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茵陈蒿汤对β-葡萄糖醛酸酶UDPGT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曲长江 秦微 +3 位作者 曲静 吴谙诏 林庶茹 夏淑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5-246,共2页
目的:建立中医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同时探讨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中药茵陈蒿汤对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肝细胞摄取、转化、排泄胆红素的影响,揭示其利胆退黄的机制。方法:在采用异硫氰酸-1-萘酯(ANIT)灌胃诱导大鼠肝损伤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高... 目的:建立中医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同时探讨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中药茵陈蒿汤对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肝细胞摄取、转化、排泄胆红素的影响,揭示其利胆退黄的机制。方法:在采用异硫氰酸-1-萘酯(ANIT)灌胃诱导大鼠肝损伤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高脂高糖饮食加湿热环境因素,建立中医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观察大鼠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UDPGT活性、D-木糖吸收率的变化,并予中药复健方茵陈蒿汤治疗。探讨其对肝细胞摄取、转化、排泄胆红素的影响。结果:中医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符合黄疸证疾病特点;同时模型大鼠出现明显湿热证主证及湿热证客观指标变化。经中药复健方治疗后,黄疸证和湿热证主证及指标明显改善。结论:茵陈蒿汤有保肝利胆退黄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肝细胞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诱导UDPGT活性、促进胆红素排泄,从而改善胆红素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阳黄证 湿热证 β-葡萄糖醛酸酶 UDPGT D-木糖 茵陈蒿汤
下载PDF
金熊胆安胶囊对实验性豚鼠胆石胆汁中胆红素、钙离子及β-葡萄糖醛酸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查安生 尤松鑫 +2 位作者 李春婷 王永珍 吴德康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 :观察金熊胆安胶囊对实验性豚鼠胆色素结石的溶石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致石饲料诱发豚鼠胆石模型后 ,予以金熊胆安胶囊混悬液灌胃治疗 ,疗程结束后 ,检测胆汁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钙离子 (Ca2 + )含量及 β 葡萄糖醛酸酶活性 ... 目的 :观察金熊胆安胶囊对实验性豚鼠胆色素结石的溶石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致石饲料诱发豚鼠胆石模型后 ,予以金熊胆安胶囊混悬液灌胃治疗 ,疗程结束后 ,检测胆汁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钙离子 (Ca2 + )含量及 β 葡萄糖醛酸酶活性 ,分别用重氮法、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和石井畅法测定。结果 :金熊胆安胶囊有较好地降低胆汁中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Ca2 + 浓度及 β 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的作用。结论 :金熊胆安胶囊有较好的溶石作用 ,其机制与改善致石胆汁、恢复胆囊动力学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熊胆安胶囊 胆色素结石 胆红素 钙离子 β-葡萄糖醛酸酶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极耐热性β-葡萄糖醛酸酶的高效表达和酶学性质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卓 裴建军 +1 位作者 李华钟 邵蔚蓝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07-1412,共6页
从海栖热袍菌克隆出编码热稳定性β-葡萄糖醛酸酶基因,以热激载体pHsh为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基因表达产物通过一步热处理后,酶纯度达电泳均一。纯化重组酶酶学性质研究表明,β-葡萄糖醛酸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80oC,最适反... 从海栖热袍菌克隆出编码热稳定性β-葡萄糖醛酸酶基因,以热激载体pHsh为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基因表达产物通过一步热处理后,酶纯度达电泳均一。纯化重组酶酶学性质研究表明,β-葡萄糖醛酸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80oC,最适反应pH为5.0,pH5.8~8.2之间酶的稳定性较好,80oC的半衰期为2h,SDS-PAGE结果显示分子量为65.9kD,与理论推算值相吻合。以对硝基苯-β-葡萄糖醛酸苷(pNPG)为底物时,其动力学参数Km值0.18mmol/L,Vmax值为312u/mg。初步的应用分析表明,该重组酶能催化甘草酸转化为甘草次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醛酸酶 甘草 甘草次
下载PDF
β-葡萄糖醛酸酶提取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振强 王振伟 张耀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8-151,共4页
β-葡萄糖醛酸酶(β-G)是大肠杆菌(E.coli)的特异酶,利用酶-底物法测定β-G活性,确定了β-G的最佳发酵培养基:胰蛋白胨1%、淀粉5%、NaCl 0.5%,、酵母膏0.5%、pH 7.2~7.4;最佳发酵培养条件:通气量50 mL/250 mL三角瓶,转速110 r/min,并... β-葡萄糖醛酸酶(β-G)是大肠杆菌(E.coli)的特异酶,利用酶-底物法测定β-G活性,确定了β-G的最佳发酵培养基:胰蛋白胨1%、淀粉5%、NaCl 0.5%,、酵母膏0.5%、pH 7.2~7.4;最佳发酵培养条件:通气量50 mL/250 mL三角瓶,转速110 r/min,并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对β-G进行提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醛酸酶 提取 大肠杆菌 活性
下载PDF
人肝细胞内β-葡萄糖醛酸酶定位定量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弘 杨波 于安民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4-46,共3页
本实验采用抗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简称β┐G)抗体及胶体金探针技术对人肝细胞超微细胞内β┐G进行定位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β┐G定位于肝细胞中的溶酶体和内质网,并且在溶酶体内分布的量较多,... 本实验采用抗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简称β┐G)抗体及胶体金探针技术对人肝细胞超微细胞内β┐G进行定位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β┐G定位于肝细胞中的溶酶体和内质网,并且在溶酶体内分布的量较多,与内质网中分布的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醛酸酶 胶体金 免疫电子 肝细胞 内质网
