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东天山黄滩金铜锌矿成矿时代——来自白云母^(40)Ar-^(39)Ar年龄和黄铁矿Re-Os年龄约束
1
作者 耿新霞 张志欣 +4 位作者 张振龙 李宁 杨富全 杨成栋 成曦晖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8-379,共12页
卡拉塔格是东天山十分重要的铜矿集区,发育5个不同时代和成矿类型的成矿系统。近年来新发现了黄滩(包括金岭)金铜锌矿床,赋存于火山岩系中,发育层状矿化、脉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但层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形成时代不清楚,制约了进一步... 卡拉塔格是东天山十分重要的铜矿集区,发育5个不同时代和成矿类型的成矿系统。近年来新发现了黄滩(包括金岭)金铜锌矿床,赋存于火山岩系中,发育层状矿化、脉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但层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形成时代不清楚,制约了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本文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开展白云母^(40)Ar-^(39)Ar年龄和黄铁矿Re-Os年代学研究,获得黄铁绢英岩中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429.46±3.91 Ma,7件层状矿化中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436.5±4.2 Ma。层状矿化年龄与前人获得含矿岩系英安岩和英安质凝灰岩年龄(434~438 Ma)、脉状矿化年龄(432~438 Ma)一致,表明层状矿化、脉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是同一成矿事件的产物,黄滩为富金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型矿床。因此,尽管黄滩和红海‒黄土坡为VMS型矿床,红石为火山热液脉状矿床,但它们均为同一VMS成矿系统,形成于430~439 Ma,受控矿因素的差异,造成了成因类型、矿化类型和成矿元素组合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母^(40)ar-^(39)ar年龄 黄铁矿Re-Os年龄 VMS矿床 金铜锌 黄滩 东天山
下载PDF
高通量试验堆G10中心孔道用于^(39)Ar-^(40)Ar定年辐照参数探讨
2
作者 石晓 刘汉彬 +4 位作者 张佳 张建锋 韩娟 石雅静 石健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023-1031,共9页
含钾岩石矿物中的39K经反应堆快中子福照后产生^(39)Ar是^(39)Ar-^(40)Ar法定年的前提,国内可应用于样品辐照的反应堆资源紧缺、不同类型样品辐照参数缺乏,制约我国高精度^(39)Ar-^(40)Ar定年技术的发展。本次工作首次针对高通量试验堆... 含钾岩石矿物中的39K经反应堆快中子福照后产生^(39)Ar是^(39)Ar-^(40)Ar法定年的前提,国内可应用于样品辐照的反应堆资源紧缺、不同类型样品辐照参数缺乏,制约我国高精度^(39)Ar-^(40)Ar定年技术的发展。本次工作首次针对高通量试验堆具有高中子通量的G10中心孔道辐照参数进行探讨。通过辐照ZBH-25黑云母标准、CaF_(2)晶体和K2SO4晶体,探讨中子通量轴向梯度变化特征、反应堆辐照孔道^(39)ArK产率以及副反应校正因子。结果表明,辐照14 h和35 h的J值均呈现二次线性关系分布(R^(2)≥0.979),与中子通量余弦函数分布特征相符,中子通量梯度变化小,分别为0.88和0.45%·cm^(-1),表明石英管处于中子活性区轴向稳定区域,有利于准确计算待测样品辐照参数J值;孔道内^(39)ArK产率介于2.32×10^(-12)~2.99×10^(-12)(mol·h^(-1)·%K2O)之间,高于同反应堆的外围孔道以及其他反应堆报道值;辐照K2SO4晶体得到(^(40)Ar/^(39)Ar)K校正因子平均值为2.96×10^(-3),诱发产生^(40)Ar占总^(40)Ar比例为(29±6)%;辐照CaF_(2)晶体获得(^(36)Ar/^(37)Ar)Ca校正因子平均值为2.54×10^(-4)、(^(39)Ar/^(37)Ar)Ca校正因子平均值为7.31×10^(-4),诱发产生^(36)Ar占总^(36)Ar比例为(97±1)%,中子通量升高可以减小副反应校正因子计算时大气氩的干扰;ZBH-25黑云母标准物质测得的坪年龄为132.89±0.93 Ma(2σ,MSWD=0.56),与前人报道的132.7±0.6 Ma(2σ)年龄值基本一致,证明高通量试验堆G10中心孔道可以满足^(39)Ar-^(40)Ar定年样品辐照要求,此孔道尤其适用于年龄老,低K/Ca比的样品辐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试验堆 G10孔道 ^^^(39)ar-^(40)ar定年 辐照参数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the Closure of the East Paleo-Tethys Ocean on Southern South China:Evidences from Kinematics and^(40)Ar/^(39)Ar Geochronology of the Rongxian Ductile Shear Zone in Southeastern Guangxi 被引量:1
3
作者 HUANG Wenqiang LI Saisai +5 位作者 XIN Liangwei FENG Zuohai ZHANG Hongrui GENG Jieli LIU Kun SHI Chuny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125-1140,共16页
