~(131)碘(~(131)-iodine,^(131)I)治疗中放射性活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PTC切除术后行^(131)I治疗的134例患者,采用全身动态辐射监测系统测量^(131)I治疗后颈部和...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切除术后~(131)碘(~(131)-iodine,^(131)I)治疗中放射性活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PTC切除术后行^(131)I治疗的134例患者,采用全身动态辐射监测系统测量^(131)I治疗后颈部和腹部2、24、48 h的放射性活度,并计算24、48 h的放射性活度变化率(ratio of change of radioactivity,RCR)。采用t检验比较放射性活度差异,多因素线性模型筛选影响RCR的因素,采用皮尔逊和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法分析影响因素与RCR的相关性。将甲状腺腺体外侵犯分为无侵犯、侵犯包膜、侵犯周围组织3组,并比较3组的24 h RCR。结果:颈部24 h RCR为0.810±0.059,48 h为0.717±0.12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9, P<0.05);腹部24hRCR为0.830±0.047, 48h为0.765±0.11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7, P<0.05)。多因素线性模型分析显示: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水平、腺体外侵犯程度均是腹部24 h RCR的影响因素(F=5.529,P<0.05;F=5.847,P<0.05);^(131)I治疗次数是颈部24、 48hRCR的影响因素(F=21.458, P<0.001;F=13.259,P<0.001)。Tg与腹部24 h RCR呈负相关(r=-0.22,P<0.05)。侵犯包膜组、侵犯周围组织组的腹部24 h RCR均低于无侵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g水平及甲状腺腺体外侵犯均是腹部24 h RCR的影响因素,^(131)I治疗次数是颈部RCR的影响因素,为^(131)I治疗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131)I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全切除并于术后2个月采用^(131)I治疗,随访1个月根据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有效组(51例)和无效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 iPTH和IGF-1水平,以及有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iPTH、IGF-1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7 d血清iPTH、IGF-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有效组低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清iPTH、IGF-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血清iPTH、IGF-1水平变化可用于判断甲状旁腺功能恢复情况,血清iPTH还可预示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
文摘目的:探讨24 h摄碘率(24 h RAIU)对^(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效果及体内残留活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2年6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Graves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前24 h RAIU的不同分为Ⅰ组(24 h RAIU<50%)、Ⅱ组(50%≤24 h RAIU≤80%)、Ⅲ组(24 h RAIU>80%)。患者均采用^(131)I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结果:Ⅰ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其次为Ⅱ组,Ⅲ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最低,其次为Ⅱ组,Ⅲ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 RAIU可影响甲亢患者^(131)I治疗效果和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24 h RAIU越大,治疗有效率越低,72 h体内残留^(131)I活度越高。
文摘目的探究育龄期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放射性^(131)I治疗后生育忧虑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选取在本院头颈外科就诊且顺利接受放射性^(131)I治疗的93例育龄期DT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癌症后生育忧虑量表(Reproductive Concerns After Cancer Scale,RCAC)评估其生育忧虑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育龄期DTC患者生育忧虑总得分为(54.70±11.8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肿瘤分期、子女数及生育意愿是影响DTC患者放射性^(131)I治疗后生育忧虑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育龄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放射性^(131)I治疗后的生育忧虑程度较高,年龄、文化程度、肿瘤分期、子女数及生育意愿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的忧虑程度。
文摘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切除术后~(131)碘(~(131)-iodine,^(131)I)治疗中放射性活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PTC切除术后行^(131)I治疗的134例患者,采用全身动态辐射监测系统测量^(131)I治疗后颈部和腹部2、24、48 h的放射性活度,并计算24、48 h的放射性活度变化率(ratio of change of radioactivity,RCR)。采用t检验比较放射性活度差异,多因素线性模型筛选影响RCR的因素,采用皮尔逊和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法分析影响因素与RCR的相关性。将甲状腺腺体外侵犯分为无侵犯、侵犯包膜、侵犯周围组织3组,并比较3组的24 h RCR。结果:颈部24 h RCR为0.810±0.059,48 h为0.717±0.12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9, P<0.05);腹部24hRCR为0.830±0.047, 48h为0.765±0.11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7, P<0.05)。多因素线性模型分析显示: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水平、腺体外侵犯程度均是腹部24 h RCR的影响因素(F=5.529,P<0.05;F=5.847,P<0.05);^(131)I治疗次数是颈部24、 48hRCR的影响因素(F=21.458, P<0.001;F=13.259,P<0.001)。Tg与腹部24 h RCR呈负相关(r=-0.22,P<0.05)。侵犯包膜组、侵犯周围组织组的腹部24 h RCR均低于无侵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g水平及甲状腺腺体外侵犯均是腹部24 h RCR的影响因素,^(131)I治疗次数是颈部RCR的影响因素,为^(131)I治疗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