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137)Cs活度比及其粒径剖面特征分析
1
作者 成六三 方海燕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65,共7页
为了探讨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信息,以岩溶区小流域小坪山坪塘为研究对象,采用核素^(137)Cs和土壤粒径特征值等方法,对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及其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山坪塘沉积泥沙的^(137)Cs比活度在垂... 为了探讨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信息,以岩溶区小流域小坪山坪塘为研究对象,采用核素^(137)Cs和土壤粒径特征值等方法,对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及其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山坪塘沉积泥沙的^(137)Cs比活度在垂直剖面上存在一个区间50 cm深度层次未被检出,但山坪塘沉积泥沙^(137)Cs比活度范围为0~3.59 Bq·kg^(-1),平均值为1 Bq·kg^(-1);(2)山坪塘沉积泥沙^(137)Cs比活度比坡耕地、草地和林地土壤表层小1.7、1.83、0.92 Bq·kg^(-1),且坡耕地和林地土壤表层的^(137)Cs比活度分布差异较大;(3)山坪塘旋回沉积泥沙与其控制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的粒径组分含量主要以粘粒、中粉粒和粉粒为主,且粒径组分含量之间比例基本保持一致。但山坪塘沉积泥沙仅有组分极细砂粒含量与坡耕地表层土壤组分含量密切,其他组分含量与草地密切;(4)山坪塘沉积泥沙粒径特征参数(中值粒径、众数粒径、体积加权平均粒径和分形维数D)在垂直剖面上变化基本保持一致,而有效粒径变化较为复杂。可得结论,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主要为其流域内的坡耕地和草地表层土壤,为区域岩溶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反演和水土保持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法 ^^(137)cs 土壤侵蚀 岩溶区
下载PDF
水泥碳化规律及其对^(137)Cs的吸附研究
2
作者 阳刚 柳炳琦 +2 位作者 鲁国一 冷阳春 庹先国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6-76,共11页
水泥是放射性废物处置库建设所必需的胶凝材料。在处置库设计运行的年限内,环境中的CO_(2)会进入水泥中导致水泥碳化使其物化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对放射性核素的阻滞性能。为考察水泥碳化对放射性废物处置库长期处置安全的影响,研... 水泥是放射性废物处置库建设所必需的胶凝材料。在处置库设计运行的年限内,环境中的CO_(2)会进入水泥中导致水泥碳化使其物化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对放射性核素的阻滞性能。为考察水泥碳化对放射性废物处置库长期处置安全的影响,研究了水泥碳化规律及其对裂变核素^(137)Cs的吸附性能。采用多种表征手段研究了水泥碳化前后物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碳化过程主要是水化产物Ca(OH)_(2)和水化硅酸钙向CaCO_(3)的转化,水泥比表面积随碳化程度的增强而增大。通过吸附实验研究^(137)Cs在碳化水泥中的吸附行为,考察碳化对水泥吸附^(137)Cs性能的变化,结果显示:碳化极大提升了水泥的吸附能力,且吸附能力随碳化程度的增强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整体明显优于未碳化水泥的变化规律;水泥吸附^(137)Cs为化学单层吸附,碳化并未改变水泥吸附^(137)Cs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碳化 吸附 ^^(137)cs
下载PDF
^(137)Cs-γ射线辐射对大花威灵仙愈伤生长及分化的影响
3
作者 韩芯 刘超纲 +3 位作者 高露璐 张猛超 王淑安 李林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03-108,共6页
