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双芳亚氨基-1,4-二硫杂环己烷^1H NMR谱特征
1
作者 刘玮炜 唐丽娟 +2 位作者 李娜 赵跃强 胡宏纹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38,共4页
利用硫原子上的烷基化反应,合成出五个2,3-双芳基亚氨基-1,4-二硫杂环己烷类化合物,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IR)1、H核磁共振谱分析(1H NMR)、质谱分析(MS)初步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以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对其结构进一步确证.主要研究... 利用硫原子上的烷基化反应,合成出五个2,3-双芳基亚氨基-1,4-二硫杂环己烷类化合物,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IR)1、H核磁共振谱分析(1H NMR)、质谱分析(MS)初步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以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对其结构进一步确证.主要研究了这五个化合物的的1H NMR,通过分析和讨论,对1H NMR谱进行了归属,总结了该类化合物结构的1H NMR谱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烷基化反应 2 3-双芳基亚氨基-1 4-二硫杂环己烷 ^^1h核磁共振
下载PDF
^1H NMR亚谱及其在寡糖链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2
作者 缪振春 冯锐 《国外分析仪器技术与应用》 2000年第4期57-64,共8页
本文研究了从中药川续断根部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的新七个糖三萜皂甙⑴和氨基糖甙类抗菌素药物⑵的糖链结构测定方法。传统NMR测定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叠信号不分辨、归属不明确及凭经验推测的结果不可靠。吸收型高分辨糖基^1H-NMR... 本文研究了从中药川续断根部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的新七个糖三萜皂甙⑴和氨基糖甙类抗菌素药物⑵的糖链结构测定方法。传统NMR测定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叠信号不分辨、归属不明确及凭经验推测的结果不可靠。吸收型高分辨糖基^1H-NMR亚谱相当于单糖的^1H-NMR谱。这种NMR谱图采用最近笔者报道的一维SEMDY技术可容易得到。研究表明,吸收形高分辨糖基^1HNMR亚谱技术可为糖基重叠信号的归属困难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糖基亚谱的测定可以使重叠、复杂,并且用一般方法难以解析的糖链^1H-NMR谱有规律分离,变为单糖的简单NMR谱。因此,糖体的^1H-NMR重叠信号可以分辨和明确归属,糖体之间和糖体与甙元之间的连接方式测定不是依靠推测,而是凭实验证据,结果可靠,并且使用方便,对化合物不需要进行化学降解和衍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糖链 结构测定 NOE效应 ^高分辨糖基^1h核磁共振亚 抗菌素药物
下载PDF
泽泻盐制前后成分转化的^1HNMR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韩伟健 林晓彤 +3 位作者 郭娜 陈俏 张婷婷 许枬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4,共8页
泽泻为临床常用中药,是五苓散、龙胆泻肝丸及六味地黄丸等经典方剂的主要组成.我国药典收载了泽泻的两种饮片,即生饮片和盐制片.传统理论认为泽泻生饮片和盐制片功效不同,生饮片偏重于利水泄热,盐制后泄热作用缓和,小剂量可用于补益剂,... 泽泻为临床常用中药,是五苓散、龙胆泻肝丸及六味地黄丸等经典方剂的主要组成.我国药典收载了泽泻的两种饮片,即生饮片和盐制片.传统理论认为泽泻生饮片和盐制片功效不同,生饮片偏重于利水泄热,盐制后泄热作用缓和,小剂量可用于补益剂,但其物质基础还不清楚,难以有效控制饮片的制备工艺和成品质量.为了深入揭示泽泻生饮片和盐制片的成分差异,以及盐制过程中成分的转化,该研究运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泽泻生饮片与盐制片的化学成分差异及盐制过程中的成分变化.结果表明,泽泻生饮片与盐制片成分差异较大,而且随着盐制时间的延长成分变化愈加明显.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显示,d_H 1.34信号对泽泻生饮片和盐制饮片在主成分1(t[1])方向的分离贡献最大.不同盐制时间条件下d_H 3.82、3.78、3.66、1.34、0.92和1.30处的泽泻醇类成分特征信号变化明显,提示泽泻盐制过程中原萜烷型泽泻醇类成分可能发生脱水、脱乙酰基和氧化反应.该文为深入了解泽泻盐制过程成分转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1h NMR) 泽泻 代谢组学 炮制 成分转化
