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I粒子植入在难治性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龚成鹏 张雅婧 +1 位作者 胡胜清 高再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4,共6页
作为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一种,^(125)I粒子植入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可切除或局部复发的恶性肿瘤治疗中,均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前景。由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特点,^(125)I粒子植入为不能再次手术、^(131)I治疗不可控及不适合靶向治... 作为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一种,^(125)I粒子植入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可切除或局部复发的恶性肿瘤治疗中,均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前景。由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特点,^(125)I粒子植入为不能再次手术、^(131)I治疗不可控及不适合靶向治疗的持续或复发甲状腺癌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手段。该文将简要介绍^(125)I粒子植入在难治性甲状腺癌局部复发灶及其转移灶治疗和病灶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难治性甲状腺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
2
作者 李广 刘勇 +2 位作者 郭贺贺 石山领 陈亚飞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3期1444-1447,共4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化疗组(n=54)和粒子植入组(n=56)。化疗组患者采取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粒子植入组患者在化疗组的基...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化疗组(n=54)和粒子植入组(n=56)。化疗组患者采取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粒子植入组患者在化疗组的基础上采取^(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衰弱情况[Fried衰弱表型量表(FFP)]、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粒子植入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FFP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VC、FEV1及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粒子植入组患者VAS、FFP评分均低于化疗组,FVC、FEV1及FEV1/FVC均高于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扭转衰弱,抑制癌性疼痛,提高肺功能,且较为安全,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癌性疼痛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肺功能
下载PDF
赋能管理模式在^(125)I粒子植入术后放射防护中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刘丽 黄祥忠 +1 位作者 高福磊 朱翠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赋能管理模式在^(125)I粒子植入术后放射防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首次进行^(125)I粒子植入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33)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n=33)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 目的探讨赋能管理模式在^(125)I粒子植入术后放射防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首次进行^(125)I粒子植入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33)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n=33)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赋能管理模式,评价两组患者在自我效能感、健康教育效果及防护依从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自我效能感、健康教育效果及防护依从性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赋能管理模式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125)I粒子植入术后健康教育效果,从而让患者更正确地认识^(125)I粒子治疗,使自我效能感加强,有利于提高术后防护依从性,保护周围人群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能管理 ^^(125)i粒子植入 放射防护 延续护理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王莹玙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究对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 目的探究对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并发症发生率等因素。结果试验组的护理依从性(92.0%)高于对照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护理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肺癌 ^^(125)I 预后 效果 粒子植入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局部3D-CRT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5
作者 成健 张超 周青青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5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局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3月于邹平市人民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首次就诊、经病理学确诊的52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局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3月于邹平市人民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首次就诊、经病理学确诊的52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3D-CRT治疗,试验组肺外周病灶在CT引导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肺门及受累淋巴结区行3D-CRT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77%、88.46%,高于对照组的46.15%、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Ⅰ级、Ⅱ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Ⅰ级、Ⅱ级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局部3D-CRT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125)I 放射性粒子 适形放疗
下载PDF
上海市^(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6
作者 单凤玲 楼菁菁 +1 位作者 张锦明 刘兴党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2022年上海市开展^(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各医疗中心质量控制现状。方法:根据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评估表,对上海市16家医疗机构的20个相关科室的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医疗机构基... 目的:分析探讨2022年上海市开展^(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各医疗中心质量控制现状。方法:根据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评估表,对上海市16家医疗机构的20个相关科室的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人员基本要求、技术管理基本要求评估的36项质控内容中,最高符合率为100.00%(36/36),最低符合率为83.33%(30/36),同一家医院不同科室的管理和质量情况也有所不同;对于有关质控各项指标,植入指征正确率(平均)为98.75%,术前制订治疗计划率(平均)为94.74%,粒子活度复测率(平均)为25.13%,术后放射剂量验证率(平均)为83.81%,30 d内穿刺相关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为5.67%,30 d内放射性损伤相关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为0.85%,粒子植入治疗有效率(平均)为92.2%,30 d内全因死亡率(平均)为0.87%。2个月、4个月、6个月及1年的(平均)随访率分别为97.24%、91.9%、85.31%及71.91%,2个月、4个月、6个月及1年的(平均)生存率分别为96.81%、89.74%、81.31%及66.07%。结论:2022年上海市各医疗中心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质量控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各医疗中心应引起重视,按照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评估表的要求,完善科室规章制度,完全按照诊疗规范开展该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质量控制 核医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性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