The Triassic was a crucial period in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Research on tectonic deform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intracontinental orogenic mechanisms in South China.In t... The Triassic was a crucial period in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Research on tectonic deform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intracontinental orogenic mechanisms in South China.In this study,alongside thermochronological analyses,we examine 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Rongxian ductile shear zone,located south of the Darongshan granite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Guangxi Province,o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South China.Sinistral shear is indicat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tatedσ-type feldspar porphyroclasts,stretching lineations defined by elongated quartz grains and the orientations of quartz c-axes.LA-ICP-MS U-Pb dating of zircons from two samples of granitic mylonite and one of granite yielded ages of ca.256 Ma.Furthermore,two samples of granitic mylonite yield muscovite^(40)Ar/^(39)Ar plateau ages of 249-246 Ma.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ongxian ductile shear zone resulted from Early Triassic deformation of the late Permian Darongshan granite.This deformation was likely related to the closure of the eastern Paleo-Tethys Ocean and the subsequent collision of the South China and Indochina blocks,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the Indosinian oroge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tile shear zone ^^^(40)ar/^(39)ar geochronology TRIASSIC South China Block East Paleo-Tethys Ocean
下载PDF
Structural,^(40)Ar/^(39)Ar Geochronological and Rheological Feature Analysis of the Guoxuepu Shear Zone:Indications for the Jitang Metamorphic Complex in the Northern Lancangjiang Zone
4
作者 FENG Yipeng WANG Genhou +5 位作者 WANG Shulai LI Dian WANG Huan LU Yang LIU Han ZHANG Peili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2-49,共18页
The Jitang metamorphic complex is key to studying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Lancangjiang zone.Through structural-lithological mapping,structural analysis and laboratory testing,the composition of the Jita... The Jitang metamorphic complex is key to studying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Lancangjiang zone.Through structural-lithological mapping,structural analysis and laboratory testing,the composition of the Jitang metamorphic complex was determined.The macro-and microstructural analyses of the ductile detachment shear zone(Guoxuepu ductile shear zone,2–4 km wide)between the metamorphic complex and the overlying sedimentary cap show that the shear sense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s is top-to-the-southeast.The presence of various deformation features and quartz C-axis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EBSD)fabric analysis suggests