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在鉴别肝肿瘤来源中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杨子达 梁礼平 +1 位作者 董海林 常凯敏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941-943,共3页
目的:探究18 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标记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在肝转移瘤及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 目的:探究18 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标记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在肝转移瘤及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参考最终诊断结果,比较动态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18)FDG-PET/CT检查检出不同直径肿瘤数量差异,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鉴别的肝转移瘤及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差异。结果:(1)病理结果显示:86例肝癌患者中,术后快速冷冻病理检查确诊肝转移瘤47例(54.65%),确诊原发性肝癌39例(45.35%)。手术切除共计获得肿瘤436枚,直径<2cm的肿瘤179枚(41.06%),≥2cm的肿瘤257枚(58.94%)。(2)动态增强CT检出直径<2cm的肿瘤共计167枚,检出率93.30%(167/179);直径≥2cm的肿瘤共计242枚,检出率94.16%(242/257);^(18)FDG-PET/CT检出直径<2cm的肿瘤共计176枚,检出率98.32%(176/179);直径≥2cm的肿瘤共计246枚,检出率95.72%(246/257)。两种检查方法对直径≥2cm肿瘤检出率相近(P>0.05),^(18)FDG-PET/CT对直径<2cm肿瘤检出率高于动态增强CT(P<0.05)。(3)动态增强CT诊断结果显示肝转移瘤44例(51.16%),原发性肝癌42例(48.84%);^(18)FDG-PET/CT诊断结果显示肝转移瘤49例(56.98%),原发性肝癌37例(43.02%)。^(18)FDG-PET/CT鉴别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87%、92.31%、95.35%、93.88%、97.30%,动态增强CT鉴别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36%、94.87%、91.86%、95.45%、88.10%,两种检查方法鉴别诊断肝转移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相近(P>0.05)。结论:^(18)FDG-PET/CT在肝转移瘤及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中与动态增强CT效能相仿,但前者更易检出小体积肿瘤,临床可作为CT检查补充手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代脱氧葡萄糖 ^^(18)FDG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 PET/CT 肝转移瘤 原发性肝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基于定量CT身体组分、^(18)F-FDG PET/CT显像预测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预后的价值
2
作者 白丽 苏雪娟 陈体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13-718,共6页
目的 分析定量CT (QCT)身体组分、^(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对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NAC)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于南阳市第二... 目的 分析定量CT (QCT)身体组分、^(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对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NAC)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联合NAC治疗的8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在NAC前和化疗1、3个周期后检测记录QCT参数[L_(1)、L_(2)水平的皮下脂肪面积(SFA)、内脏脂肪面积(VFA)、骨密度(BMD)、L_(3)水平的椎旁肌肉面积(TMA)]、^(18)F-FDG PET/CT显像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肿瘤代谢体积(MTV)。NAC结束后进行手术,随访12个月(失访2例),依据有无复发转移分为预后良好组43例和预后不良组37例,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QCT参数、^(18)F-FDG PET/CT显像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化疗1个周期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SFA、BMD、VFA、MA水平分别为(45.23±4.07) cm^(2)、(128.97±26.53) mg/m^(2)、(78.07±6.69) cm^(2)、(37.36±5.74) cm^(2),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的(42.52±3.32) cm^(2)、(112.54±25.82) mg/m^(2)、(73.73±7.25) cm^(2)、(32.94±5.31) 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3个周期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SFA、BMD、VFA、MA水平分别为(40.95±3.92) cm^(2)、(113.55±15.87) mg/m^(2)、(73.59±6.17) cm^(2)、(32.67±4.98) cm^(2),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的(37.51±3.56) cm^(2)、(95.18±17.45) mg/m^(2)、(70.30±5.14) cm^(2)、(28.52±4.42) 