以大花威灵仙(Clematis courtoisii)的胚根为试材,诱导出胚性愈伤后,采用激素配比和辐射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激素配比和辐射计量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以期为大威灵仙植物组织培养和诱变种质创新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6-BA 2 ... 以大花威灵仙(Clematis courtoisii)的胚根为试材,诱导出胚性愈伤后,采用激素配比和辐射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激素配比和辐射计量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以期为大威灵仙植物组织培养和诱变种质创新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6-BA 2 mg·L^(-1)+NAA 0.05 mg·L^(-1)是诱导愈伤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使用不同剂量(0、30、60、90、120、150、180 Gy)的^(137)Cs-γ射线进行辐射处理,发现60 Gy辐射剂量对愈伤分化率影响最小,120 Gy为大花威灵仙的半致死剂量。^(137)Cs-γ辐射大花威灵仙愈伤组织的适宜剂量范围是60~90 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γ辐射 大花威灵仙 愈伤分化
下载PDF
2013—2023年宁德核电厂周边海洋生物中^(137)Cs放射性水平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肖云鹏 李逢伟 钱震 《海峡科学》 2024年第2期63-66,共4页
环境中的^(137)Cs是公众所受内照射剂量的主要元素之一,在我国核电事业繁荣发展及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排放核污染水的背景下,需要重点关注环境中^(137)Cs的放射性水平。该文对2013—2023年宁德核电厂周边海洋生物中^(137)Cs放射性水平进... 环境中的^(137)Cs是公众所受内照射剂量的主要元素之一,在我国核电事业繁荣发展及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排放核污染水的背景下,需要重点关注环境中^(137)Cs的放射性水平。该文对2013—2023年宁德核电厂周边海洋生物中^(137)Cs放射性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宁德核电厂周边海洋生物中^(137)Cs比活度范围仍处于环境本底水平,周边居民食入水产品中^(137)Cs所致公众年有效剂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放射性水平 海洋生物 宁德核电
下载PDF
^(137)Cs-γ辐照对澳洲坚果种子萌发与穗条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谭秋锦 周春衡 +6 位作者 环秀菊 许鹏 钟剑章 何铣扬 黄锡云 杨小州 梁瑛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39-44,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137)Cs-γ射线对澳洲坚果种子和接穗的诱变效应。实验采用自主选育澳洲坚果品种‘桂热1号’,分别对其种子与穗条进行0~250 Gy和0~200 Gy剂量辐射处理,并分析其对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势及接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 本研究旨在探讨^(137)Cs-γ射线对澳洲坚果种子和接穗的诱变效应。实验采用自主选育澳洲坚果品种‘桂热1号’,分别对其种子与穗条进行0~250 Gy和0~200 Gy剂量辐射处理,并分析其对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势及接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定剂量范围内^(137)Cs-γ射线对澳洲坚果种子发芽、成苗有极显著的抑制损伤作用。辐射剂量与发芽率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2.5849x+231.14。计算出半致死剂量和临界剂量分别为101.895 Gy和127.744 Gy;(2)150 Gy剂量辐射对幼苗叶缘刺影响显著,比对照种苗叶缘刺减少。随着高剂量的^(137)Cs-γ射线辐射,幼苗均表现出叶片变短变宽,株高变矮和茎干变细的表型;(3)澳洲坚果接穗经辐射后成活率下降,剂量超过100 Gy致使成活率下降为0。10~50 Gy剂量范围内,澳洲坚果穗条长势较好。综合表明,在^(137)Cs-γ辐射诱变育种过程中,澳洲坚果种子的合适剂量范围为101.895~127.744 Gy,接穗的合适剂量范围为10~50 Gy。本研究为^(137)Cs-γ辐照在澳洲坚果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γ辐照 澳洲坚果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穗条生长