下载PDF
两个1,4-二酮衍生物的顺反异构体的确定及其1H,^(13)C核磁共振信号归属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国华 殷国栋 +1 位作者 曹淑芬 崔艳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49-552,共4页
应用一系列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实验包括梯度选择性1H-1H同核相关谱(gCOSY)1、H-13C异核单量子相干谱(gHSQC)1、H-13C异核多量子相干谱(gHMBC)以及核Overhauser效应谱(NOESY),对两个新型吡咯和呋喃衍生物的前体——1,4-二羰基衍生物(E)-1... 应用一系列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实验包括梯度选择性1H-1H同核相关谱(gCOSY)1、H-13C异核单量子相干谱(gHSQC)1、H-13C异核多量子相干谱(gHMBC)以及核Overhauser效应谱(NOESY),对两个新型吡咯和呋喃衍生物的前体——1,4-二羰基衍生物(E)-1,4-di(benzo)[1,3]dioxol-5-yl)-2-(methylthio)but-2-ene-1,4-dione(A)和(Z)-1,4-di(benzo)[1,3]dioxol-5-yl)-2-(methylthio)but-2-ene-1,4-dione(B)的顺反异构体进行了确定,并对其1H,13C核磁共振信号进行了完全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反异构体 ^^1h ^^13C核磁共振 2D核磁共振 1 4-二酮衍生物
下载PDF
大鼠抑郁症模型脑磁共振成像和波谱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王雪琦 卢广 +3 位作者 孙学军 路长林 李丽云 叶朝辉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39-142,共4页
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分养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敞箱实验等方法测定动物行为;磁共振成像和波谱学方法研究抑郁大鼠脑内整体形态学及前脑和下丘脑变化。结果显示抑郁大鼠大脑纵裂加深、扩大;前脑和下丘脑区域磁共振1H... 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分养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敞箱实验等方法测定动物行为;磁共振成像和波谱学方法研究抑郁大鼠脑内整体形态学及前脑和下丘脑变化。结果显示抑郁大鼠大脑纵裂加深、扩大;前脑和下丘脑区域磁共振1H谱NAA峰降低。提示本抑郁症模型大鼠有脑萎缩,前脑和下丘脑区域神经元数目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NMR 成像 ^^1h
下载PDF
茄尼醇的核磁共振谱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振 张建新 张长庚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从烟叶浸膏中提取制备高纯度的茄尼醇,采用gCOSY、gHMQC、gHMBC等技术对茄尼醇的1H、13C核磁共振谱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关键词 茄尼醇 ^^1h核磁共振 ^^13C核磁共振
下载PDF
高岭石/甲酰胺插层的^1H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林江 吴大清 +2 位作者 袁鹏 陈志伟 陈忠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2期1910-1914,共5页
