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Ar(^(40)Ar^(*)+^(40)Ar_(E))、^(39)Ar释气特征与过剩氩的甄别及年代学意义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正华 戴 谟 邱华宁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0-46,共7页
对具有不同地质历史背景的3类40Ar/39Ar法样品中的40Ar和39Ar释出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0Ar/39Ar法样品中的40Ar、39Ar释气曲线主要表现为以下3种形式:完全重合型、过剩氩型和不规则型。... 对具有不同地质历史背景的3类40Ar/39Ar法样品中的40Ar和39Ar释出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0Ar/39Ar法样品中的40Ar、39Ar释气曲线主要表现为以下3种形式:完全重合型、过剩氩型和不规则型。当40Ar与39Ar释气曲线呈完全重合型时,40Ar/39Ar法全熔年龄代表了岩体的形成年龄;当40Ar、39Ar释气曲线是过剩氩型时,40Ar/39Ar法全熔年龄则大于岩体的形成年龄;当40Ar与39Ar释气曲线呈不规则型时,表明样品中的放射成固氩(40Ar)发生了丢失,其全熔年龄一般较岩体的形成年龄小。对于40Ar、39Ar释气曲线呈过剩氩型的样品,40Ar/39Ar法年龄谱通常呈马鞍形,且马鞍形年龄谱的底部年龄一般都具有地质意义,代表了岩体的形成年龄。对于40Ar、39Ar释气曲线呈不规则型的样品,对其年龄谱的解释应持谨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 过剩 气曲线 扩散
下载PDF
闪锌矿^(40)Ar/^(39)Ar真空击碎与阶段加热定年技术 被引量:12
2
作者 蒋映德 邱华宁 +1 位作者 云建兵 王强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8-456,共9页
凡口铅锌矿闪锌矿样品40Ar/39Ar真空击碎实验释出较高的39ArK,电子探针分析证实了闪锌矿中含有丰富的钾矿物微晶,因此对该闪锌矿真空击碎分析后的固体粉末继续进行40Ar/39Ar阶段加热分析。真空击碎分析获得了两条明显分开的等时线,对应... 凡口铅锌矿闪锌矿样品40Ar/39Ar真空击碎实验释出较高的39ArK,电子探针分析证实了闪锌矿中含有丰富的钾矿物微晶,因此对该闪锌矿真空击碎分析后的固体粉末继续进行40Ar/39Ar阶段加热分析。真空击碎分析获得了两条明显分开的等时线,对应的等时线年龄~235Ma和~270Ma分别代表了次生、原生流体包裹体的形成年龄。固体粉末阶段加热分析获得了闪锌矿中钾矿物微晶的年龄为~271Ma,与该闪锌矿原生包裹体年龄一致,代表了闪锌矿的成矿年龄。真空击碎和阶段加热实验得到截然不同的K/Ca比值,表明真空击碎法提取的气体主要来自流体包裹体,而加热法释出的气体则主要来自钾矿物微晶。闪锌矿40Ar/39Ar真空击碎与阶段加热分析技术将为探索铅锌矿床直接定年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 ^^ar/^39 ar 真空击碎 阶段加热 K/Ca比值 凡口铅锌矿
下载PDF
K-Ar稀释法中^(40)Ar含量测量过程中实验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佳 刘汉彬 +4 位作者 李军杰 金贵善 韩娟 张建锋 石晓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1-459,共9页
K-Ar稀释法中^(40)Ar含量的测量需经过样品熔融释气、气体纯化富集、质谱测量等步骤,随着新型设计的双真空加热炉和气体纯化系统的应用,实验流程逐渐由人工操作向自动化程序控制转变。为建立完整的K-Ar稀释法中^(40)Ar含量测量方法,相... K-Ar稀释法中^(40)Ar含量的测量需经过样品熔融释气、气体纯化富集、质谱测量等步骤,随着新型设计的双真空加热炉和气体纯化系统的应用,实验流程逐渐由人工操作向自动化程序控制转变。为建立完整的K-Ar稀释法中^(40)Ar含量测量方法,相关参数还需多次条件实验得以确定。本文以空气标准为对象,通过活性炭冷指释放和吸附空气标准,确定活性炭冷指最佳加热释气时间为500s,液氮条件下最佳吸附时间为200s,在此条件下,加热炉熔融产生的^(40)Ar气体可以完全转移和释放,避免发生同位素分馏;根据不同熔融温度下相同质量样品释放^(40)Ar强度,确定黏土矿物、黑云母、白云母等类型样品加热炉熔融温度设置为1400℃,角闪石熔融温度为1500℃,基性岩熔融温度为1550℃,钾长石熔融温度为1600℃,不同类型样品采用对应熔融温度,保证样品完全熔融释气。对10组SK01透长石标准进行测量,得到K-Ar年龄结果与^(40)Ar-39 Ar定年标准值相一致,结果表明所得条件参数可满足K-Ar稀释法中^(40)Ar含量的准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 ^^^(40)ar含量 加热气时间 吸附时间 熔融温度
下载PDF
激光显微探针^(40)Ar/^(39)Ar同位素定年 被引量:14
4
作者 穆治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01-307,共7页
