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2)P-β射线致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的建立及损伤机制
1
作者 武晓丹 王治国 +1 位作者 战莹 张国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73-2179,共7页
背景: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坏死性溃疡,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对其发病机制及预防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目的:建立急性β射线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初步探究其损伤机制。方法:69只SD大鼠... 背景: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坏死性溃疡,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对其发病机制及预防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目的:建立急性β射线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初步探究其损伤机制。方法:69只SD大鼠随机分为30,45和^(60)Gyβ射线照射组(n=21)及对照组(n=6),采用^(32)P放射性核素对大鼠背部进行单次局部照射,对照组除不照射外其余操作与各照射组相同。造模后监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各照射组分别于照射后第7,15,30,45,60天各取3只大鼠切取皮肤组织观察损伤情况,包括皮肤外观、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透射电镜、TUNEL实验观察,另外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观察皮肤样本中Bcl-2、Bax及P53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照射后大鼠无意外死亡,体质量呈逐渐增加趋势;②大鼠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表皮层坏死、炎症细胞浸润、毛囊及附属器减少、胶原纤维断裂,以^(60)Gy、^(45)Gy表现明显,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升高,呈剂量依赖性;③电镜结果显示细胞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线粒体数量减少、空泡化以及核固缩,细胞凋亡程度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④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照射后皮肤组织P53及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弱,^(45)Gy、^(60)Gyβ射线组与30 Gyβ射线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60)Gyβ射线组与^(45)Gyβ射线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提示,^(32)P放射性核素^(45)Gy及^(60)Gy照射大鼠背部可成功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动物模型,其机制与凋亡相关因子P53、Bax上调及Bcl-2下调有关,该模型可为放射性皮肤损伤预防治疗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P β射线 SD大鼠 放射性皮肤损伤 动物模型 P53 BAX BCL-2
下载PDF
光散射监测、β射线监测和气溶胶监测优缺点分析
2
作者 徐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0055-0058,共4页
本文针对光散射监测、β射线监测以及气溶胶监测的若干大气颗粒物测定技术进行探究比较。首先通过光散射特征以推断颗粒物浓度的光散射监测技术,此技术制度成熟,设备便于携带,但颗粒物的大小、形状及折射率之差异会影响测定的精准度;β... 本文针对光散射监测、β射线监测以及气溶胶监测的若干大气颗粒物测定技术进行探究比较。首先通过光散射特征以推断颗粒物浓度的光散射监测技术,此技术制度成熟,设备便于携带,但颗粒物的大小、形状及折射率之差异会影响测定的精准度;β射线监测技术是通过β射线对气溶胶粒子进行透射检测,其测定精度颇高,但设备复杂;气溶胶监测技术是利用气溶胶采样器对大气采样,测定结果较精准,但测量速度缓慢,且需对采样的气溶胶做实验室分析。各类技术都自有优劣之处,因实际应用场景与需要而选择最适宜的监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散射监测 β射线监测 气溶胶监测 颗粒物浓度 监测方法
下载PDF
不同行业烟尘颗粒物对基于β射线法的烟尘直读仪数据影响分析
3
作者 李金莹 秦承华 +5 位作者 田红兵 李德安 高捷 王婷 谢元壮 梅金 《分析仪器》 CAS 2023年第2期68-73,共6页
通过实验室与现场测试验证了不同行业工况下烟尘颗粒物对基于β射线法烟尘直读仪的数据影响分析,分析了实验室验证数据产生负偏差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综合实验室与现场验证数据得出β射线法的烟尘直读仪测量数据不仅准确度高,而且与重量... 通过实验室与现场测试验证了不同行业工况下烟尘颗粒物对基于β射线法烟尘直读仪的数据影响分析,分析了实验室验证数据产生负偏差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综合实验室与现场验证数据得出β射线法的烟尘直读仪测量数据不仅准确度高,而且与重量法数据相关性高,说明了β射线法烟尘直读仪不受不同行业工况的烟尘颗粒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尘颗粒物 β射线 重量法