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个周期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SUV_(max)、MTV分别为5.43±1.25、(3.86±0.87)×10^(4)mm,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的6.04±1.07、(4.27±0.85)×10^(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3个周期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SUV_(max)、MTV分别为3.94±1.06、(2.61±0.70)×10^(4)mm,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的4.73±1.21、(3.05±0.93)×10^(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FA、BMD、VFA、MA、SUV_(max)、MTV联合预测手术联合NAC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98 (95%CI:0.809~0.954)、0.919 (95%CI:0.836~0.968)。结论 NAC过程中检测QCT参数、^(18)F-FDG PET/CT显像指标可预测手术联合NAC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联合预测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定量CT 新辅助化疗 骨密度 肿瘤代谢体积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同时性多原发癌1例
3
作者 张燕齐 李强 高海峰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25-427,共3页
多原发癌病例临床上少见,根据两癌发生的间隔时间分为同时性和异时性,临床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多原发癌对指导治疗及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通过^(18)F-FDG PET-CT显像发现的1例同时性多原发口咽淋巴瘤、肺腺癌患者,对其^(18)F... 多原发癌病例临床上少见,根据两癌发生的间隔时间分为同时性和异时性,临床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多原发癌对指导治疗及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通过^(18)F-FDG PET-CT显像发现的1例同时性多原发口咽淋巴瘤、肺腺癌患者,对其^(18)F-FDG PET-C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显示出^(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原发癌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简便、快速自动化合成肿瘤显像剂^(18)F-氟代乙酸盐和1-H-1-(3-^(18)F-2-羟基丙基)-2-^(18)F-硝基咪唑 被引量:5
4
作者 唐刚华 唐小兰 +2 位作者 王明芳 罗磊 甘满权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81-586,共6页
用“一锅法”和TRACERlab FXF-N自动化合成仪系统合成了18F-氟代乙酸盐(18F-FAC)和1-H-1-(3-18F-2-羟基丙基)-2-硝基咪唑(18F-FMISO)。以溴代乙酸苄酯为前体,在同一反应瓶中经亲核氟化、NaOH水解两步反应及Sep Pak小柱分离纯化制备了18F... 用“一锅法”和TRACERlab FXF-N自动化合成仪系统合成了18F-氟代乙酸盐(18F-FAC)和1-H-1-(3-18F-2-羟基丙基)-2-硝基咪唑(18F-FMISO)。以溴代乙酸苄酯为前体,在同一反应瓶中经亲核氟化、NaOH水解两步反应及Sep Pak小柱分离纯化制备了18F-FAC注射液,总合成时间小于40min,未经校正的放化产率和放化纯度分别大于45%和99%。以1-(2’-硝基-1’-咪唑基)-2-O-四氢吡喃基-3-O-甲苯磺酰基丙二醇为原料,用类似方法制备了18F-FMISO注射液,总合成时间小于40 min,未经校正的放化产率和放化纯度分别大于40%和95%。采用“一锅法”自动化合成18F-FAC和18F-FMISO注射液,操作简便,该工艺可用制备2-18F-2-脱氧-D-葡萄糖(18F-FDG)的全自动化合成模块来制备18F-FAC和18F-FMISO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代乙酸盐 ^^18f-FMISO 肿瘤显像剂 乏氧显像剂 自动化合成
下载PDF
^(18)F-NaF PET/CT在骨骼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焓钰 黄晓红 +1 位作者 石野宽 游金辉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76-379,共4页
^(18)F-氟化钠(^(18)F-NaF)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和药代动力学特点。^(18)F-NaF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全身骨骼显像技术已在恶性肿瘤骨转移、原发性骨肿瘤、良性骨骼病变等多种骨骼疾病中得到应用,与其他显像方式相... ^(18)F-氟化钠(^(18)F-NaF)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和药代动力学特点。^(18)F-NaF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全身骨骼显像技术已在恶性肿瘤骨转移、原发性骨肿瘤、良性骨骼病变等多种骨骼疾病中得到应用,与其他显像方式相比具有诊断效能高、检查时间短、靶/背景比(T/B)高等优点,可从代谢和解剖等方面为临床提供丰富的信息。本文简要综述^(18)F-NaF PET/CT在骨骼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以期提高其在骨骼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化钠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18)f-脱氧葡萄糖 骨骼疾病
下载PDF