已有 5 0年历史的K Ar定年法 ,由于过剩Ar和Ar丢失的普遍发现 ,使其最广泛的应用面临着严重挑战。40 Ar/ 3 9Ar分步加热释氩法是常规K Ar定年法的发展 ,它克服了常规K Ar定年法的一些局限 ,又可以测定岩浆构造热事件。激光显微探针40 Ar... 已有 5 0年历史的K Ar定年法 ,由于过剩Ar和Ar丢失的普遍发现 ,使其最广泛的应用面临着严重挑战。40 Ar/ 3 9Ar分步加热释氩法是常规K Ar定年法的发展 ,它克服了常规K Ar定年法的一些局限 ,又可以测定岩浆构造热事件。激光显微探针40 Ar/ 3 9Ar定年法是在 2 0世纪末把聚焦激光束应用在40 Ar/ 3 9Ar分步加热释氩法中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定年方法。它既具有常规K Ar定年法和40Ar/ 3 9Ar分步加热释氩法的所有优越性 ,又把定年引入微观领域。特别是在 2 0世纪的最后几年 ,以激光显微探针40 Ar/ 3 9Ar定年方法的完善和精度的提高为标志 ,把K Ar年代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微区微量高精度高分辨定年 ,把定年时限扩展到人类历史范畴 ,精细的分析技术拓宽了年代学的应用范围 ,使之解决的地质问题更广泛和深入 ,并且开始冲击着地球科学中的某些热点和难点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显微探针 K-ar定年 同位素 岩浆-构造热事件 ^^^40ar/^39ar分步加热 地球科学
下载PDF
大渡河金矿田喜马拉雅期成矿的^(40)Ar/^(39)Ar年龄依据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闫升好 杨建民 +2 位作者 王登红 陈毓川 徐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4-388,共5页
大渡河金矿田是扬子地台西南缘一个重要的金成矿集中区。对其中白金台子和三雕两个金矿床含金石英脉的石英进行了^(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同位素年龄测试,获得坪年龄分别为25.4±0.2 Ma和24.7±0.3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分别... 大渡河金矿田是扬子地台西南缘一个重要的金成矿集中区。对其中白金台子和三雕两个金矿床含金石英脉的石英进行了^(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同位素年龄测试,获得坪年龄分别为25.4±0.2 Ma和24.7±0.3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4.1±0.1 Ma和22.9±0.1 Ma,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3.8±0.1 Ma和23.0±0.1Ma。这些年龄数据不仅有力地证明了大渡河金矿形成于喜马拉雅构造期,也为更好地认识扬子地台西南缘金矿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进而指导区域找矿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田 喜马拉雅期 ^^^40ar/^39ar年龄 地质构造 成矿规律 同位素 快中子活化
下载PDF
东川式层状铜矿^(40)Ar-^(39)Ar成矿年龄研究:华南地区晋宁-澄江期成矿作用新证据 被引量:51
6
作者 邱华宁 J.R.Wijbrans +3 位作者 李献华 朱炳泉 朱崇林 曾保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9-136,共8页
本文采用4 0 Ar_3 9Ar真空击碎技术和阶段加热技术 ,测定了采自落雪矿的“东川式”层状铜矿之两个石英样品的年龄 ,获得了 810~ 770Ma的4 0 Ar_3 9Ar等时线年龄 ,这是首次获得的“东川式”铜矿的成矿年龄。这些年龄与作者以前获得的脉... 本文采用4 0 Ar_3 9Ar真空击碎技术和阶段加热技术 ,测定了采自落雪矿的“东川式”层状铜矿之两个石英样品的年龄 ,获得了 810~ 770Ma的4 0 Ar_3 9Ar等时线年龄 ,这是首次获得的“东川式”铜矿的成矿年龄。这些年龄与作者以前获得的脉状铜矿石英的年龄范围一致 ,远远小于赋矿围岩落雪组的年龄。研究结果表明“东川式”层状铜矿并非沉积成因 ,与脉状铜矿一样 ,也是热液成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成矿作用 ^^^40ar-^39ar 流体包裹体 铜矿床 澄江期 同位素
下载PDF
南秦岭金龙山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时代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利青 陈祥 +1 位作者 周红 李秀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9-491,共3页
关键词 成矿时代 金矿床 ^^^40ar/^39ar年龄 同位素 金矿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