下载PDF
光散射法与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颗粒物在线测量方法对比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永敏 高健 +3 位作者 徐仲均 宋英石 王淑兰 柴发合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3-443,共11页
为考察光散射法和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的适用性,以β射线衰减法颗粒物自动监测仪(BAM)为标准,于2016年2月4日—4月18日,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利用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颗粒物自动监测仪(MP-CPM)与光散射法传感器对ρ(PM_(10))和... 为考察光散射法和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的适用性,以β射线衰减法颗粒物自动监测仪(BAM)为标准,于2016年2月4日—4月18日,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利用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颗粒物自动监测仪(MP-CPM)与光散射法传感器对ρ(PM_(10))和ρ(PM_(2.5))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MP-CPM与BAM测量ρ(PM_(10))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2,平均相对偏差为0.04%;ρ(PM_(2.5))结果一致性较差,相关系数为0.69,MP-CPM测量ρ(PM_(2.5))整体较高于BAM,平均相对偏差为45.8%.(2)光散射法传感器与BAM测量ρ(PM_(2.5))结果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85,平均相对偏差为11.24%,但ρ(PM_(10))远低于BAM,平均相对偏差为-44.64%.在特殊污染情景下,光散射法将因受到较大影响而严重错估颗粒物浓度.烟花燃放期间,MP-CPM和光散射法传感器严重低估颗粒物浓度,与BAM测量颗粒物浓度的平均相对偏差均低于-50%;沙尘污染过程中,MP-CPM严重高估ρ(PM_(2.5)),与BAM测量ρ(PM_(2.5))结果平均相对偏差为79.27%,光散射法传感器严重低估ρ(PM_(10)),与BAM测量ρ(PM_(10))结果平均相对偏差为-59.35%.研究显示,不同原理的仪器,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应该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射线衰减法 光散射法 β射线衰减-光散射联用法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基于β射线法的新型PM2.5自动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梁艳 张增福 +1 位作者 陈文亮 徐可欣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18-1422,共5页
近年来大颗粒物污染日趋严重,准确监测颗粒物PM2.5迫在眉睫。目前国外监测仪器已在国际上普遍使用,国内真正的知识产权产品比较少,产品的精度以及稳定性也有待提高。采用基于β射线法原理研制了PM2.5质量浓度在线监测系统,在仪器结构中... 近年来大颗粒物污染日趋严重,准确监测颗粒物PM2.5迫在眉睫。目前国外监测仪器已在国际上普遍使用,国内真正的知识产权产品比较少,产品的精度以及稳定性也有待提高。采用基于β射线法原理研制了PM2.5质量浓度在线监测系统,在仪器结构中提出采用原位检测的方法,并进行与标准称重法的比对实验来验证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两者测量数据的相关性为0.988。通过数据校正补偿后与监控站赛默飞仪器比对实时监测数据,日测量数据平均值相对偏差仅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PARTICULATE Matter(PM2.5) 在线监测 β射线
下载PDF
基于β射线吸收法的PM2.5测量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赵鑫 潘晋孝 +1 位作者 刘宾 陈平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4-76,80,共4页
针对空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的严重危害,设计了基于β射线吸收法实时监测PM2.5浓度值的监测仪器。利用粉尘粒子吸收β射线的量与粉尘粒子的质量成正比关系的原理,通过测量β射线通过干净滤纸和含有粉尘滤纸前... 针对空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的严重危害,设计了基于β射线吸收法实时监测PM2.5浓度值的监测仪器。利用粉尘粒子吸收β射线的量与粉尘粒子的质量成正比关系的原理,通过测量β射线通过干净滤纸和含有粉尘滤纸前后强度的变化,测量出PM2.5的浓度值。通过与标准过滤称重法的对比校准,验证了测量仪器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β射线吸收法 气体恒流采样 粒子计数器
下载PDF
大气中可吸入粉尘(PM10)β射线法测量的理论与数据处理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玉钧 刘文清 +3 位作者 郑朝晖 蒋舸扬 王锋平 周斌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5-81,共7页
本文介绍了应用β射线测量大气中PM10含量的原理及用于β射线探测的G-M计数管的特性;分析了测量数据统计特征及数据处理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构成PM10测量系统的方法和相关的数据处理技术.