下载PDF
聚丙烯装置^(137)Cs 密封源料位计的安全措施与对策
6
作者 石云 刘贵春 申世勤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34-136,共3页
介绍了聚丙烯装置^(137)Cs密封源料位计的生产工艺和测量原理,分析了^(137)Cs密封源料位计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提升了聚丙烯^(137)Cs密封源的安全防护控制水平。
关键词 ^^(137)cs 密封源 料位计 辐射 安全控制
下载PDF
2022年台湾海峡海水中^(137)Cs放射性水平调查与评价
7
作者 陈东军 《海峡科学》 2024年第8期72-76,共5页
^(137)Cs是海洋环境中最受关注的放射性核素之一。该文对台湾海峡表层海水中^(137)Cs的放射性水平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显示,2022年9月和11月台湾海峡表层海水中^(137)Cs比活度分别为1.12~2.70 Bq/m^(3)和1.57~2.53 Bq/m^(3),未见明显异... ^(137)Cs是海洋环境中最受关注的放射性核素之一。该文对台湾海峡表层海水中^(137)Cs的放射性水平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显示,2022年9月和11月台湾海峡表层海水中^(137)Cs比活度分别为1.12~2.70 Bq/m^(3)和1.57~2.53 Bq/m^(3),未见明显异常,海水中^(137)Cs比活度的最大值远低于国家海水水质标准限值;9月^(137)Cs呈离岸增加的空间变化趋势,但离岸海域海水中^(137)Cs的时间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海水 放射性水平 台湾海峡
下载PDF
三峡地区侵蚀泥沙的^(137)Cs法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文安邦 齐永青 +3 位作者 汪阳春 贺秀斌 伏介雄 张信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36,共4页
198 9年以来三峡地区开展的侵蚀泥沙13 7Cs示踪的初步研究表明:三峡地区紫色土陡坡耕地侵蚀强烈,坡度>2 5°的坡耕地,侵蚀速率高达712 6 94 5 2t/(km2 ·a) ;黄壤质地粘重,抗蚀性好,坡度2 9°的陡坡耕地的侵蚀速率仅2 5 ... 198 9年以来三峡地区开展的侵蚀泥沙13 7Cs示踪的初步研究表明:三峡地区紫色土陡坡耕地侵蚀强烈,坡度>2 5°的坡耕地,侵蚀速率高达712 6 94 5 2t/(km2 ·a) ;黄壤质地粘重,抗蚀性好,坡度2 9°的陡坡耕地的侵蚀速率仅2 5 0 9t/(km2 ·a)。林草地侵蚀轻微,坡度2 5°林草地的侵蚀速率为30 6 6 88t/(km2 ·a) ,较坡耕地大致低一个数量级。上世纪6 0年代以来,开县小江河床上涨强烈,两岸滩地也有淤积发生,淤积厚度10 70cm不等,低滩地泥沙淤积厚度大于高滩地。开县春秋水库小流域输沙模数为15 6 0t/(km2 ·a) ,由于谷地泥沙淤积极为有限,此值基本可代表该流域的侵蚀模数。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公布的川东平行岭谷区侵蚀模数为30 0 0 5 0 0 0t/(km2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地区 侵蚀泥沙 ^^137cs 侵蚀速率 陡坡耕地 泥沙淤积 侵蚀模数 1989年 60年代 输沙模数 遥感普查 土壤侵蚀 紫色土 坡度 抗蚀性 数量级 滩地 小流域 草地 开县 厚度 黄壤
下载PDF
^(137)Cs示踪红壤丘陵区坡地土壤侵蚀的研究——以江西丰城市为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濮励杰 赵姚阳 +2 位作者 金平华 王金磊 黄贤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2-567,共6页