7
作者 杨天姿 张秉宜 +1 位作者 刘捷 李兴昶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96-198,共3页
去分化脂肪肉瘤(DDLPS)是一种罕见的脂肪肉瘤亚型,预后不良。本病例报告描述了1例65岁中国女性的肝脏及腹膜后DDLPS,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腹部肿物。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检查发现瘤体较大且出现部分脏器转移,遂行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 去分化脂肪肉瘤(DDLPS)是一种罕见的脂肪肉瘤亚型,预后不良。本病例报告描述了1例65岁中国女性的肝脏及腹膜后DDLPS,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腹部肿物。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检查发现瘤体较大且出现部分脏器转移,遂行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及肝部分切除术。术后肿瘤免疫组织化学表现为S-100(+),SOX10(-),Desmin(+)。患者愈合良好,为控制转移病灶,术后三个月行超声引导下右侧腹膜后(肝肾间隙)肿瘤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通过粒子放射治疗,达到稳定病情的治疗目标。本病例报告对该患者的治疗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从DDLPS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病理特点等方面对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提高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分化脂肪肉瘤 转移性 放射性粒子 ^^(125)I 超声 植入治疗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肺癌复发转移病灶治疗价值研究
8
作者 李波 陈德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5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究^(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肺癌复发转移病灶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7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肺癌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究^(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肺癌复发转移病灶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7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肺癌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实验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方案,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患者展开为期2年的随访;统计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剂量分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第6个月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术前TPS模拟剂量分布,总共植入^(125)I粒子1403颗,每个病灶约27颗,全组不存在围手术期。本次研究出现8例气胸患者,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可得到缓解;12例患者出现咯血,术后给予对症处理得到缓解;1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在给予对症治疗后均有所缓解。术后第3个月临床疗效评估,实验组总有效率74.50%(38/51)高于对照组的54.90%(2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临床疗效评估,实验组总有效率80.39%(41/51)高于对照组的62.75%(3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肺癌复发转移病灶治疗效果较高,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肺癌 复发转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
9
作者 施媛媛 李宝鹏 《大医生》 2024年第11期27-3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效果,并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4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TACE治疗...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效果,并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4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TACE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和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F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4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可降低血清AFP水平,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125)i粒子植入 中晚期肝癌 生存率 肝功能
下载PDF
3D打印模板辅助^(125)I粒子植入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陶志刚 曹国洪 +1 位作者 王加奇 周健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93-497,503,共6页
目的 探讨3D打印模板辅助^(125)I粒子植入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杭州市肿瘤医院和树兰(杭州)医院就诊的中晚期肺癌患者共60例。其中30例患者采用单纯射频消融治疗,为单纯组;另30... 目的 探讨3D打印模板辅助^(125)I粒子植入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杭州市肿瘤医院和树兰(杭州)医院就诊的中晚期肺癌患者共60例。其中30例患者采用单纯射频消融治疗,为单纯组;另30例患者采用3D打印模板辅助^(125)I粒子植入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为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卡诺夫斯基健康状况量表(KP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常规指标(RBC、WBC和Hb)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和肿瘤消融靶区体积变化;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生存情况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单纯组(83.33%比56.67%、93.33%比73.33%,均P<0.05);联合组KPS评分高于单纯组[(81.50±3.92)分比(78.97±3.66)分,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血清CEA、CYFRA21-1、SCC-Ag水平均明显低于单纯组[(9.42±2.13)ng/L比(13.08±2.64)ng/L、(14.51±3.47)ng/L比(18.83±3.09)ng/L、(2.90±1.01)ng/L比(5.15±1.09)ng/L,均P<0.05];联合组患者肿瘤消融靶区体积小于单纯组[(53.66±15.50)cm3比(70.81±15.34)cm3,P<0.05]。联合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83.33%,显著高于单纯组的56.67%(P<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D打印模板辅助^(125)I粒子植入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KPS评分,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缩小肿瘤消融靶区体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125)i粒子植入 射频消融 3D打印模板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远隔效应联合PD-1/PD-L1抑制剂协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晓静 李慎柯 姜东亮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1期2140-2146,共7页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作为抗肿瘤近距离放疗的重要手段,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可诱导肿瘤特异性抗原释放,激活抗肿瘤免疫效应。