^(18)F-氟赤硝基咪唑micro PET/CT评价裸鼠乳腺癌早期放疗疗效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苏晓雨 徐慧琴 +3 位作者 汪会 余文静 张丹 谯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18)F-氟赤硝基咪唑micro PET/CT评价裸鼠MDA-MB231乳腺癌早期放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建立16只裸鼠MDA-MB231乳腺癌模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放疗组(B组),每组8只。每组裸鼠行micro PET/CT显像,测定每只... 目的探讨^(18)F-氟赤硝基咪唑micro PET/CT评价裸鼠MDA-MB231乳腺癌早期放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建立16只裸鼠MDA-MB231乳腺癌模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放疗组(B组),每组8只。每组裸鼠行micro PET/CT显像,测定每只裸鼠肿瘤SUVmax值。完成显像后,常规HE染色观察每组肿瘤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每组肿瘤细胞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放疗前,对照组与放疗组SUV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375,P> 0. 05)。放疗组放疗后48 h裸鼠肿瘤组织SUVmax值较放疗前(t=9. 958,P <0. 05)、放疗后24 h(t=16. 506,P <0. 0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 860,P <0. 05)。放疗后24 h SUVmax值也低于放疗前24 h(t=5. 405,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E染色结果显示放疗组肿瘤细胞坏死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放疗组放疗后HIF-1α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放疗前(t=14. 802,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肿瘤SUVmax与HIF-1α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性(r=0. 865,P <0. 05)。结论^(18)F-氟赤硝基咪唑micro PET/CT可以监测肿瘤内部的乏氧状态,并且可以评价裸鼠MDA-MB231乳腺癌的早期放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硝基咪唑 MICRO PET/CT 放疗疗效 乏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联合临床病理特征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的评估价值
7
作者 庞丁华 丘文明 +3 位作者 黄明捷 黄馨 肖国有 劳永聪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76-381,共6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代谢参数联合临床病理特征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基因突变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18)F-FDG PET/C...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代谢参数联合临床病理特征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基因突变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分析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不同阈值下的代谢肿瘤体积(MTV)和病变总糖酵解(TLG)、临床病理特征与患者KRAS基因突变状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患者KRAS基因突变相关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临床病理特征及二者联合评估患者KRAS基因突变的效能。基于^(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V_(max)≥19.55、MTV50%≥7.95、肿瘤组织中/高分化与患者KRAS基因突变有关。SUV_(max)、MTV50%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评估患者KRAS基因突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3、0.625和0.621,三者联合评估的AUC为0.800,均高于单个指标的AUC(P<0.05)。基于SUV_(max)、MTV50%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800,校准曲线与参考线基本拟合。结论^(18)F-FDG PET/CT的代谢参数SUV_(max)、MTV50%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密切相关,联合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患者KRAS基因突变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 ^^(18)f-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 代谢参数 临床病理特征 列线图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基于^(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在食管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李冬园 黄伟鹏 +2 位作者 陈淮 陈婉琪 林杨皓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8期1001-1005,共5页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食管癌的治疗模式逐步向精准医学理念指导下的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演化。^(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CT在食管癌的诊断及精准分期中起重要作用。但传统PET/C...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食管癌的治疗模式逐步向精准医学理念指导下的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演化。^(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CT在食管癌的诊断及精准分期中起重要作用。但传统PET/CT图像仍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影像组学发展迅猛,采用PET/CT影像组学方法提取食管癌相应区域的图像特征获得了海量数据特征,并将其与患者的病灶信息、疗效、预后、生存期等临床参数结合后建立定量关系,最终将其应用于食管癌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及预测预后等方面。未来还需深入研究^(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在食管癌诊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18)f-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CT 影像组学