multiple deformation events occurr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average stress is 25.68 MPa,with the strain rates(έ)ranging from 9.77×10^(−14)s^(−1)to 6.52×10^(−16)s^(−1).The finite strain of the Guoxuepu ductile shear zone indicates an elongated strain pattern.The average kinematic vorticity of the Guoxuepu ductile shear zone is 0.88,implying that the shear zone is dominated by simple shear.The muscovite selected from the protomylonite samples in the Guoxuepu ductile shear zone yields a 40Ar-39Ar age of 60.09±0.38 Ma.It is suggested that,coeval with the initial Indo–Eurasian collision,the development of strike-slip faults led to a weak and unstable crust,upwelling of lower crust magma,then induced the detachment of the Jitang metamorphic complex in the E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 dating strain pattern VORTICITY EBSD Guoxuepu shear zone Jitang metamorphic complex
下载PDF
雷州半岛中西部第四纪火山岩的^(40)Ar/^(39)Ar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响 张宗言 +2 位作者 李海勇 张楗钰 白秀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2-521,共10页
雷州半岛地区第四纪火山岩广泛分布,但对火山岩形成的时代还存在争议。文章利用高精度的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法对雷州半岛中西部火山岩的年龄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与相邻地层的接触关系,划分了2个火山活动旋回。第Ⅰ旋回火山岩呈... 雷州半岛地区第四纪火山岩广泛分布,但对火山岩形成的时代还存在争议。文章利用高精度的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法对雷州半岛中西部火山岩的年龄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与相邻地层的接触关系,划分了2个火山活动旋回。第Ⅰ旋回火山岩呈夹层产于湛江组内部,仅见于钻孔ZKC12中,岩性为橄榄拉斑玄武岩;第Ⅱ旋回火山岩在区内分布最广,覆盖在湛江组之上,^(40)Ar/^(39)Ar年龄为2.02~0.88 Ma,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至早更新世晚期,结合与周围地层的接触关系,进一步划分为4个喷发期。第1喷发期(Ⅱ_(1))规模最大,出露面积最广,形成2个喷发中心,^(40)Ar/^(39)Ar年龄为2.02±0.03 Ma;第2喷发期(Ⅱ_(2))主要分布于锅盖岭和北插一带,^(40)Ar/^(39)Ar年龄分别为1.77±0.03 Ma、1.70±0.03 Ma;第3喷发期(Ⅱ_(3))喷发中心位于火炬农场,^(40)Ar/^(39)Ar年龄为1.51±0.07 Ma;第4喷发期(Ⅱ_(4))岩性以沿裂隙喷发形成的溢流相的玄武质熔岩为主,^(40)Ar/^(39)Ar年龄为0.88±0.14 Ma。火山活动明显受北东向和北西向基底断裂的控制。研究成果为雷州半岛地区火山活动时代、期次和活动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年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40)ar/^(39)ar 火山旋回 第四纪 雷州半岛 年代学
下载PDF
内蒙古锡林郭勒晚新生代熔岩台地^(40)Ar/^(39)Ar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武颖 赵勇伟 +2 位作者 李霓 常枥文 渠洪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9-169,共11页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达里诺尔与阿巴嘎新生代大规模熔岩溢流火山作用形成数千平方千米的熔岩台地。本文利用^(40)Ar/^(39)Ar年代学测试技术以及ALOS-DEM数据研究熔岩台地时空分布规律。达里诺尔与阿巴嘎火山作用早期都有大规模熔岩溢流形...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达里诺尔与阿巴嘎新生代大规模熔岩溢流火山作用形成数千平方千米的熔岩台地。本文利用^(40)Ar/^(39)Ar年代学测试技术以及ALOS-DEM数据研究熔岩台地时空分布规律。达里诺尔与阿巴嘎火山作用早期都有大规模熔岩溢流形成熔岩台地,晚期单成因火山作用形成零散分布的火山渣锥。贝力克牧场平顶山高低两级熔岩台地分别形成于~2.5Ma和~1.1Ma,阿巴嘎火山群熔岩台地形成于约6.2~7.5Ma。本文提出区域剥蚀模型解释在火山群边缘常见的多级熔岩台地的成因。火山作用与当地特殊气候引发的区域剥蚀共同作用造成多级熔岩台地地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新生代火山 熔岩台地地貌 区域侵蚀 ^^^(40)ar/^(39)ar测年
下载PDF
南秦岭镇安棋盘沟钨矿床^(40)Ar-^(39)Ar年代学及其对印支末期成矿的指示 被引量:1
7
作者 晁会霞 崔文玮 +4 位作者 杨兴科 王冉 韩珂 杨宁 王仪卓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0-579,共10页