通过137Cs示踪技术,并采用相关的土壤侵蚀定量模型,对红壤丘陵区江西丰城市坡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方式以及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s的本底值为1992.45±145.63Bq/m2;试验区典型坡地不同地貌部位均... 通过137Cs示踪技术,并采用相关的土壤侵蚀定量模型,对红壤丘陵区江西丰城市坡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方式以及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s的本底值为1992.45±145.63Bq/m2;试验区典型坡地不同地貌部位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土壤侵蚀,且侵蚀强度总的变化趋势为坡底部>坡中部>坡顶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方式下的坡面侵蚀强度亦呈现一定的分异现象,从大到小依次为耕作土坡面>退耕30年+退耕1年混合坡面>退耕30年坡面>荒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坡地 红壤丘陵区 ^^137cs示踪技术 荒坡 坡面侵蚀 侵蚀强度 丰城市 江西 退耕
下载PDF
渤海湾老狼坨子海岸带^(14)C、^(137)Cs、^(210)Pb测年与现代沉积速率的加速趋势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宏 姜义 +4 位作者 李建芬 夏威岚 M.Van Strydonck S.L.Goodbred 康慧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58-664,共7页
通过对渤海湾西岸L剖面中同一关键层的碳酸钙和原生腹足类壳体的14C测年对比研究,确定了晚全新世约2800calBP的层位及沉积速率0.045cm/a;8个样柱的137Cs和210Pbexc强度、蓄积量揭示了距今约120年来堤后盐沼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35cm/a,... 通过对渤海湾西岸L剖面中同一关键层的碳酸钙和原生腹足类壳体的14C测年对比研究,确定了晚全新世约2800calBP的层位及沉积速率0.045cm/a;8个样柱的137Cs和210Pbexc强度、蓄积量揭示了距今约120年来堤后盐沼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35cm/a,而面向开放海湾的潮坪上部则达到约2~3cm/a。研究区近1个世纪以来沉积速率的加速趋势,是渤海湾西岸泥质海岸带的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测年 ^^137cs/^210Pb测年 沉积速率 加速 渤海湾西岸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土壤风蚀的^(137)Cs法研究(Ⅱ)——^(137)Cs背景值与风蚀速率测定 被引量:27
11
作者 严平 董光荣 +1 位作者 张信宝 邹学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1-397,共7页
通过对高寒草原背景值样点(RS7)的分析,将共和盆地的137Cs背景值含量确定为(2691.78±196 08)Bq·m-2,基本接近北半球137Cs背景值的平均水平,其137Cs剖面满足尖峰分布函数,与公认的理论分布(即负指数分布)相比,呈现出峰值下移... 通过对高寒草原背景值样点(RS7)的分析,将共和盆地的137Cs背景值含量确定为(2691.78±196 08)Bq·m-2,基本接近北半球137Cs背景值的平均水平,其137Cs剖面满足尖峰分布函数,与公认的理论分布(即负指数分布)相比,呈现出峰值下移和曲线趋平的现象,可能与近几十年来137Cs的稳定下渗有关。应用137Cs背景值剖面分布函数,建立了风蚀速率的137Cs估算模型,估算出四个样方的土壤风蚀速率,并由此转化为区域风蚀速率,计算出共和盆地区域土壤风蚀速率为12 556t·hm-2·a-1,通过蚀积平衡检验,其误差水平小于10%。并分析了风蚀物的输出途径及其所占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共和盆地 土壤风蚀 ^^137cs背景值 风蚀速率 蚀积平衡 ^^137cs风蚀模型
下载PDF
^(137)Cs法应用于流域土壤侵蚀初步研究——以太湖上游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为例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金磊 濮励杰 +3 位作者 金平华 王宇飞 潘少明 周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8-796,共9页