下载PDF
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PD-L1的相关性
9
作者 陈婉琪 王震汕 +3 位作者 曾丽婷 洪邓辉 陈杰文 黄伟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1期1821-1827,共7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代谢参数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揭阳市人民医院经手...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代谢参数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揭阳市人民医院经手术治疗的91例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前^(18)F-FDG PET/CT检查资料。其中,男性66例,女性25例,中位年龄65岁,PD-L1表达阳性45例、阴性46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分化程度、神经束侵犯、脉管癌栓、T分期、N分期、TNM分期、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与PD-L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结果ESCC T分期、SUV_(max)、TLG均与其PD-L1阳性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215、0.297、0.264(均P<0.05)。ROC显示,SUV_(max)、TLG预测PD-L1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71、0.623。结论ESCC T分期及SUVmax、TLG与PD-L1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PD-L1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 ^^(18)f-代脱氧葡萄糖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中标准化摄取值测量技术、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汤青燕 周青 +2 位作者 沈君 徐滨 朱玉春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7期836-840,共5页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广泛,标准化摄取值(SUV)是重要的半定量指标,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预测肿瘤治疗的早期响应和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广泛,标准化摄取值(SUV)是重要的半定量指标,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预测肿瘤治疗的早期响应和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18)F-FDG PET/CT显像中SUV测量技术、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代脱氧葡萄糖 标准化摄取值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8)F-FDG PET/MR代谢及扩散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11
作者 周一航 姜涵 +6 位作者 孟楠 王鑫惠 刘雪 袁健闵 杨阳 王哲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成像代谢参数及扩散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成像代谢参数及扩散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CT检查怀疑有肺部占位性病变后进行3.0 T胸部^(18)F-FDG PET/MR混合扫描的患者48例,分析扫描图像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_(max))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临床可能预后因素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代谢参数SUV_(max)和ADC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48例NSCLC患者的SUV_(max)和ADC的中位数分别为5.87(3.92,9.66)和1.41(1.28,1.57)。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手术[HR=6.70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422~31.614,P=0.016;HR=7.174,95%CI为1.486~34.626,P=0.014]、SUV_(max)(HR=1.170,95%CI为1.010~1.355,P=0.036;HR=1.173,95%CI为1.010~1.360,P=0.035)及ADC(HR=0.010,95%CI为0.000~0.232,P=0.004;HR=0.006,95%CI为0.000~0.156,P=0.002)是NSCLC患者PFS和O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ADC(HR=0.012,95%CI为0.000~0.386,P=0.012;HR=0.008,95%CI为0.000~0.298,P=0.009)是影响NSCLC患者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UV_(max)和ADC都是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且,ADC可能比SUV_(max)更有助于预测NSCLC患者的预后,^(18)F-FDG PET/MR代谢参数及扩散参数对NSCLC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 ^^(18)f-代脱氧葡萄糖 预后评估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血糖水平对原发性肝癌患者^(18)F-FDG PET-CT检查中正常器官摄取FDG的影响
12