近年来,南秦岭镇安西部地区发现了棋盘沟、核桃坪、东阳等大中型钨多金属矿床。其中棋盘沟大型钨矿床以石英脉型为主,深部可见矽卡岩型矿化,前人仅对其中的石英脉型钨矿进行了年龄测试,深部的矽卡岩型钨矿尚未开展年代学研究工作。本文... 近年来,南秦岭镇安西部地区发现了棋盘沟、核桃坪、东阳等大中型钨多金属矿床。其中棋盘沟大型钨矿床以石英脉型为主,深部可见矽卡岩型矿化,前人仅对其中的石英脉型钨矿进行了年龄测试,深部的矽卡岩型钨矿尚未开展年代学研究工作。本文以棋盘沟钨矿床为研究对象,选取两类矿石中与白钨矿、辉钼矿密切共生的金云母进行^(39)Ar-^(40)Ar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矽卡岩型矿石中金云母坪年龄为190.1±0.6 Ma(MSWD=1.28),石英脉型矿石中金云母坪年龄为188.6±0.6 Ma(MSWD=1.42),均为早侏罗世成矿,且石英脉型钨矿成矿时间略晚于矽卡岩型钨矿。该成矿期处于南秦岭成矿带陆内碰撞造山向伸展转变的转折期,代表着一期重要的、尚未被广泛关注的印支末期的岩浆热液钨钼成矿事件,应在今后的找矿工作中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定年 金云母 白钨矿 印支末期 南秦岭
下载PDF
^(40)Ar/^(39)Ar同位素定年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青藏高原生长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来庆洲 王厚起 张波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7,共7页
^(40)Ar/^(39)Ar同位素定年技术是一种在K/Ar同位素定年法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另一种同位素定年方法,利用在核反应堆中对含钾样品进行快中子照射,达到使^(39)K衰变成^(39)Ar,测定^(40)Ar/^(39)Ar比值来计算样品的年龄。随着现代稀有气体同... ^(40)Ar/^(39)Ar同位素定年技术是一种在K/Ar同位素定年法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另一种同位素定年方法,利用在核反应堆中对含钾样品进行快中子照射,达到使^(39)K衰变成^(39)Ar,测定^(40)Ar/^(39)Ar比值来计算样品的年龄。随着现代稀有气体同位素分析新技术研究的迅速发展,含钾样品的^(40)Ar/^(39)Ar同位素定年技术依靠其高准确性和高精度,已经发展成为当今最先进可靠和最具主要价值的岩石矿物同位素定年技术手段之一,从而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重要的地质事件的精确定年,并为地质年代表提供“金钉子”般的年龄制约。首先总结了^(40)Ar/^(39)Ar同位素定年技术的发展历史、原理、样品处理分析等,然后重点阐述了应用^(40)Ar/^(39)Ar法这一同位素定年技术在青藏高原生长演化研究中如何解决关键性的科学问题,最后对同位素定年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 同位素定年技术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柴北缘锡铁山地体花岗质片麻岩退变质作用和^(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9
作者 胡荣国 白秀娟 +5 位作者 刘希军 杨启军 冯佐海 蔡永丰 赵义来 邱华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0-1344,共15页
本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地区含榴辉岩透镜体花岗质片麻岩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相平衡模拟以及黑云母和石英^(40)Ar/^(39)Ar年代学研究,旨在查明花岗质片麻岩在加里东超高压变质之后,折返过程中发生角闪岩-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的变质... 本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地区含榴辉岩透镜体花岗质片麻岩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相平衡模拟以及黑云母和石英^(40)Ar/^(39)Ar年代学研究,旨在查明花岗质片麻岩在加里东超高压变质之后,折返过程中发生角闪岩-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的变质条件和变质年代。矿物学和相平衡模拟显示,发育变形石英细脉的黑云母花岗质片麻岩高角闪岩相变质矿物组合(M1)为黑云母+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金红石+矽线石+钛铁矿,对应变质条件为T>620℃,P>0.16GPa;低角闪岩相-绿片岩相变质矿物组合(M2)为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榍石±绿泥石,变质条件为T=390~420℃和P=0.10~0.19 GPa。花岗质片麻岩中黑云母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定年获得了一个上升的阶梯状表观年龄图谱,在中高温阶段则形成了一个平坦的表观年龄坪,坪年龄为353.9±1.8 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356.7±5.6 Ma。变形石英脉样品真空击碎提取流体包裹体^(40)Ar/^(39)Ar定年,则形成了下降的阶梯状表观年龄图谱,10~23阶段的数据点给出了357.9±1.6Ma的坪年龄,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356.1±3.9Ma,记录了锡铁山地体晚泥盆世一期重要的构造热事件和流体活动发生的时间。黑云母和变形石英脉记录一致的~357Ma晚古生代年龄,代表了锡铁山地区超高压变质岩及其围岩在经历了加里东期深俯冲以及晚泥盆世造山后岩浆热事件叠加后,折返到浅部地壳发生角闪岩相至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铁山 花岗质片麻岩 变形石英脉 ^^^(40)ar/^(39)ar定年 真空击碎