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水环境质量下降问题日趋突出 ,而由土壤侵蚀造成的物质迁移是流域非点源营养元素输入的主要载体之一 ,因此 ,流域土壤侵蚀的定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以太湖上游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为例 ,利用137C... 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水环境质量下降问题日趋突出 ,而由土壤侵蚀造成的物质迁移是流域非点源营养元素输入的主要载体之一 ,因此 ,流域土壤侵蚀的定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以太湖上游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为例 ,利用137Cs示踪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的土壤侵蚀数量及空间分布状况作了初步的研究 ,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的137Cs背景值为(2 14 8.8± 12 0 .7)Bq/m2 ;根据建立以及选择的土壤侵蚀和沉积模型计算 ,研究区内非耕作土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在 - 431.6t/km2 ·a(“ -”表示堆积 ) ,耕作土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在 16 81.2t/(km2 ·a) ,年均土壤侵蚀厚度为 1.5 3mm .研究结论对深入探讨太湖流域上游物质迁移对太湖的生态影响具有基础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土壤侵蚀模型 土壤侵蚀强度 土地利用方式 西苕溪流域 太湖流域
下载PDF
中国^(137)Cs本底值区域分布研究 被引量:56
13
作者 齐永青 张信宝 +2 位作者 贺秀斌 文安邦 伏介雄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50,共9页
137Cs区域本底值的确定是应用137Cs法研究土壤侵蚀的首要问题。本文利用Walling和He的137Cs本底值计算模型和软件对中国137Cs本底值区域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结合前人对中国不同区域137Cs本底值的研究结果,将各区域137Cs实测本底值同模... 137Cs区域本底值的确定是应用137Cs法研究土壤侵蚀的首要问题。本文利用Walling和He的137Cs本底值计算模型和软件对中国137Cs本底值区域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结合前人对中国不同区域137Cs本底值的研究结果,将各区域137Cs实测本底值同模拟值进行比较,指出了模拟结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137Cs本底值的区域分布特点和影响中国137Cs区域本底值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本底值 分布 中国
下载PDF
黔中高原岩溶丘陵坡地土壤中的^137Cs分布 被引量:35
14
作者 严冬春 文安邦 +1 位作者 鲍玉海 张信宝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2-347,共6页
黔中岩溶坡地土壤中137Cs的深度分布坡顶和坡底具有相同的趋势,次表层土壤中137Cs的比活度最大;坡中土壤中137Cs的含量先增加后陡然减少。岩溶坡地土壤中137Cs的比活度介于9.1 Bq/kg^56.9 Bq/kg之间,变化趋势顺坡降低,与土层厚度变化趋... 黔中岩溶坡地土壤中137Cs的深度分布坡顶和坡底具有相同的趋势,次表层土壤中137Cs的比活度最大;坡中土壤中137Cs的含量先增加后陡然减少。岩溶坡地土壤中137Cs的比活度介于9.1 Bq/kg^56.9 Bq/kg之间,变化趋势顺坡降低,与土层厚度变化趋势相反;平均比活度为26.1 Bq/kg,远远大于本底值。岩溶坡地土壤中137Cs的面积活度介于144.7 Bq/m2~440.2 Bq/m2之间,顺坡变化趋势不明显;与本底值比较,流失比较大;可能的原因一是黔中岩溶坡地早期石漠化较严重,基岩无法吸附137Cs,导致核爆期间沉降的137Cs随水流失;二是岩溶坡地土壤中的137Cs随土壤颗粒发生了地下漏失。基于以上调查和目前的计算模型,认为用于调查均质土壤地区土壤侵蚀的137Cs法暂时不适合直接用于基岩型岩溶坡地土壤侵蚀速率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土壤 分布 黔中高原 岩溶丘陵坡地
下载PDF
基于土壤^(137)Cs监测的土壤侵蚀与有机质流失——以密云水库为例 被引量:14
15
作者 华珞 张志刚 +4 位作者 李俊波 冯琰 赵红 尹逊霄 朱凤云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8-213,共6页