作者 王添艺 朱荣华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目的 研究在原发性肝癌患者^(18)F-FDG PET-CT检查中不同血糖水平对正常器官摄取FDG的影响,以找到相较于肝脏更为稳定的组织作为背景标准摄取值。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搜集2022年1—6月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接受^(18)F-FDG PE... 目的 研究在原发性肝癌患者^(18)F-FDG PET-CT检查中不同血糖水平对正常器官摄取FDG的影响,以找到相较于肝脏更为稳定的组织作为背景标准摄取值。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搜集2022年1—6月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175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注射18F-FDG前空腹血糖水平分成4组,4.0~6.3 mmol/L为血糖正常组(63例)、6.4~8.9 mmol/L为血糖稍高组(53例)、9.0~11.1 mmol/L为血糖较高组(48例)、>11.1 mmol/L为血糖极高组(11例)。比较4组患者的大脑皮质、肺脏、肝脏、脾脏、胰腺、脂肪组织及纵隔血池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分析不同血糖水平对正常器官摄取^(18)F-FDG的影响。组间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血糖稍高组、较高组和极高组的大脑皮质SUV_(max)值均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肝脏SUV_(max)值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糖稍高组的肺脏SUV_(max)值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较高组与血糖极高组的肺脏SUV_(max)值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糖正常组、稍高组和较高组的胰腺SUV_(max)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糖极高组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脾脏、脂肪组织及纵隔血池的SUV_(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明与血糖水平无显著相关性。其中,纵隔血池SUV_(max)值最为稳定。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大脑皮质、肝脏摄取^(18)F-FDG影响较大,对肺脏、胰腺的影响较小;对纵隔血池的影响最小,可作为肝脏的替代组织用于背景SUV_(max)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18)f-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 最大标准摄取值
下载PDF
基于PET/CT探讨汉族与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受检者肠道^(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摄取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荣芳 梅丽努尔·阿布都热西提 乃比江·阿布都西库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9期65-70,共6页
目的:基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探讨汉族及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对^(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生理性摄取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80例T2DM患者,按照是否口服二甲双胍(MET)分为口服MET组和未口服MET... 目的:基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探讨汉族及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对^(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生理性摄取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80例T2DM患者,按照是否口服二甲双胍(MET)分为口服MET组和未口服MET组,每组90例(其中维吾尔族与汉族各45例);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90名健康检查者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维吾尔族与汉族各45名)。所有受检者均行^(18)F-FDGPET/CT扫描,比较不同组别、不同民族受检者肠道对^(18)F-FDG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同时比较3组不同民族受检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血液学指标与肠道SUV_(max)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未口服MET组及口服MET组3组中的维吾尔族受检者SUV_(max)均明显高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t=-5.06,t=-4.84;P<0.05)。3组汉族及维吾尔族受检者的SUV_(max)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15.64,F=15.88;P<0.05)。口服MET组汉族及维吾尔族受检者SUV_(max)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汉族及维吾尔族受检者(t=9.43,t=8.87;P<0.05);口服MET组的两族受检者的SUV_(max)均明显高于未口服MET组(t=8.99,t=9.38;P<0.05)。健康对照组中,汉族及维吾尔族受检者SUV_(max)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体脂率呈正相关性(r_(TG)=0.295,r=0.323;r_(LDL)=0.373,r=0.437;r_(体脂率)=0.475,r=0.544;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性(r=-0.302,r=-0.38;P<0.05)。未口服MET组中,汉族及维吾尔族受检者^(18)F-FDG的摄取与空腹血糖(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均呈负相关性(r_(BG)=-0.284,r=-0.364;r_(HbA1c)=-0.336,r=-0.402;P<0.05)。BG≤8 mmol/L的汉族及维吾尔族的受检者SUV_(max)显著高于BG>8 mmol/L的受检者(t=6.71,t=6.44;P<0.05);HbA1c≤7.0%汉族及维吾尔族的受检者SUV_(max)高于HbA1c>7.0%的受检者(t=4.86,t=8.31;P<0.05)。结论:健康人群中,维吾尔族肠道SUV_(max)值较汉族明显增高。口服MET的T2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18)F-FDG摄取水平具有相关性。行^(18)F-FDG检查时需考虑民族差异、是否患有T2DM以及是否服用M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MET) 2型糖尿病(T2DM) 汉族 维吾尔族 ^^(18)f-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下载PDF