下载PDF
无氧铜样品盘异常热本底对激光^(40)Ar/^(39)Ar定年的影响
10
作者 师文贝 韩志宇 +1 位作者 杨列坤 王非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7-747,共11页
激光^(40)Ar/^(39)Ar定年方法中扣除的本底是样品测试过程中的系统冷本底。在满足激光加热样品时样品盘升温幅度有限和样品盘已完全脱气两个条件的情况下,这一处理方式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本文利用具有不同大气暴露史的无氧铜样品盘... 激光^(40)Ar/^(39)Ar定年方法中扣除的本底是样品测试过程中的系统冷本底。在满足激光加热样品时样品盘升温幅度有限和样品盘已完全脱气两个条件的情况下,这一处理方式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本文利用具有不同大气暴露史的无氧铜样品盘结合透长石标准样品YBCs,使用相同的脱气及测试流程,对比分析了不同样品盘的冷、热本底以及放置于不同样品盘时YBCs的大气氩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放置于暴露大气14个月的样品盘内时,YBCs透长石大气氩含量高达约34.4%,使用预先激光去气的样品盘此值可降低至约2%;暴露大气约10个月的样品盘,激光加热其两个样品孔时,^(40)Ar脱气量可达约1.6×10−14~3.1×10−14mol;暴露时长约为26个月的样品盘,^(40)Ar含量升高至约0.8×10^(−13)~2.0×10^(−13)mol;它们均远高于系统冷本底3.8×10^(−16)~6.2×10^(−16)mol。两个样品盘热本底^(40)Ar/36Ar值约为310,高于大气氩比值。因此,对于暴露大气时间较长的样品盘,约150℃去气四天的流程不足以使其完全脱气。激光加热样品时会导致样品盘局部升温,脱气不完全的样品盘会释放出大量热本底。模拟以及标准样品测试均显示了这种情况会影响辐照参数J值以及年龄的计算。激光微量年轻样品^(40)Ar/^(39)Ar定年过程中,建议装样后对无氧铜样品盘进行300~400℃至少5h的预脱气,以保证测试数据质量。实验室不具备预脱气条件时,持续使用同一样品盘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异常热本底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40)ar/^(39)ar定年 无氧铜样品盘 热本底 脱气 质谱分析
下载PDF
东太平洋CC区玄武岩岩石成因:^(39)Ar/^(40)Ar年代学与地球化学证据
11
作者 刘倩 唐立梅 +3 位作者 陈灵 胡艳华 吴招才 孟万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1-528,共18页
玄武岩作为地幔岩浆的产物,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在反映地幔组分和深部动力学作用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东太平洋CC区西部和魏源海山两个潜次(Dive64和Dive66)的9个玄武岩样品进行了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 玄武岩作为地幔岩浆的产物,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在反映地幔组分和深部动力学作用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东太平洋CC区西部和魏源海山两个潜次(Dive64和Dive66)的9个玄武岩样品进行了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Dive64与Dive66玄武岩样品^(39)Ar/^(40)Ar年龄分别为83.1±0.3 Ma、74.7±0.3 Ma,属于晚白垩世,主体分别为N-MORB和OIB。Dive64为亚碱性玄武岩,REE总体相对平坦,轻重稀土分馏较弱,无明显Eu负异常;Dive66玄武岩为碱性玄武岩,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无明显Eu、Ce异常,MgO含量与CaO/Al_(2)O_(3)比值呈反比,与Cr含量、Sr含量呈略微正相关。Sr-Nd-Pb同位素表明两者的形成可能不止单一源区的贡献,Dive64玄武岩Sr-Nd-Pb同位素比值更靠近DM(亏损地幔)、HIMU(高U/Pb比值地幔)端元,Dive66玄武岩Sr-Nd-Pb同位素比值较接近EMⅠ(Ⅰ型富集地幔)、HIMU端元。综上所述,Dive64玄武岩起源于尖晶石橄榄岩区,来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DM)并混合有HIMU组分;Dive66玄武岩起源于石榴石橄榄岩区,岩浆上升过程中主要伴随着橄榄石的结晶分异作用,单斜辉石与斜长石的结晶分异作用相对微弱,岩浆来源于HIMU组分和EMⅠ组分,其形成可能与地幔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平洋玄武岩 ^^^(39)ar/^(40)ar年代学 岩浆演化 地幔源区
下载PDF
广东罗浮山断裂^(40)Ar-^(39)Ar年代学及变形期次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冠军 何斌 +1 位作者 杨伟彬 龙桂 《华南地震》 2023年第3期130-135,共6页
广东罗浮山断裂早期韧性变形、晚期脆性变形的特征已有定论,前人多对其变形期次做过定性研究。为了更加精确的研究罗浮山断裂的活动期次,通过对其韧性剪切带内白云母单矿物进行^(40)Ar-^(39)Ar法同位素测年,获得其坪年龄为135.08±0... 广东罗浮山断裂早期韧性变形、晚期脆性变形的特征已有定论,前人多对其变形期次做过定性研究。为了更加精确的研究罗浮山断裂的活动期次,通过对其韧性剪切带内白云母单矿物进行^(40)Ar-^(39)Ar法同位素测年,获得其坪年龄为135.08±0.61 Ma,结果表明:广东罗浮山断裂于早白垩世存在一期重要韧性剪切变形事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其活动期次共分为4个阶段:中侏罗世逆冲韧性剪切变形期、早白垩世逆冲韧性剪切变形期、晚白垩世脆性正断、硅化作用期和古近纪-第四纪硅化作用、持续脆性正断变形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浮山断裂 ^^^(40)ar-^(39)ar年代学 变形期次