本文运用137Cs核素示踪技术,研究北京重要的水源供应地密云水库周边地区及白河上游地区土壤侵蚀状况与有机质流失状况及其相互之间的量变关系。试验结果表明:0~20cm土层中山坡上137Cs含量低于坡中、坡下,但若山顶具有缓坡或山角下具有... 本文运用137Cs核素示踪技术,研究北京重要的水源供应地密云水库周边地区及白河上游地区土壤侵蚀状况与有机质流失状况及其相互之间的量变关系。试验结果表明:0~20cm土层中山坡上137Cs含量低于坡中、坡下,但若山顶具有缓坡或山角下具有陡坡则137Cs含量变化规律相反。根据水利部标准与土壤137Cs监测结果,密云水库周边大部分地区基本属于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部分地区侵蚀情况严重,达到了剧烈侵蚀的程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分布有很大影响,有机质含量分布为灌丛>林地>果园>农田;上游地区有机质含量高于水库周边地区土壤,表明人为活动加剧了土壤侵蚀和有机质的流失。对于景观单一,地域较小的采样区进行三次曲线数学模拟,其相关系数高达0.9左右,表明在监测土壤137Cs、210Pb含量变化的同时,可以利用小区域数学模型直接预报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密云水库 土壤侵蚀 流失 土壤有机质含量 核素示踪技术 含量变化规律 土地利用方式 ^^210PB 上游地区 周边地区 部分地区 试验结果 监测结果 含量分布 人为活动 数学模拟 三次曲线 相关系数 预报预测 数学模型 水利部
下载PDF
植物对^(137)Cs污染土壤的修复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杨俊诚 朱永懿 +3 位作者 陈景坚 张建峰 梅勇 姜慧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6-290,共5页
选用了南瓜、油菜、虎尾草、红梗叶甜菜、东升叶甜菜和红甜菜等几种植物,通过盆栽模拟,研究不同活度137Cs污染的广东大亚湾水稻土、浙江秦山水稻土和北京褐土的生物修复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植物在3种土壤上均对137Cs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并... 选用了南瓜、油菜、虎尾草、红梗叶甜菜、东升叶甜菜和红甜菜等几种植物,通过盆栽模拟,研究不同活度137Cs污染的广东大亚湾水稻土、浙江秦山水稻土和北京褐土的生物修复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植物在3种土壤上均对137Cs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并随137Cs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2=0.9989。在污染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试验发现,虎尾草、油菜和南瓜所吸收137Cs的比活度随土壤的pH值降低而增加。6种植物的生物修复能力差异较大,综合评价结果为,对137Cs污染土壤修复能力的顺序是:虎尾草>油菜>红梗叶甜菜>南瓜>红甜菜>东升叶甜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综合评价 ^^137cs 污染土壤 修复作用 植物 吸收能力 修复能力 红甜菜
下载PDF
内蒙古乌梁素海^210Pb和^137Cs测年与现代沉积速率 被引量:20
17
作者 赵锁志 孔凡吉 +4 位作者 王喜宽 赵军 段海龙 李世宝 张宝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9-914,共6页
对乌梁素海沉积物柱心样品进行210Pb、137Cs测年分析表明,柱心剖面上有明显的1963年蓄积峰,这个蓄积峰对乌梁素海的现代沉积有明显的时标意义。根据210Pb的CRS模式,可以计算出每个样品深度所对应的年代,在该沉积柱心中与137Cs时标吻合... 对乌梁素海沉积物柱心样品进行210Pb、137Cs测年分析表明,柱心剖面上有明显的1963年蓄积峰,这个蓄积峰对乌梁素海的现代沉积有明显的时标意义。根据210Pb的CRS模式,可以计算出每个样品深度所对应的年代,在该沉积柱心中与137Cs时标吻合较好。乌梁素海的沉积速率并不稳定,变化比较大,表明乌梁素海近113 a来沉积环境不稳定。210Pb、137Cs两种计年方法的结合有助于认识沉积速率变化较大的沼泽的沉积状况,也有助于对核素计年方法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 ^^137cs沉积速率 乌梁素海 内蒙古
下载PDF
太湖THS孔现代沉积物^(137)Cs和^(210)Pb的分布及计年 被引量:24
18
作者 姚书春 李世杰 +2 位作者 刘吉峰 薛滨 夏威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9-83,共5页