关键词 β射线 大气污染物 大气监测 可吸收粉尘
下载PDF
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沈国良 陆兴安 +3 位作者 唐俊 王修珍 吴士良 田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31-1033,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在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3组。A组15Gyβ射线照射组;B组45Gyβ射... 目的研究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在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3组。A组15Gyβ射线照射组;B组45Gyβ射线照射EGF治疗组;C组45Gyβ射线照射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β射线照射大鼠臀部皮肤,面积20mm×40mm。观察创面出现及愈合的时间;光镜观查创面愈合过程中组织学改变;以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MMP-2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组未形成创面,B组和C组出现深Ⅱ度烧伤创面。B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比C组快(P<0.05)。A组5、6、8周时MMP-2的表达逐步减弱,B组和C组5、6、8、10周时MMP-2的表达由强到弱,而后由弱到强;B组在6、8周时MMP-2的表达均高于C组。结论EGF在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GF可促进MMP-2的表达与合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射线 放射性皮肤损伤 创面愈合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β射线照射皮肤损伤创面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的创面愈合 被引量:4
9
作者 沈国良 苏本玄 +3 位作者 林伟 祁强 赵小瑜 陆兴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6期951-956,共6页
背景: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难愈,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①选用SD雌性大鼠3只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细胞生长至第5代,DAPI标记细胞,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②选... 背景: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难愈,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①选用SD雌性大鼠3只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细胞生长至第5代,DAPI标记细胞,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②选3月龄清洁级SD雌性大鼠47只,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应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β射线(45Gy)单次照射大鼠臀部皮肤40mm×30mm,建立急性深Ⅱ度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创面出现后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注入大鼠创面皮下及真皮层;对照组β射线照射同治疗组,创面出现后注射安慰剂,用法同治疗组。正常组为正常大鼠。光镜下观察治疗后1,2,3,4周各组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1、CK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结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治疗组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悬液后1-4周CD31、CK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细胞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促进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的愈合,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β射线 皮肤损伤 创面 创面愈合 大鼠 成纤维细胞 组织再生 组织工程 其他基金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β射线自动监测大气中PM_(10)含量的设计方案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玉钧 刘文清 +4 位作者 郑朝晖 王亚萍 蒋舸扬 宁柄超 周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9-374,共6页
本文论述了应用 β射线吸收定律测量大气中 PM10 含量的原理 ,分析了 G- M计数管的特性及测量数据的统计特征 ,提出了β射线法在测量大气中 PM10 含量的一种新的实现方法 .
关键词 β射线吸收定律 PM10含量 G-M计数管 数据特征 系统设计 大气监测
下载PDF
^(90)Sr/^(90)Yβ射线对前列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微血管密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庆杰 谷欣权 +3 位作者 孔祥波 曹霞 何小东 刘玉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 探讨 β射线内照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9例正常前列腺、1 4例增生前列腺及 2 1例实施 90 Sr/ 90 Yβ射线照射后前列腺增生组织中 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 正常前列腺微血管密度为... 