下载PDF
福建省新生代玄武岩^(40)Ar/^(39)Ar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13
作者 严率旗 张文慧 +1 位作者 王力圆 聂俊韬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对福建省沿海至内陆出露的4件新生代玄武岩进行^(40)Ar/^(39)Ar年龄测试,对玄武岩中橄榄石斑晶进行电子探针测试;其中洋底和柳城玄武岩首次获得精确的^(40)Ar/^(39)Ar年龄数据.结果显示,闽西明溪^(40)Ar/^(39)Ar年龄数据为(1.44±0.... 对福建省沿海至内陆出露的4件新生代玄武岩进行^(40)Ar/^(39)Ar年龄测试,对玄武岩中橄榄石斑晶进行电子探针测试;其中洋底和柳城玄武岩首次获得精确的^(40)Ar/^(39)Ar年龄数据.结果显示,闽西明溪^(40)Ar/^(39)Ar年龄数据为(1.44±0.11)Ma,柳城为(17.35±0.93)Ma;闽中洋底玄武岩年龄为(11.71±0.44)Ma;闽东厦门玄武岩年龄为(17.0±0.36)Ma.结合前人年龄数据,福建省新生代玄武岩整体表现出从闽东至闽西年龄逐渐减小的趋势.橄榄石斑晶电子探针数据显示闽东至闽西玄武岩碱性程度逐渐增加,可能指示岩浆熔融程度由沿海至内陆逐渐减少,岩石圈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厚.最新获得的闽西柳城玄武岩40Ar-39Ar年龄为(17.35±0.93)Ma,与东部沿海玄武岩相似,推测可能是太平洋板块北西向俯冲时引起的岩浆扰动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玄武岩 ^^^(40)ar/^(39)ar年龄 地质意义 橄榄石斑晶 福建省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肥东段走滑运动的^(40)Ar/^(39)Ar法定年 被引量:77
14
作者 朱光 牛漫兰 +3 位作者 刘国生 王勇生 谢成龙 李长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316,共14页
郯庐断裂带在华北与华南板块碰撞之后是否发生过大规模左行平移及其准确的时间,仍然是存在着争议的重要问题。郯庐断裂肥东段地表出露了大规模的、北北东走向的韧性剪切带。野外构造、显微构造与石英C轴组构分析皆指示为左旋走滑韧性剪... 郯庐断裂带在华北与华南板块碰撞之后是否发生过大规模左行平移及其准确的时间,仍然是存在着争议的重要问题。郯庐断裂肥东段地表出露了大规模的、北北东走向的韧性剪切带。野外构造、显微构造与石英C轴组构分析皆指示为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中变形矿物组合与矿物变形行为指示该韧性剪切带形成于中—高绿片岩相环境。通过对该段走滑糜棱岩中角闪石与黑云母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本次工作中获得了一个角闪石(N14)的40Ar/39Ar坪年龄为143.3±1.3Ma(早白垩世初),据变形温度判断其代表了该断裂带左行平移中的变形年龄。该糜棱岩(N14)中新生的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34.1±0.6Ma,而同一采场中另一糜棱岩(N13)中新生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30.3±0.6Ma,皆指示了左行平移活动的冷却年龄。另外4处走滑糜棱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37.2±0.8Ma(N47)、135.6±0.6Ma(N17)、124.8±0.7Ma(N21)和125.9±0.4Ma(N22),也都属于冷却年龄,反映了该走滑韧性剪带内的不均匀冷却现象。由此变形年龄与冷却年龄可以判断该断裂带的左行平移持续时间不超过6Ma左右。由N14糜棱岩中的角闪石与黑云母坪年龄得到该处的平均冷却速率为21.7℃/Ma,属于较快速的冷却。本次40Ar/39Ar测年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40ar/^39ar年代学 ^^^40ar/^39ar测年 走滑运动 东段 韧性剪切带 左行平移 定年 r法 冷却年龄 早白垩世 糜棱岩 黑云母 不均匀冷却 角闪石 板块碰撞 左旋走滑 组构分析 显微构造 绿片岩相 变形行为 矿物组合
下载PDF
辽西义县组火山岩^(40)Ar/^(39)Ar、K-Ar法年龄测定 被引量:69
15
作者 彭艳东 张立东 +6 位作者 陈文 张长捷 郭胜哲 邢德和 贾斌 陈树旺 丁秋红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7-435,共9页
义县组为辽西地区广泛分布的陆相火山-沉积地层,义县火山旋回分为4个亚旋回。含珍稀化石的湖相沉积层与第二亚旋回火山岩伴生。运用激光微区40Ar/39Ar法、常规40Ar/39Ar阶段升温测年法和K-Ar法,对义县旋回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年龄测定,... 义县组为辽西地区广泛分布的陆相火山-沉积地层,义县火山旋回分为4个亚旋回。含珍稀化石的湖相沉积层与第二亚旋回火山岩伴生。运用激光微区40Ar/39Ar法、常规40Ar/39Ar阶段升温测年法和K-Ar法,对义县旋回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年龄测定,结果表明,直接覆盖义县组底砾岩的义县旋回第一亚旋回第一小旋回玄武岩的K-Ar年龄为(133.3±2.6)Ma、(133.6±2.6)Ma,激光微区40Ar/39Ar法给出的相关性很好的Ar-Ar等时线年龄为(132.9±4.5)Ma,第三、第四小旋回玄武岩样品40Ar/39Ar阶段升温获得平坦的年龄谱线,坪年龄分别为(130.6±0.5)Ma、(127.7±0.2)Ma;第二亚旋回玄武岩和流纹质凝灰岩样品Ar-Ar等时线年龄为(126.1±1.7)Ma、(127.4±1.3)Ma,第三亚旋回火山岩全岩K-Ar年龄为(124.4±2.4)~(124.9±2.4)Ma。义县火山旋回发生的时间大致介于120~135Ma之间,义县组的时代应为早白垩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县组 火山岩 早白垩世 辽宁 K-ar ^^40ar/^39ar