应用高转速的1H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区分高岭石结构中的内羟基和内表面羟基,研究高岭石/甲酰胺插层机理.内羟基质子的化学位移δ=-1.3~-0.9,内表面羟基δ=2.4~3.0.高岭石/甲酰胺插层复合物的1H核磁共振谱出现3个质子峰,内表面羟基... 应用高转速的1H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区分高岭石结构中的内羟基和内表面羟基,研究高岭石/甲酰胺插层机理.内羟基质子的化学位移δ=-1.3~-0.9,内表面羟基δ=2.4~3.0.高岭石/甲酰胺插层复合物的1H核磁共振谱出现3个质子峰,内表面羟基与甲酰胺羰基形成氢键后质子峰向高场方向位移至δ=2.3~2.7;由于氨基质子在高岭石复三方孔洞的嵌入,在氨基质子与内羟基质子之间产生范德华效应,使内羟基质子峰向低场方向位移至δ=-0.3.插层作用产生的附加质子峰为δ=5.4~5.6,归属于与高岭石四面体氧原子形成氢键的氨基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表面羟基 甲酰胺 插层反应机理 ^^1h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有机插层复合物
原文传递
硅藻土表面羟基的^1H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 被引量:7
8
作者 袁鹏 吴大清 +4 位作者 陈忠 陈志伟 林种玉 刁桂仪 彭金莲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2-344,共3页
采用高转速的1H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 成功分辨了硅藻土表面不同类型的羟基: 孤立羟基、氢键缔合羟基, 以及表面吸附的孔隙水和氢键结合水. 其质子的化学位移(??)分别约为2.0, 6.0~7.1, 4.9和3.0. 随热处理温度逐渐升高, 孔隙水、氢键... 采用高转速的1H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 成功分辨了硅藻土表面不同类型的羟基: 孤立羟基、氢键缔合羟基, 以及表面吸附的孔隙水和氢键结合水. 其质子的化学位移(??)分别约为2.0, 6.0~7.1, 4.9和3.0. 随热处理温度逐渐升高, 孔隙水、氢键结合水先后脱附, 导致代表孤立羟基质子、氢键缔合羟基质子的谱峰的相对强度增加, 1000℃时达到最大. 1100℃时, 强氢键缔合羟基、孤立羟基基本缩合, 弱氢键缔合羟基则仍有部分保留于微孔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表面羟基 ^^1h氢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热处理 孤立羟基 氢键缔合羟基 孔隙水 二氧化硅
原文传递
Synthesizes and Characterization Studies of Some Metal Ion Complexes with EOSBE and MOSBE
9
作者 Hikmat Ali Mohamad Media Kurshid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年第3期160-165,共6页
This work includes synthesis of 2,2'-(5,5'-(ethane-1,2-diyl)bis(1,3,4-oxadiazole-5,2diyl))bis(sulfanediyl)dibenzenamine (EOSBE) and 2,2'-(5,5'-methylenebis(1,3,4-oxadiazole-5,2-diyl)bis(sulfanediyl)... This work includes synthesis of 2,2'-(5,5'-(ethane-1,2-diyl)bis(1,3,4-oxadiazole-5,2diyl))bis(sulfanediyl)dibenzenamine (EOSBE) and 2,2'-(5,5'-methylenebis(1,3,4-oxadiazole-5,2-diyl)bis(sulfanediyl))dibenzenamine (MOSBE). All synthesized liga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1H-NMR, ^13C-NMR, UV-visible spectroscopies and molar conductivity. A series of complexes with a general formula [M2LCl4]. Where M(Ⅱ) = Co, Ni, Cu and Zn; L = EOSBE and MOSBE were synthesized in basic media using KOH solution. In these complexes both ligands are bidentate ligands coordinated through sulfur and nitrogen. All complexe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IR-spectra, UV-visiblc spectra, conductivity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sulfanediyl metal ion complexes.
