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西他滨联合重组人干扰素ɑ-2b对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
1
作者 宦芳娜 范可辽 王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2期3698-3702,共5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重组人干扰素ɑ-2b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对血常规指标、免疫功能、微小残留病变(MRD)表达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将西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2020年5月至2024年1月...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重组人干扰素ɑ-2b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对血常规指标、免疫功能、微小残留病变(MRD)表达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将西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2020年5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AML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9.79±2.60)岁;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9.96±2.35)岁。对照组接受地西他滨治疗,以15 mg/m2的剂量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5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ɑ-2b治疗:从地西他滨治疗的第1天开始,给予重组人干扰素ɑ-2b皮下或肌肉注射,剂量为3 mIU/m2,每周3次,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免疫功能、MRD表达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6.00%(38/50)比52.00%(2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0,P=0.012)。6周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和血红细胞计数、CD3^(+)和CD4^(+)水平高于对照组[(116.24±12.52)×10^(9)/L比(99.20±10.93)×10^(9)/L、(197.12±17.27)×10^(9)/L比(169.67±14.64)×10^(9)/L、(58.74±5.40)%比(54.94±5.97)%、(34.09±4.26)%比(30.37±3.80)%],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9.46±3.13)%比(12.90±3.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MRD阳性表达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重组人干扰素ɑ-2b治疗儿童AML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常规指标和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重组人干扰素ɑ-2b 急性髓系白血病 儿童 临床疗效 微小残留病变 不良反应
下载PDF
α-2b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清华 陈华卿 +2 位作者 程进明 陈德永 焦煜全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第1期145-146,共2页
目的:国产普通ɑ-2b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观察其抗乙型肝炎病毒效果。方法:240例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肌注国产普通α-2b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对照组单用国产普通α-2b干扰素... 目的:国产普通ɑ-2b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观察其抗乙型肝炎病毒效果。方法:240例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肌注国产普通α-2b干扰素联合胸腺五肽,对照组单用国产普通α-2b干扰素,治疗1年,观察HBVDNA阴转率及乙肝病毒标志物血清学转换率并比较。结果: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90.83%(109/120),对照组HBVDNA阴转率为73.33%(88/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9,P〈0.01)。治疗组HBe Ag阴转率为62.5%(75/120),对照组HBe Ag阴转率为45%(54/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P〈0.01)。HBe Ag血清学转换率治疗组为53.33%(64/120),对照组为30.83%(37/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P〈0.01)。疗程结束后随访6-24个月,治疗组HBs Ag转阴率为11.67%(14/120),对照组为3.33%(4/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P〈0.05)。结论:国产普通干扰素ɑ-2b联合胸腺五肽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抗乙肝病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ɑ-2b干扰素 胸腺肽 乙型肝炎病毒DNA
下载PDF
调Q开关532nm Nd:YAG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ɑ-2b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疗效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夏登梅 李红林 +2 位作者 詹凌 谭小琦 熊霞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调Q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5例面部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42例,应用调Q开关532nm激光治疗,同时外用重组人干扰素ɑ-2b乳膏每天3次,共治疗8周;对照A组:43例,外用... 目的:观察调Q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5例面部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42例,应用调Q开关532nm激光治疗,同时外用重组人干扰素ɑ-2b乳膏每天3次,共治疗8周;对照A组:43例,外用重组人干扰素ɑ-2b乳膏每天3次,同时每晚外用1%维A酸乳膏,共治疗8周;对照B组:40例,仅外用重组人干扰素ɑ-2b乳膏每天3次,共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复发率低于两对照组。结论:调Q开关532nm Nd:YAG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ɑ-2b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疣 调Q开关Nd∶YAG激光 重组人干扰素ɑ-2b乳膏 1%维A酸乳膏
下载PDF
微波联合重组ɑ-2b人白细胞干扰素凝胶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4