下载PDF
冈底斯中段尼木斑岩铜矿田的K-Ar、^(40)Ar/^(39)Ar年龄:对岩浆-热液系统演化和成矿构造背景的制约 被引量:47
16
作者 李金祥 秦克章 +1 位作者 李光明 杨列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3-966,共14页
青藏高原冈底斯斑岩成矿带不同于经典的产于岛弧和大陆边缘的斑岩铜矿,而形成于后碰撞挤压向伸展转变期,显示了极好的成矿前景。本文对冈底斯中段尼木矿田白容、厅宫和冲江斑岩铜矿区斑岩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出斑岩体演化和侵入序列为... 青藏高原冈底斯斑岩成矿带不同于经典的产于岛弧和大陆边缘的斑岩铜矿,而形成于后碰撞挤压向伸展转变期,显示了极好的成矿前景。本文对冈底斯中段尼木矿田白容、厅宫和冲江斑岩铜矿区斑岩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出斑岩体演化和侵入序列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成矿二长花岗斑岩→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K-Ar和^(40)Ar/^(39)Ar年代学研究获得白容矿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角闪石的K-Ar年龄为16.9±2.4Ma;石英闪长玢岩中黑云母的K-Ar年龄为12.3±0.2Ma、^(40)Ar/^(39)Ar坪年龄为12.5±0.2Ma;花岗闪长斑岩中黑云母的K-Ar年龄为11.5±0.2Ma、^(40)Ar/^(39)Ar坪年龄为12.4±0.2Ma;厅宫矿区石英闪长玢岩中黑云母的K-Ar年龄为13.8±0.2Ma、^(40)Ar/^(39)Ar坪年龄为14.9±0.2Ma;花岗闪长斑岩中黑云母的K-Ar年龄为13.5±0.3Ma、^(40)Ar/^(39)Ar坪年龄为14.2±0.2Ma,这些年龄表明:石英闪长玢岩晚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略早于花岗闪长斑岩。成矿与二长花岗斑岩有关,其侵位时间晚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早于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尼木斑岩铜矿田这种复式杂岩体较充分的分异演化有利于含矿热液的集中与逐渐富集成矿。白容斑岩铜矿蚀变矿化二长花岗斑岩的蚀变绢云母的K-Ar年龄为11.8±0.2Ma,^(40)Ar/^(39)Ar坪年龄为12.0±0.1Ma,代表了中低温蚀变和矿化末期的年龄。白容矿区绢云母化带的蚀变年龄与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黑云母^(40)Ar/^(39)Ar年龄基本一致,与厅宫矿区辉钼矿Re-Os年龄及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黑云母^(40)Ar/^(39)Ar年龄同样基本一致,暗示两个矿区石英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岩浆结晶冷却与成矿二长花岗斑岩后期热液成矿时间上有重叠。结合前人年龄数据大致确定出白容矿区岩浆-热液活动时限为0.5~5Ma,厅宫为4Ma,冲江为4.5Ma。尼木矿田成矿斑岩^(40)Ar/^(39)Ar年龄晚于冈底斯碰撞后第一次快速隆升时间≈21Ma,15Ma冈底斯中段NS向正断层开始活动,表明含矿斑岩体可能侵位于地壳加厚、冈底斯山大规模隆升到一定程度后出现弱伸展环境的构造背景下,即斑岩铜矿形成于从南北向挤压隆升到东西向伸展初始发育的过渡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斑岩成矿带 尼木矿田 ^^^40 ^^ar/^39 ar年龄 K-ar年龄 斑岩序列 岩浆-热液演化 构造背景
下载PDF
赞皇变质穹隆黑云母^(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构造热事件的约束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岳军 范蔚茗 +2 位作者 郭锋 彭头平 李超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太行山南段赞皇变质杂岩中黑云母给出了1827~1793Ma的^(40)Ar/^(39)Ar坪年龄,代表了变质基底在经历高温热扰动后冷却到300℃时的热事件年龄。结合华北克拉通变质岩的其他年代学资料,认为1800Ma士华北克拉通内经历了一次广泛而强烈的构... 太行山南段赞皇变质杂岩中黑云母给出了1827~1793Ma的^(40)Ar/^(39)Ar坪年龄,代表了变质基底在经历高温热扰动后冷却到300℃时的热事件年龄。结合华北克拉通变质岩的其他年代学资料,认为1800Ma士华北克拉通内经历了一次广泛而强烈的构造热伸展事件,致使克拉通基底岩石快速抬升到中上地壳,其冷却速率>6℃/Ma,隆升速率>200m/Ma。赞皇变质杂岩内苍岩寺、岗西-榆底-黑水河东和坡底-郝庄韧性剪切带内糜棱岩中黑云母分别给出了1689Ma、1633Ma和1645Ma的^(40)Ar/^(39)Ar坪年龄,代表了剪切带变形的主变形时代,这一年龄也为约束长城系的底界年龄提供了新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热年代学资料,推断华北克拉通内部赞皇变质地区中元古代的冷却速率约0.4℃/Ma,隆升速率为15m/Ma。由此也表明,自中元古代以来华北克拉通内部未受到后期构造热事件的强烈扰动,赞皇变质杂岩并非中生代变质核杂岩,而是早元古代变质穹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龄 黑云母 赞皇变质杂质 糜棱岩 早元古代 变质穹隆 氩同位素 伸展构造