目的 探讨 β射线内照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9例正常前列腺、1 4例增生前列腺及 2 1例实施 90 Sr/ 90 Yβ射线照射后前列腺增生组织中 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 正常前列腺微血管密度为 49± 3.2个 ,微血管腔内面积为 1 0 6± 7.5 cm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染色阳性细胞面积为 2 1 .7± 2 .8cm2 ;增生组前列腺微血管密度为 1 0 5± 1 9.2 ,微血管腔内面积为 2 78.5± 2 6.9cm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染色阳性细胞面积为 64.5± 7.3cm2 ;照射组前列腺微血管密度为 64± 7.6,微血管腔内面积为 1 2 4 .7± 1 4 .3cm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染色阳性细胞面积为 2 5.6± 4.1 cm2 。增生组与照射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结论 β射线内照射可以抑制前列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合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电离辐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β射线 免疫组织化学法
下载PDF
激光散射法与β射线法测量环境空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差异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浩 纪德钰 +2 位作者 苗书一 王曼华 王伟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研究了激光散射法与β射线法测量环境空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激光散射法测得颗粒物PM10的质量浓度偏低,测得PM1.0的质量浓度偏高。对于PM2.5,当AQI≤100时,激光散射法的测定结果高于β射线法,AQI〉100时,激光散射... 研究了激光散射法与β射线法测量环境空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激光散射法测得颗粒物PM10的质量浓度偏低,测得PM1.0的质量浓度偏高。对于PM2.5,当AQI≤100时,激光散射法的测定结果高于β射线法,AQI〉100时,激光散射法的测定结果低于β射线法。两种方法测得数据的相关性为PM2.5〉PM10〉PM1.0,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2,0.8540,0.8508。假设β射线法测定颗粒物日均值浓度结果为真值,激光散射法测定颗粒物PM10的相对误差在-10%~10%之间出现的频率最高,为27.4%,测定PM2.5的相对误差在-10%~10%之间出现的频率最高,为47.9%,测定PM1.0的相对误差大部分大于20%,出现频率为64.4%。用t检测法确定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系统误差发现测定颗粒物PM2.5的日均值无显著差异,而测定颗粒物PM10和PM1.0的日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射法 β射线 颗粒物 质量浓度 相关性
下载PDF
靶材料面密度用β射线测量的定标问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倪伟峰 徐家云 +2 位作者 陈忠 李斌 邵新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154,共4页
惯性约束聚变靶材料面密度及其均匀性分布可以通过β射线束透射法进行测量,要完成这一测量,需首先用一系列面密度已知、组成成分与待测材料相同的标准材料对测量装置进行刻度。针对惯性约束聚变靶材料一类还处于研制阶段的新材料的密度... 惯性约束聚变靶材料面密度及其均匀性分布可以通过β射线束透射法进行测量,要完成这一测量,需首先用一系列面密度已知、组成成分与待测材料相同的标准材料对测量装置进行刻度。针对惯性约束聚变靶材料一类还处于研制阶段的新材料的密度测量,提出了用成分相近的材料作为替代标准进行刻度的方法,并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了不同能量电子穿过不同材料的透射率,得到了这种刻度方法对测量结果带来的误差大小,用纸作标准测量CH泡沫靶材料的误差只有百分之几,这一误差在实际测量中可以由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得到修正。该刻度方法解决了惯性约束聚变靶材料一类新材料面密度用β透射法测量中的定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 面密度 β射线 透射率 蒙特卡罗方法
下载PDF
β射线光纤成像系统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晓莲 许咨宗 +8 位作者 汪兆民 陈宏芳 李澄 曾晖 徐月英 侯云珍 李军 陈廷阳 高景华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583-586,共4页
介绍了一个用塑料闪烁光纤(直径为1mm)组成的二维射线成像系统。用90Sr放射源的β射线照射不同图案的准直器得到了清晰的图像,初步结果表明该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好于1mm。
关键词 塑料闪烁光纤 二维成像系统 β射线 闪烁探测
下载PDF
软β射线内放射治疗脾功能亢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向慧玲 张慧贞 +2 位作者 李岩 高志民 张德胜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20-723,共4页
目的 :观察32P_玻璃微球 (32P_GM)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含纯 β射线的32P_GM作为栓塞材料治疗试验性脾功能亢进。(1)分0 ,1 11 ,2 22 ,4 44 ,8 88MBq脾组织的 32P_GM5个组 ,直接脾内注射治疗实验性脾功能亢进大鼠 ,选择... 目的 :观察32P_玻璃微球 (32P_GM)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含纯 β射线的32P_GM作为栓塞材料治疗试验性脾功能亢进。(1)分0 ,1 11 ,2 22 ,4 44 ,8 88MBq脾组织的 32P_GM5个组 ,直接脾内注射治疗实验性脾功能亢进大鼠 ,选择最适剂量 ;(2)脾动脉内灌注给药治疗实验性脾功能亢进杂种狗。结果 :给以2 22~4.44MBq/g 治疗量 ,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明显升高 ,脾脏体积缩小达35%~67 % ,伴有明显的纤维化 ,并且持续3个月以上。结论 :32P_GM脾动脉栓塞治疗动物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 ,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射线 放射治疗 脾功能亢进 实验 ^32P-玻璃微球 脾动脉栓塞