下载PDF
神华煤直接液化循环油的分析表征 被引量:28
10
作者 蔺华林 张德祥 +3 位作者 彭俊 羊丽君 潘铁英 高晋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08,共5页
The recycled oil from coal liquefaction was separated into three fractions(saturates,aromatics and polar fraction) by liquid chromatograph according to group composition.Each fraction was analyzed qualitatively by 1H-... The recycled oil from coal liquefaction was separated into three fractions(saturates,aromatics and polar fraction) by liquid chromatograph according to group composition.Each fraction was analyzed qualitatively by 1H-NMR spectra,then the aromatic fraction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It shows that liquid chromatograph is well used to separate coal liquefaction oil with high repeatability and high recovery yield.Aromatic fraction with carbon number from C10 to C21 mainly includes dicyclic-,tricyclic-and tetracyclic-hydrogenation aromatic compounds such as tetrahydronaphthalene,hydrophenanthrene,hydropyrene and their alkyl substitution compounds 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油 族组分 芳烃 ^^1h—NMR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苯酚和α-萘酚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明礼 孔旭新 +3 位作者 于华荣 陈榕珍 徐学诚 成荣明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80-582,587,共4页
研究了20℃时碳纳米管对苯酚和α-萘酚的吸附,测定了不同浓度下碳纳米管对它们的吸附量,并采用Langmuir方程进行拟合,根据1H质子宽线氢谱和热重分析对吸附结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对α-萘酚的吸附能力较对苯酚的吸附能力强,... 研究了20℃时碳纳米管对苯酚和α-萘酚的吸附,测定了不同浓度下碳纳米管对它们的吸附量,并采用Langmuir方程进行拟合,根据1H质子宽线氢谱和热重分析对吸附结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对α-萘酚的吸附能力较对苯酚的吸附能力强,碳纳米管与α-萘酚之间存在较强的π-π共轭作用,而与苯酚之间的π-π共轭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苯酚 Α-萘酚 吸附 ^^1h质子宽线氢 热重分析
下载PDF
3-硫代甲酰基中氮茚的简便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12
作者 刘玮炜 钱保华 +2 位作者 赵跃强 欧松 胡宏纹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7,共4页
在Reid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对Vilsmeier反应作了进一步改进,以硫化钠代替使用,贮存均不便的硫氢化钠分解Vilsmeier盐,以较高的收率获得一系列的3-硫代甲酰基中氮茚(硫醛),测定并研究了3-硫代甲酰基中氮茚(硫醛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1、H核... 在Reid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对Vilsmeier反应作了进一步改进,以硫化钠代替使用,贮存均不便的硫氢化钠分解Vilsmeier盐,以较高的收率获得一系列的3-硫代甲酰基中氮茚(硫醛),测定并研究了3-硫代甲酰基中氮茚(硫醛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质谱,归属了主要谱峰,探讨了它们随化合物结构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硫代甲酰基中氮茚 结构表征 红外光 ^^1h核磁共振
下载PDF
一些高级NMR技术介绍(英文)
13
作者 王乃兴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90-494,共5页
对一些二维 NMR技术 ,例如 1H- 1H相关谱 ( 1H- 1H COSY) ,1H- 13C杂核化学位移相关谱 ( 1H- C13COSY) ,奥氏核效应交换相关谱 ( NOESY)作了介绍 。
关键词 NMR ^^1h-^1h相关 杂核化学位移相关 奥氏核效应交换相关 核磁共振技术
下载PDF
镰刀菌毒素的NMR测定方法
14
作者 缪振春 冯锐 《国外分析仪器技术与应用》 2001年第1期56-60,共5页
本文讨论以NOE与核间距关系为基础的镰刀菌毒素结构NMR分析方法。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的部分NMR信号的化学位移受到样品浓度的影响比较大,超过了误差范围,另外,分子基本骨架中部分远程^13G-^1H偶合常数非常小,采用现有技术难以得... 本文讨论以NOE与核间距关系为基础的镰刀菌毒素结构NMR分析方法。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的部分NMR信号的化学位移受到样品浓度的影响比较大,超过了误差范围,另外,分子基本骨架中部分远程^13G-^1H偶合常数非常小,采用现有技术难以得到它们的相关信号。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有稳定的溶液构象,采用NOE效应与核间距关系测定这类化合物的结构比较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毒素 二维NOE ^二维远程^13C-^1h偶合 结构测定 NMR
下载PDF
