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的关联:“九叶”诗派接受T·S·艾略特探源 被引量:3
1
作者 董洪川 邓仕伦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九叶”诗派在诗学理论及创作实践两方面都受到了T·S·艾略特的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对这一重要的文学交流现象的历史渊源进行梳理和阐释 ,寻求表象背后的历史关联。论述主要包括 :一、影响产生的渊源及路径 ,二、影响产生与接... “九叶”诗派在诗学理论及创作实践两方面都受到了T·S·艾略特的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对这一重要的文学交流现象的历史渊源进行梳理和阐释 ,寻求表象背后的历史关联。论述主要包括 :一、影响产生的渊源及路径 ,二、影响产生与接受语境的历史诉求。新月派和“现代派”大量译介、研究以及在创作中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与英国现代诗人和批评家燕卜荪等对“九叶”诗人的直接教诲、中国新诗在 4 0年代发展的内在逻辑等等 ,都为“九叶”诗人深度接受艾略特提供了接受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艾略特 诗派 现代派 文学交流 西方现代主义诗歌 中国新诗 诗学理论 现象 探源 表象
下载PDF
T·S·艾略特与中国现代诗学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燕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1-109,共9页
本文主要考察现代主义诗人及批评家T·S艾略特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诗学(20-40年代)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译介、阅读艾略特的诗歌文本来接纳现代主义诗歌,这从新月派、现代派和九叶派等诗人的诗作或创作谈中可见一斑... 本文主要考察现代主义诗人及批评家T·S艾略特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诗学(20-40年代)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译介、阅读艾略特的诗歌文本来接纳现代主义诗歌,这从新月派、现代派和九叶派等诗人的诗作或创作谈中可见一斑;另一方面是通过对艾略特具有影响力的诗学论文的译介和阐述来了解现代主义诗学观,这从许多翻译家和批评家的文学实践中不难看出。中国新诗从发展到成熟同以艾略特为先导的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艾略特 诗学 译介 批评家 诗人 现代主义 诗歌文本 中国现代 实践 新月派
下载PDF
T·S·艾略特对“九叶诗人”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小林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由于“九叶诗人”以T·S·艾略特为中国新诗发展的方向 ,因此 ,他们深受艾略特的诗学理论、荒原意识和诗语诗体的影响。这种影响使“九叶诗人”将诗歌与现实和民族文化传统结合起来 ,并在诗歌中引入了西方的现代“荒原意识”和... 由于“九叶诗人”以T·S·艾略特为中国新诗发展的方向 ,因此 ,他们深受艾略特的诗学理论、荒原意识和诗语诗体的影响。这种影响使“九叶诗人”将诗歌与现实和民族文化传统结合起来 ,并在诗歌中引入了西方的现代“荒原意识”和现代诗歌形式 ,从而使中国新诗达到与世界诗歌新潮同步发展的水平 ;然而 ,由于“九叶诗人”借鉴艾略特基本上停留在模仿阶段 ,从而模糊了自身与作为他者的艾略特的身份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叶诗人 T·s·艾略特 中国新诗 荒原 诗歌 诗语 诗学理论 自身 意识 他者
下载PDF
从人称指称看T·S·艾略特“前奏曲”的所指 被引量:2
4
作者 唐红梅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8-76,共9页
艾略特早期诗歌作品"前奏曲"(Preludes)一直不太被评论界重视。究其原因,可能是评论界认为这首"前奏曲"在主题和风格上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发展,加之它篇幅较短,表现的主题不仅没有超出《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范围,反... 艾略特早期诗歌作品"前奏曲"(Preludes)一直不太被评论界重视。究其原因,可能是评论界认为这首"前奏曲"在主题和风格上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发展,加之它篇幅较短,表现的主题不仅没有超出《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范围,反而还受到了一定限制。但是,笔者则认为,与艾略特早期创作的其他诗歌作品相比,这首诗歌不仅呈现出不同特征,而且与艾略特后期思想有着更多联系。通过运用相关的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功能语言学理论和分析方法,本文探讨了这首诗歌中人称代词蕴涵的丰富意义,揭示了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所指和关系,最后指出这首诗歌的主题使之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早期诗歌的独特性,即更多地强调了诗人面对庸俗生活时的积极态度,肯定了想象具有的超越能力,从而留下了直接通向其后期创作主题和审美追求的隐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艾略特 “前奏曲” 功能语言学 人称指称