下载PDF
β-葡萄糖醛酸酶与两类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陶应田 孟翔凌 +2 位作者 徐阿曼 文刚 涂从银 《肝胆外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内外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在两类原发性胆总管结石(胆固醇结石与胆色素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Fishman法检测实验组、对照组胆总管胆汁中内、外源性β-G活性。结果胆红素结石组(PS)、胆固醇结石组(CHS)与对照组(CG)比较,内... 目的探讨内外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在两类原发性胆总管结石(胆固醇结石与胆色素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Fishman法检测实验组、对照组胆总管胆汁中内、外源性β-G活性。结果胆红素结石组(PS)、胆固醇结石组(CHS)与对照组(CG)比较,内、外源性β-G活性及总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胆红素结石组与胆固醇结石组之间比较(手术当天)外源性β-G活性差异有显著性,内源性β-G活性差异无显著性。(2)实验组手术当天胆汁中内源性β-G活性与术后第七日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外源性β-G活性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内、外源性β-G可能是这两类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与再发的基本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总管结石 β-葡萄糖醛酸酶 胆红素/胆固醇结石
下载PDF
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韩文秀 孟翔凌 +2 位作者 徐阿曼 黄赵刚 夏泉 《消化外科》 CSCD 2006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β-G)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的Fishman方法测定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胆汁及肝组织中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结果(1)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结石侧胆管... 目的探讨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β-G)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的Fishman方法测定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胆汁及肝组织中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结果(1)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结石侧胆管胆汁内源性β-G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非结石侧胆管胆汁内源性β-G的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左肝结石患者的胆汁内源性β-G的活性左侧明显高于右侧,右肝结石患者的胆汁内源性β-G的活性右侧明显高于左侧,而左右肝同时有结石的患者左右侧胆汁内源性β-G的活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左肝结石患者的肝组织内源性β-G的活性左侧明显高于右侧,右肝结石患者的肝组织内源性β-G的活性右侧明显高于左侧,而左右肝同时有结石的患者左右侧肝组织内源性β-G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源性β-G也可能参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成石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 肝内胆管结石 改良Fishman
下载PDF
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病人血清及瘤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同步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弘 郑锐 +5 位作者 杨波 胡静 许斌 贺书涛 于安民 刘英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30,共3页
目的 :探索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病人体内 β-葡萄糖醛酸酶 (β- glucuronidase,β- G)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nzym e- linked imm unsorbent assay,EL ISA)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13例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 目的 :探索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病人体内 β-葡萄糖醛酸酶 (β- glucuronidase,β- G)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nzym e- linked imm unsorbent assay,EL ISA)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13例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及瘤组织中 β- G进行同步测定 ,并对其中 3例进行了免疫电镜研究。结果 :β- G在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及瘤组织中均呈明显表达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对 β- G进行机能学与形态学的联合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 β-葡萄糖醛酸酶 免疫电镜 免疫组化 ELISA
下载PDF
血清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弘 杨波 宦大为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27-127,136,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血清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immun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肿瘤患者血清β-G活性变化。结果肝细胞癌、胃腺癌、肠腺癌、食道鳞癌患者血清中β-G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血清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immun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肿瘤患者血清β-G活性变化。结果肝细胞癌、胃腺癌、肠腺癌、食道鳞癌患者血清中β-G活性明显升高。结论不同癌瘤患者血清中β-G活性不同程度的明显升高,表明检测血清β-G活性,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醛酸酶 联免疫吸附测定 血清