下载PDF
β射线治疗瘢痕疙瘩有效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梁君 洪利 +1 位作者 匡军秀 陈辉霖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 :探讨 β射线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时机 ,以提高该法的疗效。 方法 :71例瘢痕疙瘩患者 ,用同一90 锶 90 钇放射性核素敷贴器 ,同样的剂量和方法治疗。根据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三个治疗组。Ⅰ组、Ⅱ组分别于瘢痕疙瘩切除术后第 3... 目的 :探讨 β射线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时机 ,以提高该法的疗效。 方法 :71例瘢痕疙瘩患者 ,用同一90 锶 90 钇放射性核素敷贴器 ,同样的剂量和方法治疗。根据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三个治疗组。Ⅰ组、Ⅱ组分别于瘢痕疙瘩切除术后第 3~ 5天、拆线后 10~ 14天开始放疗 ;Ⅲ组未作瘢痕疙瘩切除术 ,直接放疗。随访时间 6个月至 2年。结果 :三个治疗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Ⅰ组疗效最佳 ,Ⅱ组次之 ,Ⅲ组最差。结论 :治疗瘢痕疙瘩时 ,在瘢痕切除术后加 β射线放疗 ,比单纯作放疗或切除术疗效好 ;术后 β射线放疗的时间宜尽早 ,术后第 3~ 5天尚未拆线即可进行 ,这样预防瘢痕疙瘩复发的疗效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放射治疗 β射线 治疗
下载PDF
基于复合闪烁体实现α、β射线的高效探测 被引量:7
17
作者 冯延强 徐健 王玮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3期407-412,共6页
基于ZnS(Ag)和塑料闪烁体组成的复合闪烁体,利用α、β射线在仪器中产生的脉冲波形特征,设计了α、β脉冲甄别电路。实验结果表明,α射线对β道串道比在5%以内时,β射线的探测效率约为50%;β射线对α道串道比为1%时,α射线的探测效率约... 基于ZnS(Ag)和塑料闪烁体组成的复合闪烁体,利用α、β射线在仪器中产生的脉冲波形特征,设计了α、β脉冲甄别电路。实验结果表明,α射线对β道串道比在5%以内时,β射线的探测效率约为50%;β射线对α道串道比为1%时,α射线的探测效率约为35%,实现了在较低串道比条件下对α、β射线的高效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闪烁体 脉冲甄别电路 α、β射线高效探测
下载PDF
用β射线技术在线监测复合材料预浸带树脂含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玉东 沈毅 +3 位作者 张志谦 郑旭 张晓明 樊鸿斌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0-42,共3页
建立弱源射线监测仪,对热熔预浸工艺生产预浸带用涂胶离型纸的树脂含量进行了动态测量,并与重量法间断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射线透过涂胶纸强度和原强度之比(I/I_0)与树脂含量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该仪器用于预浸树脂含量在线... 建立弱源射线监测仪,对热熔预浸工艺生产预浸带用涂胶离型纸的树脂含量进行了动态测量,并与重量法间断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射线透过涂胶纸强度和原强度之比(I/I_0)与树脂含量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该仪器用于预浸树脂含量在线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浸带 在线检测 β射线 树脂含量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基于β射线吸收法的可吸入颗粒物检测仪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军 冯艳君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9-40,58,共3页
设计了用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基于β射线吸收法的可吸入颗粒物检测仪。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是利用C14放射源射出的β射线照射灰尘时被吸收导致其强度衰减的原理实现检测的。检测仪以PC104总线工控机为测控核心,设计和开发了闪烁... 设计了用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基于β射线吸收法的可吸入颗粒物检测仪。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是利用C14放射源射出的β射线照射灰尘时被吸收导致其强度衰减的原理实现检测的。检测仪以PC104总线工控机为测控核心,设计和开发了闪烁光子计数器与测控软件,通过与标准过滤称重法的对比试验,证明研制的β射线吸收法可吸入颗粒物检测仪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检测仪 β射线吸收 闪烁计数器及软件 对比试验
下载PDF
^(90)Sr/^(90)Yβ射线腔内照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孔祥波 谷欣权 +2 位作者 何小东 刘玉星 马庆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 观察 90 Sr/90 Yβ射线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0 Sr/90 Y治疗器活性区置于尿道前列腺段 ,实施β射线腔内照射 ,剂量为 30~ 50 Gy,治疗 37例前列腺增生病人 ,治疗后随访 3个月。结果 治疗 2 w后 ,2 6例患者... 目的 观察 90 Sr/90 Yβ射线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0 Sr/90 Y治疗器活性区置于尿道前列腺段 ,实施β射线腔内照射 ,剂量为 30~ 50 Gy,治疗 37例前列腺增生病人 ,治疗后随访 3个月。结果 治疗 2 w后 ,2 6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7例有所好转 ,4例改善不明显。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前列腺体积均发生明显的变化 (P<0 .0 1 )。结论 放射性核素 90 Sr/90 Y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治疗器 β射线 临床应用 腔内照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