下载PDF
T·S·艾略特与新批评派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蒋洪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9年第4期103-106,115,共5页
T·S·艾略特可谓美国“新批派”的开山大师,他的文学整体论,非个性化理论和他的批评风格对新批评派的本体论和文本细读有直接影响,艾略特后期的批评重点转向社会文化批评。
关键词 ·s·艾略特 新批评派 比较文学
下载PDF
统一感受与重建信仰——T·S·艾略特诗歌写作的诗意基础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黎航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45-49,共5页
T.S.艾略特认为,理想的诗歌应表达统一的感受,感受的统一过程就是诗意化的过程。基督神学信仰是感受统一的基础,是它构成了艾略特最为隐秘的"感受结构"。这使艾略特的诗歌写作在精神品质及立场上具有明显的反现代性。
关键词 T·s·艾略特 诗歌 感受 信仰 现代性
下载PDF
T·S·艾略特新批评文学观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爱英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71-72,共2页
T.S.艾略特新批评是对传统批评的反驳,将文学批评从作者引向文本;艾略特新批评主要观点是“非个性化”和“意象表现”;以诗歌与文论为新批评拓荒,为现代诗歌拓荒,从而成为新批评奠基人、现代诗歌先驱。
关键词 T·s·艾略特 文学观 非个性化 意象表现
下载PDF
论T·S·艾略特在中国新诗中激起的旧诗想象
8
作者 颜炼军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10,共6页
T.S.艾略特的诗歌与文学批评观念对中国现代诗歌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梳理艾略特在现代汉语新诗界激起的旧诗回想,可以增进理解中国现代诗歌进程的复杂性。许多现代汉语诗人通过写作对旧诗传统进行了细入肌理的思考,新旧交错的痛苦... T.S.艾略特的诗歌与文学批评观念对中国现代诗歌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梳理艾略特在现代汉语新诗界激起的旧诗回想,可以增进理解中国现代诗歌进程的复杂性。许多现代汉语诗人通过写作对旧诗传统进行了细入肌理的思考,新旧交错的痛苦过程,孕育了他们的旧诗辨识能力和新诗创造能力。"离弃"旧诗的新诗革命者对新旧诗关系的理解和思考,在当下汉语诗歌建设中显得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艾略特 中国新诗 旧诗
下载PDF
试论T·S·艾略特的神话原型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江胜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71-77,共7页
T·S·艾略特的读者无不有这样一种感觉:他那充满着才气、闪耀着灵光的作品时而现实,时而神化,晦涩难懂,他的作品让人难以卒读的原因是多重的,然而他善于用神话去创作无疑是一个重要和值得探讨的方面. 现代文学家的神话创作倾... T·S·艾略特的读者无不有这样一种感觉:他那充满着才气、闪耀着灵光的作品时而现实,时而神化,晦涩难懂,他的作品让人难以卒读的原因是多重的,然而他善于用神话去创作无疑是一个重要和值得探讨的方面. 现代文学家的神话创作倾向在艾略特那里表现得尤为强烈,而且带有明显的自觉性和目的性,他倡导文学家运用“神话手法”进行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创作 T·s·艾略特 现代派作家 神话原型 文学创作 克瑞乌萨 复仇女神 科罗诺斯 晦涩难懂 《荒原》
下载PDF
尼采的悲剧理论和T·S·艾略特的剧本 被引量:1
10
作者 琳达.莱佛尔 陆道夫 张来民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88年第1期93-104,共12页
尼采——一位对文化、神话、宗教仪式和古希腊悲剧极感兴趣的十九世纪的哲学家;艾略特——二十世纪的一位哲学研究者,同样地一生都致力于文化、神话、宗教仪式和古希腊悲剧的研究。但是,艾略特在他所出版的著作中很少提及尼采。在一种... 尼采——一位对文化、神话、宗教仪式和古希腊悲剧极感兴趣的十九世纪的哲学家;艾略特——二十世纪的一位哲学研究者,同样地一生都致力于文化、神话、宗教仪式和古希腊悲剧的研究。但是,艾略特在他所出版的著作中很少提及尼采。在一种极为罕见的情况下,即在关于尼采一书的一篇评论中,他提到了尼采,而并未表示感激之意,他批评道:“尼采属于这种作家之列:当他的哲学一旦脱离了其作品的文学特征,其哲学思想也就消失了;而他的文学之所以有魅力并不仅仅是由于他本人的人格和智慧,而是由于他宣称了科学真理。”尽管艾略特尖锐地批驳了尼采的战争主张、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艾略特 宗教仪式 《悲剧的诞生》 古希腊悲剧 悲剧理论 酒神精神 文学特征 狄奥尼索斯 十九世纪 殉道者
下载PDF
英美“新批评”理论论评--以T·S·艾略特为中心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遥 《今古文创》 2022年第6期40-42,共3页