作者 柴银林 《中外医疗》 2008年第30期64-64,共1页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重组ɑ-2b人白细胞干扰素凝胶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方法对198例患者分组治疗,治疗组局部外用重组ɑ-2b人白细胞干扰素凝胶,对照组则不使用任何药物。结果治疗组中痊愈86例(86%),复发14例(14%);对照组治愈67例(68.37%),复...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重组ɑ-2b人白细胞干扰素凝胶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方法对198例患者分组治疗,治疗组局部外用重组ɑ-2b人白细胞干扰素凝胶,对照组则不使用任何药物。结果治疗组中痊愈86例(86%),复发14例(14%);对照组治愈67例(68.37%),复发31例(31.63%)。两组复发率比较χ2=7.88,P<0.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微波联合重组ɑ-2b人白细胞干扰素凝胶外用治疗尖锐湿疣,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重组人干扰素ɑ-2b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45例乙型肝炎患者的研究
5
作者 郝丽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年第1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在乙型肝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乙型肝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恩替卡韦+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在乙型肝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乙型肝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恩替卡韦+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40/45),高于对照组66.67%(30/45)(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血清ALT与AS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对照组为8.89%(4/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可改善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提高疗效,联合用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注射液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娜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9年第5期416-418,共3页
手足口为儿科常见传染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肠道病毒71型(EV 71)等为主要传染源,患儿手、足、口小溃疡、小疱疹,伴有发热、厌食等症状,多数患儿在1WK左右可自愈,极少数患儿演变为重症手足口,出现肺水肿、心肌炎、无菌性... 手足口为儿科常见传染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肠道病毒71型(EV 71)等为主要传染源,患儿手、足、口小溃疡、小疱疹,伴有发热、厌食等症状,多数患儿在1WK左右可自愈,极少数患儿演变为重症手足口,出现肺水肿、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病情进展快,且预后较差,因此近年来重症手足口的治疗已经成为儿科ICU监护重点。我院ICU近年来在部分重症手足口患儿治疗中采用重组人工干扰素ɑ-2b治疗,并配合积极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ɑ-2b 雾化吸入 重症手足口 护理
下载PDF
回顾我院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致罕见变态反应1例并2012至2015年47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了云 王利平 甘可兰 《中国药事》 CAS 2016年第6期635-638,共4页
目的:对我院1例药物罕见变态反应病例进行报道并对47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旨在进一步完善药品监测,保障患者安全,并为我院今后的监测工作重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并对罕见不良... 目的:对我院1例药物罕见变态反应病例进行报道并对47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旨在进一步完善药品监测,保障患者安全,并为我院今后的监测工作重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并对罕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报道。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有抗菌药物,其次为中药制剂,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为注射剂。结论:提出改善措施,加强药物监测,提高用药警惕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反应 重组人干扰素ɑ-2b 中药注射剂 抗菌药物 变态反应
下载PDF
延安地区HBV基因型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8
作者 古巧燕 曾庆磊 +1 位作者 徐光华 任迎全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440-1442,共3页
目的研究延安地区不同HBV基因型临床特征及其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用PCR的方法鉴定延安地区1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并对患者应用α-2b干扰素抗病毒治疗12个月,随访12个月,对治疗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 目的研究延安地区不同HBV基因型临床特征及其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用PCR的方法鉴定延安地区1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并对患者应用α-2b干扰素抗病毒治疗12个月,随访12个月,对治疗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在延安地区1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C基因型98例、15例为B基因型,可见延安地区HBV基因型以B、C基因型为最常见的基因型;(2)B、C、B+C基因型HBeAg阳性率分别为66.7%、82.7%、54.5%,可见B基因型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C基因型,且B+C基因型HBeAg阳性率也明显低于C基因型;(3)B基因型与B+C基因型、B基因型与D基因型、C基因型与D基因型、D基因型与B+C基因型在HBeAg阳性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4)B基因型对干扰素的完全应答率、持续应答率明显高于C基因型,而无应答率低于C基因型;(5)B+C基因型的干扰素应答率低于B、C基因型。结论延安地区B、B+C基因型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C基因型;B基因型对干扰素的完全应答率高于C基因型,B+C基因型的干扰素应答率低于B、C基因,提示HBV基因型对优化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案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干扰素ɑ-2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