远隔效应是指放疗照射局部组织的同时可以在远离照射的部位引发生物响应的现象。而^(125)I放射性粒子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作为抗肿瘤近距离放疗的重要手段,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可诱导肿瘤特异性抗原释放,激活抗肿瘤免疫效应。远隔效应是指放疗照射局部组织的同时可以在远离照射的部位引发生物响应的现象。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由于具有局部放射剂量高、正常组织损伤小的优势更有利于肿瘤特异性抗原的释放和传递。^(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抑制剂既能减少放射性损伤的发生,又有潜在诱导更多远隔效应发生的可能,提高抗肿瘤治疗的疗效。因此,深入探究两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及联合应用模式,可为晚期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抑制剂 免疫反应 肿瘤微环境 远隔效应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辅助治疗晚期肝癌后IL-33、ST2、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川 李宾 李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究^(125)I粒子植入辅助治疗晚期肝癌后白细胞介素-33(IL-33)、癌性抑制基因2(ST2)、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94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究^(125)I粒子植入辅助治疗晚期肝癌后白细胞介素-33(IL-33)、癌性抑制基因2(ST2)、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94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125)I粒子植入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肿瘤标志物水平[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α-L-岩藻糖苷酶(AFU)]、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Th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Th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血清IL-33、ST2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74.47%高于对照组的51.06%(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CA19-9、AFP、CEA、AFU水平、QLQ-C30评分、IL-4、IL-6、IL-33、ST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粒子植入辅助治疗晚期肝癌患者效果显著,可调节血清IL-33、ST2水平,促使Th1/Th2平衡,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晚期肝癌 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 肿瘤标志物 癌性抑制基因2
下载PDF
共情护理对^(125)I粒子植入术后肿瘤细胞转移再次放疗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爱华 胡健 付敬国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0期2501-2503,2511,共4页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125)I粒子植入术后发生肿瘤细胞转移再次行外照射放疗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5)I粒子植入术后发生转移再次行外照射放疗的患者100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125)I粒子植入术后发生肿瘤细胞转移再次行外照射放疗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5)I粒子植入术后发生转移再次行外照射放疗的患者100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肿瘤放疗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及自我效能分级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自我效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共情护理能够改善^(125)I粒子植入术后肿瘤细胞转移再次行外照射放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护理 ^^125i粒子植入术后 放疗 负性情绪 自我效能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俊刚 王阁 +3 位作者 倪蓉晖 杨镇洲 余娴 任育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2390-2392,共3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125I粒子)植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剂量、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对经病理学确诊的16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均为周围型,腺癌9例,鳞癌7例)予外照射(8MV的X线常规放疗)治疗,60-66Gy/(30-33)次...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125I粒子)植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剂量、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对经病理学确诊的16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均为周围型,腺癌9例,鳞癌7例)予外照射(8MV的X线常规放疗)治疗,60-66Gy/(30-33)次。1-2个月左右复查胸部CT,观察肿瘤退缩情况,并开始应用125I粒子。术前经三维立体定向125I粒子植入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根据TPS结果计算所需125I粒子数和布源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内照射剂量为90-120Gy。术后应用TPS进行剂量验证。结果:125I粒子植入术后每3个月左右复查胸部CT,肺部肿瘤完全消退者4例,部分退缩者12例。16例病人接受植入术中发生少量气胸者2例;4例出现咳血痰,给予止咳和止血药物后1-2d症状消失。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外照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肺放射性损伤程度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三维适形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右侧颌面部巨大肿瘤1例
15
作者 赵志远 李培永 +4 位作者 张晓福 王宝山 郝国君 张姗 申东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4-516,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87岁。自2020年9月始右侧颌面部一0.5 cm左右赘生物逐渐增大并伴表面出血、皮肤黏膜脱落及疼痛。入院时肿物为8.5 cm×5 cm。入院8 d后肿块下段出现1 cm×1 cm破溃及少量淡红色渗出液。2020年12月9日行穿刺活... 1临床资料患者女,87岁。自2020年9月始右侧颌面部一0.5 cm左右赘生物逐渐增大并伴表面出血、皮肤黏膜脱落及疼痛。入院时肿物为8.5 cm×5 cm。入院8 d后肿块下段出现1 cm×1 cm破溃及少量淡红色渗出液。2020年12月9日行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鉴于患者年龄较大,并患有2型糖尿病病史20年,无法手术切除,且不能耐受化疗的不良反应。考虑先予肿瘤动脉栓塞术,后进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化疗栓塞 颌面部肿瘤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或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分析
16
作者 陈道花 陈兢兢 +4 位作者 隋明颖 李水秀 崔景华 张小波 李静 《循证医学》 2023年第4期225-235,共11页