氮肥减施对玉米幼苗根系分泌物影响的根际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彭钰洁 程楠 +2 位作者 李佳佳 孔杨鹭 孙彩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7-814,共8页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根际代谢组学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土壤根际微域内植物根系与土壤和土壤生物之间化学信号交流的根际过程。本文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技术,对基于不同施氮处理下[常规施氮(180 kg&#...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根际代谢组学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土壤根际微域内植物根系与土壤和土壤生物之间化学信号交流的根际过程。本文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技术,对基于不同施氮处理下[常规施氮(180 kg×hm^(-2))、80%常规氮量和55%常规氮量]土壤培养收集的玉米幼苗的根系土壤沥出液(soil leachate,SL)、根鞘土浸提液(rhizosheath soil,RS)和根系水培液(distilled water cultivation,DWC)内的根系分泌物进行检测,并结合多维统计分析对比了不同收集方法以及不同施氮量下玉米幼苗根系分泌物的不同。结果表明:3种不同方法收集的玉米幼苗根系分泌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图轮廓及主要标志物明显不同。其中SL法的谱图峰信号及检测到的根系分泌物数目少,而RS和DWC法的谱图峰信号较多且可检测到玉米幼苗根系分泌物中的糖、有机酸和氨基酸等组分。与常规施氮量比较,在85%施氮量下,玉米幼苗根系分泌物中的α-葡萄糖、苹果酸、亮氨酸、缬氨酸水平显著增加;而当施氮量减少到55%时,玉米幼苗根系分泌物水平不再显著增加并呈现下降趋势。上述根系分泌物的变化可能和玉米根系对土壤氮营养供应水平的适应性调节有关。采用~1H NMR技术,结合RS和DWC收集方法进行根际代谢组学分析,可为根际生态及根际氮素营养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减施 玉米 根系分泌物 根际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氢(^1h NMR)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辨析广西长寿饮食模式对机体的有益影响
16
作者 韩坤宸 朱雯君 +5 位作者 赵海燕 何潜祖 马金克 于晓涵 张钦任 李全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9-18,共10页
为了深入探究饮食与机体健康状态的关系,本研究试图从代谢组学的角度,评估所构建的广西长寿饮食模式对人体的有益影响。筛选志愿者在经过2周习惯性饮食后,高依从性地遵循这种饮食模式2周,在习惯性饮食前,广西长寿饮食前(习惯性饮食后)... 为了深入探究饮食与机体健康状态的关系,本研究试图从代谢组学的角度,评估所构建的广西长寿饮食模式对人体的有益影响。筛选志愿者在经过2周习惯性饮食后,高依从性地遵循这种饮食模式2周,在习惯性饮食前,广西长寿饮食前(习惯性饮食后)和广西长寿饮食后3次分别采集志愿者的血液和粪便样品,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归纳所得结果发现,广西长寿饮食干预后志愿者血清组氨酸、甘油、α-葡萄糖和β-葡萄糖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胆碱和乳酸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此外还发现,粪便中的乙酸盐和丁酸盐含量显著上升(P<0.05)。代谢物组富集分析和途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代谢物的变化可能与糖酵解/糖异生途径、丙酮酸代谢和半乳糖代谢3条途径密切相关。通过对差异代谢物的分析,认为广西长寿饮食模式对改善机体炎症水平、调节机体健康状态、预防机体罹患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上述结果也从代谢组学角度对饮食促进机体健康长寿的关系提供了一定机制方面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模式 益生效果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氢(^(1)h NMR) 气相色-质法(GCMS) 短链脂肪酸(SCFAs)
下载PDF
丙烯酸-2,4,6-三硝基苯乙酯的合成及热分解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强强 金波 +3 位作者 彭汝芳 舒远杰 楚士晋 董海山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9-582,共4页
以TNT、甲醛为原料,在弱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得到2,4,6-三硝基苯乙醇(PicCH2CH2OH);PicCH2CH2OH在浓硫酸催化下和丙烯酸在甲苯中回流反应24h,合成得到丙烯酸-2,4,6-三硝基苯乙酯,产率为62%。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核磁共振氢谱(1HN... 以TNT、甲醛为原料,在弱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得到2,4,6-三硝基苯乙醇(PicCH2CH2OH);PicCH2CH2OH在浓硫酸催化下和丙烯酸在甲苯中回流反应24h,合成得到丙烯酸-2,4,6-三硝基苯乙酯,产率为62%。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光谱(FTIR)、质谱(MS)以及元素分析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分析(TG)对产物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采用Kissinger方法和Ozawa方法计算其热分解活化能Ea分别为99.78,102.96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2 4 6-三硝基苯乙醇 丙烯酸-2 4 6-三硝基苯乙酯 热稳定性 活化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