作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理论之一,英美“新批评”理论于20世纪20年代发端于英国,英国诗人、理论家T·S·艾略特被誉为英美“新批评”理论的鼻祖。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南部的诗人、学者兰色姆及其学生艾伦·... 作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理论之一,英美“新批评”理论于20世纪20年代发端于英国,英国诗人、理论家T·S·艾略特被誉为英美“新批评”理论的鼻祖。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南部的诗人、学者兰色姆及其学生艾伦·退特、布鲁克斯和沃伦,以及学者维姆萨特陆续开始在诗歌创作以及批评实践领域倡导运用“新批评”理论,并形成了“南方集团”,对“新批评”理论的推动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一时期的“新批评”理论在学术界占据了统治地位。随后,兰色姆的著作《新批评》名声大噪,以上推崇“新批评”理论的理论家们才因此得名“新批评”学派。直至20世纪的60年代,“新批评”理论日趋没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批评理论 T·s·艾略特 传统与个人才能 非个人化 客观对应物
下载PDF
一个超越现代派的现代派评论家——T·S·艾略特评介
12
作者 林彦伯 《外国语文》 1991年第2期19-25,42,共8页
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作家之一。在西方现代派文学发展史上,他在诗歌创作和文艺评论两方面都起过极重要的开拓作用,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长诗《荒原》1922年发... 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作家之一。在西方现代派文学发展史上,他在诗歌创作和文艺评论两方面都起过极重要的开拓作用,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长诗《荒原》1922年发表以来,他占据美国诗坛的盟主地位达三十余年之久。他久居伦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艾略特 西方现代派 评论家 诗歌创作 《荒原》 开拓作用 文学发展史 文艺评论 现代文 作家
下载PDF
论 T·S·艾略特的“情感逃避说”
13
作者 叶世祥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2期42-46,共5页
那一部部的文学名著,掏走了多少少男少女的痴情眼泪,唤出了多少华发老的人沉重叹息?置身于神奇瑰丽的文学世界,颠簸于悲峰喜谷,热血男儿会揪心于老父的凄凉,垂暮老人能重温初恋的战栗。“情者,文之经。”我们很难设想,没有了令人心醉神... 那一部部的文学名著,掏走了多少少男少女的痴情眼泪,唤出了多少华发老的人沉重叹息?置身于神奇瑰丽的文学世界,颠簸于悲峰喜谷,热血男儿会揪心于老父的凄凉,垂暮老人能重温初恋的战栗。“情者,文之经。”我们很难设想,没有了令人心醉神迷的情感,文学会呈现为一种怎样的面貌。而 T·S·艾略特(T·S·Eliot,1888—1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艾略特 热血男儿 文学会 美国文学史 文学世界 少男少女 文论史 诗歌传统 令人 文学批评家
下载PDF
T·S·艾略特戏剧国内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发忠 李春长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3-97,共5页
随着T·S·艾略特研究的日益拓展和深入,国内学者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其戏剧作品。本文通过历时考察梳理了国内学者艾略特戏剧研究的成果,归纳出了"创作思想"与"戏剧文本"两个研究议题。同时,文章分析论述了... 随着T·S·艾略特研究的日益拓展和深入,国内学者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其戏剧作品。本文通过历时考察梳理了国内学者艾略特戏剧研究的成果,归纳出了"创作思想"与"戏剧文本"两个研究议题。同时,文章分析论述了两大议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艾略特 戏剧研究 国内 述评
原文传递
重构“文化”:T·S·艾略特与雷蒙德·威廉斯之间的关联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小燕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4-80,共7页
艾略特将文化分为个人文化、集团文化或阶级文化、全社会文化,实现了文化定义从精神转向行动、从有意识转向无意识、从系统的理论知识转向感性经验、从高雅转向流行,否定了精英文化在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唯一性的地位,但仍旧将平民文... 艾略特将文化分为个人文化、集团文化或阶级文化、全社会文化,实现了文化定义从精神转向行动、从有意识转向无意识、从系统的理论知识转向感性经验、从高雅转向流行,否定了精英文化在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唯一性的地位,但仍旧将平民文化置于平庸,试图构建一种各司其职的稳定的整体文化体系。威廉斯虽然直接继承了T·S·艾略特文化分层观念以及不彻底的反精英主义的思想,但同时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艾略特的"整体性"思想进行了改写。整体性不再是一种模糊、笼统的整体性,威廉斯要解决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社会组成要素之间的整体性关系的问题,同时整体性也不再是一种虚幻的整体性,它有实践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整体的生活方式 T·s·艾略特 雷蒙德·威廉斯