^(18)F-硝基咪唑PET/CT评价大鼠C6胶质瘤放疗增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杨央 徐慧琴 +2 位作者 张雨 汪会 余文静 《肿瘤影像学》 2015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了解大鼠C6胶质瘤放疗前后18F-硝基咪唑(18F-FMISO)PET/CT显像的特点,探讨其评估熊果酸(UA)放射增敏疗效的价值。方法:建立32只荷C6胶质瘤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A(对照)组、B(UA)组、C(放疗)组及D(UA+放疗)组,分别于放... 目的:了解大鼠C6胶质瘤放疗前后18F-硝基咪唑(18F-FMISO)PET/CT显像的特点,探讨其评估熊果酸(UA)放射增敏疗效的价值。方法:建立32只荷C6胶质瘤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A(对照)组、B(UA)组、C(放疗)组及D(UA+放疗)组,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后24 h进行两次显像,采集大鼠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T)、同一断层对侧脊柱旁肌肉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M),计算两者的比值(T/M)。第2次显像结束后,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细胞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A、B两组第2次显像T/M值均较首次显像显著升高(t=5.74、4.74,P均<0.01),C、D两组放疗后显像T/M值均较放疗前显像显著降低(t=2.84、6.05,P均<0.05)。放疗后第2次显像D组T/M值较C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在D组中的表达较其余3组低(P均<0.01)。T/M值与HIF-1α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78,P<0.01)。结论:UA具有对大鼠C6胶质瘤的放射增敏作用;18F-FMISO PET/CT能反映放疗前后肿瘤内部乏氧状态的改变,并准确评估UA对大鼠C6胶质瘤的放射增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硝基咪唑 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显像 C6胶质瘤 放射疗法 辐射增敏药 乏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中的影像特点
15
作者 曹登敏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42-147,共6页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中的影像...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中的影像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23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HNL的患者共21例(其中2例于外院病理证实)。男8例,女13例,年龄(33.29±16.08)岁,治疗前均行^(18)F-FDG PET/CT显像。记录各病例症状及肿大淋巴结分布(包括位置及影像表现情况)、最大直径(用d1表示)及最大直径淋巴结的位置(部位1),记录最大直径淋巴结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_(max),用SUV_(max)1表示)和所有病灶中代谢最高的淋巴结的SUV_(max)(用SUV_(max)2表示)、代谢最高淋巴结的位置(部位2)、最大直径(用d2表示),观察淋巴结密度是否均匀、是否合并脾脏肿大、全身骨骼是否弥漫性摄取增高,以及PET/CT第一诊断结果。结果21例HNL中,发热伴淋巴结肿大共17例,发热伴腹痛1例,单纯淋巴结肿大2例,消瘦1例;20例病灶均累及颈部淋巴结,其中,单纯颈部淋巴结受累7例,右颈部合并胸腔淋巴结受累1例,合并全身多处淋巴结(包括双侧颈部、腋窝、纵隔、腹腔、盆腔及双侧腹股沟)受累12例,仅1例单纯累及肠系膜间隙淋巴结。淋巴结分布呈“串状”13例,无“串状”分布8例。所有肿大淋巴结均呈^(18)F-FDG高摄取。d1平均为(2.05±0.57)cm,SUV_(max)1平均为11.14±4.72,SUV_(max)2平均为12.58±5.06,d2平均为(1.71±0.61)cm。部位1位于颈部14例、腋窝2例、纵隔2R区1例、腹腔3例、盆腔1例;部位2位于颈部14例、腋窝3例、纵隔2R区1例、腹腔2例、盆腔1例。部位1与部位2为同一位置共12例,为不同位置9例。淋巴结密度均匀18例,密度不均匀3例;脾脏轻-中度肿大16例,无脾脏肿大5例;全身骨骼弥漫性摄取增高14例,无摄取增高7例。PET/CT第一诊断为HNL仅3例,淋巴瘤10例,炎性改变7例,特殊感染1例。结论HNL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以发热伴淋巴结肿大为主,常累及全身多处淋巴结,以颈部淋巴结受累多见;^(18)F-FDG摄取最高及直径最大的淋巴结常分布于颈部,且多呈“串状”分布、密度均匀。多数病例合并脾脏轻-中度肿大及骨骼弥漫性摄取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18)f-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
下载PDF
^(18)F-硝基咪唑丙醇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对食管癌放疗前后乏氧情况的监测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灯运 徐慧琴 +4 位作者 张丹 汪会 朱书田 薛杨央 肖亮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887-890,共4页