太湖THS沉积物柱状岩心中存在3个明显的137Cs蓄积峰,高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对应的137Cs蓄积峰向表层迁移的一个可能的原因。利用137Cs核素1963年和1975年对应的蓄积峰计算出沉积速率为0.34 cm/a。利用137C... 太湖THS沉积物柱状岩心中存在3个明显的137Cs蓄积峰,高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对应的137Cs蓄积峰向表层迁移的一个可能的原因。利用137Cs核素1963年和1975年对应的蓄积峰计算出沉积速率为0.34 cm/a。利用137Cs核素1963年对应的蓄积峰进行校正,采用210Pb计年的CRS模式获得不同时段的沉积速率,发现在80年代末沉积物堆积通量最高,达到0.6 g/(cm2.a)。两种计年方法的结合有助于认识沉积速率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速率 ^^210PB ^^137cs 太湖
下载PDF
云南省泸沽湖、洱海现代沉积物中^(210)Pb,^(137)Cs的垂直分布及其计年 被引量:45
19
作者 徐经意 万国江 +2 位作者 王长生 黄荣贵 陈敬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10-116,共7页
云南省沪沽湖、洱海^(210)Pb_(ex)的垂直分布受 Fe、Mn循环下^(210)Po和^(210)Pb沉积后再迁移的影响,分别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剖面分布特征.^(210)Pb_(ex)计年的沉积物堆积速率分别为0.05... 云南省沪沽湖、洱海^(210)Pb_(ex)的垂直分布受 Fe、Mn循环下^(210)Po和^(210)Pb沉积后再迁移的影响,分别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剖面分布特征.^(210)Pb_(ex)计年的沉积物堆积速率分别为0.050-0.051g·cm^(-2)a^(-1)和0.044-0.045g·cm^(-2)a^(-1),反映百年时间尺度上的堆积结果.沪沽湖、洱海^(137)_(Cs)的垂直剖面分布虽然受分子扩散作用的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其峰值位置.沪沽湖深水湖区^(137)Cs计年的沉积物堆积速率为0.045 ± 0 004g·cm^(-2)a^(-1)(1964年时标).按不同时标,洱海^(137)_(Cs)计年的沉积物堆积速率为对.048±0.0039·cm^(-2)a^(-1)(1964年时标),0.047 ± 0.0029·cm^(-2)a^(-1)(1975年时标),0.046±0 005g·cm^(-2)a^(-1)(1986年时标).三种时标给出的沉积物堆积速率一致,其平均值为0.047±0.0029·cm^(-2)a^(-1),与^(210)Pb_(ex)计年方法获得的数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堆积速率 泸沽湖 洱海 铅210 137
下载PDF
利用^(137)Cs技术研究黑土坡耕地土壤再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20
作者 方华军 杨学明 +1 位作者 张晓平 梁爱珍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4-468,共5页
利用^(137)Cs示踪技术和不同的理论模型研究典型的东北漫岗地形的黑土土壤再分布状况 .通过野外采样和模型分析 ,得出研究区^(137)背景值为 2 2 32 75Bq·m- 2 ,介于长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背景值之间 ,表明^(137)沉降与纬度和降水相... 利用^(137)Cs示踪技术和不同的理论模型研究典型的东北漫岗地形的黑土土壤再分布状况 .通过野外采样和模型分析 ,得出研究区^(137)背景值为 2 2 32 75Bq·m- 2 ,介于长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背景值之间 ,表明^(137)沉降与纬度和降水相关 .研究区各地貌部位^(137)含量在水平方向和深度分布上有很大的分异 .坡肩部位^(137)含量最低 ,土壤侵蚀最为强烈 ;坡顶和坡背侵蚀较为微弱 ;坡脚和坡足基本上表现土壤沉积 .^(137)分布深度从坡肩 2 0cm到坡足 80cm土层 ,表现出该区经历了强烈的侵蚀和沉积过程 .文中采用 4种常用的^(137)土壤侵蚀模型估计研究区的土壤侵蚀速率 ,结果表明 ,PM模型明显低估了土壤侵蚀速率 ,MBM1明显高估了土壤侵蚀速率 ,MBM2 和MBM3估计的结果较为相近的合理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再分布 ^^137cs 校正模型 黑土 中国东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