原文传递
T·S·艾略特与雷蒙德·威廉斯文化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兆前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0,共3页
T·S·艾略特的文化思想,风靡了20世纪上半叶英美文坛,而在艾略特思想熏陶下成长起来,继而以反抗他为己任的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思想,引领了英美20世纪下半叶的文艺思潮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和对比二者的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 T·S·艾略特的文化思想,风靡了20世纪上半叶英美文坛,而在艾略特思想熏陶下成长起来,继而以反抗他为己任的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思想,引领了英美20世纪下半叶的文艺思潮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和对比二者的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可以发现,威廉斯对艾略特的继承和颠覆性创造,使得他们的文化思想造就20世纪一组对抗性的主流文艺思潮:艾氏的精英主义文学和文化观;威氏的文化唯物主义文学和文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主义 文化唯物主义 T·s·艾略特 雷蒙德·威廉斯
原文传递
现代神话的错位呼应:从《荒原》走进《四个四重奏》——兼论T·S·艾略特的意象、经验化合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岱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7-63,共7页
卡西尔在《人论》中认为,“神话仿佛具有一副双重面目。一方面它向我们展示出一个概念的结构,另一方面则又展示一个感性的结构。”因此,“神话兼有一个理论的要素和一个艺术创造的要素。”在艾略特象征性语辞碎片的超验组合下,一个... 卡西尔在《人论》中认为,“神话仿佛具有一副双重面目。一方面它向我们展示出一个概念的结构,另一方面则又展示一个感性的结构。”因此,“神话兼有一个理论的要素和一个艺术创造的要素。”在艾略特象征性语辞碎片的超验组合下,一个掳获宇宙一维动态灵魂,深达人类真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四重奏》 《荒原》 T·s·艾略特 现代神话 经验化 《神曲》 波德莱尔 基督教 《道德经》 意象
原文传递
T·S·艾略特的炼狱──《圣灰星期三》的意义
18
作者 张剑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6-42,79,共8页
T·S·艾略特的炼狱──《圣灰星期三》的意义张剑哈洛德·布罗姆(HaroldBloom)在论及《圣灰星期三》时说,这首诗是“有关天主教的悖论的一个简单的极其机械的目录,作为念珠游戏它是可以的,但作为想象的... T·S·艾略特的炼狱──《圣灰星期三》的意义张剑哈洛德·布罗姆(HaroldBloom)在论及《圣灰星期三》时说,这首诗是“有关天主教的悖论的一个简单的极其机械的目录,作为念珠游戏它是可以的,但作为想象的意义它就不行了”①。布罗姆的批评是非常尖刻、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艾略特 星期三 《荒原》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爱情诗 《神曲》 《四个四重奏》 英国诗歌 《新生》 基督徒
原文传递
论诗人艾略特意志缺失症性格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桂芝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6-100,共5页
本文简要概述了诗人T·S·艾略特的性格特征——"意志缺失症"。从诗人生长的时代,成长的困惑,无归属感的心灵寂寞、婚姻不幸与生活困顿以及对动荡时局的忧患等方面,探究了"意志缺失症"产生的真正根源;并从... 本文简要概述了诗人T·S·艾略特的性格特征——"意志缺失症"。从诗人生长的时代,成长的困惑,无归属感的心灵寂寞、婚姻不幸与生活困顿以及对动荡时局的忧患等方面,探究了"意志缺失症"产生的真正根源;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诗人"意志缺失症"的几种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 T·s·艾略特 意志缺失症
下载PDF
从“世俗之城”到“神圣之城”——谈艾略特诗歌给现代城市研究的启示
20
作者 韩正 黄鹏远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6期93-94,共2页
"世俗之城"和"神圣之城"是艾略特对现代文明信仰缺失和对宗教秩序回归的隐喻。艾略特的诗歌借助"世俗之城"上升到"神圣之城"这样的动态表达最终揭示了人类道德文明再生的可能。通过城市启示录... "世俗之城"和"神圣之城"是艾略特对现代文明信仰缺失和对宗教秩序回归的隐喻。艾略特的诗歌借助"世俗之城"上升到"神圣之城"这样的动态表达最终揭示了人类道德文明再生的可能。通过城市启示录使得读者对其诗歌能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之城 神圣之城 T·s·艾略特 道德文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