下载PDF
赣南崇义-大余-上犹矿集区不同类型含矿石英中白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6
18
作者 刘善宝 王登红 +4 位作者 陈毓川 李建康 应立娟 许建祥 曾载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32-940,共9页
崇义—大余—上犹矿集区是世界著名的黑钨矿床集中区,本文选择钨锡-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柯树岭和漂塘矿床)和锡钨石英脉型(仙鹅塘矿床)3个矿床石英中的白云母开展40Ar/39Ar年代学研究,测得坪年龄分别是:钨锡-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是15... 崇义—大余—上犹矿集区是世界著名的黑钨矿床集中区,本文选择钨锡-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柯树岭和漂塘矿床)和锡钨石英脉型(仙鹅塘矿床)3个矿床石英中的白云母开展40Ar/39Ar年代学研究,测得坪年龄分别是:钨锡-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是158.9±1.4 Ma(漂塘)、158.8±1.2 Ma(柯树岭);钨锡石英脉型的是231.4±2.4 Ma(仙鹅塘),在反等时线图上,其对应的截距年龄分别是158.8±1.6 Ma、158.7±1.9Ma和232.5±2.4 Ma。由此表明,在崇余犹矿集区内存在两个不同成矿时期,即以黑钨矿为主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矿床形成于中侏罗世,集中于160~150Ma之间,与南岭地区钨锡矿床的主成矿期是一致的;而以锡石为主的,并含有大量白钨矿的石英脉型矿床可形成于印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代学 白云母 钨锡矿床 赣南 南岭
下载PDF
湖南芙蓉锡矿床^(40)Ar/^(39)Ar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83
19
作者 彭建堂 胡瑞忠 +6 位作者 毕献武 戴橦谟 李兆丽 李晓敏 双燕 袁顺达 刘世荣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7-248,共12页
文章以金云母、角闪石和白云母为测试对象,利用40Ar/39Ar同位素定年的方法,精确厘定了芙蓉超大型锡矿床的形成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白腊水矿区3个金云母样品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50.6±1.0)Ma、(157.3±1.0)Ma和(154.7±... 文章以金云母、角闪石和白云母为测试对象,利用40Ar/39Ar同位素定年的方法,精确厘定了芙蓉超大型锡矿床的形成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白腊水矿区3个金云母样品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50.6±1.0)Ma、(157.3±1.0)Ma和(154.7±1.1)Ma;热液成因角闪石的坪年龄为(156.9±1.1)Ma。淘锡窝矿区云英岩中2个白云母样品的40Ar/39Ar坪年龄为(159.9±0.5)Ma和(154.8±0.6)Ma;因此芙蓉矿床的形成时间为151~160Ma,这与骑田岭主体花岗岩的侵入时间(151~162Ma)相吻合。湘南地区的柿竹园超大型W-Sn-Mo-Bi-F矿床、新田岭大型W矿床、瑶岗仙W矿床和黄沙坪Pb-Zn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间亦集中在150~160Ma之间,因此,湘南有色金属矿化集中区可能主要集中在150~160Ma发生成矿,这种大规模成矿作用可能与中生代华南岩石圈的拉张、伸展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40ar/^39ar年龄 金云母 角闪石 白云母 芙蓉锡矿床 湘南
下载PDF
甘肃花牛山东钾长花岗岩^(40)Ar/^(39)Ar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6
20
作者 聂凤军 江思宏 +3 位作者 刘妍 陈文 刘新宇 张思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5-422,共8页
对甘肃花牛山东复式花岗岩体中钾长花岗岩的钾长石进行了详细的4 0 Ar 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 ,1 1个加热阶段所获数据构成一条相关关系非常好的直线 ,其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 1 94 2 5± 1 96Ma( 2σ)。4 0 Ar 36 Ar初始值为 2 88 87&#... 对甘肃花牛山东复式花岗岩体中钾长花岗岩的钾长石进行了详细的4 0 Ar 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 ,1 1个加热阶段所获数据构成一条相关关系非常好的直线 ,其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 1 94 2 5± 1 96Ma( 2σ)。4 0 Ar 36 Ar初始值为 2 88 87± 2 1 7( 2σ) ,接近于尼尔值 ( 2 95 5 )。鉴于该岩体形成之后未受到明显的构造—岩浆活动或其它热事件的影响 ,因此 ,1 94Ma代表了钾长花岗岩钾长石的形成时代。花牛山东钾长花岗岩是燕山早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由此推断 ,花牛山地区构造—岩浆活动时间不是印支期 ,更不是海西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同位素年龄 燕山期 钾长花岗岩 花牛山 甘肃 形成时代 中生代 岩浆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