下载PDF
不同胆结石患者胆汁和唾液中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波 吕东文 +5 位作者 王洪林 朱善德 杜晓炬 李顺明 展德廷 蒲菲菲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胆结石 胆汁 唾液 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 活性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中β-葡萄糖醛酸酶mRNA及蛋白的同步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波 郑力国 +3 位作者 刘俊波 周文平 程广明 张弘 《当代医学》 2009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同步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mRNA及蛋白的表达和肿瘤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法,对2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肝脏组织进行检测。结果β-G mRNA在正常肝... 目的同步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mRNA及蛋白的表达和肿瘤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法,对2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肝脏组织进行检测。结果β-G mRNA在正常肝及肝癌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不同分化程度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分别是高分化组(2.24±1.12)、中分化组(3.91±1.32)和低分化组(5.86±1.69);β-G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同样呈显著差异,分别是高分化组(0.24±0.08)、中分化组(0.49±0.12)和低分化组(0.96±0.18),两者均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表达呈递增趋势。结论β-G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密切相关,随着癌细胞恶性程度的增加,β-G其表达量呈逐步递增,提示β-G可能参与肝细胞的癌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醛酸酶 肝细胞癌 RT-PCR WESTERN BLOT
下载PDF
β-葡萄糖醛酸酶对恶性胸腹水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笑难 杨波 +3 位作者 郭大文 蒲菲菲 王祎楠 孟冬娅 《人民军医》 2001年第2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胸膜水 诊断 β-葡萄糖醛酸酶
下载PDF
人肝及肾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mRN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波 张弘 +3 位作者 周文平 李顺明 展德廷 程广明 《沈阳部队医药》 2006年第6期374-376,共3页
为建立人肝脏及肾脏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mRNA的检测方法,并进行比较,收集10例正常肝脏、10例正常肾脏及8例肝癌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研究β-GmRNA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β-GmRNA的基因扩增产物在人肝... 为建立人肝脏及肾脏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mRNA的检测方法,并进行比较,收集10例正常肝脏、10例正常肾脏及8例肝癌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研究β-GmRNA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β-GmRNA的基因扩增产物在人肝脏及肾脏组织中均有表达,且产物大小一致,均为422bp;正常肝脏组织β-GmRNA相对表达含量(1·71±0·32)与正常肾脏组织(1·83±0·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癌组织(3·88±0·86)显著高于正常肝脏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查找基因文库β-G基因序列并设计引物,检测肝脏及肾脏组织中β-GmRNA基因表达的方法是可行的,进一步对肝癌组织中β-GmRNA变化的探讨,对肝癌的分子机制研究可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醛酸酶 肝脏 肾脏 肝癌
下载PDF
血清β-葡萄糖醛酸酶测定在早期肝癌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弘 郑锐 +2 位作者 杨波 朱善德 于安民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22-424,共3页
研究血清 β-葡萄糖醛酸酶 (β- G)活性测定对早期肝癌的临床意义。用 EL ISA技术 ,测定早期肝癌患者血清 β- G活性 ,并对早期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β- G活性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早期肝癌患者血清 β- G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l... 研究血清 β-葡萄糖醛酸酶 (β- G)活性测定对早期肝癌的临床意义。用 EL ISA技术 ,测定早期肝癌患者血清 β- G活性 ,并对早期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β- G活性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早期肝癌患者血清 β- G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早期肝癌患者经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后 ,血清 β- G活性明显降低 ,(P<0 .0 5 )。结果显示血清 β- G检测对早期肝癌的诊断、治疗的判断均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血清 β-葡萄糖醛酸酶 ELISA 治疗 早期肝癌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同步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β-葡萄糖醛酸酶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波 张弘 +4 位作者 冯新莉 朱善德 杜晓炬 展德廷 李顺明 《沈阳部队医药》 2000年第6期502-503,共2页