目的通过^(18)F-硝基咪唑丙醇(^(18)F-fluoromisonidazole,^(18)F-FMISO)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显像监测食管癌肿瘤组织放疗前后乏氧情况的变化,研究^(18)F-FMISOPET/CT显像在食管癌病人放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 目的通过^(18)F-硝基咪唑丙醇(^(18)F-fluoromisonidazole,^(18)F-FMISO)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显像监测食管癌肿瘤组织放疗前后乏氧情况的变化,研究^(18)F-FMISOPET/CT显像在食管癌病人放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经临床病理证实为食管癌的病人60例,所有入组病人在放射治疗前1周及治疗结束后1周均行^(18)F-FMISOPET/CT检查,比较放疗前后肿瘤乏氧状态的改变;参考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进行疗效评估,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对上述病人随访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本实验以CR和PR为放疗有效组,SD和PD为无效组;另外,将放疗后肿瘤乏氧体积、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的T/M值与放疗前进行比较,评价乏氧状态与放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放疗后肿瘤T/M值(1.83比2.36)及HV(3.11 cm^(3)比4.97 cm^(3))均低于放疗前(Z=−2.090、−2.805,均P<0.05),转移淋巴结的HV低于放疗前(1.22 cm^(3)比1.84 cm^(3),Z=−2.192,P<0.05),但转移淋巴结的T/M值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1比1.71,Z=−0.866,P>0.05);60例病人中,42例治疗有效(70%),18例无效(30%);且治疗前有效组的HV、T/M值均低于无效组。结论放疗可以明显改善食管癌组织的乏氧情况,^(18)F-FMISOPET/CT显像在食管癌病人放疗疗效的预测及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18)f-硝基咪唑丙醇 放射疗法 肿瘤乏氧
下载PDF
^(18)F-FDG PET评估存活心肌指导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旭 汪蕾 方纬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期11-15,共5页
对于冠心病合并心功能障碍患者,心肌存活的评价对于血运重建治疗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被认为是检测存活心肌的“金标准”。现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18)F-FDG ... 对于冠心病合并心功能障碍患者,心肌存活的评价对于血运重建治疗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被认为是检测存活心肌的“金标准”。现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18)F-FDG PET评估存活心肌用于指导血运重建治疗是否有助于预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恢复或改善;二是^(18)F-FDG PET评估存活心肌用于指导血运重建是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现综述相关的临床研究进展,PARR-2和STICH两个重要的随机对照研究所引发的争议,以及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冠心病 存活心肌 血运重建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欣 李群华 +5 位作者 翁建宇 陆泽生 谢蓉 唐安戊 林伟 黄梓伦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65-366,共2页
目的 研究PET对恶性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初诊时或复发治疗前对 35例恶性淋巴瘤 ,包括霍奇金式淋巴瘤和非何杰金式淋巴瘤进行PET检查 ,部分病例尚进行全身CT扫描 ,WHO分类标准进行诊断。结果 PET对初诊淋巴瘤... 目的 研究PET对恶性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初诊时或复发治疗前对 35例恶性淋巴瘤 ,包括霍奇金式淋巴瘤和非何杰金式淋巴瘤进行PET检查 ,部分病例尚进行全身CT扫描 ,WHO分类标准进行诊断。结果 PET对初诊淋巴瘤患者的敏感性为 93.5 % (2 9/ 31) ,PET与CT的一致性为 70 % (12 / 17) ;另有 5例患者的分期结果不一致 ,不一致性为 2 9%。追踪检查发现 ,PET检测复发或微小残留病的敏感率 88% (8/ 9) ,准确性 75 % (6 / 8)。在经过 6~ 8个周期的CHOP方案化疗后 ,5 0 % (4/ 8)的进展期NHL患者仍有残留病灶。结论 PET在恶性淋巴瘤的诊断 ,分期和治疗后评估比CT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DG-PET) 恶性淋巴瘤 CT
下载PDF
在柱水解法自动化合成^18F-氟代乙酸盐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刚华 唐小兰 +3 位作者 王明芳 李葆元 梁明泉 王全师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4-368,共5页
采用TRACERlab FXF-N自动化合成仪,以溴代乙酸苄酯为前体,经亲核氟化、在柱水解两步反应及Sep-Pak小柱分离纯化制备18F-FAC注射液。总合成时间<20 min,未校正放化产率达60%,放化纯度>95%。在柱水解法适于商售2-18F-2-脱氧-D-葡萄... 采用TRACERlab FXF-N自动化合成仪,以溴代乙酸苄酯为前体,经亲核氟化、在柱水解两步反应及Sep-Pak小柱分离纯化制备18F-FAC注射液。总合成时间<20 min,未校正放化产率达60%,放化纯度>95%。在柱水解法适于商售2-18F-2-脱氧-D-葡萄糖(18F-FDG)全自动化合成模块自动化合成18F-F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代乙酸盐 肿瘤显像剂 在柱水解法 自动化合成
下载PDF
肿瘤显像剂^(18)F-氟代乙酸盐的自动化合成 被引量:9
20
作者 唐刚华 唐小兰 +2 位作者 王明芳 罗磊 甘满权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2,共4页
为研究肿瘤显像剂18F-氟代乙酸盐(18F-FAC)的自动化合成工艺,采用“一锅法”和TRACERlabFXF-N自动化合成装置,以溴代乙酸苄酯为前体,在同一反应瓶中经亲核氟化、NaOH水解两步反应及HPLC系统分离纯化制备18F-FAC注射液。总合成时间约50m... 为研究肿瘤显像剂18F-氟代乙酸盐(18F-FAC)的自动化合成工艺,采用“一锅法”和TRACERlabFXF-N自动化合成装置,以溴代乙酸苄酯为前体,在同一反应瓶中经亲核氟化、NaOH水解两步反应及HPLC系统分离纯化制备18F-FAC注射液。总合成时间约50min,未校正放化产率和放化纯度分别大于45%和99%。采用“一锅法”自动化合成18F-FAC,操作简便,能满足科研和临床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代乙酸盐 肿瘤显像剂 自动化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