目的 探讨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或联合碘125粒子(iodine-125,^(125)I)植入治疗晚期肺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纳入44例行MWA或MWA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Ⅳ期... 目的 探讨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或联合碘125粒子(iodine-125,^(125)I)植入治疗晚期肺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纳入44例行MWA或MWA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或肺转移瘤患者,按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MWA组28例,联合组(MWA联合^(125)I粒子植入)16例。并对两组患者近期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及生存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MWA组、联合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1.43%、56.25%(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43%、62.50%(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KPS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联合组的KPS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及MWA组同期的评分(P<0.05);生存期的相关因素进行Cox分析,治疗方式[风险比(hazard ratio,HR)=0.40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49~0.957,P=0.048]、术前KPS(HR=0.902,95%CI 0.850~0.957,P=0.001]为保护因素。结论 CT引导下MWA联合^(125)I粒子植入对晚期肺恶性肿瘤的治疗安全可靠,近期临床疗效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微波消融 ^^(125)i粒子植入 疗效
下载PDF
适形放疗加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盆壁复发肿瘤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师颖瑞 杨静 +5 位作者 杨锫 罗荣喜 张久堂 谢冠慧 曾彪 王晖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4-67,共4页
目的评价适形放疗加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盆壁复发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盆壁复发肿瘤患者(宫颈癌15例结直肠癌8例)共27个病灶采用计算机立体计划系统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行125I粒子立体周边插植植入术后一周... 目的评价适形放疗加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盆壁复发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3例盆壁复发肿瘤患者(宫颈癌15例结直肠癌8例)共27个病灶采用计算机立体计划系统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行125I粒子立体周边插植植入术后一周内开始适形放疗治疗,结束后1-3个月复查CT。结果疼痛缓解率91.3%。下肢水肿缓解率90.9%。CR 56.5%,PR 34.8%,NC 4.3%,PD 4.3%。1例患者治疗区域肿瘤无变化对侧盆壁及腹膜后出现新生转移灶。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适形放疗治疗盆壁复发肿瘤安全、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近期疗效满意远期临床疗效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放射性粒子植入 适形放疗 盆壁复发肿瘤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永锋 翟福山 刘明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1期1668-1669,共2页
目的介绍CT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16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颈部转移淋巴结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依据植入前1周内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 目的介绍CT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16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颈部转移淋巴结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依据植入前1周内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按计划在CT引导下穿刺植入125I粒子,术后4~6个月内复查CT观察粒子分布、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16例共植入粒子128粒。根据疗效评价标准判定,完全缓解(CR)31.25%(5/16);部分缓解(PR)43.75%(7/16);无恶化(AC)18.75%(3/16);恶化(PD)6.25%(1/16)。总有效率(CR+PR)为75.00%(12/16),未见急性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损伤。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转移淋巴结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组织间永久植入 鼻咽癌 淋巴结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病人心理弹性、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孤独感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周慧赟 王磊 雷婷婷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病人的心理弹性、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孤独感的相关性。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106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病人的一般资料,采用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病人的心理弹性、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孤独感的相关性。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106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病人的一般资料,采用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评价病人的心理弹性水平,并使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及孤独感自评量表(UCLA)进行调查问卷。结果:^(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病人孤独感量表得分为(40.01±8.63)分,心理弹性量表得分为(61.79±14.54)分,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得分为(116.32±18.80)分;不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孤独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理弹性得分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6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肿瘤病人的孤独感量表得分和心理弹性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912,P<0.01),心理弹性量表得分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84,P<0.01),孤独感量表得分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907,P<0.01);纳入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理弹性得分、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得分进行孤独感影响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得分和家庭人均月收入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肿瘤病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及早对孤独感程度进行评估并提前进行有效干预,改善病人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情况,对于降低其孤独感程度具有显著效果,对促进病人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病人 心理弹性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 孤独感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隙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丽萍 陈伟娜 贾静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6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隙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隙植入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隙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隙植入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干预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各60例,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满意度、生活质量均高于参照组(P<0.01),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隙植入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隙植入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