为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β-葡萄糖醛酸酶(β-GCD)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同步检测胰腺癌和癌旁胰腺组织中TGF-β_1和β-GCD的表达。结果表明胰腺癌组织TGF-β_1阳性细胞百分率(43.8%±5.2%)明显高... 为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β-葡萄糖醛酸酶(β-GCD)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同步检测胰腺癌和癌旁胰腺组织中TGF-β_1和β-GCD的表达。结果表明胰腺癌组织TGF-β_1阳性细胞百分率(43.8%±5.2%)明显高于癌旁胰腺组织(28.7%±3.6%),P<0.01;癌细胞分化愈差或有淋巴结转移,TGF-β_1过度表达愈多。胰腺癌β-GCD阳性细胞百分率(62.5%±4.1%)明显高于癌旁胰腺组织(33.5%±2.8%),P<0.01;β-GCD过度表达程度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TGF-β_1和β-GCD在胰腺癌中表达呈一致性关系。结论:TGF-β_1与β-GCD的同步检测有助于胰腺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和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 β-葡萄糖醛酸酶(β-GCD)
下载PDF
β-葡萄糖醛酸酶对于肝癌,胰腺癌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麓 朱佳琪 徐艳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3期12-13,共2页
β-葡萄糖醛酸酶,简称β-GCD,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和体液中,是一种酸性水解酶,在肝组织中含量最多,在促进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正常人血清中该酶活性最低,随着细胞增生变化,其活性逐渐升高,至发生癌变时,活性显著升高[1]。类肝素酶是β-... β-葡萄糖醛酸酶,简称β-GCD,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和体液中,是一种酸性水解酶,在肝组织中含量最多,在促进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正常人血清中该酶活性最低,随着细胞增生变化,其活性逐渐升高,至发生癌变时,活性显著升高[1]。类肝素酶是β-葡萄糖醛酸酶的一种亚型,它是细胞内一种类肝素硫酸盐成分的蛋白多糖裂解酶,在正常上皮细胞中没有表达,但可以在包括胰腺癌在内的一系列人类肿瘤细胞中被检测到。该酶可以特异性降解硫酸肝素蛋白糖,后者是构成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细胞外基质是细胞的天然屏障,维护细胞所处环境,所以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是肿瘤细胞穿过组织屏障并开始转移的必要步骤。在诸多威胁人类生命的恶性肿瘤中,肝癌是及其危险的敌人,其发生率逐年升高。而胰腺癌恶性度高,自然病程短,容易造成诊断治疗不及时,因此早期发现很重要[2]。因此有关人员做了大量研究探讨其在肿瘤诊断和预后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醛酸酶 类肝素 肝癌 胰腺癌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内β-葡萄糖醛酸酶超微结构的定位
17
作者 张文竹 宦大为 +1 位作者 杨波 张弘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1-612,共2页
目的观察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内β-葡萄糖醛酸酶在超微结构水平的精确定位。方法应用低温包埋、紫外线照射、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技术,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由White树脂包埋后的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的β-葡萄糖醛酸酶。结果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 目的观察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内β-葡萄糖醛酸酶在超微结构水平的精确定位。方法应用低温包埋、紫外线照射、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技术,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由White树脂包埋后的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的β-葡萄糖醛酸酶。结果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内质网、溶酶体内散在分布着标记β-葡萄糖醛酸酶的金颗粒,表明该酶主要分布于上述几种细胞器内。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结肠的各种疾病尤其是肿瘤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的变化,建立了实用的形态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黏膜上皮细胞 β-葡萄糖醛酸酶 免疫电镜 胶体金
下载PDF
ELISA法测定脑脊液中β-葡萄糖醛酸酶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宋芷珩 孙晋民 +3 位作者 于笑难 李为 张朝东 张弘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 β-葡萄糖醛酸酶 ( β- G)活性测定对脑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技术测定脑肿瘤及非肿瘤脑病患者脑脊液中 β- G活性。结果 :恶性脑肿瘤患者脑脊液 β- G活性明显高于良性脑肿瘤、...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 β-葡萄糖醛酸酶 ( β- G)活性测定对脑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技术测定脑肿瘤及非肿瘤脑病患者脑脊液中 β- G活性。结果 :恶性脑肿瘤患者脑脊液 β- G活性明显高于良性脑肿瘤、非肿瘤脑病患者及其他对照组 ( P<0 .0 1 ) ;恶性脑肿瘤患者术后脑脊液 β- G活性呈下降趋势。结论 :检测脑脊液中β- G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法 测定 脑脊液 β-葡萄糖醛酸酶 脑肿瘤 诊断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和移行细胞癌细胞内β-葡萄糖醛酸酶免疫电镜比较研究
19
作者 张弘 杨波 +1 位作者 于安民 宋继谒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15-118,共4页
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简称β-G)在正常人体组织匀浆和体液中含量很低,本实验采用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技术,进行了人体正常移行细胞与移行细胞癌细胞内β-G定位研究,实验结果表明,β-G存在于... 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简称β-G)在正常人体组织匀浆和体液中含量很低,本实验采用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技术,进行了人体正常移行细胞与移行细胞癌细胞内β-G定位研究,实验结果表明,β-G存在于移行细胞和移行细胞癌细胞中的内质网、溶酶体内,同时观察到癌细胞中标记β-G的金颗粒数量多于正常移行细胞中金颗粒的数量,本实验结果可能对于移行细胞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醛酸酶 移行细胞 移行细胞癌 胶体金 免疫电镜
下载PDF
血清β-葡萄糖醛酸酶诊断转移癌31例
20
作者 于笑难 杨波 +1 位作者 秦海明 郑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1-381,共1页
关键词 β-葡萄糖醛酸酶 转移癌 疗效观察 血清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